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_第1页
第十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_第2页
第十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_第3页
第十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_第4页
第十章--农村社会发展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十 章 农村社会发展政策,第一节 农村扶贫政策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第一节 农村扶贫政策,一、贫困的界定和标准 二、我国农村的贫困现状和特点 三、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国际和中国扶贫的成功案例 五、我国扶贫政策和机制创新,一、贫困的界定和标准,(一)贫困的界定 (二)贫困标准 (三)贫困的测度,(一)贫困的界定,贫困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缺乏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1.绝对贫困 2.相对贫困 3.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1.绝对贫困(生存贫困),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所支配的收入不能维持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福利和消费状况。,2.相对贫困

2、,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少到社会认可的一定程度时所处于的那种生活境地。,3.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狭义贫困 广义贫困 人文贫困 人类贫困,狭 义 贫 困,生活不得温饱,生存难以维持,它反映了维持生产与生活在经济上的最低标准。,广 义 贫 困,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理解的贫困称为广义的贫困。,人 文 贫 困,它不仅包括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也包括人均寿命、卫生、教育和生活条件等社会文化因素。我国学者童星和林闽钢提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人 类 贫 困,人类贫困的概念,主要指失去或

3、者被剥夺享受人类发展基本福利的机会和选择性。,(二)贫困标准,1.贫困标准(贫困线) 2.贫困线的确定 3.我国农村贫困标准,1.贫困标准 (贫困线),绝对贫困线 相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线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条件下,维持人们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是对绝对贫困的度量。,相对贫困线是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最低费用,是温饱线.,2.贫困线的确定,绝对贫困线是从绝对客观的物质指标角度去测量,相对贫困线是从社会各阶层和资源分配的角度去测量。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 基本需求法 第二种 消费函数法 (图) 第三种 马丁法 第四种 收入比例法,图3.1 通过农户消费函

4、数确定的贫困线,3.我国农村贫困标准,我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采用“马丁法”辅之以恩格尔系数,并根据农村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具体计算方法:首先根据营养专家的意见选择最低热量摄入量(2100大卡);其次选择合理的食物消费项目和数量;第三是结合调查得到的相应价格水平计算出最低食品费用支出;最后用最低食品费用支出除以合理的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所得的商即为贫困线。,(三)贫困的测度,1.贫困调查指数(贫困发生率) 2.贫困深度指数(贫困差距指数或贫困缺口率) 3.贫困强度指数(收入缺口率),1.贫困调查指数(贫困发生率),它是指收入低于绝对贫困线的人口占该国或该地区同类型总人口的百分

5、比,有时也可用贫困家庭个数占同类型总户数的百分比表示。 公式为:PH=Q/N。其中N为总人口数,Q为贫困线以下人口数。,2.贫困深度指数 (贫困差距指数或贫困缺口率),基本含义是指贫困人口实际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距离占贫困线的百分比。 公式为:PI= g/ X 其中g表示平均缺口,X表示贫困线。,二、我国农村的贫困现状和特点,1、相对贫困越来越严重 2、农村脱贫难度大 3、返贫率高 4、贫困的代际传递性增强,1、相对贫困越来越严重,农村、农民与城市、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大,表 图,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表),表1-1 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结构比较,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图1 城

6、乡收入和消费差距的变化趋势,表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及差距(元),资料来源:2000-200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2、农村脱贫难度大,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这些地区自然气候恶劣、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素质低、生态失调,“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脱贫的压力和难度很大。,3、返贫率高,由于大多数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尚未改变,农民刚刚满足温饱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抵御风险的能力还很差,因灾返贫、因病返贫、超生返贫、市场风险返贫、一

