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1页
生物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2页
生物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3页
生物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4页
生物必修1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知识点1 酶的作用 【例1】(2009菏泽统考)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 酶在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C. 酶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D. 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大多数酶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故合成场所不都在核糖体上。 答案D,变式训练 1. (2009广州模拟)下列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C 解析:酶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所降低的活化能为没有酶时所需能量与有酶时

2、所需能量之差。,知识点2 酶的化学本质 【例2】淀粉酶初步水解后产物是() A. 麦芽糖 B. 葡萄糖 C. 多肽 D. 氨基酸,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为RNA。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初步水解形成多肽。 答案C,变式训练 2.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 B.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 食物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 D. 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C,知识点3 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例3】根据下列对“比较过氧化氢在

3、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3.5%的FeCl3溶液 B. 3.5%的FeCl3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速率慢是因为其分子摩尔浓度过高,影响了活性的正常发挥 C. 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D. 如果将四支试管都放在90水浴中,第4支试管(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反应速率仍为最快,解析每滴20%的肝脏研磨液,其中含酶的数量并不大,含酶的数量是3.5%的FeCl3分子数的1/250 000。催化剂浓度大不会影响催化效率。若将4支试管均放入90水浴中,第4支

4、试管的酶将会变性失活,没有催化能力,因为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答案C,变式训练 3. 将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下列四项中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时间和底物浓度关系的是( ),3. C 解析: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相关。b试管加入4滴研磨液,a试管加入2滴研磨液,因此b试管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比a快,底物浓度降低得也快。但不会影响反应的平衡,最后底物剩余量应相等。,1.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 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 降低了底物分子的活化

5、能 C. 提高了底物分子的活化能 D. 减小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2.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 在4条件下易变性 B. 只含有C、H C. 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 含有羧基 3.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 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 大多数酶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 D. 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4.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酶都是蛋白质 有的酶是蛋白质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在新

6、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酶只是起催化作用,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A. B. C. D. ,据“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回答58题。 5. 选用的动物肝脏要新鲜,理由是 () A. 肝细胞未死亡,便于实验 B. 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 C. 新鲜肝脏所含的过氧化氢酶多 D. 不新鲜的肝脏有异味,不适合做实验 6. 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 A. 有利于过氧化氢酶的释放 B. 保护过氧化氢酶 C. 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 以上说法都不对,7. 滴入过氧化氢酶的试管内,气泡产生的情况及卫生香燃烧的情况分别是() A. 产生的气泡多,燃烧不猛烈

7、B. 产生的气泡多,燃烧猛烈 C. 产生的气泡少,燃烧不猛烈 D. 产生的气泡少,燃烧猛烈,8. (2009高考全国)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四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2)实验步骤: 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 。 。 (3)结果预测: 。 (

8、4)结论: 。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是 。,反馈平台 1. B 2. D 3. C 解析:低温能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失活;酶的化学本质大多为蛋白质、少数为RNA,故大多数酶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而DNA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中,故三处都有解旋酶。 4. C 5. C 6. A 解析:肝脏制成研磨液有利于过氧化氢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充分与反应物混合,提高反应速率。 7. B,第二课时,知识点1 酶的特性及有关实验 【例1】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

9、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第二步:再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 mL振荡; 第三步:接着注入斐林试剂2 mL(边加入,边振荡); 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 min。 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 。 (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 。 (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 是 。 (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作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

10、成麦芽糖,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A. ;B. 。,解析本实验是探索类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是否都具有催化作用,来探索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特点。设计实验时,首先要从已知入手,确定何为实验变量(自变量),何为因变量,何为无关变量。淀粉、蔗糖水解的产物,水解的速率等变化的结果,即因变量。淀粉、蔗糖在实验过程中的浓度、用量,淀粉酶的浓度、用量,水解过程的温度等都为无关变量,需遵循同时等量原则,以排除无关变量对2个水解反应的影响。淀粉酶本身是自变量。通过研究确定其分别对淀粉水解作用和蔗糖水解作用的影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安排淀粉、蔗糖、水、淀粉酶

11、、温度、酸碱度等各变量的“出场”顺序,会容易许多。 答案(1)没有被水解成还原糖(2)在第二步后,将试管下部浸入60热水中保温5 min,然后再做第三、四步(3)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或酶需要适宜的条件)(4)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淀粉水解的产物就是麦芽糖,只能证明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还原糖实验步骤中没有设置相应的对照实验,无法证明该酶具有专一性,变式训练 1.右图表示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 下被分解的速率,图中曲线表 明酶的(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C. 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D. 催化需要适宜的pH,B,知识点2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例2】(2009潍坊统考)下列选项符合图示含义的是( ) A.

