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内部资料),.,第一篇 心理咨询的理论,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历史和现状(3) 第一节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3) 第一单元 中外心理咨询状况的沿革(3) 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3) 二、中国心理咨询历史与现状(4) 三、中国心理咨询的展望(6)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任职资格(7) 一、中国心理咨询师任职资格(7) 二、发达国家咨询师任职资格(8) 第三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概念(8),.,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10) 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10) 一、心理咨询的职业性定义(10) 二、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12)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13) 第
2、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任务(14)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14) 二、纠正不合理欲望和错误观念(15)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16) 四、增强求助者自知之明(18) 五、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20),.,第三节 心理咨询师的基本条件(21) 第一单元 咨询师应有的思维方式(22) 一、唯物主义观点(22) 二、普遍联系观点(22) 三、限制性的观点(24)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26) 五、中立性态度(27),.,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师应有的心理素质(30) 一、品格(30) 二、自我平衡能力(31) 三、善于容纳他人(32) 四、强烈的责任心(32) 五、要有自知之明(3
3、2),.,第二篇 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二章 心理健康与诊断技能(35)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35) 第一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7) 一、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7) 二、郭念峰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37) 三、心理健康状态类型的划分(40) 第二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41) 一、四个概念的区分(临床心理学领域)(41) 二、正常与异常的区分(42),.,第二节 判定病与非病的依据(47)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47) 一、确定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48) 二、不属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52),.,第三节 识别病因(52) 第一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
4、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52) 一、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的关系(身心反应)(52) 二、生物年龄与性别对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影响(53) 第二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学因素(53) 一、探讨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学因素的工作程序(53) 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学因素的相关知识(54),.,第三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因素(55) 一、探讨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学因素的工作程序(55) 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因素相关知识(55) 三、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57),.,第三章 心理健康水平的初步诊断(64) 第一节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64)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64) 一、概念
5、的产生(64) 二、心理诊断与原因分析(65) 第二单元 心理健康水平的诊断(67) 第二节 一般心理问题(67),.,第三节 严重心理问题(76) 第一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76) 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76)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诊断(77) 第二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经典性案例(77),.,第四节 神经症的一般理论(81) 第一单元 神经症的界定(81) 一、神经症的基本概念(81) 二、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分(82),.,第二单元 神经症与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分界线(83) 一、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定方法(83) 二、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划分类型(84) 三、许又新关于神经
6、症的特点(症状特点)(84) 第三单元 神经症的鉴别(85) 一、神经症与器质性病的鉴别(85) 二、神经症与人格障碍(86) 第四单元 神经症性问题的经典型案例(87),.,第五节 神经症的类型(95) 第一单元 恐惧性神经症(95) 一、恐惧性神经症的界定(95) 二、恐惧神经症的分类(98) 三、恐惧症的咨询与治疗(101) 第二单元 焦虑神经症(105) 一、焦虑神经症概念与分类(105) 二、焦虑神经症的理论基础(109) 三、焦虑神经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10) 四、焦虑神经症经典性案例(111),.,第三单元 强迫性神经症(112) 一、强迫性神经症的概念(112) 二、强迫性神
