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炒法_第1页
中药炮制学-炒法_第2页
中药炮制学-炒法_第3页
中药炮制学-炒法_第4页
中药炮制学-炒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药材炒制技术,一、基本概念 1.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容器内,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搅拌或翻动至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2.火力:是指火的大小(强弱)火温度的高低 。 3.火候:是指药物炮制的锅的预热温度,炒制火力和时间,药物形、色、气、味、质等变化的程度。,二、分类,三、方法与步骤 1.方法 (1)手工炒多将锅倾斜3045置于灶上(灶面的倾斜度与锅的倾斜度相同),便于搅拌和翻动。 (2) 机器炒平锅式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等。,炒 药 机,2.步骤 准备预热投药 翻炒 出锅 (1)准备 工器具(备齐,清洁)、药材(净制,分档) (2)预热 目的:提高质量和工效;防止某些种

2、子类药物炒成“僵子”(俗称“炒哑”)。 (3 )投药 要根据锅的大小和品种确定投料量。加辅料炒者,一般先处理辅料,后投入药物拌炒。,(4)翻炒 快、勤,规律。 (5)出锅 先关火再出锅。迅速、过筛、摊开晾凉。 用辅料炒的药物,出锅后应筛去辅料,再摊开晾凉。,四、火候判断的方法,(1)对比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 (2)听爆声子仁类药物多有爆裂声 (3)看断面呈淡黄色 (4)闻香气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清 炒 法,一、概述 1.含义及分类 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 包括炒黄、炒焦、炒炭三种不同的火候要求,二、炒黄(炒爆) 1.含义 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

3、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较原色稍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透出药物固有的气味。 关注:火力与火候,炒黄程度 1 、炒响:牵牛子、决明子 2 、炒香:白芥子、莲子 3 、炒爆花:王不留行、水红花子 4 、炒去刺:苍耳子 5 、炒变色:薏苡仁、冬瓜子 6 、炒出汗:花椒椒目是花椒的种子,去目就是除去果壳里的籽,炒出水份(油份)叫出汗。,王不留行,2.目的 (1)增强疗效(增强健脾胃作用)。 (2)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3)缓和或改变药性,莱菔子 (4)降低毒副作用,牵牛子 火麻仁 苍耳子 白果 (5)矫臭矫味。九香虫,3.火候判断的方法 (1)对比看与生品比较形状与颜色 (2)听爆声子仁类药物多有爆裂

4、声 (3)看断面呈淡黄色 (4)闻香气种子类药物固有香气溢出,4.注意事项,(1)药物大小分档 (2)控制火力和火候 (3)翻搅均匀,出锅及时 (4)成品放凉,筛去灰屑,及时包装,现代研究,1“逢子必炒”的科学道理 种子类药物一般富含油质,种皮质坚致密(坚硬的种皮保护种子免遭外力破坏,油质提供种子萌发的养分)。因此外界的水分不易浸润和渗透。经加热炒制,种子受热,表层组织细胞失水,干燥收缩,内部组织细胞中的水分汽化,产生膨胀压,使药材膨胀鼓起。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皮层组织即破裂,表现为种皮出现裂隙或爆花。药材外皮产生裂隙,内聚力降低,便于粉碎;裂隙亦有利于水分的渗入和有效成分的溶出。,2“破酶

5、保苷”的原理,苷类是一类具有苷元和糖缩合(失水)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含苷类药物往往在其不同细胞中还含有相应的分解酶。酶是一类多肽类活性物质,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会迅速将相应的苷水解,生成苷元(或次级苷)和糖。切制成饮片后破坏了药物的细胞壁,饮片在贮藏、煎煮过程中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溶媒令苷与相应的分解酶接触,发生分解反应,从而使苷类的含量下降,影响疗效。酶为一类多肽类物质,受热会变性失活,故而加热破坏酶的活性,有利于含苷类药物的保存。,莱 菔 子处方用名 莱菔子、萝卜子、炒莱菔子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方法 1. 莱菔子取原药材

