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二章 明代法制与君主专制集权政体的加强,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法律形式 第二节 明代的刑事法制 第三节 明代的民事法制 第四节 明代的行政法制 第五节 明代司法制度,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法律形式,一、明初立法指导思想 明初统治集团中的大多数人出身于社会底层,切身感受过元末吏治的腐败、政治的混乱,他们对于元朝政治教训的总结决定了明初的法制指导思想。,(一)刑乱国用重典 (二)明礼以导民 (三)法贵简当,二、明代的法律形式 明代立法继承和发展了唐宋成就,法律体系更趋完善,其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诰、例、典、榜文等。其中律是主要法律形式,其他形式是律的补充。,(一)律:大明律 大明律是明代基本法典。大
2、明律在朱元璋主持下,经过四次制定或修改、历时三十多年方告而完成。定型后的大明律共有七篇三十门四百六十条。七篇: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大明律的制定和颁行,扭转了元朝的法制混乱落后状况,回归了中华法系的立法传统。,大明律无论是体例上还是内容上,都较唐宋律有所突破和发展。 首先,大明律首先按照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命名法典各篇,各篇中结合历代按事项分类编纂法典的传统,重新确定了法典编纂体例,从唐宋律的十二篇体例改变为七篇体例(名例律加吏、户、礼、兵、刑、工六律)。这种体例变更,是中国古代立法制度史上的一大变化。,其次,大明律沿袭宋刑统而设“门”,且在宋刑统的基础上增加公式、
3、课程、钱债、仪制、军政、人命、骂詈、犯奸、营造、河防等十门,使法典内容更加完善。 再次,大明律简明扼要、疏而不漏。条目数虽少于唐律,但实际内容比唐律全面,有的条文将唐律四、 五条内容合而为一。 最后,大明律内容有很多创新。以上条文是唐律所无,其中约一半为明朝创设。,总之,大明律反映当时较高的立法水平,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继唐律之后高度成熟的、重要的代表性法典,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唐律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形式与内容几乎完全被清律所继承。对日本和朝鲜、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大明律与唐律同样对外国法律起了重要影响,堪称中华法系的又一标准法典。,(二
4、)令:大明令 朱元璋于吴元年(1367年)下令制订律、令,而令典制订完成时明朝已经建立,因此称之为大明令。大明令按照朝廷六部分篇,吏令、户令、礼令、兵令、刑令、工令,共一百四十五条。大明令是唯一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中国古代令典,也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三)大诰:明大诰 明大诰是明太祖陆续发布的四集文告的总称,包括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共四编二百三十六条,是朱元璋仿周公大诰之制亲自编纂的特别刑法,内容大约相当于宋代的“敕条”。 明大诰是明初的重要法律规范,因其为御制圣书,故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四)条例:问刑条例 明朝的“条例”是律外断罪之特别规定,
5、是弥补律之僵硬或缺陷的灵活法律形式。 问刑条例是明代中叶以后与律并行的、补充和变通明律的刑事特别法规,通常将各条例文附刻在律文各相应条文后面。这种以条例附于律后、律例合编形式为后来的清律所沿用。这种法律的编纂形式,既保持了法律的连续性,也使法律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五)会典:明会典 明会典是明代仿照唐六典编纂的关于官制官规的法律汇编。 明会典取材于官藏档案史册,汇集官修的诸司职掌、皇明祖训等有关行政律令典章内容,规模浩大、内容详尽。 明会典集明官制之大成,并考述沿革,既是行政法规汇编,同时又兼有典制史书之性质。,(六)榜文 榜文“揭榜示以昭大法”,是以专题告示方式发布、以警告百姓的单行法规。其
6、内容主要是皇帝发布的教民谕旨或经皇帝批准的告示、法令、案例,兼有法律和教化双重功能。,返回,第二节 明代的刑事法制,一、刑法原则与刑事政策 (一)刑事政策与刑法特色 1. 轻其轻罪,重其重罪,2.重典治吏 (1)严惩官吏贪赃。 (2)严惩失职渎职行为。 (3)严惩“奸党”。,3.严惩异端思想 文字狱是专制统治的产物,长期存在于封建社会,明清两代尤炽。明初的文字狱泛滥,严重地阻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二)明代的刑法原则 除传统刑法适用不平等,同居有罪相隐等原则外,明代还有一些特殊的刑法原则。 1. 有限罪刑法定与类推适用并行 2. 刑法从新原则 3. 化外人一体适用明律,二、新罪名的创制 大
7、明律创设很多前朝所没有的新罪名。其主要有: (1) 奸党罪。“奸党”罪在中国法制史上首见于明律。 (2) 交结近侍官员罪。 (3) 上言大臣德政罪。,三、刑罚及刑制的变化 明代刑罚继承了传统的五刑二十等体系,但五刑之中的徒、流刑分别附加了杖刑。这里主要考察明代五刑以外的法定刑及法外刑。 (1)凌迟。凌迟也叫脔割、寸磔,俗称“千刀万剐”,是最重的死刑。 (2)充军 。充军是强制犯人到边远地区屯耕或作军中贱役的刑罚,是流刑的变种。充军源于宋朝刺配,但正式成为法定常刑始于明代。,(3)枷号。枷号是强制轻罪罪犯在监狱外或官衙前戴大枷示众,对其进行羞辱折磨的刑罚。 (4)廷杖。 廷杖是在皇帝决定和监督下
