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田国际广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_第1页
湾田国际广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_第2页
湾田国际广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_第3页
湾田国际广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_第4页
湾田国际广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湾田国际广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一、建筑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国家、省颁布、制定的相关规范、规定、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6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006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_50352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公

2、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由湖南湾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用地红线图由湖南湾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现状地形图由湖南湾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湾田国际广场前期策划报告由湖南湾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湾田国际广场规划设计方案竞选任务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长政发200930号)长沙市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几项具体规定(试行)(长规发199814号)长沙市建筑工程配建停车场(库)规划设置规则 (长政办发20053号)长沙市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管理规定 (长政发200534号)2、项目背景长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休闲娱乐之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伟

3、人故里,是美食的天堂,是制造明星的梦工厂。随着长沙高铁南站的通车,位于长沙市雨花区的武广新城片区,作为长沙市东城战略的实施,武广新城将以崭新的面貌、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蕴涵的巨大商机展示在世人面前,武广新城也将以“长沙浦东”为发展目标,树立长沙东大门的新形象。武广新城位于长沙市东部,西靠京珠高速,南至湘府东路,东、北两面被风光秀丽的浏阳河围绕,总用地面积约18.9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8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面积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1、中南地区区域性的铁路客运中心;2:具有商务功能的交通枢纽型的城市副中心。产业定位:集快速交通、现代商业、商务休闲、优美人居于一体,构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配

4、套完善的高品质城市功能区。3、项目概况区位:本项目位于长沙市武广新城片区,地处长株潭融城后的中心区域。北面紧临香樟路,西面为黎托路,临近京株高速公路,南面和东面为黎郡新宇康景园安置小区,东侧为花侯路。距武广高铁火车站约400米,距雅礼雨花中学约600米。项目周边交通方便、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景观资源。交通:花侯路毗邻武广长沙南站,远借机场高速直达黄花机场,借助两种最为快速的运输方式实现陆空对接的立体交通。借道红旗路直达长沙市核心工业基地长沙县,实现两个城市副中心的对接。香樟路西接城区,东抵浏阳河畔,接韶山路进入中心市区,接南二环畅达河西。香樟路经项目北侧穿花候路而过,对地块与周边的视

5、线联系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黎托路与香樟路十字路口处设有环状人行地下通道,对地块与其西侧北侧人流的衔接起到积极作用。南部九号路尚未完全建成,黎郡新宇安置小区一期在此处设有出入口。场地现状:场地整体用地较为平整,无较大高差,内部目前保留有长托村支部和一栋多层建筑。场地与武广高铁长沙火车南站之间有良好的视觉联系 。4、设计理念 本案是顺应武广高铁的存在应运而生的产物,它的特性、功能、外观等等都和它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它是地域化的产物,是现代生活方式的支撑物,是以城市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建筑群。 项目以“自然有机”为设计理念,巧妙地运用曲线、圆形为设计符号,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以梯田、山水为造型元素,意图打造

6、出一个风格独特,环境优美的一站式购物公园和地标性的超高层建筑。从高铁站方向往项目眺望,两栋超高层和公寓楼形成了类似自然山体般的天际轮廓线;近观商业区退台式屋顶绿化则具有地域特色的梯田效果;置身其中,水波纹的流水地面铺装更使人感受到商业的活泼气氛。由此形成一个由远及近的整体自然感受,让人领略到蕴涵于项目中的湖湘山水的美好意境。巧妙地融地域文化于项目之中,师法自然使其更趋理性与合理。建筑空间布局结合地块的无棱角、不规则形体特征,运用仿生学原理,行云流水般的立足于地块内,形成无序有律的空间格局和兼容并蓄的空间氛围,纳人于有形无意之中,即呼应了水波状流畅造型的高铁站,又打造出玲珑有致的平、立面,创造了

7、灵动丰富的中心景观区域,整个项目表达出自然、有机的整体语言。所有建筑平面均呈有机状态,开放式的设计思维创造出无棱角、连续的室外空间,消除了因建筑群体中各个单体外部形态过硬而产生的空间压力,使建筑间关系和谐宜人,也使建筑很好地契合地块特点,犹如从地块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建筑的造型从律动星空的流线型汲取灵感,隐喻长沙作为星城的身份魅力。建筑外立面的玻璃幕墙呈现出自然的螺旋上升式,表现出建筑纤细挺拔、蓬勃向上的形态,喻意项目建成后的一派繁荣和蒸蒸日上的景象。项目定位:根据项目所处区域条件、功能规划,本方案旨在打造出一个以高档商业、大型百货、娱乐休闲、高档公寓以及五星级酒店和5A级写字楼的精品复合功

