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分批法培训.ppt_第1页
成本计算分批法培训.ppt_第2页
成本计算分批法培训.ppt_第3页
成本计算分批法培训.ppt_第4页
成本计算分批法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批法,在英文中叫Jobordercostingsystem或者jobcostingsystem.工作(job)指的是易于(即以合理的成本)与其它产品或成本进行区分,且公司希望单独记录其成本的,成本计算分批法,【例单选题】甲制药厂正在试制生产某流感疫苗。为了核算此疫苗的试制生产成本,该企业最适合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品种法与分步法相结合正确答案C,成本计算分批法,主要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2.分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3.在分批法下,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

2、,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1)单件生产,不存在分配问题;(2)小批生产,要么全部完工,要么全部未完工,一般也不存在分配问题;(3)批量稍大,跨月陆续完工交货时,需要进行分配。,某企业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小批生产某些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该厂4月份投产甲产品10件,批号为401,5月份全部完工;5月份投产乙产品60件,批号为501,当月完工40件,并已交货,还有20件尚未完工。401批和501批产品成本计算单。甲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401产品名称:甲产品开工日期:4月15日委托单位:东方公司批量:10件完工日期:5月20日,乙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501产品名称:乙

3、产品开工日期:5月5日委托单位:佳丽公司批量:60件完工日期:5月25日,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501产品名称:乙产品开工日期:5月5日委托单位:佳丽公司批量:60件完工日期:5月25日,大项目的成本决定与道德意义,项目预算评估两方面:迄今完工的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常见的舞弊:1虚报完工程度2将成本计入错误的工作3误报成本,在服务型组织中,企业为了争取到一个有价值的顾客,要估算出报价单,进行投标,而报价常常是基于预测成本,而预测成本来自于历史成本数据。经常使用计划成本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知识点1】分步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和分类,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例单选题】下列关

4、于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逐步结转分步法不利于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成本管理B.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应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C.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无须进行成本还原D.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无须将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正确答案C,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知识点2】逐步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就是为了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的一种分步法,也称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见书本P154例题12-1,综合结转的成本还原,所谓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

5、步骤起,把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还原依据:本月上一步骤所产半成品的成本结构第一步骤总成本10直接材料3直接人工2制造费用5第二步骤总成本30直接材料20直接人工3制造费用7还原分配率20/102还原的材料费用236还原的直接人工224还原的制造费用2510书P157表12-6,【例单选题】某种产品由三个生产步骤构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40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入第三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3000元。本月第三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3500元(不包括

6、上一生产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为1000元,月末在产品费用为700元,本月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为()元。A.7500B.6800C.6500D.170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月发生费用300035006500(元)产成品成本10006500-7006800(元),【知识点3】平行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

7、,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注意】该方法的核心: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这里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的在产品)是指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例多选题】F公司是一个家具制造企业。该公司按生产步骤的顺序,分别设置加工、装配和油漆三个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车间分别设置成本计算单。装配车间成本计算单中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范围应包括()。A.“加工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B.“装配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C.“装配车间”已经完工的半成品D.“

8、油漆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正确答案BCD,平行结转分步法约当产量法重点: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平行结转分步法约当产量法重点: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例单选题】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在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月初两个车间均没有在产品。本月第一车间投产100件,有80件完工并转入第二车间,月末第一车间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相对于本步骤的完工程度为60%;第二车间完工50件,月末第二车间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相对于本步骤的完工程度为50%。该企业按照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生产车间按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

9、末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为()件。A.12B.27C.42D.5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某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以后各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所以,该题答案为:(10080)60%(8050)42(件)。,【例计算题】甲公司生产A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步骤,分别在两个车间进行。一车间为二车间提供半成品。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每件产成品消耗一件半成品。甲公司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结转产品成本,月末对在产品和产成品进行盘点,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第二车间除了耗用第一车间的半成品外,还需

10、要其他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陆续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两个车间的在产品相对本车间的完工度均为50%。相关资料如下:,月初在产品成本余额:,本月产量:,本月发生费用:,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5050%4065,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4050%20,【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5050%4065材料费用分配率140000/(61090)200人工费用分配率33750/(61065)50制造费用分配率33750/(61065)50,第一车间,第二车间,【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50%20材料费用分配率31500/(61020)50人工费用分配率75600/(61020)120制造费用分配率504

