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语文复习 -文 言 断 句,文言断句标志 (一)文言实词 1.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名词一般为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其前后往往要断句。,2.代词常见代词分类列表如下:,(二)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往往是断句的标志,把握文言虚词的使用位置是断句的关键。可作断句标志词的常见文言虚词列表如下:,(三)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抓特点,固定结构莫隔断。文言句式特别是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学而思用】 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句段断句。 沛 公 曰 孰 与 君 少 长 良 曰 长 于 臣 沛 公 曰 君 为 我 呼 入 吾 得 兄 事
2、之 答案: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附【译文】 刘邦说:“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句段断句。 苏 子 曰 客 亦 知 夫 水 与 月 乎 逝 者 如 斯 而 未 尝 往 也 盈 虚 者 如 彼 而 卒 莫 消 长 也 盖 将 自 其 变 者 而 观 之 则 天 地 曾 不 能 以 一 瞬 自 其 不 变 者 而 观 之 则 物 与 我 皆 无 尽 也 而 又 何 羡 乎,答案: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
3、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附【译文】 我说:“你可也知道这江水与月亮吗?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如果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的画横线部分断句。(限划6处) 夫 童 心 者 真 心 也 若 以 童 心 为 不 可 是 以 真 心 为 不 可 也 夫 童 心 者 绝 假 纯 真 最 初 一 念 之 本 心 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
4、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答案: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附【译文】 所谓童心,指的是真心。如果认为童心是不可以保留的,也就否定了真心。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如果丢掉了童心,就是失掉了真心;失掉了真心,就失掉了真正做人的心。做人而不真诚,就会丢掉人所具有的真诚的本性。,4.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9处) 富 与 贵 是 人 之 所 欲 也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不 处 也 贫 与 贱 是 人 之 所 恶 也 不 以 其 道 得 之 不 去 也 君 子 去
5、仁 恶 乎 成 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选自论语里仁),答案: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附【译文】 富有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拒绝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连吃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能离开仁德,即使在自己地位十分低下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6处) 国以任贤使
6、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 治 安 之 世 有 之 而 能 兴 昏 乱 之 世 虽 有 之 亦 不 兴 盖 用 之 与 不 用 之 谓 矣 有 贤 而 用 国 之 福 也 有 之 而 不 用 犹 无 有 也。 (选自王安石兴贤),答案: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附【译文】 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人而兴盛,因为不用贤能之 人、专凭君主一己好恶用人而衰败。这两点,是(国家 兴衰的)必然规律,古往今来的普遍道理,也是一般人 都懂的道理。可是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 之人,国家就
7、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 的人才,国家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这些贤能之人一样。,6.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划9处)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 公 仰 而 视 天 管 仲 曰 所 谓 天 者 非 谓 苍 苍 莽 莽 之 天 也 君 人 者 以 百 姓 为 天 百 姓 与 之 则 安 辅 之 则 强 非 之 则 危 背 之 则 亡。 (选自刘向说苑),答案: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
8、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附【译文】 齐桓公问管仲说:“当君王的应尊重什么?”管仲说:“应尊重天。”桓公抬头望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指那个幽蓝辽阔的天空。做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赞成他国家就安定,协助他国家就强盛,反对他国家就有危险,背叛他国家就会灭亡。”,【典例剖析】 (2015全国卷II,改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段,完成后面问题。,来护儿,字崇善。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 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 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
9、千段。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