8、能建筑群,以新技术新材料为支撑,实现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成为武广片区的核心价值区,树立长沙东大门的标志性形象。5、总体规划在总图规划上,呈现出以商业为主体,酒店写字楼为核心,高档公寓为辅的态势。考虑到项目北边沿黎托路两侧均为规划的商业金融用地,并已有项目入驻,将来势必会引入大量商业人流,而花侯路为城市快速干道,不利于人流的汇聚;所以本项目商业以西北侧为主布置,同时结合南侧安置区沿街商业在南侧布置部分沿街商铺。主要商业入口广场在用地西北侧打开,并在地块中心形成商业内广场。地下商业区与城市地下通道相对接,有利于加大客流量,并形成地上的内、外商业街,大型百货、地下商业街三位一体的立体商业系统。

9、 230米的标志性超高层五星级酒店、写字楼位于项目东北角,与其右下角的180米高的写字楼相互映衬,成为出高铁站第一眼便看到的一个城市地标建筑。高档配套公寓位于项目南边,拥有独立的庭院景观和独立的入口区域,具有一定私密性,同时,靠近南侧居民小区也有利于居住于此的人们体验更浓厚的自然朴实的生活氛围。5.1、功能分区三大功能分区 本项目总体功能分区为三大块,分别是西侧的集中商业区、东侧的酒店办公区和南侧的高档公寓区。由此三大功能分区围合而成了一个中心商业休闲内广场。其中集中商业区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小型零售、各式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康体、观演等诸多商业元素于一身。酒店办公区包括五星级酒店、写字楼,部

10、分裙房为高档商业。高档公寓区也设有沿街商业门面。5.2、交通流线本设计方案采用了设计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方式,保证了商业人流、商业物流、酒店人流、车流、写字楼人流车流、公寓人流车流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尽可能的减少了各流线之间的交叉干扰。主要车行流线包括:商业购物车行流线,货物车行流线;酒店车行流线;办公车行流线;公寓车行流线,根据不同功能的车行流线,沿用地车行道四周共设置5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满足不同功能停车需求。设两层地下车库,有效的组织了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的车流,并实现人车分流,对项目西北角的下沉式商业广场和项目内商业休闲广场的人行流线不产生干扰。主要人行流线包括:商业人流;酒店人流、写字楼

11、人流、公寓人流等。通过对周边的商业环境分析和交通分析,设计将商业人行主入口广场设置在用地西北角,并与下沉广场和步行街入口相接,同时在用地沿黎托路南侧设置步行街入口。将酒店人行入口设置再花侯路与香樟路交叉口附近,写字楼人行入口设置在九号路东侧,公寓人行入口设置在9号路中部。在整个用地规划内形成了完善的交通结构网,真正做到了人车分流,人货分流。5.3景观环境 为了在高容积率的地块中营造出绿色生态的景观环境,让活动在这空间中的人最大程度地亲近自然,本方案结合商业空间功能设计了由退台式屋顶花园、多层次中心商业景观广场、开放性绿化景观所组成的三套景观体系。其中集中商业区和高档商业区的两大块退台式屋顶花园

12、相对望,形成对话关系,犹如山间的梯田,错落有致,以其优美的弧线自然生长在周边建筑的“高山”之下,购物之余休憩于此,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闭上双眼,仿佛能嗅到田野的芬芳。并在商业街北入口处用商业景观通廊相连接, 可提供不同角度的景观视野。多层次中心商业景观广场由依附于集中商业区的下沉式广场和商业内广场组成,并结合下沉广场之间的高差设计了跌水瀑布景观。双层广场为多面商业人流提供充足的休闲驻足之地,充分满足了一站式购物公园的休憩需求。开放性绿化景观自由点缀于项目之中,形成沿街景观通廊。6、建筑设计6.1复合型商业组群 商业区的规划设计完全根据人流及车流的状况以及科学合理的建筑功能布局来进行统筹安排