12、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温度从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 该酶的最适pH为7,解析反应物剩余量越少,表示酶的活性越强,由图可知酶的最适pH为6。在不同的pH下,A点温度时,反应物剩余量最少,酶的最适温度都是A。 答案B,变式训练 2. 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 (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

13、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为:甲 ;乙 。 (5)图C表示了下列哪个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 唾液淀粉酶 B. 胃蛋白酶 C. 胰蛋白酶 D. 植物淀粉酶,1. 在不损伤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最适于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A. 蛋白酶 B. 淀粉酶 C. 盐酸 D. 纤维素酶 2. 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3.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

14、时,酶活性下降 B. 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 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 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4. (2009高考广东)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A. 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B. 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 C. 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D. 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 5. 在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所吃食物未被消化 B. 胃没有排空 C. 体温超过37,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 D. 体内食物残渣没有排出,6. (

15、探究题)已知2H2O2 2H2O+O2,可以通过观察反映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16、 。,反馈平台 1. D 2. B解析: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2,pH为10时酶变性失活,不会再恢复活性。 3. B解析:当温度过高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变性失活,而低温时活性降低但空间结构不变,故低温保存酶。 4. D 5. C 6. (1)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l3溶液的试管H2O2酶在80时失活,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

17、P,知识点1 ATP的组成 【例1】三磷酸腺苷可以简写成APPP。其化学键有3个,即分布在APPP。当三磷酸腺苷水解时,首先断裂的化学键是() A. B. C. D.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水解ATP时,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断裂,也很容易重新形成。断裂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重新形成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该题的关键语句是“当三磷酸腺苷水解时”,首先断裂的化学键应当是,因为断裂后形成ADP和Pi,、和断裂均不能形成ADP。所以正确答案应该为C。 答案C,变式训练 1. (2010菏泽统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和两个磷酸 B. 自然界中的光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和

18、化学能都是合成ATP时的能量来源 C. 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种物质,1. D解析:ATP可水解为一个核苷和三个磷酸。合成ATP利用的能量只能是光能或化学能。ATP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腺嘌呤。,知识点2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例2】下列关于ATP酶酶ADP+Pi+能量的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

19、利进行,解析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来源,对于动物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除了来自呼吸作用外,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对于某些自养细菌(如硝化细菌),还可来自周围物质的氧化分解。 答案B,知识点3 ATP的利用及其生理作用 【例3】人体在剧烈活动时,骨骼肌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 磷酸肌酸 B. 三磷酸腺苷 C. 肌糖原 D. 葡萄糖,解析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都来源于ATP的水解。肌肉中虽然磷酸肌酸的含量比三磷酸腺苷还要多,而且其高能磷酸键中也储存了大量能量,但磷酸肌酸水解释放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肌肉活动,只有将这些能量转移到ATP中方可直接用于肌肉活动,肌糖原和葡萄糖

20、中的能量也必须通过呼吸作用转移到ATP中才能为骨骼肌直接利用。 答案B,变式训练 2. ATP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并储存能量,从其结构上看是由于( ) 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释放能量第二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变为ADPADP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ADP形成ATP A. B. C. D. ,C,1.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 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 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 ATP中大量的能量储

21、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2. 据测定,世界著名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平均每次出拳的力量高达200磅,试问能引起如此之高的拳击力量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人体细胞内的ATP B. 饮食中的ATP C. 人体细胞内的糖类 D. 人体细胞内的脂肪 3. ADP转变为ATP需要() A. Pi、酶、腺苷和能量 B. Pi、能量 C. 酶、Pi、能量 D. 腺苷、能量、酶,4. 下列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A. 肌细胞的收缩 B. 神经传导冲动 C. 萤火虫产生荧光 D. 红细胞渗透吸水 5.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情况分别是 () A. 很多、很快 B. 很少、很慢 C. 很多、很慢 D. 很少、

22、很快 6. 30个腺苷和60个磷酸最多能组成ATP的个数 () A. 30个 B. 60个 C. 10个 D. 20个,7.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可表示为: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中文名称 ,结构简式为 ,简式中的A代表 ,P代表 ,3个ATP含有个 高能磷酸键。 (2)上述反应中的酶和酶 (填“相同”、“不同”)。 (3)在植物细胞内,形成ATP的生理过程有 和 ;在动物细胞内,形成ATP的生理过程为 。 (4)如果一个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形成AMP,AMP是 的基本化学组成单位之一。,1. D 2. A 3. C 4. D 5. D 6. D 7. (1)腺嘌

