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1页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2页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3页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4页
医院感染岗前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感科 2018.03.08,1,PPT学习交流,1、医院感染相关概念 2、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流程 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5、职业暴漏(手卫生)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7、传染病组织机构及职责 8、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及流程 9、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10、我院有检测能力的传染病报告(乙肝、丙肝、梅毒、肺结核、HIV等的诊断及报告) 11、2015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12.流感诊疗常规 13、“精准扶贫”相关政策 14、观看“手卫生操作视频” 最后:测试,主要内容,2,PPT学习交流,一、医院感染概念,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2、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3,PPT学习交流,医院内感染的涵义如下: 1医院内感染必须发生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感染而在院外或转院后发病的病人,不包括在院外感染而在院内发病的病人。 2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从人院后第一天算起,超过平均潜伏期而发病的,应为医院感染。但由于潜伏期变动幅度较大,还应参照病原学及流行病学资料来确定。 3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病人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内感染。 4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而门诊病人、陪住者、探视者流动性大,发生医院内感染不易发现和

3、判断,一般不列为研究对象。,医院感染概念,4,PPT学习交流,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某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如病区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病例,在做好登记的同时,立即(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或专、兼职负责人),医院感染暴发,5,PPT学习交流,: 交叉感染:即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间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引起的感染。 自身感染又称内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自于病人本身的感染。因病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病人全身抵抗力降低,即可引起自身感染。例如术后伤口感染的葡萄球菌来自自身皮肤;链球菌来自口腔;气性坏疽及破伤风杆菌来自肠道。另外由于长期

4、使用抗生素等造成菌群失调症,使一些部位的耐药菌异常增殖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感染,如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等。 医源性感染:即指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材料及场所的消毒不严,或由于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带入传染:病人入院时已处于另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传给其他患者。如痢疾病人入院前已感染上腮腺炎,入院后发病,致使腮腺炎在医院内传播开来。,医院感染的类型,6,PPT学习交流,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体弱者。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者。 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者。 住院时间长的,手术时间长的。,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7,PPT学习交流,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

5、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以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并且保证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率50%。 三、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和“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 四、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五、对疑似医院感染的诊断,主管医生报告科主任,会同该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及检查,作好讨论记录,讨论后能确

6、定的按本制度第三条的规定进行报告。 六、小组讨论尚不能认定的,须将该病员的全部资料及讨论的结果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最后认定或否定。,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及流程,8,PPT学习交流,1、医疗废物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医院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2、医疗废物管理监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部门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工作要求、组织培训、业务指导、监查考核,确保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3、各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或者指定负责人为科室责任人,负责落实并执行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预防、控制和杜绝医疗废物流失、泄

7、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对意外发生能作出应急反应。 4、医、护、药、技、员、工等均为医疗废物管理的执行者、维护者。自觉依法执行和维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各项相关管理制度。违规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5、医疗废物处理专职(兼职)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度和实施办法,无故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将承担法律责任。,三、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9,PPT学习交流,院长 (全面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分管院长 (具体分管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总务科 感染管理办 护理部、门诊部 保卫科 负责废物暂存 负责业务培训、 负责产生地废物管理 负责阻止医疗废物 及中

8、转管理 指导、督查 的院外流失等 医疗废物中转站 全院医疗废物产生地 负责收集、转运 负责分类、消毒、转移,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体系,10,PPT学习交流,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B/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C/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D/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E/、废弃的血液、血清。 F/使用后

9、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医疗废物分类,11,PPT学习交流,2、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置于防渗漏的容器内或双层黄色包装袋密封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的专职人员将其浸泡于福尔马林液中固定或冷藏。 (2)定期包装打包封扎过称登记,送指定地点焚烧处理。,12,PPT学习交流,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锐器医疗废物使用后置于防渗漏耐刺的硬质容器内,转运处置前向容器内注入足量的、高水平

10、的消毒剂,即密封容器后置黄色塑料袋内封扎后送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过称登记。 (2)暂时贮存地点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转运,并按规定办理转运手续,13,PPT学习交流,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并标签注明,按感染性废物的焚烧方法处理。 (2)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处置,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标准执行。,14,PPT学习交流,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刻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 (2)批量的含有

11、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少量破损的体温计可置入损伤性医疗废物中处置。,15,PPT学习交流,1、以上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2、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医院应有统一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规定。 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应录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

12、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医疗废物收集要求,16,PPT学习交流,6、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8、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点分类收集各科室送交的医疗废物,并负责过称登记。建立医疗废物收集统计表,按日按月统计汇总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备案。 9、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17,PPT学习交流,感染性废物:黄色专用