13、。三面商业的态势,高、中档商业的分布,大型购物中心、小型零售业的业态组合,多层次景观平台的融入,另有中心景观广场区观演舞台的设置,组合成面向不同消费人群的集购、游、玩、观、憩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公园。以世界级商业中心定位,严格按照餐饮18%、娱乐30%、零售52%的黄金比例安排商业布局,缔造了现代新型商业购物形态。商业组群由三大商业分区和三条商业步行街组成。三大商业分区 集中商业区:集中商业区位于项目西侧,主入口设置在西北角,以红色倒锥体形作为醒目入口标志,将人流汇集于此,倒锥体上大下小的的造型也隐喻了商业聚宝盆的气场。另在商业入口广场内设下沉广场与城市地下通道相对接,双向引入人流。功能分区:一

14、、二、三层为主题百货,二层设有部分精品店;四层为图书城、儿童乐园;五层为数码城、电玩城;六层设美食广场、国际电影城。沿街店铺可视性和通达性强。 高档商业区:高档商业设置在超高层裙房内,一三层为奢侈品品牌店,四层为娱乐休闲,设置养生足浴、棋牌休闲、美容SPA等。 沿街商业:高档公寓裙楼做复式商业门店,为公寓区就近提供配套服务。并与南侧居住小区沿街门面形成商业街。三大商业步行街 室内步行街:贯穿大型商场南北向,东西两侧店铺视野开阔,逛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四季美景和外部热闹的商业氛围。 露天步行内广场:由项目三个主要建筑功能分区环抱而成,景观丰富,可休憩可游玩,国际知名品牌店云集于此,成为不折不扣的时

15、尚走廊、潮流先锋。 地下步行街:集中商业区和高档商业区均设有地下步行街,并相互贯通,可设小吃街、非主流门店。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项目以先进的商业设计理念,运用现代化的商业设计手法,以环形流线把大量的人流均匀分布到商业区的每个角落。明确的各功能分区出入口设置给人强烈的方向感,使人倘游其中也不会迷失方向。6.2超高层5A级酒店写字楼本案中流线型的两栋超高层成为项目的点睛之笔,视觉上自由流动的建筑外立面,在技术上采用了小折线模拟曲线的形式,营造出高山流水般的建筑语境。230米五星级酒店写字楼地下3层,地上58层。在平面造型上,圆形平面四角做内弧型缺角,每层设置一个空中花园,以螺旋上升式设置。交通组

16、织上,在底层设置十八台电梯和两组消防楼梯,其中低区办公电梯六台、高区办公电梯五台、酒店直达电梯三台、两部直达观光电梯,两部消防电梯。在22层、41层设避难层。在空中酒店大厅层另设四台酒店电梯,酒店直达电梯取消。电梯分多区设计,有效地缓解了超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问题。功能分布上,酒店地下二、三层为地下车库,地下一层为部分商业和车库。四层裙房包含康体、娱乐宴会、会议等酒店配套功能。540层为5A级写字楼,4257层为酒店,其中56层为行政层,57层为总统套房层,58层为酒店配套层,另设屋顶观光层。180米的超高层写字楼地下3层,地上45层。在交通组织上分为高低区电梯,功能主要为写字楼,设两个避难层。

17、两栋超高层均设置直升机停机坪。6.3高档公寓高档公寓为写字楼的配套,提供了多种精品户型,分别有厅室合一型、一房一厅、一房两厅、两房两厅等多种产品类型。户型设计通风、采光良好,居住舒适性佳,景观视线开阔,周边配套齐全,满足了商务人士临时住所、长期居家的需求。五星级物业管理、智能化住宅设计为住户带来尊贵的居住体验。7、生态设计空中花园屋顶花园开放绿色共享空间8、分期开发建议根据商业地产经验,建议先开发商业以汇聚人气,后开发公寓,有效回笼资金。最后开发超高层写字楼和酒店,树立品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76358.98(114亩)净用地面积51994.80(78亩)代征用地面积24364.18(

18、36亩)总建筑面积.43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06其中商业70166.76五星级酒店42406.36写字楼.44公寓46750.50地下车库面积.37建筑占地面积19750.82建 筑 密 度38%容 积 率6.0绿 地 率25%停 车 位2750其中地 上150地 下2600二、结构设计1、项目概况1.1、建筑基本情况:湾田国际广场为湖南湾田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集写字楼、酒店式写字楼、公寓、商业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位于武广高铁火车站南约400米处,地处长株潭融城后的中心区域。总用地面积约7.6万m2,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米,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栋180米高5A写字楼和1栋230米

