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ppt_第1页
自考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ppt_第2页
自考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ppt_第3页
自考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ppt_第4页
自考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7/22/2020,1,本章主要内容,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 二、常见问题行为及预防 三、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2.发育成熟度,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是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作用: 首先,遗传赋予了人们感知觉器官、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它们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次,遗传带给人们呢的肤色、体型、相貌等生理特征也间接影响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

2、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2.发育成熟度 p97 成熟度:是指机体发育所达到的某种水平。 作用: 个体发育成熟的快慢,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等重要其滚的成熟度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发展。 例子:婴儿排尿训练 p98,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1.气质 2.情绪 3.需要 4.自我概念,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1.气质 p98 气质: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 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 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缓

3、慢照看型。,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1.气质 p98 气质与问题行为的关系:p98表格 但需明确,气质类型并非是导致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 环境与气质的“匹配”度才是问题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2.情绪 p98 分类: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p98 积极情绪对儿童认知、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消极情绪会干扰大脑和破坏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4、 2.情绪 p98 儿童情绪的表现特点: 具有不稳定性,易变换、易冲动、易外露、易传染。 小班:情绪波动大 中大班: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有所增强,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2.情绪 p99 卫生保健: 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让幼儿感受到爱、关心和尊重,产生安全感、愉悦感和满足感,注意引导幼儿适当地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绪,不高兴时能听从成人的哄劝,不乱发脾气,可使学前儿童保持良好情绪,有利于心理健康。,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2.需要 p98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5、 幼儿的需要: 从生理需要看,学前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科学合理的饮食与营养、适当的游戏与活动等。 从心理需要看,学前儿童需要被接纳、被信任、被尊重,需要友情、亲情。,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2.需要 p98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幼儿的需要: 从生理需要看,学前儿童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科学合理的饮食与营养、适当的游戏与活动等。 从心理需要看,学前儿童需要被接纳、被信任、被尊重,需要友情、亲情。,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2.需要 p98 布拉泽尔顿博士和格

6、林斯潘博士提出,婴幼儿有六种不可或缺的需求。,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4.自我概念 包括:自我认识+自尊。 儿童自尊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些在儿童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心理因素 4.自我概念 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 p100 如果“重要他人”在评价儿童时传递的信息是肯定的,并采取沟通、接受、关注、支持、鼓励等积极的方式,那么孩子容易对自己肯定,其自我价值感就会高。,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

7、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1.儿童早期生活经验 2.家庭 3.托幼机构 4.其他环境因素,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1.儿童早期生活经验 p100 佛洛依德认为,儿童早期生活经验对其人格废渣至关重要,早期经验和经历是建立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基础。,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2.家庭 p101 主要关注领域: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婚姻状态、父母的个性特征等。 家长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等

8、方面。,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2.家庭 p101 (1)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良好的行为示范、相互关爱的家庭氛围和丰富充实的生活使儿童获得健康的心理。 (2)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婴儿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从而影响儿童的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行为,并维系着人的终身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2.家庭 p101 (3)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尤其是在社会性发展、个性特征和情绪情感等方面。 (4)父母对孩子爱和接纳,儿童的心理向着积极健康地方向发展。,第一

9、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3.托幼机构 托幼机构:教育环境+教育过程 教师教育行为的类型:高控制型、完美型、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3.托幼机构 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p102 良好的师幼关系可增强幼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幼儿心情愉快、情绪饱满、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相反,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的产生。 同伴关系可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发展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还可满足对归属、爱和尊重的基本需要,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10、,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一、影响学期儿童心理及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社会因素 4.其他环境因素 社区、媒体、社会变革等,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及评价 (一)标准 智力正常 较好的适应能力 情绪愉快安定 乐于与人交往 行为统一协调 性格良好,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及评价 (二)检测工具,第二节 学前儿童常见问题行为及预防,一、问题行为的产生与识别 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 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一、问题行为的产生与识别,(一)产生 (二)界定 (三)判断方法,一、问题行为的产生与识别,(一)产生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

11、后天习得的结果。 学前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不断尝试学习从而获得各种行为。 产生的原因:p104 1、源于他们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一些行为模式 2、与他们没有很好地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宜的有关。,一、问题行为的产生与识别,(二)界定 异常行为通常 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表现显著异于常态。 2、经常出现的时间比较长,对儿童自己和他人带来影响。 3、是儿童自己不能控制和有效处理的行为,需要他人帮助解决。 4、排除疾病或缺陷所致。 5、行为表现比较单一、程度轻,且随年龄的发展而变化。,一、问题行为的产生与识别,(三)判断方法 首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 其次,对上述观察的结果进行甄别和初步判断 还可用儿童

12、行为量表进行测查和初步筛查 注意:把握好问题行为和正常行为的区别。例子“多动”与“好动 ”p105,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一)预防 (二)矫正,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一)预防 p105-109 托幼机构的重要任务:引导、指导、帮助、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 预防的重点: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儿童自律能力培养、行为管理与指导等,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一)预防 p105-109 1.环境创设 (1)合理布置教室 (2)保持班级良好秩序 (3)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 (4)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一)预防 p1

13、05-109 2.学前儿童自律能力培养 自律能力:是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的关键。 (1)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策略p107 (2)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棉花糖实验”,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一)预防 p105-109 3.行为管理与指导 (1)建立行为规则 (2)与儿童沟通 (3)示范与赋权 (4)开展相关课程活动,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一)预防 p105-109 4.家园合作 保持教育一致性,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1.行为疗法 2.游戏疗法 3.家庭疗法,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1.