10、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解题点拨】第一步:晓大意,粗分层。 按时间先后,画横线部分可分两层意思。一是在“会周师定淮南”时,来护儿“数见军旅”;一是“及开皇初”,来护儿建功。据此,应在“及开皇初”前断句。,第二步:察标志,析结构。 “淮南”“广陵”“白土村”“疆场”均为表地名的标志词,其中“淮南”和“广陵”在句中作宾语,“白土村”和“疆场”作补语,均处句末;“护儿”“宇文忻”均为表人名的标志词,且均作句子主语,均处句首;“及”“焉”均为文言虚词标志词,其中“及”表时间,常在句首,而“焉”作为语气助词,常在句末。,第三步:重排除,详验证。 重点运用排除法,筛选答案。A项,“数见军旅护儿”与“焉进位
11、上开府”,文意不通,此两处断句,均不恰当;B项,“周师定淮南所”,应为平定淮南,而不是“定淮南所”,此处断句错误;C项,“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含两层意思,需在“护儿”前断句。据此可排除ABC三项。 答案:D。,附【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幼年的时候就聪明出众,刚开始 读诗,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生活在世应该为 国家消灭贼兵,以取得功名!”众人为他的话感到惊 奇,认为其志向豪壮。等到长大成人,雄才大略超乎 常人,志气英伟高远。遇上周朝的军队平定淮南,来 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战场,经常,见到军队,来护儿常常慨然有建立功名的志向。到了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平定陈国之战,来护
12、儿立有战功,晋官位上开府,赏赐帛一千段。,【技法归纳】 抓标志词语析结构修辞 1.抓标志词语 (1)找名代如2015年全国卷I断句题,可借助在各句作主语的“高丽”“使者”“傅”“宰相”等名词断句;又如2015年湖南卷断句题,可借助居句首的疑问代词“何”、人称代词“自”和指示代词“此”断句。,(2)找虚词如2015年广东卷断句题,可据句末语气助词“矣”和表停顿的助词“者”断句;又如2015年湖北卷断句题,可据句首时间词“已而”断句。 (3)察对话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如“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可借助对话的标志词“曰”来断句。,2.析修辞结构 (1
13、)析结构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其与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2)辨修辞根据文言文常用的修辞方法,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断句。如2014年重庆卷断句题中“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结构对称,据此可断句。,(3)抓句式通过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以及一些固定句式来断句。如2014年湖南卷断句题中“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可据“者也”的判断句式断句。,【对点精练】文言断句通关突破 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的画横线部分断句。 (3分),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 不 欲 求 忠 以
14、 自 为 举 贤 以 自 佐 然 亡 国 破 家 相 随 属 而 圣 君 治 国 累 世 而 不 见 者 其 所 谓 忠 者 不 忠 而 所 谓 贤 者 不 贤 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 尹子兰。 (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答案: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附【译文】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情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忠臣并不忠,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知晓
15、忠臣之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2.(2015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的画横线部分断句。(限画8处)(4分) 楚有贤臣屈原,被 谗 放 逐 乃 著 离 骚 八 篇 言 己 离 别 愁 思 申 杼 其 心 自 明 无 罪 因 以 讽 谏 冀 君 觉 悟 卒 不 省 察 遂 赴 汨 罗 死 焉。 (选自隋书经籍志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虚词“乃” “因”位于句首,其前应断开。“离骚八篇”为定语 后置,其后应断开。“离别愁思”“心”“罪”为宾 语,其后应断开。“冀”为能愿动词,位于句首,其 前应断开。“卒”为副词,意思
16、是“最后”,位于句 首,其前应断开。“遂”为虚词,位于句首,其前应 断开。,答案: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附【译文】 楚国有贤能的大臣屈原,遭受奸佞小人的谗言被流放,于是就写下离骚八篇,述说自己离开祖国的忧愁与思念之情,并表明自己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他清楚明白自己没有过错,于是用离骚来讽谏君王,希望楚王能够觉醒明白,最终不被楚王理解,就投汨罗江而死。,3.(2015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的画横线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 亦 高 谈 秦 汉 谓 东 京 以 下 无 可 取 已 而 悟
17、 欧 曾 作 文 之 法 乃 尽 焚 旧 作 一 意 师 仿 尤 得 力 于 曾 巩 唐 顺 之 初 不 服 其 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解析】关注名词如“秦汉”“旧作”“曾巩”“唐顺之”和虚词“已而”“乃”及其他一些动词“谓”“师仿”。“谓”之前应断开;“已而”表时间,应在前面断句;“乃”领起两个并列谓语句,应在“乃”和“一”前断句;“尤得力于曾巩”是说他学习的对象,前后应断开。,答案: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附【译文】 王慎中写文章,最初的时候也是极力推崇秦汉,认为自汉以后没有值得学习的文
18、章。不久领悟到欧阳修、曾巩创作文章的方法,就全部烧毁了以往的作品,全心学习效仿,尤其受益于曾巩。唐顺之开始的时候不顺从他的学说,时间长了就改变并且跟从了他。,4.(2015重庆卷,改造)下列用“/”给短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 富 贵 贫 贱 不 责 其 报 信 而 治 无 不 效 其 不 治 必 先 知 之 惟 一 用 巫 乃 去 不 顾 自 是 吾 里 之 巫 稍 不 得 专 其 功 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A.无富贵贫贱
19、/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解析】选C。A项,“报”解释为“回报”,“信”解释为“相信”,“信而治”意思是“信任他,并让他医治”,故“不责其报信”讲不通。“无富贵贫贱”意思是“无论富贵还是贫贱”,