19、高5A酒店式写字楼坐落在东侧的四层商业裙房上;一栋25层公寓和一栋30层公寓坐落在南侧的二层商业裙房上;西侧为六层的商业建筑;整个建设场地设置有3层地下室,并且局部考虑地下室人防设计。1.2、建筑单体结构特征:1.2.1、高层写字楼:平面均为圆形,其中北侧酒店式写字楼高230米,地下三层,层高3.4米,地上56层(含4层裙房),一层层高5.4米,二四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4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南侧写字楼高180米,地下三层,层高3.4米,地上40层(含4层裙房),一层层高5.4米,二四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4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楼面采用钢

20、筋混凝土梁板体系。1.2.2、公寓:平面为矩形,高90米,地下3层,层高3.4米,地上分别为30层和25层(含2层裙房),一层层高4.2米,二层层高3.6米,标准层层高3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1.2.3、商业:地下3层,层高3.4米,地上6层,一层层高5米,其它层高4.5米,主要柱网尺寸为8.4米8.4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1.2.4、地下车库:主要柱网尺寸为8.4米8.4米,地下3层,层高3.4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2主要设计依据2.1、本工程单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

21、:0.35kN/m2(50年一遇),0.40kN/m2(10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B类基本雪压:0.45kN/m2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一组2.3、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22、规程(JGJ 3-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J 220-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其它现行国家规范规程3、建筑分类等级3.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3.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3.2.1、高层酒店式写字楼、写字楼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内、外筒剪力墙抗震等级均为一级。其中230米高酒店式写字楼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判别属于超限高层,应进行超限专项审查。3.2.2

23、、高层公寓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3.2.3、商业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3.2.4、地下车库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在主楼四周做沉降后浇带,纯地下室每隔30米左右设置抗收缩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3.2.5、地下车库高层写字楼范围及其外围三跨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提高一度按七度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3.3、地下室防水等级

24、为二级。3.4、地基基础设计等为甲级。3.5、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核六级(暂定)。4、基础方案因无地质报告,基础拟采用桩基础,具体视地质情况而定。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层数为三层,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可考虑采用桩锚支护。5、建筑结构材料高层写字楼、酒店式写字楼、公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C30,商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地下车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钢筋采用HPB300级及HRB400级钢筋。砌体填充墙: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6、计算程序该工程写字楼、酒店写字楼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版),和北京迈达斯技术有

25、限公司编制的“MIDAS/Gen”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采用“SATWE”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其他单体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版),进行结构整体计算分析,分析时考虑扭转耦联效应。三、 给水设计1、水源从香樟路及花侯路的市政给水管网各引入一条DN250的给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状,供给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供水压力约0.20.250MPa。1、2用水定额及总用水量生活用水定额:酒店用水定额400L/人.d,公寓用水定额250L/人.d,商场用水定额6.0L/m2.d , 办公用水定额50L/人.d , 餐饮50L/顾客次,停车场用水定额2L

26、/m2.d,,道路及绿化浇洒用水定额2L/m2.d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2600m3/d。热水用水定额:酒店用水定额160L/人.d,餐饮20L/顾客次,最高日热水用水量为260m3/d。1、3 生活给水系统整个大楼生活给水分区供给:地下室至地上二层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给; 二层以上采用“水箱+变频给水设备”加压供水,100m以上超高区采用“转输水泵+转输水箱+变频给水设备”的串联加压供水方式。1.4 生活热水系统酒店裙房、公寓设计全日集中供热水系统。最高日热水用水量为260m3/d,小时耗热量约2500Kw。热水系统采用燃气热水机组、贮水箱及热水循环泵、热水管网的开式热水系统。同时夏季回收部分

27、空调制冷机组循环冷却水的热量,采用两台高温水源热泵机组制取生活热水。集中热水系统分区:酒店裙房及100m以下建筑由“水箱+变频给水设备”加压供水;100m以上采用“转输水泵+转输水箱+变频给水设备”的串联加压供水方式。酒店裙房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供应酒店裙房生活热水。1.5循环冷却水系统为建筑空调配套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系统设置位置及设备选用(采用节能降噪设备)考虑对建筑的影响,满足环保要求。1.6饮水系统裙房适当位置设置饮水点,由分散式直饮水机供给。写字楼及办公楼饮水由桶装水或分散式直饮水机供给。酒店式公寓采用电热水壶或矿泉水供应。用水定额:公寓为 2.5L/人.d,其他人员为1.