7、经症的标准(112) 三、强迫性神经症的病因(113) 四、强迫性神经症的类型(114) 五、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115),.,第四单元 躯体形式障碍(132) 一、躯体形式障碍的界定(132) 二、躯体形式障碍的类型(135) 三、躯体形式障碍的咨询(141) 第五单元 神经衰弱(143) 一、神经衰弱的概念(143) 二、神经衰弱的病因(145) 三、神经衰弱的诊断(症状特点)(145) 四、神经衰弱的心理咨询与治疗(148) 五、神经衰弱的案例(150),.,第六单元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154) 一、抑郁神经症的界定标准(154) 二、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咨询(156) 三、人格解体
8、神经症(158) 四、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159),.,第三篇 心理咨询的方案,.,第四章 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与实施(163) 第一节 个体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163) 第一单元 资料的搜集(164) 一、搜集资料的途径(164) 二、搜集资料的内容(165) 第二单元 资料的整理(166) 一、工作程序(166) 二、相关知识(169) 三、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170),.,第三单元 资料的分析与评估(171) 一、资料的分析(171) 二、综合性评估(171) 第四单元 诊断与鉴别诊断(171) 一、心理诊断(171) 二、鉴别诊断(171) 三、效果评估(172),.,
9、第二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172) 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173) 一、建立咨询的目标(173) 二、不同心理咨询流派的目标(179) 第三节 个体心理心理咨询阶段(180) 一、咨询阶段划分的原则(180) 二、咨询方案制订的方针(182) 三、心理咨询方案的签订(183),.,第四节 个体心理咨询关系的建立(184) 第一单元 尊重(184) 一、尊重的界定(184) 二、尊重的内涵(185) 第二单元 热情(188) 一、热情的界定(188) 二、热情的案例(189) 第三单元 真诚(189) 一、真诚的界定(189) 二、真诚在咨询中的意义(190) 三、真诚表达要恰如其分(1
10、91),.,第四单元 共情(193) 一、共情的界定及其作用(193) 二、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194) 第五单元 积极关注(195) 一、正确运用积极关注(195) 二、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的注意点(196),.,第五节 阻抗、移情与转介(196) 第一单元 实施心理咨询方案的程序(196) 一、调动求助者的积极性(196) 二、对求助者进行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197) 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中的阻抗(199) 一、阻抗的表现形式(200) 二、阻抗产生的原因(203) 三、应对阻抗的要点(205),.,第三单元 沉默与多话(206) 一、沉默现象的类型(206) 二、应对沉默的对策(207)
11、 三、调整多话的状态(208) 第四单元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211) 一、移情的概念与类型(211) 二、移情中的表现形式(212) 第五单元 咨询过程中的转介(212) 一、判断求助者是否适合匹配原则(212) 二、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215),.,第六节 咨询效果评估与资料保存(216) 第一单元 有效咨询效果的确认(216) 一、咨询效果评估的五个维度(216) 二、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216) 三、咨询效果是多种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效应(217) 第二单元 个案记录的整理与保管(218) 一、个案记录的要求(218) 二、咨询方案的保管(219),.,第四篇 心理咨询的
12、类型,.,第五章 心理咨询类型的分类(223) 第一节 按问题性质划分的咨询类型(223) 第一单元 按发展心理划分咨询的类型(223) 一、儿童期的心理咨询(224) 二、青少年期心理咨询(226) 三、成年期的心理咨询(242) 四、老年期的心理咨询(245) 第二单元 按工作程序的分段(247) 一、诊断阶段(247) 二、咨询阶段(248) 三、巩固阶段(248),.,第三单元 按咨询规模的分类(248) 第四单元 按咨询过程的分类(248) 第五单元 按咨询的形式分类(249) 第二节 婚恋、家庭的心理咨询(249) 第一单元 婚姻、家庭问题心理咨询(249) 第二单元 恋爱问题的心
13、理咨询(250) 一、结婚的动机(252) 二、恋爱与情绪(252) 三、角色的适应(252) 四、心理的相容(253),.,第三单元 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254) 一、家庭界定的基本理论(254) 二、家庭心理咨询的原则(255) 三、家庭心理咨询的技术(255) 四、离婚与非婚咨询技术(257) 五、亲子关系的心理咨询(264) 第三节 性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265) 一、人类性科学的内涵(265) 二、人类的性行为特征(265) 三、性道德与性态度(266) 四、性行为问题的咨询(266),.,第四节 性心理咨询(269) 第一单元 性意识困扰的心理咨询(269) 一、性意识困扰的表现(
14、270) 二、性意识困扰的原因(273) 三、性冲动与性自慰的心理咨询(273) 四、其他性行为困扰的心理咨询(273) 第二单元 性心理障碍的心理矫治(274) 一、性心理障碍的表现与原因(274) 二、性心理障碍的咨询和治疗(279),.,第五节 人际交往的心理咨询(279) 第一单元 社交恐惧症的心理咨询(280) 一、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分析(280) 二、社交恐惧症的心理调节(284) 第二单元 人际孤独的心理咨询(286) 一、人际孤独心理咨询的原因(288) 二、人际孤独咨询的认知调节(294) 三、消除人际孤独的常用策略(297),.,第三单元 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咨询(302) 一
15、、影响人际吸引的诸因素(302)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技巧(303) 三、人际交往障碍及其消除(303),.,第六节 考试焦虑心理咨询(305) 第一单元 考试焦虑咨询的含义(305) 第二单元 考试焦虑的个别咨询(313) 一、以情绪为中心的咨询(313) 二、以认知为中心的咨询(317) 三、以技能为中心的咨询(324) 第三单元 考试焦虑的团体咨询(325),.,第七节 危机干预技术(326) 第一单元 危险状态下的心理咨询(326) 一、危机干预的含义(326) 二、危机干预的模式(326) 三、危机干预的目标(327) 四、危机干预的方法(328) 第二单元 自杀的心理咨询(330)
