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机械复习(粤沪版新修改)_第1页
力和机械复习(粤沪版新修改)_第2页
力和机械复习(粤沪版新修改)_第3页
力和机械复习(粤沪版新修改)_第4页
力和机械复习(粤沪版新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粤地区专用,力 重力 摩擦力复习,沪粤地区专用,考点1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作用,相互,相等,相反,运动状态,形变,沪粤地区专用,越长,沪粤地区专用,考点2重力,正,竖直,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沪粤地区专用,点拨 从重心引出的重垂线如果通过支点或在物体底部的支承面 内,物体就不会倒下。增大底部支承面积,降低重心位置,都可以增大物体的稳定性。,说明 (1)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 (2)万有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3)当地球上的物体有很大的速度时就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飞出地球的愿望。,拓展 重力的作用点:一般

2、来说,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对于形状不规则、质量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可采用“悬挂法”或“支撑法”来确定。要注意的是: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同一物体的重心可能会随其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沪粤地区专用,考点3摩擦力,1摩擦力,相对,反,阻碍,沪粤地区专用,2.摩擦力的分类,相等,大,大,沪粤地区专用,3.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二力平衡,相等,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沪粤地区专用,无,沪粤地区专用,4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沪粤地区专用,1重力与质量的联系与区别,沪粤地区专用,2.三个宇宙速度,归类示例,沪粤地区专用,类型一力的基本概念,例1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沪粤地区专用,解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某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发生力作用时,可以不接触,如磁铁吸铁钉;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C。,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力的概念、性质及其作用效果等基本理论知识。牢固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是中考复习提高的前提。,沪粤地区专用,变式题 如图81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图81,D,沪粤地区专用,类型二力的测量和表示方法,0.2,05,2.2,

4、解析 对于测量工具要认识它们的三要素:零刻 度线、分度值和量程。测量前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 处,要进行校零,分度值是用来衡量准确程度的, 此题中的分度值是0.2 N,然后再进行读数。,沪粤地区专用,明确受力物体,对受力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解析 作力的示意图时,关键要找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此题中要画两个力,这两个力大小不一时,线段的长度要有区别。,沪粤地区专用,类型四摩擦力,例52011乐山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 B旱冰鞋底部装有轮子 C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需加装防滑链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B,解析 选项A中轮胎

5、上刻有花纹,接触面变粗糙,摩擦力增大;选项B中旱冰鞋底部装有轮子,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选项C中加装防滑链,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摩擦力变大;选项D中运动员涂镁粉,使接触面变粗糙,从而使摩擦力变大。,沪粤地区专用,变式题 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86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图86,D,解析 掌握使用机械省力的方法:一是从摩擦力角度考虑,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省力;二是从机械的角度去考虑,动滑轮比定滑轮省力,综合考虑,应该选择D。,简单机械,考点聚焦,沪粤地区专用,考点1杠杆,1杠杆基本知识,固定点,沪粤

6、地区专用,距离,1,2,1,2,沪粤地区专用,点拨 (1)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动力、阻力必须是直接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例如:用撬棒撬石头,不能说石头的重力是阻力,应该说石头对撬棒的压力是阻力。,沪粤地区专用,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自身重力,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沪粤地区专用,3.杠杆的分类,沪粤地区专用,考点2滑轮,等臂,不省,方向,二倍,一半,一倍,沪粤地区专用,考点3斜面,盘山公路,省力,距离,归类示例,沪粤地区专用,类型一杠杆模型,C,解析 仔细观察,A、B、D三图的阻力臂小于动力臂;C图的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故镊子是费力杠杆。,沪粤地区专用,小光同学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124所示的两组钩码。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_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两端同时减掉_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图124,1个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