28、5L/人.d。2、排水设计2.1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量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85%计。采用污废合流制。高层建筑采用专用通气立管排水系统;多层建筑采用伸顶通气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小区污水管网,地下室排水由潜水泵排至雨水管网。2.2雨水排水系统暴雨强度公式 ()其中 设计重现期:T=3a, 降雨历时:t=t1+mt2 ,m=2,地面集水时间:t1=15min, 汇水面积(加侧墙):F=27854m2 ,地面综合径流系数:=0.6估算雨水量得 Q=qF=800L/s.地面雨水经雨水口、雨水沟及雨水管汇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屋面雨水采用重力

29、流排水系统, 阳台雨水及空调排水单独设置。雨水排水设计原则:尽量减少场地汇入市政管网的雨水径流,硬质地面尽可能采用透水地面以增加入渗量。3、 消防设计3.1消防用水量本建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3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40L/s(建筑中庭喷水强度6L/minm2,作用面积 260m2,喷头最大间距3m),火灾延续时间1h。小区一次消防用水量为900m3。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室外给水环网适当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3.2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竖向分为四个区,采用垂直串联供水。消防前十分钟由各分区接力水箱供给

30、,各区分别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接力水箱(兼消防水箱)当不能满足最不利消防要求时采用增压稳压设备加压。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栓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的任何部位。消火栓箱均设置启动消火栓泵按钮,并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3.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竖向分为四个区,采用垂直串联供水。各场所均按规范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车库设置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3.4气体灭火系统地下室高低压配电间,贵重设备间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3.5建筑灭火器配置各建筑按相关规范配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3.6 消防排水消防电梯井旁设置有效容积不小于2m3的集水坑,由潜水泵将废水

31、提升至室外雨水检查井。3.7 人防人防工程设于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给水引入管均由小区市政管网接入,每个防护单元内按掩蔽人数设置饮用、生活合用水箱。人防工程清洁区内集水坑排水由潜水泵排出,入口处集水坑排水战后由防化专业队统一排出。4、节能节水、环保及卫生防疫4.1 生活给水分区,且采用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水压。4.2小区用水分类、分部门计量。 4.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故障溢流。4.4 热水系统考虑循环冷却水热回收。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辅助供应热水,满足节能环保要求。4.5增加场地渗透能力,减少雨水径流量。4.6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如住宅坐便器采用不大于6L的

32、冲洗水箱,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及便器。存水弯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4.7 小区总水表之后设管道倒流防止器,防止回流污染。4.8 噪声防治:生活水泵设隔振基础,水泵采用优质低噪音水泵。冷却塔采用超低噪声冷却塔。4.9 高层建筑室内污水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改善排水水力条件,降低噪声污染。四、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1、室外设计气象参数1)地理纬度:北纬28.1302)大气压力:冬季1018.3;夏季995.63)室外计算温度 32.1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0.8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6.5冬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5 ;夏季通风计算干球温度:32.2冬季供暖计算干球温度:0.9 ;4)夏季

33、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95)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90%6)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NNW,25%7)冬季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3.7m/s8)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8m/s9)最大冻土深度:5cm7.2室内空气的计算参数序号房间名称室 内 计 算 参 数夏 季冬 季新风量噪声级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平均速度温度相对湿度气流平均速度%m/s%m/sm3/h.pdB(A)1商场262865500.20.5161850300.10.320602餐厅252765550.251822400.1530553大堂262865500.31618300.210504写字楼2628650.3

34、18200.230505会议2628650.318200.240456客房2628650.318200.240407娱乐2628650.318200.240452、设计要点本工程为湾田国际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m2,其中地下车库约 m2,地上主要为公寓、酒店、商业、写字楼; 名称面积(m2)高度(m)类别住宅约.8约100一类高层酒店式公寓约25700约100一类高层商业约55400约23.8多层幼儿园约2365约11多层地下车库约45674本工程商业广场、酒店、写字楼、公寓均设中央空调系统。3、空调冷热源夏季空调估算冷负荷27900k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冷负荷90W/ m2,冬季估算热负荷

35、19530kW,单位空调建筑面积热负荷63W/ m2。空调冷水拟采用离心式冷水机组4747kW六台,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总循环水量为4884m3/h;离心机冷却水量5832m3/h,冷却水温32/37。空调热源拟采用燃气真空热水机组2800kW七台,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为50,总循环水量为1800m3/h;机房设于地下一层。4、空调形式及控制空调水系统采用二次泵变频变流量系统,分四个环路,商场、酒店、公寓、写字楼。写字楼及酒店水系统均分高、低区,换热站设于塔楼中部设备层。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客房等小开间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空调系统设集中自动控制系统,

