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学 第九章第二部分.ppt_第1页
元素化学 第九章第二部分.ppt_第2页
元素化学 第九章第二部分.ppt_第3页
元素化学 第九章第二部分.ppt_第4页
元素化学 第九章第二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过渡元素的配位性质,配位性: 过渡元素的金属离子(原子)有效核电荷较大,原子或离子半径较主族元素的小(离子势场大); 不仅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d轨道),又有较强的吸引配体的能力所以呈现很强的配位倾向。 从静电角度考虑,在配体的静电作用下d轨道分裂可以获得一部分额外的稳定化能(CFSE)。,与主族金属以及镧系金属比较,稳定性好,稳定常数Kf较大; 配合物的类型多; 磁性以及颜色的丰富; 应用很广泛。,元素生成配合物的倾向与周期系中的位置关系,生成稳定配合物的元素区,能生成稳定螯合物的元素区,仅能生成少数螯合物的元素区,类型,维尔纳型简单配合物; 螯合物多基配位; 羰基配合物成键特点,应用;

2、金属配合物成键特点以及应用; 金属簇状配合物M-M键及其特点。,催化性: 过渡元素的多种氧化态,使之在某些情况下有利于形成不稳定中间化合物(配位催化)和提供适宜的反应表面(接触催化),可以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具有最小数目的空d轨道的金属,才能接受反应物的电子,形成吸附,产生催化效果。,为什么要不稳定?,哪个模块的那些金属具备这些性质,适合做催化剂?,为什么要最小数目?,多相催化的步骤与机理,多相催化的过程较复杂,含吸附、反应、解吸等过程; 与复杂的吸附机理、传质速率、反应活性等诸多因素有关。 多相催化的重要步骤是反应分子的吸附; 作为优秀的多相催化剂,以铂为首的铂系元素有较大的半径,外

3、层有空的d轨道(但不多!),分子的孤对电子易于填入,从而反应分子吸附于催化剂表面,使反应得以进行; 由于不多的d轨道,吸附不太强烈,形成的产物容易脱附,解吸。,配位催化作用,过渡状态理论,活化配合物 的概念; 机制:通过不同形式的配位,使被催化的反应物活化,催化反应的发生。,对配位催化活性的各种影响,键强度(活化中间体的形成); 配位催化过程(能量效应); 空间效应(空间诱导,如不对称催化)。,过渡元素最高氧化态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酸性增强,碱性增强,酸性增强,过渡元素选讲示意图,精讲,其它模块讲,IIIB副族Sc、Y、La、Ac,(n-1)d1ns2,3氧化态; 性质相似于碱土金属(?);

4、 易被氧化、溶于酸等; 性质及变化规律与s区AII族元素相近而区别于d区的其他族(?); d区其他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受镧系收缩的影响,变化规律不同于本族(?); *经常是镧系ScY作为稀土元素来一起介绍,(n-1)d1ns2,一个d电子对他们的化学性质影响不大,而最外层2个s电子使本族元素性质类似于碱土金属; 从上到下活泼性增加,不同于其它副族元素的变化规律; 由于受镧系收缩的影响,其它副族从上到下活泼性降低。,钪的性质,钪(类硼)为银白色金属,质较软;熔点1541C,沸点2831C密度2.989克/厘米3。晶体结构有六方密堆积(1335C以下)和体心立方。 钪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氧化钪为白色粉末

5、,易溶于酸中生成相应的盐(?); 钪的离子半径较小,形成配位化合物的能力较强(?); 钪能与多种氨羧络合剂生成稳定的螯合物(?); 钪能与茜素和苯胂酸等有机试剂生成有色配合物,这个性质被用于钪的比色分析和光谱分析。,钪的性质,钪比起钇和镧系元素来,由于离子半径特别小,氢氧化物的碱性也特别弱(?),因此,钪和稀土元素混在一起时,用氨(或极稀的碱)处理,钪将首先析出,故应用“分级沉淀”法可比较容易地把它从稀土元素中分离出来。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硝酸盐的分级分解进行分离,由于硝酸钪最容易分解(?),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与镧系元素的分离方法一致。,钪的性质,钪能与热水作用放出氢; 也易溶于酸; 是一种