23、呤核苷三磷酸APPP腺嘌呤核苷磷酸基团6(2)不同(3)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呼吸(4)RNA,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知识点1 细胞呼吸的过程 【例1】如图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图解如下,据图解回答: (1)在反应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 (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 (3)在反应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区别和联系。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糖酵解)完全相同,此后的反应视不同的生物(具不同的无氧呼吸酶)、不同的反应条件(有氧或无氧)而定。人体细胞主要

24、发生有氧呼吸,即将丙酮酸转入线粒体,最终彻底分解为CO2、H2O并释放大量能量;如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缺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多数高等植物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生成酒精。某些高等植物如马铃薯块茎的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 答案(1)(2)细胞有氧呼吸产生水(3),变式训练 (2008高考上海)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 A. 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知识点2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 【例2】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产生CO2的

25、物质的量与消耗O2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常被用来判断呼吸分解有机物的种类。根据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反应式计算,此比值应是() A. 05 B. 10 C. 15 D. 20,解析此题是有关呼吸作用的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在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物质变化的数量关系时有如下规律: 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O2吸收量CO2释放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2来自无氧呼吸; 酒精量=CO2量只进行无氧呼吸; 酒精量CO2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多余CO2来自有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消耗6 mol O2、释放6 mo

26、l CO2。 答案B,变式训练 2. 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 2n/5m B. 2m/5n C. n/5m D. m/5n,B解析:由于ADP转化形成ATP时,仅形成1个高能磷酸键,所以有1分子的葡萄糖转化为ATP的分子数为m/n,由于只有40%能量发生转化,故再乘以2/5。,知识点3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例3】下图表示大气中O2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试据图回答: (1)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是 的产物。 (2) 由A到B,C

27、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 (3) 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4) 为了有利于储藏蔬菜或水果,储藏室内的O2应调节到图 点所对应的浓度。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抓住A点、B点、C点CO2释放的相对值与大气中O2浓度的关系。由AB,随氧浓度增大,呼吸作用减弱,而由BC呼吸作用随氧浓度增大又逐渐增强,至最高峰,这就说明了由AB主要为无氧呼吸,由于氧浓度的增大被抑制,当超过B点所对应的氧浓度时,植物的有氧呼吸加强,逐渐只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1) 无氧呼吸(2) 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 (3) 有氧呼吸加强,CO2释放量增多(4) B此

28、时植物组织呼吸最弱,有机物分解量最少,变式训练 3. (2009淄博统考)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 A.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 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1. (2009烟台模拟)植物在有氧呼吸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B. 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C.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D

29、. 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2. 下列反应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是() A. 葡萄糖丙酮酸 B. 丙酮酸酒精+CO2 C. ADP+Pi+能量ATP D. H+O2H2O 3.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mol的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A. 2A mol B. 12A mol C. 6A mol D. 3A mol,4. 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 A. ATP B. 乳酸 C. 三碳化合物 D. CO2 5. 有氧呼吸中,CO2产生于( ) A. H和O2结合成H2O时 B. 丙酮酸和H2O被彻底

30、分解时 C. 葡萄糖最初被分解时 D. 生成ATP时 6. 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ATP增加却不很多。这是因为( ) A. 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B. 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C. 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D. 大量能量随汗水流失了,7. 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其产生的部位是 。 (2)反应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 (3)苹果贮藏久了,会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发生了图中 过程;而马铃薯块茎贮藏久了却没有酒味产生,其原因是马铃薯块茎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了图中

31、过程。 (4)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 为 。 (5)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 D 2. D 3. D 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A mol CO2,消耗了A2 mol葡萄糖,人若消耗A2葡萄糖会生成CO2 3A mol。 4. B 5. B 6. C 7. (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2)(3) (4)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H2O(5)13,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1 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及色素 【例1】如图为叶绿体结构图,下列对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为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其主要成分为脂类和蛋白质组成

32、 B. 为叶绿体的基粒,绿色植物细胞中所有的色素都分布于此 C. 为叶绿体的基质,含遗传物质 D. 为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在此进行,解析绿色植物中色素分布于叶绿体和液泡中,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答案B,变式训练 1. 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绿叶中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主要位于( ) A. 绿光区 B. 红光区和绿光区 C. 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D,知识点2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例2】(2009广州调研)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