16、 一、自杀及其分类(330) 二、自杀者的原因(331) 第三单元 自杀的预防与危机干预(335) 一、自杀的社区预防(335) 二、自杀的个人预防(336),.,第五篇 心理咨询的技术,.,第六章 个体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341) 第一节 参与性技术(341) 第一单元 倾听(341) 一、如何倾听(341) 二、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342) 三、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343) 第二单元 开放式询问与封闭式询问(346) 一、开放式询问(346) 二、封闭式询问(348),.,第三单元 鼓励和重复技术(349) 第四单元 内容反应(释义)(350) 第五单元 情感反应(351) 第六
17、单元 具体化(352) 一、问题模糊(353) 二、过分概括(355) 三、概念不清(356) 第七单元 参与性概述(358),.,第八单元 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358) 一、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含义(358) 二、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具体表现(359) 三、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区别(359),.,第二节 影响性技术(361) 第一单元 面质(361) 一、咨询中常见求助者的矛盾心理(361) 二、咨询师使用面质技术的目的(362) 三、使用面质技术时应注意的方面(362) 四、不同理论学派对面质技术的态度(363) 第二单元 解释(363) 第三单元 指导(364) 第四单元 情感表达(
18、365) 第五单元 内容表达(365) 第六单元 自我开放(365),.,第七单元 影响性概述(367) 一、影响性概述的含义(367) 二、参与性概述的比较(368) 第八单元 非言语行为的运用(368) 一、目光注视(368) 二、面部表情(369) 三、身体语言(369) 四、声音特质(370) 五、空间距离(370),.,第七章 团体心理咨询技术(371)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371) 第一单 元团体性质与方案设计的原则(371) 一、心理咨询团体的一般性质(371) 二、团体咨询方法的设计原则(372) 三、团体咨询方案的咨询技术(373) 第二单元 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
19、375) 一、确定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375) 二、心理咨询团体的性质(376),.,第三单元 团体的发展过程 (377) 一、团体初创阶段求助者的反应(377) 二、过渡阶段的任务和设计重点(378) 三、工作阶段的任务和设计重点(379) 四、结束阶段的任务和设计重点(380) 第四单元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步骤(381) 一、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内容(381) 二、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设计(382) 三、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制定(382),.,第二节 团体成员构成的技术(383) 第一单元 招募求助者的方式(383) 一、招募团体咨询求助者的渠道(383) 二、团体心理咨询求助者的条件(384
20、) 三、甄选求助者常用的具体方法(384) 四、引导参与者关心团体的方法(384) 五、引导成员增加信任感的技术(385) 六、团体心理咨询中的注意事项(386),.,第二节 咨询师在团体心理咨询的作用(386) 第一单 元心理咨询师的作用(386) 一、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双方的职责(386) 二、咨询师在团体心理咨询中的作用(387) 三、引导求助者自我认知的发生变化(387) 四、心理咨询中自我探索练习的作用(388) 第二单元 团体心理咨询的功效(389) 一、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389) 二、在团体中发展适应的行为(390) 三、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391) 四、影响团体咨询效
21、果的因素(392),.,第六篇 心理咨询的方法,.,第八章 当代中国的认识疗法(399) 第一节 精神分析(399) 第一单元 人格结构(399) 一、本我(400) 二、自我(400) 三、超我(401) 第二单元 心理结构(401) 一、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无意识构成(401) 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意识构成(402),.,第三单元 心理动力(402) 一、弗洛伊德对力比多的想法(402) 二、精神分析理论中力比多的构成(403) 第四单元 心理适应(403) 一、变相宣泄(403) 二、自我防御(404)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406),.,第二节 钟氏疗法(406) 第一单元 与弗洛伊德的潜意
22、识相联(406) 一、认识-领悟疗法(407)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含义(407) 第二单元 认识领悟疗法的原理(407) 一、领悟(407) 二、心理咨询的机制(408) 第三单元 认识领悟疗法的咨询阶段(408) 一、认识领悟疗法的咨询过程(408) 二、认识领悟疗法的归总(409) 三、认识领悟疗法中的认识与认知的区别(409),.,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方法与过程(410) 第一单元 精神分析的方法(410) 一、精神分析的技术与方法(410) 二、精神分析的阶段和过程(411) 第二单元 精神分析举例(413) 一、认识潜意识的存在(413) 二、从过去了解现在(413) 第三单元 分析
23、梦境(414) 第四单元 观察和应用移情(415),.,第九章 行为疗法总论(417) 第一节 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417) 第一单元 旧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SR)(417) 第二单元 新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SOR)(418) 一、托尔曼理论观点(418) 二、斯金纳理论(418) 三、班杜拉理论(419),.,第二节 行为疗法的理论(420) 第一单元 行为疗法产生的背景(420) 一、斯金纳行为疗法的思想(420) 二、行为疗法的历史背景(420) 第二单元 行为疗法的构成(421) 一、行为疗法的概念(421) 二、行为疗法的类型(422) 三、行为疗法的特征(428) 四、行为疗法的评
