《雨霖铃》课件_第1页
《雨霖铃》课件_第2页
《雨霖铃》课件_第3页
《雨霖铃》课件_第4页
《雨霖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雨 霖 铃,柳 永,自古以来,分别总是痛苦的,江淹曾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写离别的诗句,大家知道哪些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慰别),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惨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阔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梦别),有关离别的诗句:,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

2、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写作背景,柳永,原名三变,字耆(q)卿,福建崇安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又因他曾经做过屯田令,世称“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著名词人,慢词的创造者,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词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封建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后的悲愤和不满。其中以都市生活及羁旅行役的作品最富有特色。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词作流传很广,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词集有乐章集。,作者简介,6,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

3、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著名的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2020/7/1,7,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2020/7/1,8,之后柳永流

4、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雨霖铃也写做雨淋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作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雨 霖 铃 柳 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

5、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把握情感,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多情自古伤离别 (离别之情),(1)离别的时令 (2)离别的时间和地点 (3)离别的天气 (4)离别的心情 (5)离别的

6、去向,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归纳要点(用原词回答),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什么情感?,运用怎样方法?,(内容),(情感),(技巧),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A、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B、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伤感、无可奈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融情入景即景抒情,“寒”点出节令(深秋),显出凄清,渲染气氛; “晚”点出时间,恰又唤起“美人迟暮”的感慨; “雨

7、”点出天气,暗合下文的送别之“泪”。 “长亭”是送别之地,从来就是“天下伤心处”。,17,长 亭 词中的长亭(短亭)是古代的人们送别的场所。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许多文人学士在写离别时常要写到长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些诗句都将离别与长亭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长亭是送别的场所,所以它也

8、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面对着长亭古道,曾有多少有情人在此洒泪惜别,曾有多少佳侣从此各奔他乡?作者面对此亭,睹物伤心,触景生情,怎能不感慨万端!更何况眼下是骤雨初歇,凉意彻骨,暮色苍茫,云低风冷。在这样一种令人凄神寒骨的环境中,又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 (触景生情),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难舍难分的离别过程,在汴京城外,送别筵上,依依惜别,心绪不宁的场合里, “骤雨”是“留恋”的短暂时机; 而“初歇”是“催发”的缘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离别的场景抓住了特定的动作情态表现人物内心巨大的痛苦:执手、泪眼、凝噎。 凝噎喉头发硬,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

9、失控之象 白描手法勾勒细节,拨动心弦,引发共鸣。,既然欲饮无绪,欲留不能,这时,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口,只有泪眼相对,执手告别罢了,满腹哀伤情,尽在不言中。这是柔情蜜意的流露,是情感集中的表现。,以诗解诗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千里烟波绵长,沉沉暮霭浓重,楚天辽阔无垠,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征?,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意象:烟波暮霭 特征:迷蒙黯淡 情感:前途迷茫 情绪低沉,千里楚天 辽阔旷远 孤单痛苦 倍感凄凉,作者抓住烟波暮霭、千里楚天这样色调暗淡、空间旷远的意象抒写内心的痛苦惆怅,表达了依依不舍的

10、离情。,寒蝉,长亭,帐饮无绪,难分难舍,千里烟波,楚天辽阔,惆怅伤感,环境悲凉,离别难,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骤雨,执手相看 无语凝咽,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触景生情,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共同感受 普遍情感,“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孤清冷落的 别后情景,2020/7/1,29,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柳,谐音,留,2020/7

11、/1,30,杨柳:,李白: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送别留赠的信物,自古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谐音,留,风,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悲凉,寓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白居易琵琶行 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韦庄: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象征,离愁,月,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景中含情),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特定的时刻里 酒醒之后,情景交融,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12、。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孤清冷落的别后情景,作者进一步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深沉地感到“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此离别,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 然后以“此去经年”的孤寂冷寞来收束整首词,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2020/7/1,38,别后的痛苦,四重痛苦,1、无限伤感: 2、无家可归: 3、无心赏景: 4、无人倾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020/7/1,39,夹岸杨柳 晓风残月,酒醒伤情,好景虚设,风情难言,惨不成欢,思念苦,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以情带景 情景交融),自古伤别 于今尤甚,愁意浓浓,(因情造景 虚实相生),体 会 诗 意,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勾勒环境,描写情态,因情设景,刻画心理,寒蝉、长亭、骤雨,实写,(景语),执手、泪眼、凝噎,烟波、暮蔼、楚天,好景虚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