11、00/(61020)80,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两步骤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为产成品。各种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省略,数字在各成本计算单中列示。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1.定额材料,如表1616。假如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要根据月初在产品定额资料加本月投产的定额资料减去产成品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表1616甲产品定额资料单位:元,2.根据定额资料、各种费用分配表和产成品产量月报,登记第一、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一车间),第二车间

12、200年5月单位:元,哪种方法需要成本还原?,直接材料、人工和费用,合计数,直接材料/半成品,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完工半成品的结转,对什么还原?还原依据?,【例单选题】甲制药厂正在试制生产某流感疫苗。为了核算此疫苗的试制生产成本,该企业最适合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D.品种法与分步法相结合正确答案C【例多选题】F公司是一个家具制造企业。该公司按生产步骤的顺序,分别设置加工、装配和油漆三个生产车间。公司的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车间分别设置成本计算单。装配车间成本计算单中的“月末在产品成本”项目的“月末在产品”范围应包括()。A.“加工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

13、品B.“装配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C.“装配车间”已经完工的半成品D.“油漆车间”正在加工的在产品正确答案BCD,【例单选题】半成品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相一致,又不需要成本还原的方法是()。A.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B.平行结转分步法C.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D.逐步结转分步法正确答案A【例单选题】在以下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是()。A.平行结转分步法B.逐步结转分步法C.分批法D.品种法正确答案C,【考点1】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成本还原,【例综合题】F公司大量生产甲产品和乙产品。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两个步骤,相应设置两个车间:第一车间和第二

14、车间。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为产成品。甲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不同,且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F公司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酬和制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企业设置半成品库,半成品收发通过半成品库进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各步骤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本步骤的50%。,2013年8月的有关资料如下:(1)第一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如下:,(2)第二车间实际发生的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如下:

15、,(3)第一和第二车间甲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如下:,(4)甲产品半成品库月初结存半成品300件,成本10300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入库甲半成品7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甲半成品800件,完工入库甲产品35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要求:(1)编制第一和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登记甲半成品自制半成品明细账,计算产成品成本。(2)编制甲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将甲产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结构。,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半成品车间名称:第一车间2013年8月,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名称:甲计量单位:件,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甲产品车间名称:第二车间2012

16、年8月产量:350件,(2)成本还原。,【例计算题】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分三个步骤计算产品成本,三个步骤成本计算的资料经整理如下: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成本还原。,成本还原计算表1,成本还原计算表2,【考点2】平行结转分步法,【例综合题】F公司是一个服装生产企业,常年大批量生产甲、乙两种工作服。产品生产过程划分为裁剪、缝纫两个步骤,相应设置裁剪、缝纫两个车间。裁剪车间为缝纫车间提供半成品,经缝纫车间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甲、乙两种产品耗用主要材料(布料)相同,且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耗辅助材料(缝纫线和扣子等)由于金额较小,不单独核算材料成本,而直接计入制造费用。F公司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

17、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按约当产量法分配。,F公司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1)甲、乙两种产品材料费用定额资料(金额单位:元):,(2)8月份裁剪车间、缝纫车间实际发生的原材料费用、生产工时数量以及生产工人薪酬、制造费用如下:8月份裁剪车间实际耗用生产工时和生产费用(金额单位:元,(1)裁剪车间:甲产品定额材料费用=250060=150000(元)乙产品定额材料费用=125080=1000

18、00(元)甲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50000100000)150000168000(元)乙产品实际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50000100000)100000112000(元)甲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30000/2400)160020000(元)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30000/2400)80010000(元)甲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120000/2400)160080000(元)乙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120000/2400)80040000(元)缝纫车间:甲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140000/7000)420084000(元)乙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薪酬(1400

19、00/7000)280056000(元)甲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350000/7000)4200210000(元)乙产品耗用的制造费用(350000/7000)2800140000(元),(3)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甲产品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如下(金额单位:元),(4)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甲产品的产量记录如下:,注:本月乙产品投入1250套。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20050%+550=650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55050%=275,要求:(1)将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8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费用、生产工人薪酬和制造费用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2)编制裁剪车间和缝纫车间的甲产品成本计算单。(3)编制甲产品的成本汇