24、价(432),.,第三单元 行为疗法的小结(433) 一、行为疗法的特色(433) 二、行为疗法的贡献(434) 三、行为疗法的局限(435),.,第十章 行为疗法分论(437) 第一节 阳性强化法(437) 第一单元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437) 第二单元 阳性强化法的类型(438) 一、增强法(438) 二、惩罚法(438) 三、消退法(439) 四、代币管制法(439),.,第三单元 阳性强化疗法的技术(440) 一、行为塑造技术(440) 二、行为渐隐技术(441) 第二节 系统脱敏疗法(441) 第一单元 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441) 一、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来源(441) 二、系统脱敏
25、疗法的生物学原理(442) 第二单元 系统脱敏疗法具体技术(443) 一、系统脱敏疗法基本工作程序(443) 二、系统脱敏疗法的注意事项(444),.,第三单元 放松疗法(445) 一、放松疗法的效能(445) 二、放松训练的技术(445) 第三节 模仿法(446) 第一单元 模仿法的原理与类型(446) 一、模仿法的概念(446) 二、模仿法的工作程序(447) 第二单元 模仿法的相关知识(448) 一、模仿法的基本类型(448) 二、模仿法的注意事项(448),.,第四节 厌恶疗法(449) 第一单元 厌恶疗法的原理与类型(449) 一、厌恶疗法的原理(449) 二、厌恶疗法的技术(450
26、) 第二单元 厌恶疗法的工作程序(451) 一、确定好靶症状(451) 二、选用厌恶刺激(451) 三、实施厌恶疗法的注意事项(452),.,第五节 冲击疗法(满灌疗法)(452) 第一单元 满灌疗法的工作原理(452) 一、冲击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的异同(452) 二、冲击疗法的工作原理(453) 三、冲击疗法的工作程序(454) 第二单元 冲击疗法的类型(454) 一、暴露疗法(455) 二、想象冲击疗法的界定(455) 三、冲击疗法的工作程序(455),.,第六节 生物反馈疗法(458) 第一单元 生理反馈疗法的工作程序(458) 一、生物反馈疗法概念的界定(458)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工
27、作程序(459) 三、实施生物反馈疗法的步骤(460) 第二单元 生物反馈疗法的工作对象(462) 一、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462) 二、生物反馈疗法的禁忌症(462),.,第十一章 认知疗法的理论(464) 第一节 三种认知心的理论(464) 第一单元 认知心理学基本理论(464) 一、认知的基本概念(464) 二、认知疗法的作用(465) 第二单元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465) 一、存在人本主义追求的目标(465) 二、存在人本主义的总体评价(465) 第三单 元 郭念锋人性心理学(466) 一、人性心理学的基本概念(466) 二、人性心理学与心理咨询(467) 第二节 认知行为疗法(4
28、68),.,第十二章 认知疗法的方法(469) 第一节 贝克与雷米的认知疗法(470) 第一单元 贝克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471) 一、共同感受(471) 二、自动化思维(472) 三、自幼习得规则(474),.,第二单元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主要策略(474) 一、建立咨询关系(474) 二、确认咨询目标(474) 三、确定问题(475) 四、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476) 五、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476) 六、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477) 七、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478),.,第三单元 贝克和雷米认知疗法的要点(479) 一、认知疗法基本方法(479)
29、 二、基本步骤(479) 第四单元雷米的认知尖治疗理论(479),.,第二节 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480) 第一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思想(480) 一、合理情绪疗法中的情绪论(480)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假设(482) 三、心理咨询的中心是思维和行为的改变(482) 第二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483)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483) 二、非理性思维(487),.,第三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心理咨询步骤与技术(489)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咨询步骤(489) 二、合理情绪疗法的咨询技术(490) 第四单元 合理情绪疗法的最后目标(498)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完美目标(49
30、8) 三、合理情绪疗法中的关键点(500),.,第三节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504) 第一单元 求助者的行为方式的改变(504) 一、求助者行为改变的三阶段(504) 二、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程序(505) 第二单元 压力接种训练(506) 一、压力接种训练的阶段模型(506) 二、最新发展:结构主义取向(508),.,第四节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思想(508) 第一单元 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观点(508) 一、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性(509) 二、人拥有机体的评衡过程(509) 三、人是完全可以信任的(509),.,第二单元 自我理论(509) 一、经验(509) 二、自我概念(510)
31、三、价值的条件化(510) 四、自我的结构(511) 五、改变自我与重建自我(512),.,第三单元 心理失调的实质与咨询(513) 一、心理失调的实质问题(513) 二、心理咨询的实质问题(513) 三、中心疗法的总体要点(513) 第四单元 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技术(514) 一、求助者心理咨询与治疗本质(514) 二、求助者中心治疗的咨询技术(515) 第五单元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517) 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的阶段(517) 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评价(519),.,第五节 森田疗法(519) 第一单元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519) 一、森田神经质(519) 二、疑病素质说