6、强还原剂; 钪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只显碱性,但其盐几乎不能水解; 钪的氯化物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并能在空气中潮解。 ,应用领域,在冶金工业中,钪常用于制造合金(合金的添加剂),以改善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热和性能。 在电子工业中,钪可用作各种半导体器件(掺杂,半导体光伏产业) 在化学工业上,用钪化合物作酒精脱氢及脱水剂,生产乙烯和用废盐酸生产氯时的高效催化剂。 在玻璃工业中,可以制造含钪的特种玻璃(提高玻璃的折射率)。 在电光源工业中,含钪和钠制成的钪钠灯,具有效率高和光色正的优点。(钠光:589.0、589.6nm,钪光:361.3-424.7nm,互补,产生白色光),钪的应用-催化剂,石油工业

7、是目前工业上应用钪较多的部门之一: 含Sc2O3的Pt-Al催化剂用于重油氢化提净,精炼石油; Sc2O3可用于乙醇或异丙醇脱水和脱氧、乙酸分解,由CO和H2制乙烯,由废盐酸生产氯气,以及CO和N2O氧化等的催化剂; 活性氧化铝浸渍ZrO(NO3)2、Sc(NO3)3、H2PtCl6和RhCl3后煅烧所制得催化剂,可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等高温废气。,Sc的性质特征以Sc的提取工艺为例,首选从钪钇石中提取钪钇石是硅酸盐矿,首先用碱融除去硅,残渣用酸浸出,用氟沉淀提纯; 从黑钨矿中提取用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液分解,浸出,用草酸或氟硅酸盐沉淀,进而分离; 从放射性铀物料中回收; 从含钛原料中回收; 从含锆原

8、料中回收; 从铝土矿中回收。,与钪的性质的关系?,钪族元素总结,钪Sc、钇Y、镧La是过渡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例如,在空气中Sc、Y、La能迅速被氧化,与水作用放出氢。它们的活泼性接近碱土金属。 Sc、Y、La的性质之所以比较活泼,因为它们的原子次外层d轨道中仅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对它们的影响尚不显著,所以它们的性质较活泼并接近于碱土金属。,IVB副族元素Ti、Zr、Hf,(n-1)d2ns2,+4氧化态为稳定氧化态; 同族,从上到下,低氧化态趋势降低,但Ti(4)稳定? 而p区金属元素(IIIA、IVA族元素从上到下呈现低氧化态的趋势? *镧系收缩; *6s惰性电子对效应;,钛族部分物理化学

9、参数,钛、锆、铪的化学性质,强还原性(由标准电极电位); 但生成致密氧化物膜,而抗酸碱; 均溶于氢氟酸(?): (高温时)可与大多数非金属化合生成: 氧化物 MO2、卤化物 MCl4、间充氮化物、氢化物 MN、MH2、碳化物 MC。,钛单质,稀散但丰度较高0.63,仅次于氧、硅、铝、铁等,比锌、锡、铅要多很多; 宇宙材料:耐腐蚀、耐压力; 含氟酸可促进钛的溶解; 因其高温时钛能直接和许多非金属如氢、卤素、氧、氮、碳、硼、硅、硫等反应,如与C、N、B反应生成很稳定、很硬并且难熔的填隙式化合物,如TiC、TiN、TiB等。所以,难以提炼; 制备:,在室温下,钛不与无机酸反应,但能溶解于热、浓的盐酸

10、和硫酸中: 2Ti+6HCl 2TiCl3+3H2 2Ti+3H2SO4 Ti2(SO4)3+3H2 钛不与热碱溶液反应,钛的最好溶剂是氢氟酸或含有氟离子的酸:Ti+6HFTiF62-+2H+2H2,这是因为氟离子与钛离子形成配离子,降低了溶液中钛离子的浓度,改变了标准电极电势的原因。,钛(IV),氧化物(TiO2钛白),溶于浓碱、酸:,在溶液中没有简单的Ti4离子存在!? 水溶液中钛(IV)极化,形成TiO2+(钛氧链),钛(IV)氯化物,水解性; 制备反应;,钛(III ),3d1,顺磁性,紫色; 还原性:,钛的配合物,钛的配位倾向?,关于锆、铪的分离,最早是用六氟锆(铪)酸钾或铵盐反复重

