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酵罐发酵罐操作操作步骤步骤一一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本章节内容,清楚各管道、阀门的作用和工艺流程。在确 保熟悉过程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 种子罐部分种子罐部分 (一一)空气过滤器消毒空气过滤器消毒 1. 空气过滤器消毒:关闭阀门 A12、A16、S12。然后打开 S1、S2,待排出蒸汽管路凝结水 后,S2 转为微开。调节 S1,使蒸汽过滤器上方压力表指示在 0.130.14MPa 之间。缓慢打开阀门 S11,微开 A13,打开 A14,慢慢打开阀门 A15,使其只有少量蒸汽流出。调节阀门 S11,使空气 过滤器上方压力表显示压力控制在 0.110.12MPa 之间。过滤器消毒时间一般
2、为 3050min。到 时间后依次关闭阀门 A15、A13、S11、S2、S1。 注意:注意:消毒时,流经空气过滤器的蒸汽压力不得 超过 0.12MPa,蒸汽流量也不能太大,否则会损坏空气过滤器滤芯,使其失去过滤能力。要控制 好阀门 A15 的开度,使之有少量的蒸汽流出即可。 2. 吹干空气过滤器:打开阀门 A1,待排出凝结水后 A1 转为微开。打开阀门 A11、A12,微 开 A13。缓慢打开阀门 A15,控制空气流量计读数在 0.3VVM 左右,吹干空气过滤器,时间 15 20min。 结束后依次关闭阀门 A15、 A13, 使空气管路内保持正压。 注意:注意: 吹干空气过滤器时, A15
3、 应慢慢打开,使空气流量逐渐上升。防止损坏空气过滤器滤芯。 (二二)空消空消 1. 固定好罐盖螺栓。将接种口、补料口、电极插孔堵塞等紧固。 注意:注意:发酵罐罐盖密封螺栓 应对称拧,螺栓和各接口螺母牢靠即可,不要拧得过紧,防止损坏螺栓和橡胶密封圈。 2. 检查 W11、W13、H12、W14、H14、D12 是否已经关闭,然后打开阀门 D11、S13,排出 夹套中残留冷却水后关闭阀门 S13。 注意:注意:一定要排尽夹套内存水,并保持 D11 打开状态。否则 空消过程可能会将发酵罐内筒体压扁,造成设备损坏。 3. 打开罐顶放气阀 A17。关闭阀门 A14,打开 S12,打开 A15,排出管路凝
4、结水后 A15 转为 微开。稍开 A16,通过进气管向罐中通蒸汽。检查阀门 P1 是否关闭,打开阀门 S14、P12,排出 蒸汽管路冷凝水后 P12 转为微开,打开 P11 使蒸汽通过放料管进入罐内。观察压力表 Y11,通过 调节阀门 P11、A16、A17 的开度,使罐压稳定在 0.110.12MPa 之间,请勿超压!空消一般需要 3050min。 注意:注意: 空消过程中压力最高不得超过 0.15MPa, 超压可能会损坏设备并出现危险。 同时,空消过程中 D11 应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4. 计时结束后, 关闭阀门 A15、 A16、 S12, 打开 A14, 再稍开 A16 向罐内通空气。
5、 关闭 S14、 P12,再慢慢打开 P12,排尽罐内的冷凝水后关闭 P11、P12。 注意:注意:P12 要慢慢打开,防止罐内 热水喷出造成烫伤。 降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罐顶出气口压力表 Y11,要适时启闭 A16 向罐内通 空气,使罐压维持在 0.030.05MPa 之间。 注意:注意:各进罐蒸汽阀门和罐顶出气阀门关闭后,罐压 将会快速下降。 为防止罐内产生负压, 吸入外界空气, 必须打开空气进罐出罐阀门向罐中通空气, 以保证罐内正压。并调节其开度,使罐压维持在 0.030.05MPa 之间。 (三三)实消实消 1. 关闭空气进罐阀门 A16, 开大罐顶放气阀 A17, 卸去罐内压力。 取出