36、分环路设流量型计费系统,末端设时间型计费系统。5、通风及防火、防烟排烟地下车库设及设备用房设机械排风排烟兼用系统系统。燃气真空热水机组用房及配电房设事故排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排烟的地上走道及房间均设机械排烟。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前室、防烟楼梯间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6、人防工程防护通风 二等人员掩蔽所设有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进风系统由竖井、扩散室、防爆波活门、滤尘器、手动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送风机等组成。战时清洁式采用机械排风。由排风机、两道手动密闭阀门、扩散室、防爆波活门排向室外。滤毒式排风由超压排气活门自防毒通道,经两道手动密闭阀门、扩散室、防爆波活门排向室外。清

37、洁式通风量为5m3/h人;滤毒式通风量为2m3/h人,防毒通道换气次数40次/h;隔绝防护时间3h,CO2浓度2.5。发电机房战时设清洁通风和隔绝通风;清洁通风时,柴油机用机房内空气燃烧;清洁通风时,柴油机房的进风量按消除机房余热进行计算。隔绝通风时,将柴油机吸气管与机房进风管相接,单独引入室外空气燃烧。7、节能与环保1.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采用低噪声、低转速设备;2.根据最不利环路水压差,变频调节水泵供水量及水泵和机组运行台数;3.末端均设电动二通阀和温控器;4.车库根据CO浓度对通风机启停进行自动控制;5.大空间及集中排风的系统采用能量回收新风机;6. 设流量型计费系统;7.设热回收卫生热水

38、系统。8.设能源管理中央集控系统。9.过渡季节利用免费冷源,全空气系统全新风运行。电气部分1.设计依据1)建筑概况: 2)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及给排水、空调通风等专业提供的技术条件。3)建设方提供的技术要求。4)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的设计规范及规定: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2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39、规范 JGJ16 -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5)工程所在地区(长沙)的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 29.4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34.1 最热月地面下0.8m处土壤温度 29.1 极端最高温度 40.6 极端最低温度 -11.34 全年雷暴日数 49.5 d/y2.设计范围 电气专业的设计内容:1)高低压配电系统;2)室内照明系统;3)电气控制系统;4)接地和等电位联结;5)建筑物防雷系统;3.变配电系统1)本工程的负荷分为特别重要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其中: a)特别重要负荷:酒店的经营管理计算机用电

40、。 b)一级负荷:消防泵、消防风机、消防电梯、火警系统、防火卷帘等消防负荷;应急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客梯用电;排污泵、生活泵用电;酒店的宴会厅、餐厅、厨房、康乐设施、门厅及高级客房的照明用电;酒店的电话、电声和录像设备、新闻摄影用电。 c)二级负荷:酒店的其余用电。 d)三级负荷:除以上特别重要负荷、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以外的用电负荷。2)本工程的电源采用10kV高压进线,直接引自城市高压电网。从城市电网引入2回10kV电缆线路。两处变电所均为110kV及以上级别的变电所,两路电源同时供电,满足本工程供电要求。 10kV电源进线引入1#变配电所的高压配电室,由1#变配电所高压配电

41、室向1#8#变配电所的各台变压器放射式配出10kV电源回路。2)为使变配电所深入负荷中心,减少线路损耗,并考虑到建筑功能分区以及空调设置形式,本工程设7处变配电所。3)为满足高级宾馆重要负荷的用电,本工程设1000kVA(800kW)柴油发电机组一套,与酒店的变配电系统联网。两路市电均停电时自动启动,并采取连锁措施保证自备电不与市电并网运行。柴油发电机在两路市电停电后自动启动,15秒之内供电。4)酒店的经营管理计算机等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采用UPS电源系统保证供电可靠性。5)所有特别重要负荷和一级负荷均采用引自变配电所不同变压器母线段的两路低压回路供电,最末一级配电箱自动切换。6)高压开关

42、柜采用分布式电力综合监控装置。电源进线开关采用过流、速断、零序保护;变压器出线采用过流、速断、零序保护;变压器设高温报警、超温跳闸等保护。7)高压设独立高压计量专用柜;低压设总计量,并在低压屏按不同负荷类别设分别计量。具体的计量方式以供电部门的要求为准。8)变配电所设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满足供电部门的供电要求。9)谐波治理措施:a)采用星三角接线的变压器,抑制三次谐波。b)照明灯具采用低谐波含量的电子整流器。c)变配电所采用带电抗器的低压补偿装置。10)高压开关柜采用220V直流操作电源,设50Ah阀控蓄电池直流屏一套。运行信号由微机综合保护装置提供。低压开关

