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学应激#专业相关_第1页
动物病理学应激#专业相关_第2页
动物病理学应激#专业相关_第3页
动物病理学应激#专业相关_第4页
动物病理学应激#专业相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应 激 (Stress),第一节 概 述,应激的定义 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即应激原)剌激时所出现的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围绕本定义,值得重视的是:,1.应激反应是由应激原所引起,且应激原多而复杂; 2.应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非特异的性质(nonspecific nature);任何应激原所引起应激,其生理反应和变化几乎相同; 3. 应激在本质上是生理学反应,是动物机体的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反应。,几个概念: 应激原(Stressor) 引起动物发生应激反应的一切 因素。

2、,应激原种类多且复杂,可分为: 外环境因素 机械性损伤 理化因素 生物性因素 内环境因素 动物躯体的病痛、大量失血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缺氧、低血糖等; 其他因素 如环境改变、动物转群、长途运输、断奶等所引起的不适应或各种精神性刺激 。,良性应激(benign stress) 当应激原作用不是过分强烈,作用的时间也不是过分地持久,那么所引起的应激将有利于动员机体身心,以便决定战斗或者逃避(fight or flight)的一类应激。,劣性应激(malignant stress) 若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和/或过于持久,给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损伤的一类应激。 应激在疾病中,不仅有适应代偿和防

3、御的作用,而且它本身也可以引起病理变化。,应激病(stress disease) 由应激性反应所引起的动物疾病。 由于应激疾病往往病型多,表现形式不一致,故也称为应激综合征(stress syndrome) 。,第二节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fight or flight,早在20世纪30年代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HansSelye))研究了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发现尽管应激原不同,但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应相同、发展阶段也一致。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警觉期(alarm stage): 第一次出现应激时,动物进入动员状态,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大量儿茶酚胺分泌。动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加强。

4、该期时间短 ,大多数动物体能很快恢复到正常活动。这种短时间的应激也被称为急性应激反应。,2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由于第一阶段的反应没能排除危机,而应激仍然持续,那么动物机体需要全身性的动员。 此期动物肾上腺皮质开始肥大,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代谢率升高,免疫受抑制,胸腺、淋巴结萎缩,动物容易被感染。,3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如果应激源非常严重,那么动物体便会进一步耗尽已经贮存的能量,同时抵抗作用会减弱,不久就可能面临死亡。 此时动物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可出现变性、出血或坏死。,第三节 应激时机体反应,一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 应激时,交感-

5、肾上腺髓质,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迅速增高。,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 系统(HPA)反应(糖皮质激素) 应激时,几乎无例外地出现血浆糖皮质激素(GC)的浓度升高,且反应迅速,升高的幅度大。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加强是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应激时其他激素反应 1.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 血浆醛固酮水平、-内啡肽等。 2.分泌降低:促甲状腺素、T3、T4等。 3.双向作用:血浆胰岛素含量偏低(早), 升高(血糖升高后),第四节应激时代谢和机能变化,一 物质代谢变化 代谢总的特点是分解增加,合成减少 。 高代谢率(超高代谢) 严

6、重应激 分解 合成 负氮平衡 患畜出现消瘦、衰弱、抵抗力下降。,血浆游离脂肪酸和酮体,蛋白质分解糖异生作用,葡萄糖利用,糖 原 分解,脂肪分解 糖异生,负氮平衡,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糖尿,代谢率 能量消耗,应激原,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应激时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变化,二 动物机能变化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以及血液的重分布等变化; 应激也可引起心肌坏死 。 消化道的变化 消化道溃疡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暂时性血液凝固性 升高 泌尿机能的变化 尿少,尿比重升高,免疫功能的变化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免疫功能的减弱:

7、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 其它: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抑制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的增生,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灶游出,使炎症受抑制。,第五节 应激与疾病,一 应激与疾病的关系 应激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 应激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试图重新调整机体的内环境平衡状态,以适应应激原的作用。,应激性疾病 (一)猪的应激性疾病 1 猝死综合征(sudden death syndrome) 猪应激反应最严重的形式之一 原 因:抓捕、惊吓、注射 临床症状:常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 亡如有的在配种时,因 过度兴奋而突然死亡。,2 猪应激综合征(porcine stress syndrome

