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1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2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3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4页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体)二、精讲课文。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

2、果。)(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4、如果你是其

3、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5)拓展思维练习: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这跟他说的

4、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四、课本剧小表演。五、联系生活,明道理。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故事、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们理解并牢记成语的含义,并学会正确应用成语。教学内容1.讲解成语故事:杞人忧天。将ppt中的古文用现代文讲出来。从前,杞国(杞国:周代的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

5、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2.引导学生猜测杞人忧

6、天这个成语的含义,提问学生,并予以鼓励。3.解释成语的含义: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4.观看“杞人忧天”的动画视频。时间为1分16秒。5.引导学生用“杞人忧天”造句。6.课堂结束。备注1.可以准备一些棒棒糖,鼓励学生回答问题。2.视频需退出全屏模式,然后双击“杞人忧天”视频图标即可播放。若遇到问题,可退出ppt直接打开视频文件。3.视频中“杞”错念为qi3,同时,视频中的部分“杞”错写成“齐”,若学生有疑问,可向学生解释。3.选讲:杞人忧天文言文注释崩坠:崩塌,坠落。身亡所寄:

7、没有地方存身。亡,通“无”,没有。寄,依附,依托。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之,的。忧,忧愁、 担心。晓:开导。若:就像。屈伸:身体四肢的活动。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和停止。果:如果。日、月、星宿(xi),不当坠邪: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星宿,泛指星辰。只使:即使。中(zhng)伤:打中击伤。奈地坏何:那地坏了(又)怎么办呢。地积块耳:大地是土块堆积成的罢了。四虚:四方。躇(ch)步跳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舍然:舍弃心事的样子。奈地坏何:何,怎么办行止:行动和停止。成语复习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导语):我听说五一班的同学上

8、课时不但专心听讲,而且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大家可要好好表现,别让我们失望,好吗?小学五年,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谁最勇敢?来说一说。 (相机表扬学生:你真了不起,积累了这么多!你真棒!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好孩子啊!你的记性真好!)(过渡):大家说的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那成语是不是只有四字的呢?(学生答)我们一起来读读成语的自述(学生齐读)这节课我们以复习四字成语为主,以便大家能够灵活的把成语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板书:成语复习)同学们,想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复习呢?(学生答) (过渡)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为了公平竞争,我们先来明确比赛规则。二、比赛规则:1、四个小

9、组展开比赛,每组选一个记分员记分,最后得分高的一组荣获冠军。(注:记分员只管记分,不参加比赛)2、加分原则:老师根据同学的表现给以加分。答题加分。 三、比赛过程(要开始比赛了,准备好了吗?)我们进入比赛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分类整理,以便巩固成语。(板书:巩固分类整理)第一关数字成语要求:1、发挥集体智慧,写对一个成语一分。2、时间一分钟,老师宣布计时开始方可动手。 (注:组长记录,其他同学说)一鸣惊人 二龙戏珠 三思而行 四面楚歌五光十色 六亲不认 七手八脚 八仙过海九牛一毛 十万火急 百发百中 百花齐放千山万水 千军万马 万马奔腾 万事如意(各组交换读幷报分) (过渡)xx组,真棒!继续加油!

10、 xx组虽然暂时落后,但是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们是不甘示弱的,有信心追上来吗?。在这一关中,老师感受到同学们个个不甘落后,为了小组的荣誉力争上游,这种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老师佩服你们。希望下节课的比赛,大家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功。第二课时第二关:看图猜成语 要求:以小组开火车的方式看图猜成语,三秒钟之内猜不出,其他组可以竞猜,从而获得得分。 (过渡)看起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了不止孙悟空去过,六1班的小朋友也都去过了,人人都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啊!太厉害了。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一个故事,就是三国演义里关羽从曹营里杀出来,可用哪个六字成语来形容时。(过五关,斩六将),对极了,现在大家也正“过五关,

11、斩六将”,后面的关卡更难了,还敢继续闯关吗?我们再来看一下各组的得分(xx组,太棒了!反败为胜,继续加油,xx小组,为自己加把劲,一起跟老师说“我是最棒的!”)第三关抢答成语 (答出两个即可,所在组加2分,齐读一遍)(注:谁先站起来谁说)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嫦娥奔月 八仙过海 坐井观天 叶公好龙含人体部位成语: 含有动物名的成语:出人头地 赏心悦目 车水马龙 笨鸟先飞描写大海的成语: 描写四季的成语: 无边无际 风平浪静 百花盛开 风雪交加 表示友情的成语: 形容危急的成语: 情深似海 同舟共济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与孙悟空有关的成语:舍己为人 坚贞

12、不屈 千变万化 除恶务尽趣味成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 对策:给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时间。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今天老师要

13、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板书:8、成语故事) 二、初读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僧”、“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

14、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时间允许的话,学完第一则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对策:给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成语学习的探究之中。

15、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 词语。 2、 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 )充数 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

16、”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读出什么语气?(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自学画龙点睛 1、让学生自己阅读这则成语故事,想想:自己

17、读了以后会有什么想法? 2、学完之后,请学生交流收获。相机讨论: (1)张僧繇画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问什么又给龙点上眼睛? (3)结果怎样? (4)交流、朗读: 描写点睛前龙的逼真形态的语句。 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而去的句子。 (5)自由朗读。体会张僧繇画龙技艺的高超。 (6)思考:张僧繇画的龙真的腾空而去,游客会说些什么呢? (在想象讨论中,说话训练中领悟故事的寓意) 3、再读课文。读出感情变化。 奇怪不信佩服 四、背诵课文。 五、作业。 1、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2、背诵画龙点睛 3、寻找其他的成语故事,准备下次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具体说说“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形象地感知寓意。 2、交流其他的一些成语故事,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难点:扣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内涵,会用典型的事例来加以诠释。 对策: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教学准备:学生事先的资料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默写词语:腾空 墙角 张口结舌 自相矛盾 逼真 神韵 画龙点睛 惊叹不已 二、再谈成语故事 1、上次学习的三个成语故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读了以后获得了哪些启发? 2、那么生活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