6、,去净杂质,用时捣碎。 2.炒莱菔子净莱菔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爆鸣声减弱,手拈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即可, 用时捣碎。,炮制作用 生品能升能散,长于涌吐风痰。 炒制变升为降,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顺咳嗽。如保和丸、三子养亲汤。 炮制作用: (1)缓和药性 (2)消除副作用 (3)利于粉碎和成分煎 出。,槐 花 处方用名 槐花、炒槐花、槐花炭。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槐 花 炒 槐 花,炮制方法 1. 槐花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梗,筛去灰屑。 2. 炒槐花净槐花,炒

7、制容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 槐花炭净槐花,炒制容器,中火,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炒干,取出凉透。,炮制作用 生品清肝泻火,清热凉血见长。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 炒槐花缓和苦寒之性,杀酶保苷。 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具涩性,以止血力胜。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清热凉血:生品炒槐花槐花炭 止血:生品炒槐花槐花炭,炮制研究 1.杀酶保苷 2.增强止血作用 (1)鞣质增加 (2)槲皮素增加(止血作用) (3)异鼠李素降低(拮抗槲皮素止血作用),牵 牛 子 处方用名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草金铃、炒牵牛子、炒二丑。

8、来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方法 1 牵牛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 炒牵牛子 净牵牛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鼓起,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即可。,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逐水消肿,杀虫。用于水肿胀满,二便闭涩,虫积腹痛。如舟车丸;牵牛散 炒:长于消食导滞,消积之中略寓健脾作用。可用于痰喘咳逆,饮食积滞。如治气逆痰壅,咳嗽喘息。小儿、体质较差者均以炒用为宜。 炮制作用(1)降低毒性,(2)药性缓和,免伤正气。(3)利于粉碎和成分溶出。,

9、决 明 子 处方用名 决明子、草决明、炒决明子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子Cassiaobtusifolis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方法 1.决明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炒决明子 净决明子,炒制容器,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爆鸣声减弱并逸出香气时,取出即可。,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清肝热,润肠通便。用于目赤肿痛,大便秘结。决明子汤。 炒决明子平肝养目。可用于头痛、头晕、青盲内障。石斛夜光丸。高血压头痛、头晕,可用决明子炒黄,水煎代茶饮。 炮制作用:缓和寒滑之性 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炮制研究 成分:决明子主含蒽醌

10、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决明素(obtusin)、决明子素(obtusifolin)及其苷类。 比较: 游离蒽醌打碎品比未打碎者多;炒制品又比生品多。 总蒽醌、结合蒽醌炒制品下降 水浸出物炒制品增加。 另对微量元素、还原糖、蛋白质、氨基酸等作了研究。,苍 耳 子 处方用名 苍耳子、炒苍耳子。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炮制方法 1.苍耳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 炒苍耳子苍耳子,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制表面黄褐色,刺焦时,碾去刺,筛净。用时捣碎。,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通鼻窍,去湿止痛。多用于鼻渊头痛,

11、风湿鼻痛。 炒品炮制作用:降低毒性 利于去刺和煎出有效成分,炮制研究 成分:本品含苍耳子甙、生物碱、苍耳油、苍耳蛋白、维生素C等。 毒 性:苍耳过量容易中毒,认为与所含毒性蛋白有关,部分学者认为毒性物质为苍耳甙和生物碱。毒蛋白常损害肝、心、肾等内脏实质细胞,出现黄疸、心律不齐、蛋白尿。尤以损害肝脏为甚,能引起肝昏迷而迅速死亡,即使治愈,也易留下肝脾肿大的后遗症。 通过加热,能破坏其毒性。,麦蓝菜,王不留行、炒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处方用名】 王不留、留行子 【来源】 干燥成熟种子。 【历史沿革】汉代有烧灰存性,勿令灰过。至明代出现炒制(外科正宗)。 【性味归经】味苦,性平。归肝、胃经。 【功效

12、】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炮制方法】,1王不留行 去净杂质,洗净,干燥。 2炒王不留行 中火预热 迅速拌炒至大部分爆花,【炮制作用】,生品长于消痈肿 如王不留行散 炒王不留行质地松泡,长于活血通经,下乳,通淋 如加穿山甲、路路通组成的通乳汤。 易于煎出有效成分 扩大用药范围,【炮制研究】,【, 炒制程度 水提取物 生品 7.11 不爆花 8.58 刚爆花 11.56 完全爆花 14.39 爆花率 60 70 80 90 100 有效成分浸出率 11.69 12.36 13.11 13.80 14.39 注意事项: 1药材需干燥 2试温炒(炒焦或炒成僵子) 3量不宜多 4勤搅拌,炒好后迅速出锅。,