20、B项“无富贵贫贱不责”和D项“贫贱不责其报”均断句错误。,附【译文】 经过几十年,他的学问取得很大成就,编撰易 简归一几十卷。辨析疑难,增补缺漏,广求学问, 明晰观察,通晓细微,聪敏过人,都说是古代名医再 生。他凭借诊脉治病,不借助症状,无论富贵还是贫 贱,不要求他们的回报,信任他,并让他医治,没有 不见效的,那些自己无法治疗的病人,一定先要认清,病情,只要用过巫术,就转身离开,从此我的街坊里的巫师,渐渐不再把治好病的功劳全部归于自己了。我行走江湖几千里所见的医生没有赶得上他的,偶尔遇见一位,又只是专攻一门专科,在某方面有特长罢了,没有各方面都擅长的。,5.(2016山东十九所名校联考,改造)
21、对文中画波浪 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明庆符(明僧绍的弟弟)罢任,明僧绍随归,住江 乘摄山。太祖谓庆符曰:“卿兄高尚其事,亦尧之外 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遗僧绍竹根如意,笋 箨冠。僧绍闻沙门释僧远风德,往候定林寺,太祖欲 出寺见之。僧远问僧绍曰:“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僧绍曰:“山薮之人,正当凿坏以遁。若辞不获命,便当依戴公故事耳。”永明元年,世祖敕召僧绍,称疾不肯见。诏征国子博士,不就,卒。子元琳,字仲璋,亦传家业。,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 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泰始初,为青州 刺史。 (选自南齐书明僧绍传,有删改),A.僧绍长兄僧胤
22、/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 B.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C.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 D.僧绍长兄僧胤/能玄言/宋世为冀州刺史/弟僧暠/亦好学/宋孝武见之/迎颂其名/时人以为荣,【解析】选D。在通读文段明大意,抓住要点的前提下,借助句式特点和专有名词等来断句。本题中,注意停顿处“宋世为冀州刺史”“之”“时人”等。,附【译文】 明庆符解除现任职务后,明僧绍跟着他返回,住 在江乘摄山。齐太祖对明庆符说:“你的兄长高尚隐 逸之事,这
23、也是尧的方外之臣。朕虽然没有与他直接 交往,有时却在梦中相通。”赠给明僧绍一支竹根如 意,一顶笋箨做的帽子。明僧绍听说佛教教徒释僧远 有高尚的风范品德,前往定林寺等候他,太祖想出,寺庙去见明僧绍。明僧远问明僧绍说:“皇帝如果到来,居士你怎样和他相见?”明僧绍说:“山野之人,正应当凿墙挖洞以躲避。假如得不到同意,便应当依照以前戴公的办法行事了。”永明元年,齐世祖敕命召明僧绍,他借口有病不肯相见。下诏征聘他为国子博士,也不肯就任,去世。其子明元琳,字仲璋,也能继传家业。,明僧绍的长兄明僧胤,能谈玄说道,宋朝时为冀州刺史。明僧绍之弟明僧暠,也爱好学问,宋武帝见了他,亲自迎接并颂扬其名声,当时人们认为
24、这是很荣耀的事。宋明帝泰始初年,他任青州刺史。,6.(2016临沂模拟,改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 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 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 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 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 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 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 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以及子桓兄弟过
25、于三世矣。,【注】子桓兄弟: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A.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B.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C.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D.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解析】选B。可运用排除法,在通读文段明大意,抓住要点的前提下,借助标志性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来断句,如“皆”“矣”。本题中,注意古今异义词“祖(祖父)父(父亲)”。,附【译文】 论语中说:“周文王虽已取得了三分之二的 天下,但仍能尊奉殷王朝,他的
26、道德可以说是最崇高 的了。”因为他能以强大的诸侯来侍奉弱小的天子 啊。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 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 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 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 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受到秦国的 信任,已经三代了。现在我领兵三十多万,按势力足 够可以背叛朝廷,但是我自知就是死也要恪守君臣之 义,不敢辱没先辈的教诲,而忘记先王的恩德。”我 每次阅读有关这两个人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从我的祖父、父亲直到我,都是担任皇帝的亲信和重臣,
27、可以说是被信任的,到了曹丕兄弟,已经超过三代了。,7.(2016莱芜模拟,改造)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 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 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 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 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A.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B.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C.吴频岁