13、医疗垃圾袋(传染性的用双层口袋) 损伤性废物:专用黄色锐器盒 (生活垃圾黑色口袋),收集容器,18,PPT学习交流,19,PPT学习交流,我院医废处置交泸州吴辰医疗废物处置公司。医院暂存不超过2天,废物交接登记本及转移联单保存3年。,20,PPT学习交流,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80 号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经2003年6月4日国务院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1,PPT学习交流,第四章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第二十二条从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医疗废

14、物集中处置的活动。 第二十三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22,PPT学习交流,(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四条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并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23,PPT学习交流,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者

15、或病人的血源性病原体(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五、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24,PPT学习交流,职业暴露的原因,1、针刺: 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 HBV:6.0-30.0%、 HCV:0.4-6.0%、 HIV:0.25-0.4%,2、切割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缝合中。,25,PPT学习交流,职业暴露的原因,3、抽血 将血样标本注入试管中;拔出针头时。,4、直接接触 收拾手术污物;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 分

16、离输液器时。,26,PPT学习交流,职业危害因素,27,PPT学习交流,手部皮肤发生 破损,在进行 操作时必须戴 双层手套,注意防止被针 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 伤或者划伤,禁止用手直 接接触使用 后的针头、 刀片等锐器,特别警示,28,PPT学习交流,关于手卫生,手卫生 设施,手卫生 现状,手卫生 方法,29,PPT学习交流,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间,从同一个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伤口敷料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

17、物品后;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洗手指征,30,PPT学习交流,31,PPT学习交流,洗手方法,32,PPT学习交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正确的洗手方法:每步要持续15 秒钟!(洗手步骤:心、背、交叉、弓、指、尖) !,33,PPT学习交流,职业暴露后的处理,34,PPT学习交流,1,2,3,4,5,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用肥皂在流动水下冲洗5分钟,碘酒、酒精消毒伤口,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请有关专家评估刺伤并指导处理,局部处理流程,35,PPT学习交流,报告部门负

18、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登记锐器伤表格,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院感科。 登记内容包括: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操作程度;暴露源种类;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等。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汇总,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汇总后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和登记,36,PPT学习交流,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37,PPT学习交流,传

19、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传染病是指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类疾病。,38,PPT学习交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对部分传染病进行了调整如下: 1、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 2、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 3、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国卫疾控发【2013】28号文件通 知,39,PPT学习交流,在中华

20、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一切单位和个人”,既包括我国的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包括我国领域内的外国驻华机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单位;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在我国境内的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等一切自然人。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和国际惯例,所有驻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必须遵守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没有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豁免权。,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40,PPT学习交流,法定传染病分类管理的法律规定 (根据新法修订) 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

21、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9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41,PPT学习交流,1甲类传染病(2种)必须2小时内报告或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 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26种)必须6小时内报告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

22、、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42,PPT学习交流,丙类传染病(11种)必须24小时内报告 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 )、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43,PPT学习交流,医院成立传染病管理委员会,院长为委员会主任,成

23、员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组成。办公室设在院感科,负责传染病的日常工作及网络直报,六、我院传染病组织机构及职责,44,PPT学习交流,1、实行领导负责制:根据本单位疫情报告工作基础,制定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计划,对本单位疫情报告工作经常进行自查,对院感科工作进行考评、指导和督促,确保疫情报告质量,45,PPT学习交流,2、教育和培训: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进行教育与培训。让每一个医务人员熟悉各类传染病病种,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诊断标准、报告方法和报告时限,了解医院有关疫情报告的各项制度

24、,掌握各种卡、表、册的填报规定;,46,PPT学习交流,3、加强制度管理:实行首诊报告制、医嘱制,并将疫情报告工作纳入医院管理工作的内容。 4、督查与指导:坚持经常性的检查、督促、指导与管理。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行为偏差,确保依法办事; 5、对本单位和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导;,47,PPT学习交流,6、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对本院提出的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见; 7、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汇报工作情况,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告。 8、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感科,具体负责传染病管理的日常工作和网络直报工作。,48,PPT学习交流,为认真贯彻实施

25、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 1、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院感专职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2、门诊医生诊治病人,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体清楚。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肺炎、不明原因肺炎和肺炭疽的病人、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2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疫情网络直报,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和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通过疫情网络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七、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及报告流程,49,PPT学习交流,4

26、、责任报告人发观麻疹、白喉、百日咳、脊灰、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市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人,以最快方式报告防疫站并配合检诊。 5、责任报告人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应准确、完整、字体清楚,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 6、诊治传染病病人时,要按规定作好消毒、隔离措施。 7、疫情管理人员要按规定作好疫情的收集报告工作,每月一次传染病漏报自查,做好门诊日志、疫情旬报、传染病花名册、自查统计、奖惩情况等资料并存档。 8、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医院负责人不履行职责,违反以上规定,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传染病管理制度,50,PPT学习交流,51,PPT学