13、炒焦 (一)含义 炒焦:将净选或切制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变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二)适用药物 主要用于消食健脾、止泻的药物。 (三)目的 1.增强药物消食健脾的功效。 2.减少药物刺激性。(缓和药性),(四)操作注意:,1、炒前和炒后都要净选,符合净度标准 2、控制火候。先文火去水分,后用武火使表面焦化,内部变为淡黄色 3、焦化过重,喷水降温,防止太过 4、出锅后散尽余热和水气,收藏。,山 楂 处方用名 山楂、炒山楂、焦山楂、焦楂、山楂炭。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N

14、. E. 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炮制方法 1. 山楂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及果柄,筛去碎屑。 2. 炒山楂 净山楂,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3. 焦山楂 净山楂,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4. 山楂炭 净山楂,炒制容器,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焦 山 楂,炮制作用 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炒山楂不仅酸味减弱,可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

15、积。用于脾虚食滞,食欲不振,神倦乏力。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 山楂炭其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复写兼食滞者。,炮制研究 成分:主要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糖分、鞣质、Vc、微量元素及磷脂等成分。 成分变化:总黄酮和总有机酸 去核(核占总重量和40) 炒黄有机酸量略有减少 炒焦均降低,与加热温度和时间有关,栀 子 处方用名 栀子、山栀、黄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炮制方法 1. 栀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 2. 炒

16、栀子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焦栀子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 4.栀子炭取栀子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栀子 焦栀子,炮制作用 生品苦寒之性甚强,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但易伤中气,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等。如茵陈蒿汤。 炒制清热除烦,缓和苦寒之性。炒栀子比焦栀子苦寒之性略强。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 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如十灰散。,炮制研究 成分: 栀子苷变化:生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

17、品 熊果酸:炒焦品、炒炭品含量明显降低。 药理: 退热作用生品强,炒焦无。 抗菌作用生品与炒焦者均有,生品对溶血性链球菌(副)伤寒杆菌强;炒焦对痢疾杆菌强。 抗炎作用生栀子最强,且随温度升高而减弱。,槟 榔 处方用名 槟榔、大白、焦槟榔、槟榔炭。 来源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方法 1.槟榔 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35天,捞出,置容器内,经常淋水,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 2.炒槟榔 取槟榔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3.焦槟榔 取槟榔片,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18、炮制作用 生品力峻,以杀虫、降气、行水消肿、截疟力胜。常用于治绦虫、姜片虫、蛔虫及水肿、脚气、疟疾。如治虫积腹痛,大便秘结的万应丸;或用于疟疾的截虐七宝饮。 炒制长于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痢疾里急后重。炒槟榔和焦槟榔功用相似,作用强弱不同。如用于饮食停滞、腹肿胀痛的开胸顺气丸。 炮制作用(1)缓和药性,免伤正气,(2)减少副作用(恶心、腹泻、腹痛)。,炮制研究 炮制方法对成分的影响: 1.浸泡醚溶性生物碱损失大,且换水损失更多。 2.加热加热时间长,槟榔碱含量降低,几种炮制品含量为生品炒黄品炒炭品,四、炒炭 1.炒炭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内

19、部呈棕黄色或棕褐色。 2.目的: (1)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槐花、贯仲、苦参等 (2)增强或产生止泻止痢作用。如地榆炭,成品质量要求:黑色指药物炒炭后表明色泽呈黑色、黑褐色、焦褐色、褐色、7-8成黑等。 存性指药物炒炭后,内部色泽呈焦黄色、褐色,掰断后断面中心还是原来色泽,口尝还具有原药物性味。 花叶类炭药一般炒至表面呈焦褐色,手捻碎后呈褐色即可。,3.注意事项 (1)炒炭存性,防太过或不及; (2)根据药物质地、大小、决定所用火力或火候。文火和武火结合的火力为宜。 (3)炒炭过程中及时 喷酒清水熄灭火星,防止复燃。,干 姜 处方用名 干姜、炮姜、姜炭。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Zingiber