32、(520) 三、精神交互作用学说(521) 四、神经质发生的机制(521) 第二单元 森田疗法的咨询技术(522) 一、森田疗法的特点(522) 二、治疗原则(523) 三、森田疗法的实施主要形式(524),.,第五节 认知疗法的评估(525) 第一单元 认知疗法(526) 一、认知疗法的策略(526)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327) 三、认知疗法的贡献(527) 第二单元 罗杰斯的求助者中心疗法(530) 第三单元 森田正马疗法(531),.,第一章 心理咨询的历史和现状,第一节 咨询心理学的简史 第一单元 中外心理咨询状况的沿革,.,一、心理咨询产生的学术背景,具备了以下六个充分和必要的学术
33、条件: 1.高尔顿 2.卡特尔 3.韦特默 4.比内-西蒙 5.大卫 6. 1908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心理咨询运用示意图,.,(二)中国心理咨询业的现状 1956年,APA咨询心理学分会的“定义委员会”,报告书指出,咨询心理学可以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且这三者不可偏废。 情绪的调节、个人与环境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师的任职资格,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和任务第一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一、心
34、理咨询的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总之,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问题。,.,二、心理咨询师的操作性定义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心理咨询理解为心理咨询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
35、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他是一种心理学的模式,而不是医学的模式。 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定义内涵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有一个相同点,即工作目的是一样的:都为消除求助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有两个不同点:其一,一个在操作上是不太规范、不太标准化的;另一个是规范化、标准化的。其二,一个是“协助解决”,即在协商和帮助过程中解决问题;另一个则是“矫治”,即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第二单元 心理咨询的基本任务,心理咨询的任务,其具体内涵有如下五个方面: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观点、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和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学
36、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面对现实反应方式的意义: 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以下三点: (1)不同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 (2)保持理性,才能有条不紊 (3)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才能帮助人们恰当应对现实 所以,三者必备,但各有轻重。,.,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一)满足本能的需要 (二)改变现状的需要 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1)意识到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2)发展新的有效行为;(3)把握建立合理模式的最佳时机,才能帮助人们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第二章心理健康与诊断技能第一节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定义应是如下表述更为全面: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
37、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 从静态的角度看 (2)从动态的角度看,.,假如,在非常规条件下,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副作用,那么,这时的心理活动,便称为“不健康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据此,我们给“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是: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第一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三类标准 郭念锋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第二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一)心理正常与不正常概念的界定 “异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
38、)症状的心理活动。 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他们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二)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二、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一)常识性区分正常或是异常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李心天非标准化的区分 (三)李心
39、天标准化区分的标准,.,(四)郭念锋心理学的区分的原则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典型的强迫性神经症,也可以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所以,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正常中的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人。或者讲,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即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或是心理健康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第二节 判定病与非病的依据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一、确定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二)症状学特