14、行为疗法 观点:当某种行为受到正强化时,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多,反之,行为发生频率自然会减弱或消失。 适用:攻击性行为、破坏行为、违纪行为、社会行为退缩、吸吮手指等,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1.行为疗法 (1)实施步骤 第一步,调查评估 第二步,设计矫正方案 第三步,实施及评估,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1.行为疗法 (2)常用方法 1)奖励法 2)消退法 3)榜样法 4)惩罚法 5)隔离法 6)代币法,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常用方法 1)奖励法 含义:对儿童表

15、现出的适宜行为及时表扬和奖励。 奖励物: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活动奖励。 实施要点:p111,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常用方法 2)消退法 含义: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采取不理睬、不注意、忽视其行为的方法,使儿童不良行为因没有得到强化刺激而降低。 实施要点:p110,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常用方法 3)榜样法 含义:指通过给儿童树立好的榜样,让幼儿模仿学习。 实施要点:p110,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常用方法 4)惩罚法 含义:当儿童出现某一不良行为时

16、,通过收回或取消他可能得到的奖励或给予厌恶刺激,使其不良行为减少。 实施要点:p111,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常用方法 5)隔离法 含义:当儿童出现某些问题行为时,立即停止他的一切活动,对儿童进行顿时隔离。 目的:立即阻止不良行为,同时促使儿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调整情绪。 实施要点:p111,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常用方法 6)代币法 含义:采用小红花、五角星、印章图案、塑料片等物品作为计数工具,没定儿童出现一个良好行为就获得一定数量的物品,当物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可换取一个孩子喜欢的强化物。

17、 实施要点:p111,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2.游戏疗法 含义:运用游戏活动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 广泛运用:沙盘游戏 适用:攻击行为、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违纪行为、社会适应障碍等,二、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二)问题行为与矫正 p109-111 3.家庭疗法 含义:将家庭作为一个治疗对象而实施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观点:儿童问题行为或心理障碍的出现与家庭密切相关,任何问题行为都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一)攻击性行为 (二)幼儿社会退缩 (三)暴怒发作 (四)吮吸手指 (五)习惯性阴部摩擦,三、幼儿

18、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一)攻击性行为 p112 表现: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推人、骂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东西、扔东西等。 1.分类 (1)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关系攻击。 (2)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一)攻击性行为 2.原因 3.预防与矫正 P112 首先,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及表达想法的方式,学习情绪的释放和调节方法 其次,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班级氛围。,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二)幼儿社会退缩 含义:在社会情境中,不与他人交往、游戏,而只是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 p113 表现:幼儿在幼儿园和公众场所都表现出

19、不与人交往、游戏,就属社会退缩行为。,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二)幼儿社会退缩 1.原因 2.预防与矫正 p113 首先,针对交往鞥里和表达能力弱的幼儿,更要加强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指导 其次,针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幼儿,应加强家园合作,蓄念幼儿生活资历和自我服务能力。 再次,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工作,在生活中放手让孩子尝试和体验各种交往活动。,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三)暴怒发作 含义:学前儿童的欲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以大声哭闹、尖叫,或在地上打滚、碰头,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等方式要挟成人,直至满足自己的要求为止。 1.原因 2.预防与矫正 冷处理,三、幼儿园

20、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四)吮吸手指和恋物 含义:大年龄儿童当紧张、无聊、焦虑、疼痛时,习惯性地将手指放入口中吸吮。 恋物 4岁以上仍经常发生吃手指的行为被视为问题行为。,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四)吮吸手指和恋物 1.原因 2.预防与矫正,三、幼儿园常见问题行为及矫正,(五)习惯性阴部摩擦 P114 1.原因 p114 湿疹、蛲虫病、生殖器不卫生、衣裤太紧等 2.预防与矫正 p114,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一、情绪障碍 二、睡眠障碍 三、语言障碍 四、发育障碍,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一、情绪障碍 (一)恐惧症 (二)焦虑症,(一)恐惧症,含义:指对某一事物或

21、情境产生不必要的、高度的害怕反应。 区分: 恐惧症vs一般意义的恐惧、害怕 原因:个性特征、早期经历。 预防及矫治:系统脱敏法、模拟示范、心理暗示等。,(二)焦虑症,含义: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 学前儿童多见:分离焦虑。 原因: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 预防及矫治:心理治疗。,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二、睡眠障碍 (一)夜惊 (二)梦魇 (三)睡行症,(一)夜惊,含义:睡眠中突然出现短暂惊扰症状。 原因 116:多因素。 预防及矫正 p116:一般不需要治疗。,(二)梦魇,含义: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 原因 p116:多见白天受惊吓;或患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睡眠姿势

22、不当,压迫了身体等。 预防及矫正 116:不需要治疗。,(三)睡行症,含义:俗称梦游症。 原因:多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 预防及矫正:不需要治疗。,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三、语言障碍 (一)语言发育迟缓 (二)口吃,(一)语言发育迟缓,含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同龄于儿童的正常水平。 原因 P117: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发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过分溺爱等原因。 预防及矫正P117: 对表达性语言障碍的儿童,采用鼓励和训练说话的方法迫使患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 对语言理解能力发育迟缓的儿童,重点放在对语言理解的训练和听觉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