20、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炮制方法 1. 干姜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筛去碎屑。 2. 炮姜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再加入干姜片或块,不断翻动,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取出,筛去砂,晾凉。 3.姜炭取干姜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取出晾干,筛去碎屑。,炮制作用 干姜辛热之品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能守能走,性热而偏燥,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咳喘。 炮姜苦、辛,温。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作用缓和持久。可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 姜炭

21、苦、涩,温。归脾、肝经。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可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生姜散寒解表,和胃止呕为主,可用于风寒 感冒(如桂枝汤)、寒湿呕吐。 煨姜以温中止呕为主,主要用于胃寒呕吐。炮制后,辛味缓和,但温性较生姜强。 注 炮制:生姜用草纸包裹,清水浸湿,直接放入火中煨至纸炭化,以姜外皮色黑,中心黄为度。,姜不同炮制品比较,炮制研究 成分变化: 挥发油:量与质均有变化。其姜炭含量低于干姜的1/2, 且炮制后颜色较深。 药理作用 止血:姜炭最强,而生姜与干姜无止血作用。,蒲 黄 处方用名 蒲黄、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 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22、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t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炮制方法 1. 蒲黄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 (注意本品的质量) 2.蒲黄炭净蒲黄, 炒制容器,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蒲黄 蒲黄炭,炮制作用 生品性滑,以行血化瘀,利尿通淋力胜。多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扑损伤,血淋涩痛。 炒炭性涩,能增强止血作用。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荆 芥 处方用名 荆芥、荆芥炭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干

23、燥地上部分。,炮制方法 1.荆芥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断,干燥,筛去碎屑。 2. 炒荆芥荆芥段,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3.荆芥炭荆芥段,炒药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内部焦褐色时,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凉透。,炮制作用 生品解表散风的功能,多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咽喉不利,疮疡初起等。如银翘散。 炒荆芥祛风理血的作用,可用于妇人产后血晕。发如华佗愈风散。 炒炭辛散作用极弱,具有止血作用。常用于便血、崩漏等。黑蒲黄散。,炮制研究 成分:主要为挥发油,炒炭,油含量显著降低,成分也发生变化。 药理:炭品有止血作用 ,而生品无。 止血活性部位

24、为:脂溶性提取物。,加 辅 料 炒,一、概述 (一)含义 加辅料炒法: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炒的方法。 (二)目的 1. 降低毒性; 2.缓和药性; 3.增强疗效; 4.矫臭矫味等。 (三)分类 麸炒、米炒、土炒、砂炒、滑石粉炒、蛤粉炒等。,早在公元一五二五年,明朝的李中梓在本草通玄一书中,就对为什么要加入一定的料去炮制药物,加入辅料有什么作用等都有明确的论述,他指出“酒制升提,盐制润下,姜取发散,醋取收敛,蜜制润其燥,壁土取其归中,麦麸咨其谷气,酥制者易脆,去标识穰者宽中,抽心者除烦“等等。,二、麸炒 (一)含义 麸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又称“麦麸炒”或“麸皮炒”

25、。 麦麸为小麦的种皮,呈褐黄色。主含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等;性味甘、淡。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疗效,矫味,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麦麸还能吸附油质,亦有作为煨制的辅料。,(三)目的 1 增强补脾和胃作用; 如山药、白术等,经麦麸炒制后,可增强其疗效。 2 缓和药性 某些作用强烈的药物,如枳实具强烈的破气作用、苍术药性燥性,经麸炒后药性缓和,不致耗气伤阴。 3矫臭矫味 如僵蚕,生品气味腥臭,经麸炒后,矫正其气味,便于服用,操作注意,四操作注意: 1、炒前分档 2、控制火候:武火加热的锅底及其周围各对称点上撒撮麦麸,稍停即焦化冒烟又无火星出现时即适中。 3、操作中做到“四速”“三

26、均匀”(1)撒麸迅速且均匀;(2)撒药迅速且均匀;(3)翻搅动作迅速且均匀;(4)出锅动作迅速; 4、成品出锅后,若色泽浅,先不筛麸,用余烟熏制,使颜色稍深。,附注意事项 1.药物应干燥,以免药物粘附焦化麦麸。 2.麦麸要起烟投药;注意火力适当。 3. 药物达到标准时要求迅速出锅,以免造成炮制品发黑、火斑过重等现象。 4.辅料用量要适当。麦麸量少,烟气不足,达不到熏炒要求;麦麸量多,造成浪费。,(四)操作方法 预热(中火或武火)投麦麸(至起烟)投药翻炒(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出锅筛去麦麸放凉。 麦麸用量 药物:麦麸100kg:10kg。,枳 壳 处方用名 枳壳、炒枳壳。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