43、柜的400A及以下采用旋转手柄手动操作,400A以上开关采用电动操作机构。11)高压进线采用电力电缆埋地引入地下一层的变配电所,高压进线电缆具体规格电力部门确定。12)低压线路的选用: a) 选择导线的环境温度为35. b)塔楼的普通照明采用插接式母线树干式供电;南塔楼的空调配电采用插接式母线树干式供电;插接式母线装设在电气井内。 应急照明和塔楼的消防风机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分支箱树干式配电。塔楼的公共照明采用预制分支电缆树干式配电。其余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 c)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和分支干线选用BTTQ-750V型矿物绝缘耐火电缆,支线选用WDZAN-YJY-1kV型A级耐火电缆和NH-BYJ-75

44、0V耐火铜芯导线。 d)非消防线路干线选用WDZA-YJY-1kV型阻燃电缆,支线选用ZA-BYJ-750V铜芯导线。 e)应急照明干线选用BTTQ-750V型矿物绝缘耐火电缆,支线采用NH-BYJ-750V耐火铜芯导线。 f)本工程的所有线路均为低烟无卤型。 g)干线在楼层和竖井内沿桥架敷设,分支线路套金属管敷设。消防线路的桥架和明敷套管刷防火涂料。为一级负荷供电的双回路在同一桥架内敷设时用防火隔板隔开。h)消防线路暗敷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13)地下层、设备房的配电箱、控制箱明装,其余场所的配电箱、控制箱安装。箱体高度大于600的配电箱、控制箱落地安装,其余配电箱、控制箱墙上安装,安

45、装高度1.5m。 消防设备的外壳设有明显标志。照明开关暗装,安装高度1.3m。插座暗装,安装高度0.3m(车库、厨房、卫生间等场所1.5m)。14)消防水泵、消防风机等消防设备均采用直接启动。 生活水泵组采用变频启动和控制。 空调水泵采用变频启动和控制。电梯采用集群控制。排水泵采用水位控制。公共场所的空调风机采用时段自动停机控制。 15)各变电所的空调、生活泵等非消防动力回路出线开关装设分励脱扣器,火警时受火警系统控制,切断非消防动力负荷。 各层的照明配电总箱主开关装设分励脱扣器,火警时受火警系统控制,切断分区非消防照明负荷。 16)各层的照明配电总箱装设防火漏电报警器,信号接入火警系统模块,

46、漏电发生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 17)消防泵和喷淋泵设消防设备自动巡检装置,定期对消防水泵低速监测运行,保证消防水泵的可靠状态。4.照明系统 1)本工程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正常照明采用一般照明和分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包括火灾应急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 场所名称灯具种类光源种类设计照度(lm)功率密度(W/)灯具效率客房吸顶灯节能灯751365中餐厅顶灯节能灯、小型金卤灯2001170西餐厅顶灯节能灯、小型金卤灯100670多功能厅多管荧光灯T5三基色荧光灯3001575商场多管荧光灯T5三基色荧光灯3001575办公室多管荧光灯T5三基色荧光灯3001575住宅、公寓顶灯节能灯5015049

47、65走道吸顶灯节能50465厨房密闭荧光灯T5三基色荧光灯2001165车库单管荧光灯T5三基色荧光灯754.5752)一般场所的照明以集中手动控制为主。大空间的会议室、多功能厅的照明采用集中场景控制。楼梯间的灯具采用节能灯专用型号的声光控延时开关。 普通灯具均采用吸顶或者嵌顶安装。地下车库的照明灯具安装时应避开管线的遮挡范围。3)本楼的夜景照明采用LED灯具,沿建筑轮廓线装设LED灯带,采用微机集中控制。4)在地下车库、楼梯间、走道、餐厅、多功能厅、商场等处设置火灾应急疏散照明和指示灯具,楼梯间的疏散照度不低于5Lx,其他场所的疏散照度不低于1Lx。本工程采用智能型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每

48、个防火分区均设置独立的应急照明双电源切换箱,为保证高压双电源切换以及发电机启动过程中的照明连续性,在1#变配电所的应急照明回路的前端设置EPS应急电源作为集中供电电源。EPS应急时间为30分钟。智能应急照明系统采用e-bus/10总线,形成独立的局域网络系统。中央监控主站设置在消防控制室,接收火警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每层的应急照明控制器设置于配电间。采用集中电源式监控型应急灯,在火警系统联动信号产生时,通过总线系统对对应楼层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具进行智能控制,合理进行消防疏散。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所、消防风机房、电梯机房、弱电机房等火警时坚持工作的场所设火灾备用照明,接入消防负荷