27、习交流,及时、准确。 字迹清楚,无涂改。 栏目填写完整,准确。病例“诊断时间”应到小时(必填项) 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为必填项。 备注栏填写诊断传染病的阳性体征。,八、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52,PPT学习交流,身份证号:提示X字母用小写 年龄:从业人员不能年龄在14岁以下;14 岁以上不能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 患者工作单位:幼托、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必填,53,PPT学习交流,临床诊断:脊灰、HIV、涂(+)、仅培阳不可填报; 实验室诊断:改为“实验室确诊”,菌(-)、未痰检、AFP不可填报; 疑似病例:脊灰、艾滋病、HIV、涂(+)、仅培阳、

28、AFP不可填报;,病例分类:,54,PPT学习交流,病原携带者:仅霍乱、脊灰、乙肝、伤寒、副伤寒、间日疟、恶性疟可填报(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其他病种的病原携带者可不报告); 病例分型:乙肝、丙肝、血吸虫病的急慢性为必填项,55,PPT学习交流,诊断时间”,必填项且必须精确到小时 诊断时间、医生填卡日期、报告卡录入时间、死亡日期不能早于发病日期;诊断时间不能晚于当前时间,56,PPT学习交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抗体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乙型肝炎标记物 丙型肝炎抗体,我院传染病实验室检查能力,57,PPT学习

29、交流,58,PPT学习交流,乙肝,59,PPT学习交流,以下情形不用报告:1、乙肝携带者2、在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乙肝在持续接受治疗的病例(临床医生需注明诊断时间和诊断医院)3、复诊乙肝病例(复发病例除外),乙肝报告,60,PPT学习交流,丙肝,61,PPT学习交流,丙肝,62,PPT学习交流,梅毒,选自性病病例一、实验室检测结果: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抗原实验(RPR、TRUST) 阳性 2、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抗原实验(TPPA) 阳性 二、其它条件: 1、流行病学史: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有梅毒感染史(有典型临床表现除外) 2、临床表现:有相应梅毒临床表现 三、诊断 1、

30、有临床表现梅毒:必须满足有相应临床表现+至少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抗原实验阳性 2、无临床表现梅毒:必须满足有相应流行病学史+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实验阳性 报告工作指南(试行),63,PPT学习交流,一期梅毒诊断关键点:必须有硬下疳的表现二期梅毒诊断关键点:出现多行性皮损,病期在2年以内三期梅毒诊断关键点:必须有晚期良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或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或心血管梅毒的临床表现,且病期必须2年以上。隐性梅毒诊断关键点:无任何临床表现,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阳性。胎传梅毒诊断关键点:检测用血液必须为婴儿血,而不是脐带血,梅毒,64,PPT学习交流,梅毒报告,以下情形不用

31、报告: 一期梅毒: 1、发病后在本医疗机构就诊前,已到其它医疗机构就诊并诊断为一期梅毒。但对于患者到不报告性病的医疗单位如私人诊所、民营医疗机构就诊除外 2、已被诊断为一期梅毒,经过治疗后,进行复诊与随访检测的。 3、一期梅毒跨年度复诊与随访检测的 二期梅毒: 1、发病后在本医疗机构就诊前,已到其它医疗机构就诊并诊断为二期梅毒。但对于患者到不报告性病的医疗单位如私人诊所、民营医疗机构就诊除外 2、已被诊断为一期梅毒,经过治疗后,进行复诊与随访检测的。 3、被诊断为二期梅毒,经过治疗,但治疗不规范,导致血清复发,再次出现二期梅毒皮损的 4、二期梅毒跨年度复诊与随访检测的,65,PPT学习交流,梅

32、毒报告,三期梅毒:1、发病后在本医疗机构就诊前,已到其它医疗机构就诊并诊断为一期梅毒。但对于患者到不报告性病的医疗单位如私人诊所、民营医疗机构就诊除外2、已被诊断为一期梅毒,经过治疗后,进行复诊与随访检测的。3、一期梅毒跨年度复诊与随访检测的隐性梅毒:1、既往有梅毒诊断和治疗史,本次检查发现梅毒血清检测结果阳性2、医疗机构不具有梅毒诊断能力的医生,如非皮肤性病科室(内科、外科、儿科等)的医生,但不具备诊断能力时,对入住院病人、术前检查、孕产妇、婚检人群、其它相关检查等发现的梅毒血清实验阳性者,不应直接进行梅毒诊断与报告。应通过转诊或会诊,按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报告。3、既往梅毒治疗者,在进行梅毒复诊与随诊或跨年度复诊与随诊检测时,梅毒血清实验阳性者。,66,PPT学习交流,流行性感冒,67,PPT学习交流,其它感染性腹泻病,68,PPT学习交流,手足口病,69,PPT学习交流,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