11、结晶分离; 原子能工业大规模分离的需要,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溶剂萃取等方法已经很完善; 大多数分离方法都是利用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微小差异来进行的。,本族元素化学上的重要氧化态均为+4价,半径较大的锆和铪生成的氧化物比钛的氧化物碱性强。 M尽管比前面Sc族的相应三价离子小得多,然而还足够大,再考虑到它们的高电荷,仍然足以使其配位数达到8或者更多。 锆、铪的性质稳定,在高温下呈现高氧化态,因为原子半径很接近,所以性质接近分离困难。,钛族小结,V副族V、Nb、Ta,(n-1)d3ns2,最高、最稳定氧化态:5; 熔沸点高,其中Ta最难熔; 化学惰性,且自上而下惰性即抗腐蚀性增加,但可以溶于氢氟酸、硝酸

12、、王水,其中Ta只溶于氢氟酸中,甚至不溶于王水中; 可溶于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液中和熔融于苛性碱中; Nb、Ta因为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相近,所以性质十分相似。,钒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对酶活性的影响: 1.钒构成某些酶的成分; 2.对酶的抑制作用; 3.对酶的激活作用。 生理和药理作用: 1.抗癌效应; 2.胰岛素样效应。 钒在人体内含量极低,体内总量不足1mg。主要分布于内 脏,尤其是肝、肾、甲状腺等部位,骨组织中含量也较高。 人体对钒的正常需要量为100g/d。,机制,不同价态与形态; 氧化还原机制(众多的氧化态所致); 以含氧酸盐根形式与磷酸及硫酸盐竞争;

13、配位效应,易与多肽上的-NH2、-OH以配位键结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结构。,钒单质,分散,提取困难; 活泼金属,因形成氧化膜而呈钝态失活,但能溶于氢氟酸: 高温下可以和大多数非金属反应:,离子色彩丰富:V2+紫、 V3+绿 、VO2+兰、 VO2+、 VO3黄 酸根极易聚合:V2O7 4 、V3O9 3 、V10O286 pH下降,聚合 度增加,颜色从无色黄色深红,酸度足够大时为VO2+,V(+V)具有较大的电荷半径比,所以在水溶液中不存在简单的V5+离子,而是以钒氧基(VO2+、VO3+)或钒酸根(VO3-,VO43-)等形式存在。同样,氧化态为+IV的钒在水溶液中以VO2+离子形式存在。,钒

14、化合物的特点:颜色、多价态及缩合,氧化物五氧化二钒(V2O5),V2O5,V的各种价态卤化物的颜色,正钒酸根离子只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随着溶液的pH的不同,会形成不同聚合度的多钒酸盐: 随着H+离子浓度的增加,多钒酸根中的氧逐渐被H+离子夺走。,随pH值和钒的总浓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各种钒酸盐和多钒酸盐,VO43-,VO2+,VO2+,V3+,V2+,钒酸盐: a.偏钒酸盐(VO3-)和正钒酸盐(VO43-); b.氧化性:,平衡关系,V的缩合性及特点(?),V比P更容易形成缩合成多核的含氧阴离子,形成同多酸或杂多酸根阴离子; 但是在水溶液中的稳定规律与P的相反: 1.偏磷酸和多磷酸盐在沸腾的溶

15、液中转化为正磷酸盐; 2.正钒酸根VO43即使在冷的情况下也迅速转化为V2O72,煮沸时甚至缩合为(VO3)n。 钒酸盐以偏钒酸盐稳定,其次是焦钒酸盐,电子构型为(n-1)d3ns2价态有+V、+IV、+III、+II, V、Nb、Ta以+V价最稳定,V的+IV价也较稳定。 它们的单质容易呈钝态、都溶于硝酸和氢氟酸的混合酸中,钽不溶于王水。,钒族电势图,钒族小结,铬副族Cr、Mo、W,(n-1)d5ns1,(n-1)d4ns2(W); Cr(III),Mo(VI)、W(VI)稳定; 熔、沸点是所有金属中最高的一族,硬度也很大(?); 活泼性自上而下降低: 铬可以溶于稀酸而不溶于浓酸? 钼能溶于