27、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炮制方法 1.枳壳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捞出闷润,去瓤,切薄片,干燥,筛去脱落的瓤核。 2.麸炒枳壳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枳壳片每100kg,用麦麸10kg。,枳壳 麸炒枳壳,炮制作用 生枳壳作用较强,可行气宽中除胀。用于胁肋胀痛。如治肝气郁结,胸膜痞胀疼痛。 麸炒缓和药性,增强健胃消胀的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嗳气。如治积滞内停,脘腹胀满的木香槟榔丸。麸炒枳壳因其作用缓和,同时宜用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炮制研究 麸炒水煎液的作用强度

28、弱于生品,减缓了枳壳对肠道平滑肌的刺激,苍 术 处方用名 苍术、茅苍术、炒苍术、焦苍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z (Thunb.) DC 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z,的干燥根茎。,炮制方法 1.苍术 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麸炒苍术 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动,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3.焦苍术 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焦苍术 麸炒苍术,炮制作用 1.生

29、苍术 温燥而辛烈,长于燥湿、祛风、散寒之力强,而且能走表去风湿 用于风湿痹痛,感冒夹湿,湿温发热,脚膝疼痛。薏苡仁汤;九味羌活汤。 2.麸炒 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健脾燥湿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青盲雀目。如平胃散;二术散。 3.炒焦 辛燥之性大减,用于固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淋带白浊等。如椒术丸,炮制研究 本草纲目谓:“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 . 药理作用:据实验报道,苍术挥发油对青蛙有镇静作用,并略使脊髓反射机能亢进。大剂量,可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见过量的苍术挥发油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僵 蚕 处方用名 僵蚕、白僵蚕、炒僵蚕。 来源 本品

30、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燥体。,炮制方法 1 僵蚕 原药材,筛去杂质及残丝,洗净,晒干。 2 麸炒僵蚕 先用中火将锅加热,均匀撒入定量麦麸,待起烟时加入净僵蚕,急速翻炒至表面呈黄色时出锅,筛去麸皮,放凉。 僵蚕每100kg,用麦麸10kg。,炮制作用 生僵蚕辛散之力较强,药力较猛。用于惊痫抽搐,肝风头痛等症。如治中风口眼歪斜的牵正散。 麸炒缓和疏风解表作用,矫味。本品长于化痰散结。用于瘰疬痰核,中风失音等症。如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的白僵蚕散。,三、米炒 (一)含义 米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的方法。多选用大米或糯米,一般

31、认为以糯米为佳,有些地方用“陈仓米”。 稻米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 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尚含少量的B族维生素、多种有机酸类及糖类。 作用: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二)目的 1.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 2.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 3.矫正不良气味,如红娘子、斑蝥。,(三)操作方法 1.拌米炒 预热(中火)撒米(冒烟)投入药物翻炒(米呈黄棕色或至黄褐色)出锅去米放凉 2. 贴米炒 预热(中火)撒米(浸湿,平贴锅上) (冒烟)投入药物翻炒(大部分米呈黄棕色,少数焦褐色或焦黑色)出锅去米放凉。 辅料用量:药物每100kg,用米20kg.,党 参 处方

32、用名 党参、炒党参、炙党参。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炮制方法 1 党参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屑。 2 米炒党参将米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时投入党参拌炒,至党参呈黄色(挂火色),筛去米,放凉。 党参:米100:20 3 蜜炙党参取炼蜜用适量冷开水稀释,与党参拌匀,润透,投入热锅内,文火加热,不断翻动,至黄棕色,不粘手时取出,放凉。 党参片:炼蜜100:20,米炒党参,蜜炙党参,炮制作用 生品长于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伤或气血两亏。如治肺中气阴两伤,口渴舌燥的上党参膏。 米炒气味焦香,