6、电极安装孔内的孔塞, 注意:注意:此时罐内必须没有压力。 将标定好的 pH、DO 电极安装到罐体电极插孔内(电极标定参见 电极使用说明书) ,用螺母固定好后与控制系统相连。 2. 按工艺要求配制培养基母液。关闭阀门 P11、P12,将配好的培养基母液加入罐内,补水。 开启控制系统电源。 注意:注意:培养基灭菌过程中,蒸汽将会带入一定量的凝结水,使灭菌后培养基 体积升高。同时,考虑接种时种子带入的液体体积,故培养基配制时须相应的减少水的加入量。 因此母液加入罐内后应补水至所需培养液总量的 6575%左右,其余 2535%为蒸汽冷凝水和种 子量。初次使用发酵罐应适当减少配料时加入水的量,待明确实消
7、过程增加的冷凝水量后再调整 配料体积。 3. 升温:打开阀门 S13(注意不要超过夹套最大工作压力) ,将夹套内残水排空,并对发酵液 进行预热。此时可低速搅拌发酵液,促进热传递。当温度达到 80以上时,停止搅拌。可进行下 述操作: 1) 检查阀门 P1 是否已经完全闭合,打开阀门 S14、P12,待排出凝结水后 P12 转为微开。稍 开 P11,向罐内部通蒸汽加速升温。 2) 关闭 A14,打开阀门 S12,微开 A15,使其有少量蒸汽流出。稍开 A16 向罐内通蒸汽,并 对空气进罐管路灭菌。注意:注意:发酵液升温的时间应控制在 40 分钟左右,如果升温时间太短发酵罐 顶部温度有可能达不到灭菌
8、温度,造成灭菌不彻底。 4. 罐温到达灭菌温度后,适当关小 P11、A16 的开度。控制阀门 S13、D11、A17,使罐压保 持在 0.110.12MPa 之间,请勿超压!实消一般在 3040min。 注意:注意:实消时间不足将无法灭菌 彻底,太长会过多地破坏培养基营养。 5. 计时结束后,关闭 S13。关闭 P11、P12、S14。关闭 A16、A15、S12,打开 A14,开始自 然降温减压。降温过程须适时打开 A16,向罐内通空气,保证罐压在 0.03MPa0.05MPa 之间。 自然冷却 10min 左右后, 可向夹套通循环水加速冷却,操作如下:关闭 D11,打开 W12、W13、
9、W14。调整控制系统的温度设定值(参照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中的温度设置内容进行) ,将控制仪 设置为“运行”状态,并设置“加热” 、 “冷却”为自动,进入自动控制降温状态。同时可打开搅 拌,加快冷却速度。 注意:注意:在降温过程中必须注意罐顶压力表 Y11 的示数,适当开启空气进罐阀 门 A16,使罐压保持在 0.030.05MPa 之间,不得过低,否则极易吸入外界空气造成发酵染菌。 开启冷却水阀门之后注意压力表 Y12 示数,不要超过夹套最高工作压力。 6. 打开阀门 W1,在控制系统设置水箱温度进行水箱预热。 (四四)接种接种 当培养液温度降到接种温度时即可进行接种。 1. 将无污染的摇瓶种
10、子在超净工作台上尽量合并后备用。 并准备好打火机、 75%酒精棉、 95% 酒精、棉花、钳子、接种口扳手。 2. 用酒精棉擦洗罐顶接种口,并在接种口四周围上棉花,倒上适量 95%酒精。接种者的双手 也需用酒精棉擦洗消毒。 注意:注意:棉花和 95%酒精不宜过多,否则点燃后火焰高不易操作,甚至造 成烫伤。 3. 调节进气阀 A16 的开度,减少进气量。检查罐内压力是否在 0.01MPa 以下,点燃接种口四 周的酒精棉。用专用扳手拧下接种口螺母,并将其放入预先准备的盛有 75%酒精的培养皿中。 注注 意:意:A16 不能关闭,否则有可能有外界空气进入罐内引起污染。如果罐压不在 0.01MPa 以下