40、点 (三)求医行为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是有“自知力”的;相反“重性精神病”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求助者能找出问题原因及与症状的关系,说明自知力完整。 总之,判断病与非病的原则只要背离原则中的一条就可定位重性神病症状。 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心理咨询师必须能够抓住重点,主要从心理障碍者的特异性心理与行为表现中寻找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症状,并结合其“求医行为”及对症状的“自知力”的水平这两个方面做深入的分析,确定是属于“神经症”抑或是属于“重性精神病”。,.,二、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第三节 识别病因第一单元 引
41、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一、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的关系(身心反应),(一)寻找生物原因时的操作步骤 (二)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二、生物年龄与性别对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影响,.,第二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学因素,一、探讨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学因素的工作程序 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社会学因素的相关知识,.,第三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学因素,一、探讨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学因素的工作程序,.,二、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心理学因素的相关知识,(一)认知因素 1.知识性的认知偏差 2.个性认知偏差 (二)认知评价方式,.,三、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浅层的负性自动想法和深层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
42、图式 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图式,即自幼习得的规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用于对信息过滤、区分、评估和编码,指导对新信息的知觉、对旧信息的回忆及借助图式进行判断与推理,支配和评估行为。,.,图式形成之后相当稳固,在其后的生活中继续得到修改和补充。图式指引人对原始材料的收集、记忆和判断,关注和图式一致的信息,在大量的与图式一致、不一致或无关的信息中,图式决定了什么是信息加工的中心,决定着人们的信息选择和对新信息的理解。因此,我们能让多年生活经验形成的认知图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预测事件的发展,给客观现实赋予某种意义。 简而言之,以往经验积累的概
43、念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的图式,使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忽略无关的、不一致的信息,并依据图式来理解现实、做出判断和预测事件的后果。,.,抑郁症的认知模型示意图,.,认知曲解的类型,1.非黑即白的绝对性思考 2.任意推断 3.选择性概括 4.过度引申 5.过度夸大和过分缩小 6.个人化 7.选择性消极注视 8.情绪推理 9.应该倾向 10.乱贴标签,.,上述十种类型的认知曲解是比较多见的,此外,还可以列出一些。应该指出,若干种类型的认知曲解可以在同一个求助者身上组合出现。通过分析客观事实和负性自动想法的关系,常常可以将其中的逻辑错误揭示出来。贝克指出,如果心理咨询师采用“协同检验”的步骤促
44、进求助者对自动想法的诘难,包括采用“作业”的形式,发现和改变认知曲解是可以做到的。,.,第三章 心理健康水平的初步诊断,第一节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水平的分析,.,心理诊断多采用心理评估诊断的概念,能确切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 对初步印象正确的理解包括对求助者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对初步印象的正确理解包括欣慰问题。,.,一、概念的产生,.,二、心理诊断与原因分析,(一)诊断的科学性评定 (二)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二
45、节 一般心理问题第一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界定,.,一、一般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确认标准 二、一般心理与行为问题的鉴别诊断,.,第三节 严重心理问题第一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一)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的工作程序 1. 较强烈的现实性的刺激 2. 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 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 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 5. 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二)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第四节 神经症的一般理论第一单元 神经症的界定,.,一、神经症的基本概念,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
46、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症一项对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要求,即为此六类,他又雷同于CCMD-3有关神经症的六个亚型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他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求助者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神经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发生率相当高。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人口中的5%8%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五倍。西方国家的发生率100%200,中国为13%22。神经症也是心理咨询门诊中最常见心
