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温故知新,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哪些? 2、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什么?,人眼睛的结构图,一、人眼看物原理:,类似照相机的凸透镜成像,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的共同作用,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则相当于一个光屏。,眼球的结构类似于照相机,二、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三、近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2、矫正:,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成像于视网膜前。,配戴用凹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
2、。,四、远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2、矫正:,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视网膜后。,配戴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镜),课堂练习,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_的原理相似,它的角膜、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_,物体在它的_上成_像。,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课堂练习,2.近视眼只能看清_处物体,看不清_处物体;远处物体在近视眼里成像在视网膜_;近视眼配戴_。,3.远视眼只能看清_处物体,看不清_处物体;近处物体在远视眼里成像在视网膜_;远视眼配戴_。,近,远,前,凹透镜,远,近,后,凸透镜,小结:,二、眼睛成像原理:,三、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四、近视眼及其矫正,五、远
3、视眼及其矫正,保护我们的眼睛!,一、眼球的结构,2010-2015某市中学学生平均视力统计表,532,5.04,2010,2011,2012,2013,2014,2015,598,527,611,602,508,调查人数,平均视力,4.88,4.90,4.86,4.85,4.82,保护我们的眼睛已经刻不容缓!,1、不要边走边读; 2、不要躺在床上阅读; 3、不要在过强或过弱的光线下阅读; 4、不要长时间玩游戏;,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1、什么是透镜焦度?,2、什么是眼镜的度数?,3、眼镜的正、负度数是什么意思?,焦距的倒数,=1/f,单位:m-1,镜片的度数=透镜焦度乘100的值,D=100,单位:度,眼镜的正、负度数分别表示是凸透镜和凹透镜,达标测试,1、在正常情况下,视网膜上接收到的像是 像 ;加上矫正眼镜后,视网膜上接收到的像是 像。(填“实 ”或“虚”),2、近视眼只能看近处的物体可能的原因是( )A、晶状体太厚;B、晶状体太薄; C、像成在视网膜后;D、眼球太长。,4、有+250度-200度的眼睛片,它们的焦距分别是多少?近视眼配戴哪个?,A、D,实,实,0.4m、0.5m、 -200度,3、远视眼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几教学课件人教版
- 针清教学课件
- 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条件和案例分析
- 英语周报教学课件系列
-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课件 2.4:OpenCV基本使用
- 教育法视频课件教学
- DB23∕T 1453-2019 黑龙江省住宅小区有线数字电视工程技术规程
- iyb创业培训教学课件
- 无偿打卡活动方案
- 旅游公司品牌策划方案
- 餐厅服务员(高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
- LNG气化站的安全管理
- 六年级数学下听评课记录
- 原材料管理制度文件
- 2025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幸福一家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
- 手术室人员出入管理制度
- 2025年贵州省罗甸县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66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如何设定目标》课件
- 房地产业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 T∕HGJ 12402-2021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紧急隔离控制阀设计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