7、点点天灾人祸都可能使刚刚满足温饱的农民陷入贫困。 返贫问题突出,使得反贫困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4、贫困的代际传递性增强,贫困的恶性循环,越穷的家庭,脱贫致富的希望也就越渺茫。,三、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二)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第一阶段:制度变革反贫困(1978年-1985年) 第二阶段:区域性反贫困(1986年-1993年) 第三个阶段:攻坚反贫困阶段(1994年-2000年) 第四个阶段:新世纪反贫困阶段(2001年至今),(二)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扶贫理念上,重消极救助轻

8、积极扶助,认为贫困地区是包袱、负担,扶贫工作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帮助; (2)在扶贫目标上,重数量轻质量,短期行为严重,不注重对扶贫成果的巩固; (3)在扶贫主体上,重政府行为,忽视了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对扶贫工作的贡献; (4)在扶贫客体上,重贫困区域,轻贫困村、贫困户等类型; (5)在扶贫内容上,重改善供给,轻刺激需求(即只重视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6)在扶贫方法上,重外部注入,轻内部培植经济增长点; (7)在扶贫资源上,重经济和物质,轻思想和精神; (8)在扶贫产业选择上,重工业项目,轻农业项目; (9)在扶贫组织实施上,重被动服从,轻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 (10)在扶贫效益评估上

9、,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心理效益。,四、国际和中国扶贫的成功案例,(一)主要的国际经验 (二)中国扶贫的成功案例,(一)主要的国际经验,1小额信贷扶贫机构的发展 2国际民间组织大规模扶贫经验,(二)中国扶贫的成功案例,整村推进 项目公示制 参与式扶贫 图片为四川美姑县的九口乡移民新村一角,五、我国扶贫政策和机制创新,(一)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 (二)扶贫思路的“七个转变” (三)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一)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中国21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 尽快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

10、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二)扶贫思路的“七个转变”,在扶贫目标上,要从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向解决生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上转变。 在扶贫范围上,要从着重抓贫困县发展转变为在抓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同时,扶贫到村、扶贫到户、扶贫到贫困人口。 在扶贫对象上,要从单一锁定尚未越过温饱人口转变为既锁定尚未越过饱温人口又锁定初步解决和基本解决温饱人口。,在扶贫内容上,要从主要解决吃穿问题转变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 在扶贫投入上,要从重资金

11、、实物投入转变为资金、实物、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等多种形式的投入。 在资金来源上,从以政府投资的单一渠道转变为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在扶贫手段上,要从政府计划安排扶贫转变为政府支持与贫困人口积极参与相结合的扶贫,变政府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在扶贫主体上,要从主要依靠政府的单一扶贫主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与市场参与相结合的多元主体。,(三)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1.观念创新 2.制度创新 3.产业创新 4.环境塑造,1.观念创新,发展观决定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反贫困道路,2.制度创新,(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扶贫制度 (2)

12、建立农户参与制度 (3)完善扶贫监督制度,3.产业创新,(1)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 (2)加强产业链支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3)健全产业组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环境塑造,(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2)提高人口素质,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口支撑条件 (3)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功能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 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及其主要内容,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功能,(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二)社会保障的内容 (三)社会保

13、障制度的功能,(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机制和制度的总称。,(二)社会保障的内容,1社会保险 2社会福利 3社会救助 4社会优抚,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指劳动者及其家属由于生育、年老、疾病、工伤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时,根据立法享受的、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等。,2社会福利,是由

14、国家或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劳动者福利、教育福利、妇幼福利设施等。,3社会救助,是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般包括失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孤寡病残救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项目。,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国家或社会依据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的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的关系,(三)社会保

15、障制度的功能,1.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功能 2.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 3.保护社会劳动力,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 4.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2保障覆盖面窄 3保障体系不健全 4农村农民的失业风险正在产生并加剧,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 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 (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16、度。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补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 2.坚持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现代社会保障与传统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商业性保险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原则,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 重点及其主要内容,1最低生活保障(即社会救济)制度建设 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1最低生活保障(即社会救济)制度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 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 合理筹集保障资金 正确界定保障对象 正确选择资金管理与保障方式,2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