20、总计算表。,(2)甲产品成本计算单裁剪车间金额单位:60元/件,裁剪车间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量20050%550650(套)应该计入产成品份额的直接人工39750/(2000+650)200030000(元)应该计入产成品份额的制造费用(137800/2650)2000104000(元),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缝纫车间金额单位:元,提示:缝纫车间月末在产品(广义)约当产量55050%275(套)计入产成品份额的直接人工91000/(2000+275)200080000(元)计入产成品份额的制造费用227500/22752000200000(元),(3)甲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金额单位:元,2013年度

2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尤金法马、拉尔斯皮特汉森、罗伯特J席勒,标准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标准成本及其制定,【知识点1】标准成本的含义,【知识点2】标准成本的种类,(一)按照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类:,(二)按照适用期分类:,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例单选题】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正确答案D【例单选题】(2009年新制度)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22、()。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正确答案A,【例单选题】标准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其中适合于分析成本变动趋势的是()。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行标准成本D.基本标准成本正确答案D,【知识点3】标准成本的制定(四个项目、两个要素),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注意】(1)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并且两种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通常

23、采用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标准。(2)无论是价格标准还是用量标准,都可以是理想状态的正常状态的,据此得出理想的标准成本或正常的标准成本。本书介绍的是正常标准成本的制定。【提示】正常标准成本标准的前提是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不是理想情况。偶然的、意外的项目需要排除在外。,【例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正确答案B【例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24、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正确答案C,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当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不符时就会产生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知识点1】变动成本差异计算,变动成本差异分析通用模式,【提示】(1)材料采购与领用数量不一致时的差异确认环节;(2)效率差异;(3)标准工时;(4)存在在产品;(5

25、)责任归属。,变动成本项目差异的责任归属,【例计算题】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要求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以及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正确答案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000.554003=175(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550.5)2500125(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4006)0.550(元),【例计算题】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

26、时。要求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以及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正确答案人工成本差异=453940010=539(元)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450(元)工资率差异(4539/8905)89089(元),【例计算题】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要求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以及效率差异和耗费差异。正确答案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584004=358(元)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2180(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958/8902)8901

27、78(元),【例单选题】若人工效率差异为1500元,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A.300B.200C.150D.450正确答案D(实际工时标准工时)51500实际工时标准工时3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001.5450(元)。,【例多选题】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通常把变动成本差异分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种类型。下列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A.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B.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C.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D.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直接材

28、料价格差异是由采购部门负责的,所以,选项A不正确。,【知识点2】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指标:实际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生产能量(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生产能量标准分配率,【例计算题】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0元/小时。要求:分别按照三差异法和两差异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总差异为多少?总差异=14244003=224(元)(1)1424(2)10

29、001.5(3)8901.5(4)40021.5,正确答案二因素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4002)1.5300(元)三因素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890)1.51101.5165(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1.5901.5135(元),【例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250元,实际工时为110

3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A.100B.150C.200D.30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11003503)63100(元),【例多选题】下列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两因素: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D.固定制造费用的

31、闲置能量差异计入存货成本不太合理,最好直接结转本期损益正确答案ACD,总结:,知识回顾,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例计算题】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要求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以及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正确答案直接材料成本差异=25000.554003=175(元

3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0.550.5)2500125(元)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4006)0.550(元),=价格差异+数量差异,产出差异,组合差异,产出差异=(材料实际耗用总量材料标准耗用总量)*标准结构的平均标准单价组合差异=材料实际耗用总量*(实际结构平均标准单价标准结构平均标准单价)价格差异=材料实际耗用总量*(实际结构平均实际单价实际结构平均标准单价),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区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将全部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将非生产成本计入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把固定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视为期间

33、成本。标准成本法可以与完全成本法结合使用,也可以与变动成本法结合使用。与完全成本法结合时,也应该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两差异分析法:,标准工时定额=标准工时定额加工件数等级系数+休息生理时间+准备结束时间(分钟)预算工时:根据日常员工劳动量,平均计算所给的指标.即每日的工作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所完成工作量必须符合在这个时间应该完成的工作的标准就是预算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和分析,三差异分析法:,差异分析,三差异分析法的能力差异与效率差异之和等于两差异分析法的能量差异。三差异分析法更便于分清责任。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出现有外部原因,但