11、,应 开大排气阀或调小进气阀。 否则松开接种口后, 罐内空气从接种口喷出, 有可能会将酒精棉吹灭, 造成染菌。 4. 在火焰上拔下种子瓶瓶塞,在火焰上灼烧瓶口,迅速将菌种倒入罐内。 5. 盖上接种口螺母,拧紧,熄灭火焰。并用 75%酒精棉将接种口四周清理干净。注意:注意:接种 口不能拧的太紧,防止损坏密封圈。 (五五)培养培养 1. 开启恒温控制:打开阀门 H12、H14 即可(实消过后已经进行水箱预热) 。 2. 转速设定:转速的数值按控制系统操作说明所述方法进行设置。并将“搅拌”置于“自 动”位置。 3. 空气流量调整:微开 A13,观察转子流量计和压力表 Y11,调节 A16、A17 控
12、制通气量和 罐压达到工艺要求。 4. 补料操作: 如果 pH、 消泡、 补料是自动控制的, 则需进行以下操作: 将预先灭过菌的酸液、 碱液、消泡剂、补料液通过硅胶管与蠕动泵、发酵罐联接好(将针插入发酵罐备用口) 。 注意:注意: 酸、碱液浓度不能过高。操作过程必须保证无菌。参照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在控制系统中做 好相应的数值设置,然后将“加碱” 、 “加酸” 、 “消泡” 、 “流加”置于“自动”控制状态。 5. DO 电极标定:如果装有 DO 电极,则需进行 DO 电极标定,即:当温度、罐压、通气量调 整好后,稳定 12min,然后将 DO 电极标定为 100%。 (六六)取样取样 1. 取样
13、口灭菌:打开阀门 S14、P12,排尽蒸汽管中的冷凝水后 P12 转为微开,使其只有少量 蒸汽流出即可,保持 30min,对取样口进行灭菌。计时结束后关闭阀门 P12、S14。 2. 取样:打开 P11,稍开 P12,弃去最初流出的一段发酵液后关闭 P12。用火焰封取样口,把 预先灭过菌的取样瓶瓶口置于火焰上,拔去瓶塞,瓶口对准取样口,再次打开阀门 P12,开始收集 发酵液样品至所需取样量。随后关闭取样阀 P11、P12,盖上瓶塞。 3. 取样口再灭菌:同 1.条。 发酵罐发酵罐操作操作步骤步骤二二 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认真阅读本章节内容,清楚各管道、阀门的作用和工艺流程。在确 保熟悉过程后
14、方可进行实际操作。 发酵罐部分发酵罐部分 (一)空气过滤器消毒 1. 空气过滤器消毒:检查阀门 A32、A36、S32 是否已经关闭。然后打开 S1、S2,待排出蒸 汽管路凝结水后,S2 转为微开。调节 S1,使蒸汽过滤器上方压力表指示在 0.130.14MPa 之间。 缓慢打开阀门 S31,微开 A33,打开 A34,慢慢打开阀门 A35,使其只有少量蒸汽流出。调节阀门 S31, 使空气过滤器上方压力表显示压力控制在 0.110.12MPa 之间。 过滤器消毒时间一般为 30 50min。到时间后依次关闭阀门 A35、A33、S31、S2、S1。 注意:注意:消毒时,流经空气过滤器的蒸 汽压
15、力不得超过 0.12MPa,蒸汽流量也不能太大,否则会损坏空气过滤器滤芯,使其失去过滤能 力。要控制好阀门 A35 的开度,使之有少量的蒸汽流出即可。 2. 吹干空气过滤器:打开阀门 A31、A32,微开 A33。缓慢打开阀门 A35,控制空气流量计 读数在 0.3VVM 左右,吹干空气过滤器,时间 1520min。结束后依次关闭阀门 A35、A33,使空 气管路内保持正压。 注意:注意:吹干空气过滤器时,A35 应慢慢打开,使空气流量逐渐上升。防止损 坏空气过滤器滤芯。 (二)空消 1. 固定好罐盖螺栓,将电极插孔堵塞等紧固。 注意:注意:密封螺栓应对称拧,螺栓和各接口螺母 牢靠即可,不要拧