8、s) 多见于应激敏感猪;在运输 、热 、拥挤等刺激;所表现的征候群包括: PSE肉(pale soft exsudative):宰前运输,拥挤及捆绑、热、电等刺激等,表现为猪肉色泽淡白,质地松软有汁液渗出,常发生于后腿肌肉、背最长肌。 DFD肉(dry firm dark ):宰前禁食时间过长等,肌肉切面干燥,质地粗硬,色泽深暗。,成年猪背肌坏死: 主要发生于75100 kg成年猪。 猪急性浆液坏死性肌炎:对运输刺激适应性差,而发生肌肉坏死,自溶和炎症。 心死猪:35月龄猪最为常发,心肌苍白,灰白或黄白色条纹或斑点,心肌变性。,3 猪应激性溃疡 (porcine stress ulcer) 部

9、位:胃、十二指肠黏膜 原因:严重的应激如斗架、长途运输等 症状: 无任何症状,是急性胃肠黏膜病变 剖检:胃、十二指肠黏膜有细小、散在的点状出血;线状或斑片状浅表糜烂;或浅表呈多发性圆形溃疡,边缘不整齐,中间凹陷,深度可达黏膜下层肌层穿孔,消化道菌群失调 原因:更换饲料,转圈混群 机制: 应激原 机体 胃肠黏膜损伤 消化道正常菌系被破坏 细菌性肠炎 大肠杆菌等病菌大量繁殖 细菌性败血症,(二)鸡的应激性疾病 种类:肉仔鸡猝死症、大肠杆菌病、慢性呼 吸道疾病、沙门氏杆菌病、传染性法 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 原因:应激因素为诱因。 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率,蛋的质量,受精率,增重减慢,健康状

10、况,免疫生物学指数显著,(三)牛的应激性疾病 牛运输热 原因:饥渴、寒冷、过热、精神恐惧、疲 劳、去势、断奶等应激原。 机制:应激原机体应激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病;与本病发生相关的细菌有10余种、病毒有8种以上。 症状:发热、支气管肺炎,第七节应激的生物学意义 与防治原则,一 应激的生物学意义 生理性应激时,物质代谢和各器官机能的改变,特别是能量提供的增加,心、脑和骨骼肌血液供应的保证等,对于动物进行“战斗(fight)”和“逃避(flight)”有重要的意义。故有人把这种反应称为战斗逃避反应(fight-flight reaction)。(是一种适应性反应),若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和/或过于

11、持久所引起。应激时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变化,虽然也有前述的防御和适应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变化过剧烈和/或持久,故可导致机能代谢的障碍和组织的损害,严重时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故应激是一种“双刃剑”,必须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的有害影响。,应激的防治原则 避免过于强烈的或过于持久的应激原作用于动物体; 及时正确地处理伴有病理性应激的疾病或病理过程;,采取针对应激所造成损害的措施 如在严重创伤后加强不经胃肠道的营养补充。 及时大量补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肾上腺出血、坏死)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动物,病情危急时应及时补充。,思考题: 应激、应激原、良性应激、劣性应激、HSP、AP等概

12、念。 简述应激时,动物机体的主要神经内分泌变化及其意义。,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P) 在感染、炎症、组织损伤等应激原作用于机体后的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内,血清成分出现的某些变化,称为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action)。,因AP物大多数是蛋白质,称为急性期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AP蛋白)。 最早发现的AP蛋白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因它能与肺炎双球菌的荚膜成分c-多糖体起反应,故起名为c-反应蛋白 。,AP蛋白的来源 肝是大多数急性期蛋白的主要来源。 少数来源于巨噬细胞、内皮细

13、胞、成纤维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等。,AP蛋白种类和作用: 参与抑制蛋白酶作用的 如1抗胰蛋白酶 参与血凝和纤溶的如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等; 属于补体成分的; 参与转运的如血浆铜蓝蛋白等; 其他如c-反应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除环境高温以外,其他应激原如缺氧、寒冷、感染、饥饿、创伤、中毒、自由基等也能诱导细胞生成HSP。因此,HSP又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 SP),但习惯上仍称HSP。,一 分子量及分布 绝大部分生物细胞生成的HSP相对分子质量都在15,000 110,000之间 ,且以70000(简称HSP70)的一组为主。 HSP89 胞浆蛋白质 HSP68、HSP70、HSP110 核或核仁区,二 HSP的生物学特性 高度保守性 大肠杆菌、酵母、果蝇和动物体分离的HSP70,全氨基酸序列具有80%以上的相似性; 诱导的非特异性 许多应激原均可诱导HSP基因表达; 存在的广泛性 从单细胞生物(细菌)到哺乳动物的整个生物界。,三、热休克蛋白的功能 HSP可提高细胞耐热能力 HSP可调节Na+K+ATP酶活性 HSP可增强细胞对各种损伤的抵抗力 结构性HSP:细胞结构的维护、更新、修复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