47、理问题之一。,.,二、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分,(一)神经症的特点 神经症通常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 1.功能性障碍 2.心理冲突,精神痛苦 3.精神活动能力降低 4.精神痛苦,自知力良好 5.症状的持续性,.,(二)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分,如果我们把神经症和精神病看做轻重完全不同的两组病,轻重则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衡量的,即:症状自知力,对客观现实的程度,社会功能受损害的程度。 症状轻了,就是神经症,症状重了,就是精神病。具体说来判在“ICD”草案明确规定,精神病性只限于用以描述存在下述五种症状的情况:,.,1.幻觉;妄想 2.显著的兴奋和活动过多 3.并非由于抑郁或焦虑引起的严重而持久的社会性功能退
48、缩 4.显著的精神运动性迟滞 5.紧症性行为,.,第二单元 神经症与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分界线,一、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定方法 (一)心理冲突的常形与变形 1.心理冲突常形的特点 2.心理冲突变形的特点 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显然,如果限于心理冲突的常形,甚至并没有什么痛苦的心理冲突,那么,充其量只是心理生理障碍,而不是神经症。例如,某心理障碍者每天晚饭后就陷于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二、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特点,(一)病程 (二)精神痛苦的程度 (三)社会功能受损水平,.,2.许又新关于神经症评定的结论性意见,(1)总分结论 如果总分为3,可以认为还
49、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如果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是可以成立的(必须达到6分或6分者) 45分为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要补充说明的是,对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才行,评定涉及的时间太短是不可靠的,.,(2)神经症经典性细分评分 病程只要超过一年者可评为3分 尽量避免某些社交场合者为2分 精神痛苦完全无法摆脱者为3分 总分大于等于6分,诊断就能成立,.,第三单元 神经症的鉴别,一、神经症与器质性病的鉴别 二、神经症与人格障碍 因此,弄清楚每一位神经症者的人格是重要的,这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和推断预后都有必要。,.,第五节 神经症的类型第一单元 恐惧性神经症,一、恐惧
50、性神经症的界定,.,.,依据CCMD-中描述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须符合以下四项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二、恐惧神经症的分类,.,二、特定恐惧症的分类,特定恐惧性神经症,旷野恐惧症,广场恐惧症,.,三、恐惧症的咨询与治疗,1.行为治疗 2.药物治疗 3.系统脱敏疗法 (1)系统脱敏疗法的原理。 (2)实施系统脱敏疗法的一般步骤。,.,(3)治疗过程,学会肌肉放松 构成焦虑事件层级 实施脱敏,.,第二单元 焦虑神经症,一、焦虑神经症概念与分类 (一)
51、焦虑神经症的概念 CCMD-描述的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二)焦虑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李维斯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 2.焦虑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 3.焦虑情绪指向未来。 4. 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 5.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可以将焦虑症状归结为三个方面: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 2.精神运动性不安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三)焦虑神经症的类型,焦虑神经症的类型,广泛性焦虑,惊恐性障碍,.,1、惊恐性障碍,(1)惊恐性障碍的概念 这种发作
52、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情境,具有不可预测性。 (2)惊恐性障碍的界定标准,.,症状标准 符合惊恐发作需符合以下四项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其一,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其二,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其三,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其四,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 求助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在一个月内至少有三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排除标准,.,2、广泛性焦虑,(1)广泛性
53、焦虑的概念 (2)广泛性焦虑的界定标准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求助者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六个月。 排除标准,.,二、焦虑神经症的理论基础 三、焦虑神经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三单元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只表现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而强迫型人格障碍者的主要特征为追求完美主义倾向。,.,一、强迫性神经症的概念,CCMD-3中描述强迫性神经症是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求助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求助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求助者也意识到强迫