16、得过紧,防止损坏螺栓和橡胶密封圈。 2. 检查 W31、W33、H32、W34、H34、D32 是否已经关闭,然后打开阀门 D31、S33,排出 夹套中残留冷却水后关闭阀门 S33。 注意:注意:一定要排尽夹套内存水,并保持 D31 打开状态。否则 空消过程可能会将发酵罐内筒体压扁,造成设备损坏。3. 打开罐顶放气阀 A37。关闭阀门 A34, 打开 S32,打开 A35,排出管路凝结水后 A35 转为微开,稍开 A36,通过进气管向罐中通蒸汽。 打开阀门 S34、P32,排出蒸汽管路冷凝水后 P32 转为微开,打开 P31 使蒸汽进入罐内。打开 P3, 微开 P4。 观察压力表 Y31, 通
17、过调节阀门 P31、 A36、 A37、 P4 的开度, 使罐压稳定在 0.110.12MPa 之间,请勿超压!空消一般需要 3050min。 注意:注意:空消过程中压力最高不得超过 0.15MPa,超 压可能会损坏设备并出现危险。同时,空消过程中 D31 应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4. 计时结束后,关闭 S34、P32。关闭 A35、A36、S32,打开 A34,再稍开 A36 向罐内通空 气。关闭 P3、P4。慢慢打开 P32,排尽罐内的冷凝水后关闭 P31、P32。注意:注意:P32 要慢慢打开, 防止罐内热水喷出造成烫伤。 降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罐顶出气口压力表 Y31, 要适时启闭 A36
18、 向 罐内通空气,使罐压维持在 0.030.05MPa 之间。 注意:注意:各进罐蒸汽阀门和出气阀门关闭后,罐 压将会快速下降。 为防止罐内产生负压吸入外界空气, 必须打开空气进罐出罐阀门向罐中通空气, 以保证罐内正压。并调节其开度,使罐压维持在 0.030.05MPa 之间。 (三)实消 1. 关闭空气进罐阀门 A36, 开大罐顶放气阀 A37, 卸去罐内压力。 取出电极安装孔内的孔塞, 注意:注意:此时罐内必须没有压力。 将标定好的 pH、DO 电极安装到罐体电极插孔内(电极标定参见 电极使用说明书) ,用螺母固定好后与控制系统相连。 2. 按工艺要求配制培养基母液。关闭阀门 P31、P3
19、2,将配好的培养基母液加入罐内,补水。 开启控制系统电源。 注意:注意:培养基灭菌过程中,蒸汽将会带入一定量的凝结水,使灭菌后培养基 体积升高。同时,考虑接种时种子带入的液体体积,故培养基配制时须相应的减少水的加入量。 因此母液加入罐内后应补水至所需培养液总量的 6575%左右,其余 2535%为蒸汽冷凝水和种 子量。初次使用发酵罐应适当减少配料时加入水的量,待明确实消过程增加的冷凝水量后再调整 配料体积。 3. 升温:打开阀门 S33(注意 Y32 示值不要超过 0.2MPa) ,将夹套内残水排空,并对发酵液 进行预热。此时可低速搅拌发酵液,促进热传递。当温度达到 80以上时,停止搅拌。可进
20、行下 述操作: 1) 打开阀门 S34、P32,待排出凝结水后 P32 转为微开。稍开 P31,向发酵罐内部通蒸汽加速 升温。 2) 关闭 A34,打开阀门 S32,微开 A35,使其有少量蒸汽流出。稍开 A36 向罐内通蒸汽,并 对空气进罐管路灭菌。 3) 打开 P3,微开 P4。注意:注意:发酵液升温的时间应控制在 40 分钟左右,如果升温时间太短发 酵罐顶部温度有可能达不到灭菌温度,造成灭菌不彻底。 4. 罐温到达灭菌温度后,适当关小 P31、A36 的开度。控制阀门 S33、D31、A37,使罐压保 持在 0.110.12MPa 之间,请勿超压!实消一般在 3040min。 注意:注意