49、供电回路,备用照明的照度保持正常工作照度,备用时间不小于180分钟。5)智能应急照明电源线路采用NH-BYJ-750V耐火导线,智能应急照明控制总线采用NH-RVS-4x1.5耐火双绞线。普通照明线路采用ZA-BYJ-750V阻燃导线,照明线路套金属管沿墙、沿顶或者在吊顶内敷设。 6)高度低于2.4m的灯具和I类灯具的金属外壳均可靠接地。7)本工程分别在屋顶及每隔40m左右设置航空障碍标志灯,4090m采用中光强型航空障碍标志灯,90m上采用航空白色高光强型航空障碍标志灯。航空障碍标志灯的控制根据室外光强及时间自动控制。5电气节能和环保1)根据负荷容量、供电距离及分布、用电设备特点等因素合理设

50、计供配电系统,做到系统尽量简单可靠,操作方便。本工程的变配电所分散设置,并尽量靠近空调机房等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半径减少线路损耗。按负荷性质设计供电计量,便于能耗统计与管理。2)变压器选用节能型SCB11变压器以减小变压器的损耗。变压器容量的确定按最经济节能的负载率设计。3)本工程中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芯导线。在设计中尽可能减少配电线路的长度,从而达到减少线路损耗的目的。4)在变配电所设置低压无功补偿,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5)常用的生活泵、空调泵均采用变频控制,电梯采用集群控制,排水泵采用水位控制,公共场所的空调风机采用时段自动停机控制。6)照明的节能设计a)严格按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

51、0034-2004规定的能耗指标,在许可条件下采用高效节能型气体放电光源,合理设计灯具控制方式,减少能耗。b)充分利用自然光。c)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室内采用高光效的荧光灯(T5三基色管)、小功率金卤灯及紧凑型荧光灯,夜景照明采用LED高效光源。d)使用低能能耗的灯具及光源用电器组件,采用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等;荧光灯选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选用电子镇流器。疏散指示、交通指示等标志灯采用LED型光源。e)普通照明采用集中控制为主;,大空间公共场所及夜景照明采用程序控制;楼梯间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采用节能自熄开关。7)室内公共区照明、空调设备、通

52、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设施设计自控系统,可根据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运行时间,实现智能监控,并具备温度、湿度、恒压等自动调节功能,提高电能利用率。 8)电气环保措施:a)发电机采用低噪音型号并采用减震底座,发电机房墙壁装设吸音板,减少噪音和震动污染。b)发电机的排烟由塔楼顶部排出,减少烟气对人员的影响。c)变压器选用SCB11新型干式变压器,减少运行噪音污染。9)电气安全措施:a)为防止及减少漏电事故的发生,本工程的所有插座均接入PE线,除壁挂式空调外的插座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开关。b) 全楼做总等电位连接,卫生间、电子设备用房均要求做辅助等电位连接。c)安装高度低于2.4米的灯具增设PE线。d)变配电

53、所高压柜采用全封闭铠装柜,具备五防性能。变压器设置IP30防护罩。e)电缆桥架水平敷设不低于2.5m并采用全封闭桥架保护。垂直敷设时距地1.8m以下部分加金属盖板保护,所有配电线路均穿管保护,以防漏、触电事故的发生。f)电梯井道内设置井道检修照明,36V供电。g)变配电所内设置事故备用照明。h)所有设备及线路、开关采用经国家安全认证的产品6防雷1)本建筑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建筑物电子信息雷击防护等级为B级。2)防直接雷击:在屋面用25x4扁钢沿屋角、屋脊、女儿墙等部位敷设形成不大于10mx10m的防雷网格做接闪器。屋面所有金属物体与避雷带连通。利用建筑钢筋做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 防侧击雷:建筑物钢筋相互连接。每层结构圈梁钢筋连成闭合回路。45m及以上的外墙金属栏杆、门窗与防雷装置连接。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在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相连。 防雷电波侵入:进线高压电缆、弱电信号电缆和各种金属管道均采用埋地引入。入户处将电缆金属外皮、钢导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网连接。高压电缆进线处设置避雷器,变压器低压出线和各级配电箱设置多级SPD电涌保护器。信号电缆进线设置弱电专用SPD电涌保护器。7接地及安全措施 1)本工程的接地包括防雷接地、安全接地和工作接地,采用联合接地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