33、序应该是() A. 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取滤液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解析首先应是提取色素,排除A项。制备滤液时,需要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故答案为D。 答案D,变式训练 2. 某同学在做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后,画出了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分布的模式图,以此表示色素的含量及间隔距离的大小,其中比较能显示真实情况的是(),A 解析:在滤纸上,从下往上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体中的含量也各不相同

34、,由多到少依次为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3. (2008高考广东)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 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 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 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C 解析:未见色素带,可能是层析液超过了滤液细线,色素溶解在了层析液中。黄化叶片应能得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色素带。色素都能溶于层析液,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胡萝卜素处在滤纸的最前方。,1. 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

35、 A. 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胡萝卜素 D. 叶黄素 2. (2009广州调研)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是() A. 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B. 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C. 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D. 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3. 叶片通常呈绿色的原因是() A. 吸收绿光最多B. 反射绿光最多 C. 吸收红光最少D. 反射蓝紫光最少 4. (改编题)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提取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36、 无水乙醇加得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未加CaCO3粉末,色素分子已被破坏 A. B. C. D. ,5. (2009高考广东理基)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 B. C. D. 6. 细胞中含有DNA且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结构是( )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线粒体和叶绿体,1. C 2. B 3. B 解析:叶片呈绿色是因为色素吸收绿光最少,反射的绿光最多,射入眼中,呈现绿色。 4. C 5. D 解析: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很少。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37、,用白光、蓝光、红光、绿光照绿叶,绿光照射时光合速率最低,产生的淀粉最少,遇碘着色最浅。 6. D 7. (1)叶肉光合作用(2)外膜内膜(3)类囊体薄膜叶绿体基质,第2课时,知识点1 光合作用过程 【例1】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时,用3H标记的H2O追踪H的转移途径,同时用14C标记CO2追踪C原子的转移途径,最可能的转移途径是() H2OH(CH2O) H2OHC5(CH2O) CO2C3(CH2O) CO2C5(CH2O) A. B. C. D. ,解析在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阶段H2O分解产生H被暗反应阶段用来还原C3生成(CH2O);CO2与C5结合生成2个C3,C3被H还原生成(CH2O)

38、。 答案A,变式训练 1.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 mm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作下列处理及图注。这四种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C 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使小块浮起,小块进行的光合作用越强,产生的氧气越多,小块浮起的速度越快。题中所示4支试管中都有自来水,但A中是煮沸过的自来水,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重要原料CO2;B则为低温、不照光条件;C为温度适宜、照光条件;D为温度适宜、不照光条件。故最先浮起的是C试管。,知识点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例2】理想状态下,用下图(一)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如下图(二)所示的两条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39、 (1)图(二)中曲线A、B相比较, 的光照强度较高,判断依据是 。 (2)图中X段的光合速率受 的影响;Y段的光合速率受 的影响。 (3)实际实验中,阳光照射下,开始时产生O2较快,但两三天后逐渐减慢,主要原因是 。要使O2生成不减慢,应向水中加入适量的 ,这种物质能够直接影响光合作用中 。 (4)如果玻璃瓶中缺乏Mg2+,长时间后水草将呈现 的颜色。,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矿质营养)。在一定范围内,相同温度下,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成正相关。在同一光照强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逐渐增大,但由于受光照强度的限制,光合速率达到某一值后便不再增加。光合速率

40、还受CO2浓度的影响,一定范围内,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速率增大,反之,光合速率下降,生成O2速度减慢,此时可加适量的碳酸氢盐来提高CO2的浓度,加快暗反应的速度,从而增加光合速率。Mg2+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若缺乏Mg2+,则不能合成叶绿素,植物叶片呈现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光合速率下降。 答案(1)A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2)光照强度温度(3)水体中的CO2浓度下降,影响了CO2的固定碳酸氢盐CO2的固定(暗反应)(4)类胡萝卜素,变式训练 2. 小明以水蕴草为材料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 A. 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

41、的影响 B. 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C. 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D. 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D 解析:从对照得出:自变量是温度。,知识点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例3】(2009高考浙江)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营养物质积累 B.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 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解析植物保鲜时需零上低温低氧条件,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分解为CO2。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变化为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转化为ATP中的能量,白天增加光照,以增强光合作用,而晚上降低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可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D,变式训练 3. 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 A. Defg B. dcba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