54、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二、强迫性神经症的标准,(一)症状标准 (二)严重标准 1.社会功能受损 2.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三个月。 3.排除标准,.,四、强迫性神经症的类型,.,五、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强迫性神经症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性心理支持、认识领悟疗法、个性特征的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等,其中,钟友斌的认识领悟疗法是最有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1 .认识领悟疗法 2 . 认识领悟疗法的心理咨询程序 (1)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2)求助者对自我进行的咨询与治疗,.,第四单元 躯体形式障碍,C
55、CMD-中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等多种形式。,.,.,疑病症,1.疑病症的界定 2.疑病症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2)疑病症的严重标准 (3)疑病症的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三个月。 (4)排除标准,.,神经衰弱,一、神经衰弱的症状特点 二、神经衰弱的咨询,.,第三篇 心理咨询的方案(仅供本院学员内部使用),.,第四章 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心理咨询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他包含有心理治疗这一项。 在职业理念指导下,从实施咨询方案到效果评估的这样一个过程,就叫心理咨询。 实施咨询方案也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个部分叫调
56、动起求助者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要对求助者进行启发引导支持和鼓励; 第三部分叫克服阻碍咨询进行的因素,,.,第一节 个体心理咨询的一般程序 第一单元资料的搜集 (一)摄入性会谈 此外,心理测验等也可作为资料收集的手段。,.,(二)会谈法的种类,(1)摄入性会谈 (2)鉴别性会谈 (3)治疗性会谈 (4)咨询性会谈 (5)应急性(危机性)会谈,.,第二单元 资料的整理,一、工作程序 二、相关知识 把他们可以分为三大类:求助者个体方面的(生物特性的、心理与行为的以及自我意识及其表现的)情况;有关求助者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人对她的评价(对她的一般印象、对治疗情况的评价等
57、)。这三类材料可以说都是很有用的,因为他几乎概括了一个人的一切。,.,第三单元 资料的分析与评估,一、资料的分析 二、综合性评估,.,第四单元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心理诊断 二、鉴别诊断 三、效果评估,.,第二节 个体心理咨询方案的制订,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将主诉、临床直接表现、心理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将主因、诱因与临床症状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确定其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心理咨询中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包括:摄入性谈话与记录、观察与记录、实验室记录、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 心理咨询中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的状况,心理冲突的性质及强烈程度和家族健康史。关于心理
58、咨询对于资料的分析过程,就是按出现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第一单元 确定咨询目标,一、建立咨询的目标 (一)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 1.收集资料中的七个问题 2.与求助者会谈时的四个因素 应采用热情、诚恳、平等、负责的态度,.,(四)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一个有效的咨询目标,应该具有以下七个要素: 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六)咨询师对咨询目标应有的观念 1.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 2.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3.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咨询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二、不同流派的目标,(一)人本主义学派 (二)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者认为,咨询目标应该以行为名称来描述,这些行为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除非这些可观察的行为出现改变,否则咨询就不能算成功。 (三)精神分析学派 (四)完形学派 (五)理性情绪学派 (六)交互分析学派 (七)现实治疗学派,.,第三节 个体心理心理咨询阶段,一、咨询阶段划分的原则(一)咨询阶段 本书把咨询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初期)诊断阶段;第二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企业布袋管理办法
- 数智时代涉外商事纠纷解决之道
- 厨房配料使用管理办法
- 河南循环包装管理办法
- 1850年以来吴语文献的词汇演变与语法特征研究
- 民航包机乘客管理办法
- 高压变电站主接线系统优化设计研究
- 对话自我与外界:探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 培训机构抽成管理办法
- 办公利益制度管理办法
- 城市交通流优化的AI驱动预测模型研究-洞察阐释
- 香港劳工合同保密协议
- 会议活动复盘报告
- 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 山东省2024年艺术类本科批美术与设计类第1次志愿投档情况表(公布)
- 2025-2030胶原酶产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总结
- 2025年当兵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管道工(四级)技能认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含答案)
- 头端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处理长径≤2cm上尿路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