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ppt_第1页
【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ppt_第2页
【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ppt_第3页
【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ppt_第4页
【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作家作品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 主要作品简介: 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一部:野草,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结合课后第一题) 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3、在作者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结合课后第一题),

2、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题目的用意是什么? (结合课后第一题),一( 119 ) 称呼的由来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礼节 讲 “长毛”的往事 二( 19-29 ) 买山海经给“我” 三(3031 ) 抒发感激与怀念之情 原因:两者连在一起,一来让读者感到好奇,其次也因为买山海经是最使“我”感动,感激和难忘的事。,略写 以贬为主,详写 褒,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对阿长不好的习惯,憎恶、讨厌、不耐烦,听到“长毛”的故事后,产生敬意: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的神力”,当阿长踩死隐鼠后,敬意逐渐淡薄、消失了

3、,有怨恨,当长妈妈买来山海经时,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课文前半部分,作者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但在这些充满贬意的文字背后,你能感觉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这样写是否矛盾?,阿长的出身低下,因此她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虽不符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只能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求,只求“顺顺流流”。 儿时的眼光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 写作时的眼光含蓄的,在写作时包含同情与怀念。,在作者眼里,阿长是怎样一个人?他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的?(结合课后第一题),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为读者充分展示出一个生活不幸

4、而又热切希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形象,她没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作者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的再现了长妈妈的形象。使我们了解了长妈妈这个鲜活的人物。,齐读2226段,思考下列问题。,1. 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她懂得山海经吗?何以见得? 2.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 我”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3.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4.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1. 阿长为什么也来问山海经?她懂得山海经吗?何以见得?,因为“我”太过于念念不忘了

5、。阿长根本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样的书,她给“我”买回山海经后,说成了“三哼经”。,2.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 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

6、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可谓又惊又喜,感激不尽。,4. 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么给“我”操心费事,况且她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5.文章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不多,用的是一种叙述语言。为什么不详写她是如何买到山海经的呢?,不写阿长是怎样买到山海经的,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她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心,在想象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齐读课文最后两段,理解作者对长妈妈深沉的感情。

7、,“我的保姆”再次点明了长妈妈的身份,“长妈妈”是“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这样称呼她 ”,“阿长”是祖母和“我”憎恶她的时候的称呼。这里不厌其烦地将三个称呼罗列出来,一来是强调阿长与“我”非同一般的关系,二为后文“我”抒发对阿长深切的怀念之情打下基础。 再一次交代“我”不知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也甚至不清楚她的身世,就是这样一个人,却那样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 文末使用祈使句,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阿长永远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她良好的祝愿,祝愿她永远安息、万古长存。,小结:,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在鲁迅先生的少年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保姆长妈妈。从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深切的敬佩和怀念,我们了解了“母爱”这样一种伟大的人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