33、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泄泻,脱肛等症。如治泻痢与产后气虚脱肛的参蓍白术汤。 蜜制甘缓,增强补中益气作用,又可润燥养阴。用于中气下陷,肺气亏虚。,斑 蝥 处方用名 斑蝥、炒斑蝥。 来源 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的干燥体。,炮制方法 1 斑蝥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或去头、足、翅及杂质。 2 米炒斑蝥将米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冒烟,投入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及杂质,)摊凉。 斑蝥:米100:20 注意其毒性:刺激性。,炮制作用 生斑蝥辛热之品,

34、多外用,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用于瘰疬瘘疮,痈疽肿毒,顽癣瘙痒等症。如治瘰疬结核,疮瘘流脓,久不敛口的生肌干脓散;治牛皮癣、白斑的顽癣方。 米炒降低毒性,矫正气味。可内服。以通经,破瘕散结为主。用于经闭,癥瘕,狂犬咬伤,瘰疬,或肝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炮制研究 毒性有毒物质为斑蝥素,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引起充血、发赤和起泡。口服毒性很大,往往引起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致死亡。 成分变化加热可使含量降低,因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其升华点为110,米炒时锅温为128,正适合于斑蝥素的升华,又不至于温度太高致使斑蝥焦化。,四、土炒 (一)含义 土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灶心土(伏龙

35、肝)拌炒的方法。亦有用黄土、赤石脂炒者。 灶心土(伏龙肝)东壁土高岭土赤石脂 灶心土:焦土状,黑褐色,附烟熏气味。主含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 灶心土性味辛、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等。,(二)目的 土炒能增强药物补脾止泻的功能。如本草蒙筌有“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的记载。,(三)操作方法 取土粉(细粉、中火)投药物(灵活状态)翻炒(药物表面挂土色并透出香气)出锅筛去土放凉。 药物:灶心土100:2030,(五)注意事项 1.药物加入:土粉炒至灵活状态,要适当调节火力,防止药物烫焦 2. 火力适当:土温过高,药物易焦糊;过低药物内部水分及汁液渗出较少,粘不住灶心土。 3.

36、灶心土的使用:用土炒制同种药物时,可连续使用,若土色变深时,应及时更换新土,山 药 处方用名 山药、怀山药、土炒山药、炒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炮制方法 1.山药原药材,除去杂质,分档,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注意软化条件,及时干燥) 2. 土炒山药土粉置锅内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再投入山药片拌炒,至表面均匀挂土粉时 取出,筛去土粉,放凉。 山药:灶心土100:30 3.麸炒山药热锅,加麦麸,待其冒烟时投入山药片,不断翻动,至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晾凉。 山药:麦麸100:10,炮制作用 生品补肾生精,益

37、肺肾之阴。如治肺虚咳嗽的薯蓣丸;治肝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 土炒补脾止泻为主,用于脾虚久泻。 麸炒补脾健胃为主。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如脾虚泄泻的参苓白术散;用于肾精不固的必元煎。,炮制研究 1.炮制利于薯蓣皂苷元的溶出。 2.药理实验表明:山药有助消化、提高免疫作用。,白 术 处方用名 白术、土炒白术、炒白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炮制方法 1.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2.土炒白术先将土置锅内加热,中火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白术片,炒至白术表面均匀挂土粉时,取出,筛

38、去土,放凉。 白术片:灶心土100:20 3.麸炒白术先将锅中火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白术片,不断翻动,炒至白术呈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白术片:麦麸100:10,炮制作用 1.生品 健脾燥湿,利水消肿,常用于痰饮,水肿,以及风湿痹痛。如五苓散等。 2.麸炒品 缓和燥性,气味芳香,增强健脾消胀作用。常用于脾虚不思饮食,中气下陷,如补中益气汤。 3.土炒品 缓和燥性,增强补脾止泻作用,常用于脾虚腹泻。,五、砂炒 (一)含义 砂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热砂共同拌炒的方法。亦称砂炒,砂烫。 砂:筛取中等粗细的河砂,淘净泥土,除尽杂质,晒干备用。 河砂传热介质,主要取其温度

39、高,传热快,受热均匀,适合质地坚硬的药物。,(二)目的 1.增加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 2.降低毒性 3.除去非药用部位 4.矫臭矫味,(三)制砂方法 1.普通砂灰白色 河砂(粒度、杂质)翻炒(武火)出锅(除尽有机物和水分)晾干。 2.油砂黑亮,滑利,不易粘药和粘锅,温度高,易使药物色泽均匀。 洗净泥土, 加热,加入1-2食用植物油炒至油尽烟散,色泽均匀加深。,(四)操作方法 预热投河砂(武火、灵活状态)投药翻炒出锅(质地酥脆,鼓起,黄色或较原色深)筛去砂(或趁热投入醋中略浸)放凉。,(五)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 应适宜,否则易导致个别药物不易炒酥脆或烫焦。 2.防止粘砂(1)粒度(2)温度 3