21、:实消时间不足将无法灭菌 彻底,太长会过多地破坏培养基营养。 5. 计时结束后,关闭 S33。关闭 P31、P32、S34。关闭 A36、A35、S32,打开 A34。关闭 P3、 P4, 开始自然降温减压。 降温过程须适时打开 A36, 向罐内通空气, 保证罐压在 0.03MPa0.05MPa 之间。自然冷却 10min 左右后,可向夹套通循环水加速冷却,操作如下:关闭 D31,打开 W32、 W33、W34。调整控制系统的温度设定值(参照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中的温度设置内容进行) ,将 控制仪设置为“运行”状态,并设置“加热” 、 “冷却”为自动,进入自动控制降温状态。同时可 打开搅拌,加快
22、冷却速度。 注意:注意:在降温过程中必须注意罐顶压力表 Y31 的示数,适当开启空气 进罐阀门 A36,使罐压保持在 0.030.05MPa 之间,不得过低,否则极易吸入外界空气造成发酵 染菌。开启冷却水阀门之后注意压力表 Y32 示数,不要超过夹套最高工作压力。 (四)移种 当发酵罐中的发酵液灭菌结束,并降至发酵温度后,可将种子罐中发酵成熟的种子液移至发 酵罐内。进行如下操作。 1. 移种管路灭菌:打开阀门 S14、P12,待排出冷凝水后 P12 转为微开。打开 P1,微开 P4, 使 P4 有少量蒸汽流出即可, 开始移种管路灭菌, 计时 30min。 计时结束后依次关闭阀门 P4、 P12
23、、 S14,迅速打开 P3,用发酵罐内的压力对移种管路保压。 注意:注意:移种管灭菌结束后,应尽快将种 子罐中的种子液移入发酵罐,不要等移种管冷却,否则可能会引起染菌。 2. 移种:关闭种子罐搅拌,调节种子罐的进、出气口阀门 A16、A17,使种子罐罐压保持在 0.08MPa 左右。调节发酵罐的进、出气口阀门 A36、A37,使发酵罐的罐压保持在 0.03MPa 左右。 打开阀门 P11,种子罐中的菌种因压力差而自动流入发酵罐内。当种子罐内的菌液全部流入发酵 罐后即关闭阀门 P3、P11。 3. 移种管的再灭菌:同上述 1.条。 4. 关闭种子罐的气路、水路阀门:关闭阀门 A16,关闭阀门 W12、W13、W14、H12、H14。 5. 移种过后应及时将种子罐清洗干净。如果暂时不用,则需进行空消,并排尽罐内及各管道 内的余水。 (五)培养 1. 开启恒温控制:打开阀门 H32、H34 即可。 2. 转速设定:转速的数值按控制系统操作说明所述方法进行设置。并将“搅拌”置于“自 动”位置。 3. 空气流量调整:观察转子流量计和压力表 Y31,调节 A36、A37 控制通气量和罐压达到工 艺要求。 4. 补料操作: 如果 pH、 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康人群健康管理方案介绍
- 中班这样吃很健康
- 村内美化方案么
- 燃气瓶应急处置方案
- 设计比赛海报策划与执行
- 兼职讲课协议书范本大全
- 金融贷款终止协议书范本
- 电力小区周边规划方案
- 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诊断精要
- 能源市场开发规划方案
- 管理咨询项目规划书
- 《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课件 第一章 5G网络概述
- 2024年公路交通运输技能考试-车辆通行费收费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方案课件
- 会议桌椅采购招标技术参数
- 2024年-2024五届华杯赛小高年级组试题及答案
- 《比较文学概论》课程思政融入世界眼光
- 机关公文写作课件
- 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方案
- 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
- 2022《中国诗词大会》真题题库汇总(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