8、,于殿廷前对违抗皇命的大臣直接施以杖刑的酷刑。 (5)以役代刑。以役代刑是刑罚的进步。 (6)“诛十族”和“瓜蔓抄”。自古以来,最严厉的刑罚莫过于诛九族,但朱棣开了诛十族(九族加上朋友、门生一族)先河,可谓空前绝后。,返回,第三节 明代的民事法制,一、身份等级制度 明代的自然人并不完全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这是礼的“别异”或“辨异”特性所决定的。依权利多少或身份等级的不同,明代自然人大致可以分为特权阶层、平民阶层、贱民与贱役阶层。,(一)特权阶层 1.贵族 首先是皇室贵族。其次是一般贵族,主要是外戚和功臣,分为公、侯、伯三等爵位。 2.士人、官员 士人是指通过朝廷科举考试、具有特权身份的读书人,
9、主要是生员(秀才)、举人、进士。官员各按其品级享受各项政治权力以及社会待遇。,(二)平民阶层 明代对居民实行户类(户别)、户等制度,将平民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灶户等若干种类。 (三)贱民与贱役阶层 明代的贱民主要有奴婢、乐户、雇工人等,他们的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资格有所限制。广义上的贱民还包括平民而执贱役者。,二、物权制度 (一)所有权 明代土地所有权形式仍是三种:一是国家所有的土地(公田或官田);二是私人所有的土地(私田或民田);三是宗族所有的土地(集体田地)。 明代的土地权利,包括了土地的所有权、继承权、典质权、出租权等,受到国家立法的承认和保护。此外,明朝法制加强了对族产的保护。,(二)永
10、佃权 永佃权是佃农对地主土地的永久使用权。 (三)典权 典权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占有和使用出典的不动产,从而获得收益的权利。典和卖,在明代法律中有区分。简单地说,典是活卖,卖是绝卖。,三、契约制度 (一)买卖契约 依大明律“典买田宅”条的规定,明代土地房屋买卖只有两项程序:一是订立契约,加盖官印并交纳2%的契税;二是“过割”,即将土地上的赋税负担过户到买方。废除唐末以来“先问亲邻”的法定程序,也废除元代要先经官府批准的规定。,(二)借贷契约 明律规定借贷必须订立契约,写明借贷双方姓名、籍贯,借款原因、数量、日期和利率,并附保证条款,最后由借贷双方及中人签字画押。,四、损害赔偿制度 关于人身损害
11、赔偿,大明律继承了元律的规定,但所赔偿标准有所不同。 明律关于过失杀伤的规定更注意损害赔偿。,五、婚姻制度 (一)婚姻缔结与撤销 如果双方并未订立婚书,但女方接受了对方的聘礼,仍视为婚姻成立。此时聘财成为事实婚约的凭证。这里特别强调婚姻缔结中双方的知情权。明律还特别禁止兄亡弟娶嫂、弟亡兄娶弟妇的行为,认为这是蒙古族带入中原的“胡俗”,是与父死娶父妾一样的乱伦行为,(二)寡妇守志与财产权 夫死后守志不改嫁的,可以继承丈夫应继承的财产份额。但如以后又悔志改嫁,就要丧失所继承的夫家财产以及自己的嫁妆。,六、继承制度 (一)身份继承 关于宗法和政治权利,即爵位、宗子身份等的继承,明律仍采取嫡长子继承制
12、。为了贯彻宗法继承原则,明律还特别禁止以异姓为嗣子。 (二) 财产继承 关于财产继承,明代法律规定,子女平均继承遗产,兄弟姐妹一般无继承权。,返回,第四节 明代的行政法制,一、行政体制的变化 明朝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唐宋以来行政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中央行政体制改革 1.废除丞相,六部直属皇帝 秦汉以来行之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封建皇权扩张到极致。 2.创建内阁 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将一切政务决策权集中于皇帝,但实际上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于是从翰林院等机关挑选一些翰林学士协助皇帝草拟诏谕、批阅奏章,充当顾问。,明代内阁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行使职权: 一是“献替可否”,即阁臣或就皇帝
13、的咨询,或自己主动向皇帝发表自己的看法,供皇帝作出决定时参考; 二是“票拟批答”,即内外诸司上达皇帝的奏章,经御览后发交内阁,由阁臣检阅内容,附以意见并拟具办法,用小纸条墨书贴于疏面,再进呈皇帝,供其批答时参考。,(二)地方行政体制 明代地方政权分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建制。 1.省及其“三司” 明初地方政权建制承袭元制,在各地设行中书省,总管一省军、政、司法。明太祖撤销了行中书省,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掌行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司法和监察,都指挥使司掌军事,合称“三司”。,2.府(直隶州) 明初改元代的“路”为“府”,府的长官为知府,属官有同知、通判、推官、司狱等各一人。知府掌一府行政与司法
14、。 3.县(属州) 县是明代的基层政权。长官为知县,辅佐有县丞、主簿等。知县负责一县行政与司法。,(三)里甲制度 明正式的官方权力并不直接渗入地方乡村,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对乡村控制的轻视,其控制乡村地方的主要手段是推行里甲制度。,二、监察制度 (一)中央监察制度 1.都察院 明初以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关。洪武十五年罢御史台,更设都察院,实现台察合一,结束了唐代开始的御史台三院(台院、殿院、察院)建制。 2.六科给事中 明初设给事中等谏官组织,先隶中书省,后独立置谏院。谏院撤废之后,专设六科给事中作为对口中央六部的监察机关。,(二)地方监察制度 明代有监察地方之责的机关分为两大系统: 1.地方固定