34、大多数是内部原因,如临时购置固定资产、培训费用增加等。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产销数量引起的,如经济萧条、定价过高、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的生产能力利用不充分。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反映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时利用效率问题。其责任分配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类似。,差异账务处理,1设置账户原材料、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2差异类科目借:损失(不利差异:超支)贷:收入(有利差异:节约)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工资效率差异、工资分配率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变动费用耗用差异、固定费用效率差异、固定费用生产能力差异、固定费用耗用差异)最后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用标准成本

35、,仍以M公司的有关业务为例,并假设M公司“在产品”和“产成品”账户均无期初余额,本期投产的1900件甲产品已全部完工,并已全部出售,每件售价为400元。,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1)领用材料及将直接人工费用、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购入材料以及实际支付以上各项费用时的会计分录从略)。1)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根据例7-18,投产1900件甲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有关数据如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515+1010)1900=332500(元)直接材料实际成本:4.528000+1120000=346000(元)直接材料价格差异:6000(元)(不利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7500

36、(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332500材料价格差异6000材料用量差异7500贷:原材料346000,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2)将直接人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投产1900件甲产品的直接人工费用的有关数据如下:直接人工标准成本:861900=91200(元)直接人工实际成本:8625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50(元)(有利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0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912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00贷:应付工资8625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50,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3)将变动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

37、计分录根据例7-20,变动制造费用的有关数据如下:标准变动制造费用:461900=45600(元)实际变动制造费用:40250(元)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750(元)(有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0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456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00贷:变动制造费用4025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750,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4)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固定制造费用的有关数据如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7.561900=85500(元)实际固定制造费用:91800(元)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80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

38、力差异:3750(元)(不利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0(元)(不利差异)根据以上数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在产品855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800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375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0贷:固定制造费用91800,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2)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标准成本的会计分录。完工入库1900件甲产品的标准成本为:直接材料332500元直接人工91200元变动制造费用45600元固定制造费用85500元合计5548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554800贷:在产品554800,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3)销售产品的会计分录。借:应收账款760000贷:销售收入76

39、0000(4)结转已售产品标准成本的会计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554800贷:库存商品554800,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结转成本差异,借:主营业务成本950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50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750贷:材料价格差异6000材料用量差异75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8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40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800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375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50,发生业务科目借方贷方购入材料原材料标准成本、超支节约领用材料生产成本标准成本/不利原材料/有利计算工资差异生产成本标准成本/不利应付职工/有利实际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银行存款分配变动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不利制造费

40、用/有利分配固定制造费用生产成本/不利制造费用/有利结转完工产品成本产成品生产成本销售产品应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已销售产品成本主营业务成本产成品结转成本差异主营业务成本,多选题,标准成本制度与定额成本制度的不同在于()A标准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科目按标准成本登记B定额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科目按实际成本登记C定额成本制度下,单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科目反映成本差异D定额成本制度下,不单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科目反映成本差异E标准成本制度下不要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而定额法要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数,能量的含义如何理解?计算本月实际完成的约当产量时,为什么要减去月初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易错

41、易混问题解答,作业,某个企业生产并销售丙产品(1)生产丙产品需要耗用AB两种材料,两种材料的标准单价为8元/kg和13元/kg.单位丙产品的单位用量为A材料28kg/件,B材料19kg/件。本月实际生产丙产品1200件,实际消耗材料A材料31200千克,B材料25200千克。AB两种产品的实际单价为8.5元/kg和12.2元/kg.(2)丙产品本月实际耗用工人工时为19920工时,实际发生工资费用107568元,变动制造费用55776元。丙产品的单位标准生产工时18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3.2元/工时。(3)本月该企业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168000元,预算总工时21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77786元(4)假定月初没有在产品和产成品,本月投产产品全部完工并验收入库,本月销售1300件,每件售价为820元。(1)概括上述资料计算各种成本差异,制造费用用三分法确定成本差异(2)编制企业购买材料,车间领用材料,各种生产费用发生完工验收入库、销售和结转和已销售产品成本和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生产损失的核算,甲壳虫公司是一个制造板凳的生产厂商,主要生产教学用桌椅。该公司本月发生下列费用,哪些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