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教学设计 说课_第1页
大同 教学设计 说课_第2页
大同 教学设计 说课_第3页
大同 教学设计 说课_第4页
大同 教学设计 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同,原文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篇 课文选自大学语文教材,一、说教材,大同是大学语文(李泽华 主编) 教材第一单元第六课。 本单元收录了七篇文言文和两篇诗歌,文本皆选自先秦经典。,礼记礼运,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礼记中的 “礼”,指的是仪礼。 礼运是礼记中的篇名。记五帝、三王礼制之相变易和阴阳转移之道,故以“运” 为名。 其中礼运一篇提出了“小康世”和“大同世”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运大同篇,昔者仲尼与于蜡(zh)宾,事毕,出游于观(gun)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2、(ju)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a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n),女有归。 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残障者及患疾病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男人都有正当的职业,女人都有好夫家。,原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3、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在地上(即厌恶随便抛弃财物),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即都想出力气),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原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zh),以功为己。 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

4、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把为自己者看作有功。,原文: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在他们的时代脱颖而出。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

5、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二、说学情,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大一学生,他们经过初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字词,也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准确流畅的朗读文章,能够结合注释、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学生普遍存在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够等问题。,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礼记以及“四书五经”等相关文学常识。 结合注释、工具书,积累本文重要字词。 背诵并默写全文。,

6、三、学习目标,2、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层次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把握字音、句意,感知文意,理清脉络,尽快成诵。 结合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全文。 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探究“大道”和“大同”的关系,理清全文脉络。,三、学习目标,重点:(1)分层次反复诵读,读中感知文意。 (2)理清脉络,把握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难点:正确认识“大同”社会,结合历史现实资料,联系社会现象、自身经历,多角度评价,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四、说学法,1、朗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多媒体教学法,五、说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来到大学学习,一定是怀抱着满腔的热情与理想的。 人需要理想,才能走的更远。同样,社会也需要理想,才能发展的更好。,五、说学习过程,(二)朗读翻译感知: 1、文学常识和解题 2、分层次朗读知大意 3、自主合作译全文 4、整体感知理脉络,五、说学习过程,(三)深入探究、拓展延伸: 1、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来源于何处? 2、你怎样看待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 (引入动画大同),五、说学习过程,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课文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