15、监察机关提刑按察使司。 2.中央派出监察机关监察御史和督抚。,返回,第五节 明代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 (一)中央正式司法机关 明代中央正式司法机关主要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中央正式司法机关在明代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法司的职掌变化和名称改异。,1.刑部 刑部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总掌“天下诸刑狱”。与作为复核机关的唐宋刑部相比,明代刑部的职掌发生重大变化,取代了唐宋时代的大理寺的职位和职权。地位也有所提高。,2.大理寺 大理寺为国家慎刑机关,即对刑部判决进行复核的机关,“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与作为审判机关的唐宋大理寺相比,明代大理寺的职掌发生重大变化,只相当于唐
16、宋的刑部。,3.都察院 中央监察机关,是国家风宪衙门,由元代的御史台改名而来,主要负责监察百官并兼有部分审判权。 三法司分工负责、相互牵制,共同对皇帝负责,从而构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司法体系。,(二)特务司法机关 1.亲军司法机关锦衣卫、镇抚司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又简称“亲军卫”,因身穿华丽彩色制服而得“锦衣”之名,“卫”是明代军队编制单位。锦衣卫由保卫皇帝安全的侍卫亲军组成,是皇帝最亲信的贴身禁卫军。主要负责皇宫警卫及皇帝出行仪仗事宜,但同时具有司法职能。,2.宦官司法机关东厂、西厂、内行厂。 (1)东厂。东厂是成祖迁都北京后依靠宦官设立的负责侦缉和刑狱的最大的特务机关。
17、 (2)西厂。宪宗成化十三年,于东厂之外,在灵济宫前新设侦缉审讯机构。因为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位在东厂之西,故名西厂。 (3)内行厂。明武宗时,宦官刘瑾在京师荣府旧仓地另设内行厂,又称“内办事厂”。内行厂的职能与东西厂相同,但侦缉范围更大。,厂卫特务组织是明朝统治者为强化君主专制统治而独创的不受法律约束的特务机关,是设于普通司法机关之外、直接受皇帝指挥的特别侦缉和审判机构。特务司法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司法制度,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一大政治弊端。,(三)地方司法体制 明朝地方司法机关分为省、府(直隶州)、县(属州)三级,以及不属国家司法机关但具有基层司法组织的性质的里甲(申明亭)、乡约等组织。,1.省级
18、司法 明代省级地方分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均直属中央,彼此互不统属,行政、司法和监察、军事三权分司而有制约。 2.府县司法 明代的府(直隶州)、县(属州)仍采取司法与行政机构合一体制,知府(知州)、知县兼理行政和狱讼。,二、诉讼制度 (一)民间调处制度 明代将部分民事诉讼、轻微的刑事案件的审理权授权民间基层组织调解与仲裁,当事人不服者才可以告官。,1.申明亭及民间调解制度 申明亭,是明代设于乡里的公共亭宇,是乡间公布法律、劝善惩恶、处理民事纠纷的场所。 2.“乡约”制度 申明亭制度,至明朝中期实已废弃。此后朝廷又倡行“乡约”制度。,(二)诉讼与审判制度 明朝除继承唐宋不准越诉、诉讼回避、禁止匿名控告等诉讼制度外,还有以下特殊的诉讼与审判制度。 1.军民分辖及“约会”审理 明代继承了元代制度,实行军民诉讼分辖。军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培训课件激励话语
- 2025至2030宠物疫苗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充电随身电源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诸翟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家用纺织品市场线上线下融合策略分析考核试卷
- 低温仓储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藁城九年级月考数学试卷
- 第七章 数学试卷
- 职场心理安全感与员工工作压力感知的关系研究考核试卷
- 高考一九七七数学试卷
- 2024版《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课件完整版
- OCEAN脚本简明教程
- GB/T 28267.3-2024钢丝绳芯输送带第3部分:井下用输送带的特殊安全要求
- 2024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
- 2024年广东惠州市市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循环水养殖系统行业发展态势及前景需求潜力建议研究报告
- 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督查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
- 2025年日历A4纸打印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