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1页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2页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3页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4页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课导入,沈阳 残历碑,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 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背景,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国防上,就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材料三: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促使其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1)日本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4)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2.借口柳条湖事件,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面对日军的侵略,蒋介石作何反应?,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哀沈阳,东三省沦亡,长春,日 军 在 东 北 犯 下

3、滔 天 罪 行,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长城会战,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华北危急!,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1935年12月9日,北平新华门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

4、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与军警搏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由东三省而热河,由热河而长城要塞,由长城而“滦东非战区”,由非战区而实际占领河北、察、绥和北方各省,不到四年,差不多半壁山河,已经被日寇占领和侵袭了。长此下去,眼看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各地,均将逐渐被日寇所吞蚀。我五千年古国即将完全变成被征服地,四万万同胞将都变成亡国奴。 我国家、我民族,已

5、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中国共产党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概况,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爱国性质的“兵谏”,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亲日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炸平西安,欲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 亲英美派: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营救蒋介石;,中共的主张是什么?,中共通过谈判,促成事变和平解决。,蒋: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只要蒋先生能够停

6、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电影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开始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堂小结,日本侵略,中国抗争,九一八事变,东北抗日联军 (局部抗战),扩大侵华,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随堂演练,1.右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B,A,3.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