16、浓硝酸和王水; 钨只溶于王水; 铬加热可与氯、溴、碘反应;钼只与氯、溴反应;而钨只与氯反应。,铬单质,强氧化剂,稳定的氧化态,强还原性,0.74,金属活泼性,但因为表面生成氧化膜而钝态,甚至不溶于浓硝酸和王水,强还原性,一定的还原性,高温下,铬可以和: 卤素、硫、碳、氮等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要注意什么?) 铬的化合物多具有颜色: Cr2O3? K2CrO4? Ag2CrO4? K2Cr2O7? 制备:铝热和电解; 六价铬的危害及最大排放量:0.5mg/dm3,铬的化合物,铬是B 族元素,Cr:3d54s1,价层电子都可以失去,所以能形成多种氧化态的化合物,最常见的是Cr()和Cr(

17、)的化合物,Cr()的化合物,Cr2O3:绿色,微溶于水,可以做油漆颜料,俗称铬绿。,Cr2O3对光、大气、高温、腐蚀性气体极稳定(镀铬),性质:两性,(亮绿色),(蓝紫色),Cr(OH)3:两性氢氧化物,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在Cr3的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碱,会生成灰绿色胶状沉淀Cr(OH)3:,(加OH平衡右移)。,继续加碱:沉淀溶解,变为亮绿色溶液:,反过来:在其碱性溶液中加H,会由亮绿色变为蓝紫色。,CrO2的还原性:碱性条件下,还原性较强,可以被H2O2、NaClO、Br2、O2等氧化为CrO4,Cr()的化合物,Cr()通常是以含氧酸根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没有Cr6离子。它的含氧酸盐有

18、两种形式:重铬酸盐和铬酸盐。重铬酸盐都是可溶的,而铬酸盐多数都难溶(碱金属的可溶),CrO42和Cr2O72的相互转化,(黄) (橙红),在CrO42溶液中加酸,平衡右移,生成Cr2O72(黄橙);在Cr2O72溶液中加碱,平衡左移,生成CrO42(橙黄)。 pH8:CrO42;pH4:Cr2O72,铬的化合物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生产颜料。例如,三氧化二铬( Cr2O3 )是一种最稳定的绿色颜料,可用于生产彩色涂料、水泥、塑料。 另一种含铬颜料是黄色颜料铅铬黄。每年生产的含铬化学品中有35%都用作颜料。,铬(III)氧化物、氢氧化物,Cr2O3微溶于水,Cr(OH)3两性:,铬盐: a.硫酸铬:不

19、同的结晶水呈现不同的颜色; b.亚铬酸盐:在碱性介质中有较强的还原性; c.水解性; d.Cr3的电荷,半径的特点,使其成为硬酸,易与硬碱配体结合成6配位的配合物。,铬(VI)氧化物、铬酸盐,氧化物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六价铬的化合物大多都有颜色且有毒?重要的为重铬酸钾及重铬酸钠。,重铬酸钾及重铬酸盐,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时,氧化性的应用,强氧化性,关于同多酸与杂多酸,同多酸:由两个或多个同种简单含氧酸分子缩水而成的酸称之。 能够形成同多酸的元素有: V(H4V2O7、H6V4O13); Cr(H2Cr2O7、H2Cr3O10); Mo(H6Mo7O24、H4Mo8O26); W(H4W8O26

20、、H10W12O41); B(H2B4O7); Si(Si2O76); P(H4P2O7);,缩合的条件及结果:,含氧酸(盐)要有OH; 有脱水剂或加热或调节酸度; 不同的缩合结果: a.一次缩合: b.二次缩合:有限链、无限链、环状; c.三次缩合:环笼状(环H3PO9和(OH)3PO3H2OP4O10); 无限链间再脱一次水,得双链或层状结构。 d.发生四次缩合:层状结构再次脱水成骨架状结构,如SiO2。,同多酸(盐)的性质:,同多酸的结构是简单的含氧酸根以角、棱或面相连而成,连接的公共点均为氧原子; 同多酸中的氢离子被金属离子取代就形成了同多酸盐:(NH4)4V4O12、(NH4)6Mo7O24.4H2O; 同多酸的生成条件和溶液的酸度及浓度有关:,同多酸盐结构(含氧酸根共用棱),杂多酸,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含氧酸缩水而成; 对Mo、W、P、Si等杂多酸研究较多; 一种特殊的配合物,其中的P或Si是中心原子,多()酸根为配位体。一般是固体酸。,十二钼(钨) 杂多酸 的结构,锰副族Mn、Tc、Re,含量悬殊:锰很多,而锝、铼含量很少。 (n-1)d5ns2;Tc(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