40、.出锅迅速 4.河砂的使用(1)反复使用(2)毒性药物使用过的不能再用。,马 钱 子 处方用名马钱子、制马钱子 来源 本品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的干燥成熟种子。,炮制方法 1.马钱子 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2.制马钱子 (1)砂烫 武火 ,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亦可供制马钱子粉用。 (2)油炸取麻油适量置锅内,加热至230左右,投入马钱子,炸至老黄色时,立即取出,沥去油,放凉。用时研粉。 3.马钱子粉取砂烫马钱子,粉碎成细粉,测定士的宁的含量(0.78-0.82%)后,加适量淀粉,使符合规

41、定,混匀,即得。,炮制作用 1.生品因毒性大,仅供外用。 通络止痛,散瘀消肿作用。用于局部肿痛或痈疽初起。 2.制马钱子减毒,质酥,可供内服,常用于丸散剂。 通络止痛,散瘀消肿作用。多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痈疽,痰核等。,炮制研究 成分:生物碱,以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主。 炮制影响: 成分:炮制使毒性较大的成分含量降低,且转化为异型结构和氮氧化物,温度一般认为砂炒时为230240,时间34分钟。其中士的宁转化1015%;马钱子碱转化3035%。,药理:毒性降低,药理相似,某些方面作用增强 (1)毒性:士的宁及马钱子碱较其氮氧化物大10倍和15倍。 (2)药效:马钱子氮氧化物

42、在镇痛、化痰、止咳、抑制肿瘤、抗炎和抗血栓方面较强。 异马钱子碱和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等。,穿 山 甲 处方用名穿山甲、山甲、炮山甲、炮甲珠、山甲珠、醋山甲、醋甲片 来源 本品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的鳞甲。,炮制方法 1.穿山甲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 净,干燥。 2.炮山甲取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至的净穿山甲片,拌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3.醋山甲前部分操作同炮山甲,筛去砂子,趁热倒入醋液中,略浸,捞出,晒干 穿山甲:醋100:30,炮制作用 1.生品 不入药。 2.炮山甲消肿排脓

43、,搜风通络,用于痈疡肿毒,风湿痹痛。 3.砂炒醋淬主要通经下乳,用于经闭不通。 炮制作用(1)质地酥碎,利于煎煮和粉碎(2)矫味。,炮制研究 成分:主要含有蛋白质和钙,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炮制影响:主要是对成分溶出的影响 蛋白质煎出量较生品高,总蛋白质、总浸出物和钙的含量是醋淬砂炒品生品。,鸡 内 金 处方用名 鸡内金、内金、炒鸡内金、焦鸡内金、醋制鸡内金、鸡肫皮。 来源 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 的干燥沙囊内壁。,炮制方法 1.鸡内金原药材,除去杂质,冼净,干燥。 2.炒鸡内金净鸡内金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黄色,取出

44、,放凉。 3.砂炒鸡内金 用中火(防止粘砂)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大小一致的鸡内金,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卷曲、酥碎,呈深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4.醋鸡内金将鸡内金压碎,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喷醋,取出,干燥。 鸡内金:醋100:15,炮制作用 1.生品 攻积,通淋化石,用于泌尿和胆道结石。 2.炒制 增强健脾消积的作用,且质地酥脆。多用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小儿疳积等 3. 醋制 疏肝助脾的作用;另有使质地酥脆,矫味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弱,肝脾失调之脘腹胀等。,炮制研究 成分: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 炮制影响: 成分:利于微量元素的溶出,砂炒对蛋白质有较大的影响。

