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2015_第1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2015_第2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2015_第3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2015_第4页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第三章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

2、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

3、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

4、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第三章 从极限之争到可持续性,当代对自然资源稀缺和冲突问题的思索,经历了从悲观派“增长的极限”与乐观派“没有极限的增长”之争,到最终认同“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 第二节 没有极限的增长 第三节 可持续性,第一节 增长的极限,悲观派的主要观点: “太空船地球”说、“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和“世界模型3”等,鲍尔丁(Boulding)“太空船地球” (spaceship e

5、arth) 说 1、主要观点 (1)地球实际上是一个只能从外界获得有限能量(太阳能)输入,对外界也可进行有限能量输出(辐射热),但不能从外界得到物质输入的封闭系统,服从从地球物质平衡原理 。 鲍尔丁认为:地球像太空船一样,物质的量是固定的,使用后仍存在于地球上,。 (2)在太空船地球中,人口和经济活动应该有一个适度规模。而这种适度规模造成的地球太空船能维持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水平越低越好。因此,这不能用GDP之类的物质流量来衡量。 (3)衡量太空船经济成功与否的最好标准是资本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资本储备”主要指自然资源存量、固定资本存量,也包括人类的健康、精神和知识储备。,鲍尔丁(Bouldi

6、ng)“太空船地球” (spaceship earth) 说 2、主要结论,里夫金和霍华德的地球能量循环与“热寂”说 主要观点: 富集的物质才可以成为自然资源,而物质的富集需要能量。 在物质富集过程中,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使物质消散的过程中,在物质再循环过程中,都发生着能量的转化。 按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正转变其形式的能量都倾向于转变成热能而消散,即熵增。 “熵增加原理”任何孤立系统的熵永远不会减少;或者说,自然界里的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熵不减小的方向进行的。 因此,对封闭系统而言,在没有外界作用下,系统的熵总是沿着熵增加的正方向进行,并且这种熵增是一种单方向的不可逆过程。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能

7、量不再能转化成有效能,熵的越大,系统就愈接近于平衡状态。当熵达到极大值的时候,系统内部一切运动都将停止,宇宙将走向“热寂”。,这并不是说地球的热寂就在眼前,而是要指出:我们现有的由矿物燃料和特殊金属组合构成的物质能量基础正在濒临枯竭,需要我们向新的物质能量领域转变。 每一种新的物质能量基础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类型,与新技术一道应运而生的还有新的社会组织、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求人类社会按照新的方式组织生产与生活,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面貌。,世界模型III,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食物生产和资源消耗保持目前的速率,地球将在今后100年中的某个时候达到增长的极限,结果是人口和工业能力突然和不可控

8、制地下降。 当环境对增长过程的自然压力加剧时,技术的应用是如此成功,以致整个文明是在围绕着与地球之极限作斗争而发展的,而不是学会与极限协调共存而发展。最普遍和最危险的反应就是技术乐观主义。 今天有许多问题并没有技术上的解决办法,而且技术发展常有物质上和社会上的副作用。 总结论就是“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悲观派的意义与缺失 警示与方法意义 先知式的启示作用 实证研究方法 用事实和数据作证据 建立世界模型,它为分析人地关系中的主要组成部 分和行为提供了一种方法 用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原理进行的理论推导方法也 有借鉴意义,动态观念的缺失 忽视了自然资源的动态性质 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响应机制 人类不会资

9、源推到极限,他可以寻找替代品,也可以控制消费、开发新资源 忽视了资源的文化性质 资源是社会需求、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产物,关于“悲观派”的参考文献,Meadows, D.H., D.L. Meadows, J. Randers and W.W. Behrens. 1972. 增长的极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Meadows, D.H., D.L. Meadows and J. Randers. 1992. 超越极限:正视全球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第二节 没有极限的增长,乐观派的观点主要包括:历史外推论、市场响应论、耗散结构论。,历

10、史外推论 代表作:西蒙没有极限的增长 衡量自然资源是否稀缺的最可靠数据是长期的经济指数,最恰当的指标是获取自然资源的劳动成本以及资源相对于工资和其它商品的价格。 新增人口的生产大于消费。 凭借现有的知识和将要增长的知识,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原材料,其价格相对于其它物品和我们的收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低。,市场响应论,替代的作用 直接替代 技术或资本替代 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替代作用 产业结构或生活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组合,也造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替代,替代,当一种资源 接替了另一种的作用时,当对某种特定 资源产品或服务的需要 被替代技术或资本减少时,“二手”材料的使用,生活方式或需求变化改 变了最终产品和服务的组合,耗散结构论 迄今地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事实与熵定律的推论相反 地球系统并非封闭而是开放的 地球与人类具有远离均衡态的耗散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