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综合防突措施_第1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_第2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_第3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_第4页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地方综合防突措施、地方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试验:安全保护措施;防突流程图;嘿。两个“四位一体”;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四位一体”(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2)区域防突措施;(3)检验区域措施的效果;(4)区域核查。四位一体的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2)工作面防突措施;(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查;(4)安全保护措施。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2)工作面防突措施;(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查;(4)安全保护措施。地方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以下简称工作

2、面预测)是预测工作面煤的突出危险性。工作面预测应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进行。经过工作面预测,将工作面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非突出危险工作面。未预测工作面的采掘工作面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防突措施,并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进行检验。经检查证明措施有效后,判断不存在突出危险工作面;当措施无效时,仍为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补充防突措施,并再次检验措施的效果,直至措施有效。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采掘作业必须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并为无突出危险的工作面预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离或防突措施超前距离。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煤巷掘进与

3、工作面应保持的最小预计推进距离为2m。工作面防突措施的最小推进距离:煤巷掘进工作面5m,采煤工作面3m;在地质构造严重破坏的地区,推进距离应适当加大,但煤巷掘进工作面不应小于7m,工作面不应小于5m。工作面防突措施施工完成后,应绘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图。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突出煤层的每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都应编制工作面的专项防突设计,并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在实施过程中,当煤层赋存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或巷道设计发生变化时,应补充或修改设计。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如果预测指标为无突出危险,只有在前一周期的预测指标为无突出危险时,才能确定无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在采取安全防护

4、措施并留有足够预测超前距离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开采作业;否则,仍需进行防突措施及措施效果的试验。我矿采用“三参数”指数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掘进工作面三参数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在掘进工作面前方的采煤工作面内钻3个直径为42毫米、孔深为810米的钻孔,测量瓦斯解吸指数h2、钻屑量s和初始瓦斯涌出速度Q。和掘进工作面三参数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在掘进工作面前方施工了3个直径为42mm、孔深为810m的钻孔,瓦斯解吸指数h2、钻屑s和I钻孔布置在掘进工作面的中部和两侧,并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土层中;中间孔平行于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方向,两侧孔距巷道边0.30.5米,最终孔应控制在巷道边轮廓线外24米。三参数法

5、的钻孔布置图、以及掘进工作面三参数法的具体操作程序。每钻1米测量1米井段的钻屑总量S,暂停钻井后2分钟内测量钻孔的初始气体排放速度Q。钻屑的气体解吸指数至少每2m测量一次。h2突出危险性临界值为S6Kg/mh2200Pa,q5L/min。如果S、h2和Q的实测值均小于临界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的工作面。否则,要突出危险工作面。嘿。岩屑量s,岩屑量综合反映煤层应力、瓦斯压力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在相同的钻井工艺下,应力越大,瓦斯压力越大,煤层强度越小,钻屑产生量越大。测量方法:钻前预先测量钻杆长度,并做好标记。当钻进深度达到预计位置前1米时,开始以规定的钻进速度接收1

6、米深的钻粉,然后用弹簧秤称取,单位为千克。q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反映了煤层破坏程度、地应力状态、瓦斯含量、煤层渗透性等的变化。预测方法简单,应用广泛。当预测深度达到预定的孔深测量位置时,停止钻孔,快速来回推拉钻杆,排出孔内煤粉。当胶袋充气压力达到0.2兆帕时,连接流量计测量内瓦斯涌出钻孔的初始速度,单位为升/分钟。测量时,从停止钻孔到安装封孔器的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内。嘿。橡胶袋封孔器的原理和结构。钻屑的瓦斯解吸指数h2,反映了煤层瓦斯压力和煤质两个因素。突出煤有两个特点:初始解吸率高,衰减快。测量方法:与钻屑测量同时进行。当钻孔到达预定的测量孔深度位置时,将10克粒度为13毫米的煤样放入解吸器的

7、煤样瓶中。同时,按下秒表,控制钻屑筛粉在大气中的暴露时间为3分钟。转动三通阀,将煤样瓶与大气隔离。当秒表达到5分钟时,数值为h2,单位为pa。MD2解吸塔结构示意图、采煤工作面三参数法操作程序、采煤工作面三参数法预测操作程序,与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方法相同。但是,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米布置一个预测钻孔,钻孔深度为510米,其他操作与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相同。采煤工作面的特殊防突设计,(1)煤层、瓦斯的基本情况,地质构造及邻近区域的巷道布置;(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加强通风设施的控制措施;(3)工作面防突措施预测和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钻孔布置;(4)防突措施和施工设计的选

8、择;(5)安全保护措施;(6)组织管理措施。有突出危险的煤巷掘进工作面应优先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超前钻孔(包括超前预抽瓦斯钻孔和超前排放钻孔)。如果采用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松动或其他防突措施,防突效果必须经过实验研究确认后才能使用。前探支护措施应与其他措施配合使用。工作面防突措施及超前钻孔:(1)两侧等高线外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如果钻孔直径超过120毫米,必须采用特殊的钻孔设备,并制定特殊的施工安全措施;工作面防突措施和采煤工作面浅孔注水湿润煤体措施:可用于硬煤质突出煤层。注水孔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孔深不小于4m,煤的注水压力不小于8MPa。当发现水从煤壁或邻近的注水孔流出时,可以停止注

9、水。工作面测量效果测试方法与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相同,但效果测试孔应设在测量孔中间。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压缩空气自救系统、避难硐室、防突逆风门、防逆风装置、远距离爆破等。压缩空气自救系统(1)压缩空气自救装置安装在掘进工作面巷道和采掘工作面巷道的压缩空气管道上;(2)在距工作面2540米范围内、回风门外安装一套压缩空气自救装置,每套装置的数量必须满足一班工作人员的最大数量;压缩空气自救装置还应安装在一些固定的工作场所,如小绞车房、小水泵房、运输机头、倒油门转运站等,其数量应根据每个地方的人数确定;58压缩空气自救装置应每隔50米安装在巷道中的反风门上,供移动人员使用。(3)每组压缩空气自救装置

10、可供58人使用,每人平均压缩空气供应量不小于0.1m3/min。避难硐室,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硐室。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应设置工作面避难或压缩空气自救系统。其中一种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或混合设置,但工作面必须设置在掘进距离超过500米的巷道中。嘿。避难室的要求,(1)避难室设有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根据逆风门标准设置。室内净高不小于2m,深度应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可避难15人,每人可用面积不小于0.5平方米。避难处的支架保持完好,并有与矿(井)调度室的直拨电话;(二)避难场所内应有足够的饮用水和供气设施,人均供气量不低于0.3m3/min。如果压缩空气用于供气,则提供减压装置和带阀门控制的呼吸喷嘴;(三)避难场所应当按照设计的最大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独立自救人员。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及煤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两个坚固可靠的反向风门。阻尼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回风巷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回风巷的组数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预期的突出强度来确定,但回风巷距工作面回风巷的距离不应小于10m。防突反风门,反风门的墙垛可采用砖、石或混凝土砌筑,巷道四周嵌入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应小于0.2m;墙垛的厚度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