45、酶活性:淀粉酶降低,蛋白酶增高。 药理:口服该药,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胃液酸度增高,排空加快,胃运动功能增强消化不良。,鳖 甲 处方用名鳖甲、炙鳖甲、制鳖甲、酥鳖甲。 来源 本品为鳖科植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炮制方法 1. 鳖甲应除去残肉、筋膜。 先沸水蒸45分钟,于热水中用硬刷除去皮肉,洗净,晒干。用清水浸泡,不换水,至皮肉筋膜 与甲骨容易分离时取出背甲,洗净,日晒夜露至无臭味,干燥。 2. 醋鳖甲 武火加热砂炒至灵活状态时, 投入大小分档的净鳖甲,炒至酥脆,外表呈深黄色,取出,筛去砂,趁热投入醋液中稍浸,捞出,干燥,捣碎。 鳖甲:醋100:20,炮制

46、作用 1.生品 养阴清热,潜阳熄风,多用于热 病伤阴或内伤虚热,虚风内动。 2.砂炒醋淬 增加药物入肝消积,软坚散结的作用; 炮制作用(1)使质地酥脆,利于粉碎、煎出 (2)矫味作用 (3)增强药物作用。,龟 甲 处方用名龟甲、龟板、炙龟甲、制龟甲、酥龟甲。 来源 本品为龟科动物龟Chinemys reevesii(Gray)的背甲及腹甲。,炮制方法 1.龟甲操作同鳖甲。 2.醋龟甲先将砂置锅内,武火加热 砂炒至灵活状态时, 投入大小分档的净龟甲,炒至酥脆,外表黄色,取出,筛去砂,立即投入醋液中淬之,捞出,干燥。 龟甲:醋100:20,炮制作用 1.生品 质坚,有腥气,滋阴潜阳,多用于肝风内动

47、,肝阳上亢。 2.砂炒醋淬 增强补肾健骨,滋阴止血;多用于劳热 咯血,脚膝痿弱,潮热盗汗,痔疮肿痛。 炮制作用(1)使质地酥脆,利于粉碎、煎出(2)矫味作用(3)增强药物作用,六、蛤粉炒 (一)含义 蛤粉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蛤粉共同拌炒的方法。亦称蛤粉烫。 蛤粉:软体动物文蛤或青蛤的贝壳制成的细粉。具咸寒之性,有清热利湿、软坚化痰的功能。 蛤粉因颗粒细小,所用火力弱,传热作用较砂慢,故适合胶类药物。,(二)目的 1.增加疗效, 2.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调剂和制剂 3.降低药物的滋腻之性,矫味。,(三)操作方法 取蛤粉(研细过筛)投药(灵活状态、中火)翻炒(沿锅底)出锅(膨胀,内部疏松)去

48、蛤粉放凉。,(四)注意事项 1.药物处理:切丁,分档。 2.火力与火候:适宜,防焦糊或烫僵,一般宜无溏心;翻炒速度宜均匀;贵重药物可采用试投方法。 3.蛤粉使用:可连续使用,但颜色加深后宜及时更换。,阿 胶 处方用名阿胶、阿胶珠、胶珠、炒阿胶 来源 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炮制方法 1.阿胶丁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丁块。 2.蛤粉炒阿胶中火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注意温度与时间) 阿胶丁:蛤粉100:3050 3.蒲黄炒阿胶蒲黄用中火加热炒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

49、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炮制作用 1.生品滋阴补血,润燥,止血,但滋腻碍脾。多用于血虚,热病伤阴,温燥伤肺等。如滋阴养血的阿胶鸡子黄汤。 2.炒制矫味,降低滋腻之性,长于益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痰中带血等。 3.蒲黄炒止血安络。多用于阴虚、血虚而至的多种出血。,炮制研究 1.饮片切制:80,10分钟。 2.炮制条件:温度与时间 145160 ,35分钟。,七、滑石粉炒 (一)含义 滑石粉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滑石粉共同拌炒的方法。亦称滑石粉烫。 滑石粉:具甘寒之性,有清热利尿的功能。 滑石粉作为传热介质,因细腻而滑利,传热作用较砂慢,故适合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二)目的 1.降低毒性,矫味 2.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调剂和制剂,(三)操作方法 取滑石粉投药(灵活状态、中火)翻炒出锅(质酥、鼓起、颜色加深)去滑石粉放凉。,(四)注意事项 火力与火候:适宜,防焦糊或烫僵;翻炒速度宜均匀。,刺 猬 皮 处方用名刺猬皮、猬皮、炒刺猬皮 来源 本品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或短刺猬Hemiechin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