28、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D.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解析】选D。可在通读文段明大意,抓住要点的前提下,借助标志性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来断句。“称兵”作“吴”的宾语,“寇”作“乱边境”的主语,“兵”“寇”中间应断开。“而”为句首虚词,其前应断开。“未”为否定副词,其前应断开。“诚”为副词,其前应断开。,附【译文】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书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 没有做出可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蜀倚仗地势 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 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对明帝说:“毋丘 俭所说的都是战国
29、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 王者应该做的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整修武备习练战阵,而毋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毋丘俭出兵,果然失利。,8.(2015山东师大附中模拟,改造)对文中画波浪线 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世祖践阼,拜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出为合州刺 史。武平中,迁太子詹事、右光禄大夫。叔武在乡时 有粟千石,每至春夏,乡人无食者令自载取,至秋,
30、 任其偿,都不计较。然而岁岁常得倍馀。既在朝通 贵,自以年老,儿子又多,遂营一大屋,曰:“歌于,斯,哭于斯。”魏收曾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 食而起,云:“难为子费。”叔武留之,良久食至, 但有粟飧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所将仆从,亦 尽设食,一与此同。 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喂至 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 (选自北齐书卢叔武传,有删节),A.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喂至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 B.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喂至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C.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
31、寒喂至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 D.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喂至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解析】选C。先通读文意,凭语感断句,然后根据主语的变化断句,答案很容易得出。如,省略句“(叔武)归范阳”“(周将宇文神举)收而葬之”,主语“叔武与族弟士”“周将宇文神举”。,附【译文】 世祖登基后,任命叔武为仪同三司、都官尚书, 出任合州刺史。武平年间,升任太子詹事、右光禄大 夫。叔武在家时有一千石粮食,每到春夏,凡是没有 粮食的乡人都可以自己来取,到了秋天,任由他们偿 还,多少也不计较。但每年都能有多出一倍的收获。 做了大官以后,认为自己年老,儿子又多,就盖
32、了一,间大房子,说:“高歌痛哭,都可以在此。”魏收曾经来拜访他,拿洛阳的逸闻旧事询问他,不等吃饭就起身告辞,说:“不想让你破费。”叔武挽留他,等了好长时间才端上饭,却是小米饭和葵菜,用木碗盛着,里面只有几片干肉而已。魏收带来的仆人侍从,也都为他们准备了饭食,和主人吃的完全一样。,齐灭亡后,(叔武)退回到范阳老家,正赶上战乱,城池被攻陷,他和本家弟弟卢士遂都因饥寒交迫而死。周将宇文神举因为他有名望德行,收殓起他的尸体殡葬了。,9.(2015贵州八校联考,改造)对短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
33、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A.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C.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解析】选C。此题可通过结构分析法推断。古人为文往往追求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大多在意义上呈现出相同
34、、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情况,可以据此推断。如“己虽能,仍就,己虽多,仍就”“内外”“中容”(“仍就”是连词不能断开),附【译文】 太宗问他:“孔子称许的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有 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 才能却像没有才能一样,知识渊博却像知识贫乏一 样,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圣人教 导人们谦虚而已。自己虽然有才能,仍能向没有才能 的人去请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虽然知识很多,,仍能从知识少的人那里获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识。内心有道,外表好像没有一样;里面虽然充实,表面就像空虚一样。不只是平民应该如此,国君的品德也是这样。,10.(2015湖南五市十校联考,改造)对短文中画
35、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也。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A.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B.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C.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D.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36、【解析】选A。借助名词标志词“嬖臣”“公子虔”“魏将卬”断句,还要把握各句谓语动词。,附【译文】 太史公说:商君天生是个冷酷无情的人。推究他当初用帝王之术游说孝公,凭借的是虚浮的言论,并非他天资好。况且当初他由君王的宠臣引荐,等到被重用,就处罚公子虔,欺骗魏将公子卬,不听赵良的劝告,足以说明他冷酷无情了。我曾经读过商君的著作开塞耕战,内容与他本人的所作所为相似。最终在秦国遭受了一个谋反的恶名,这也是有缘由的呀!,11.下列用“/”给短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假物取譬,谓白马为非马也。孔穿,孔子之裔也。穿与龙会。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
37、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请去白马非马之学,穿请为弟子。”,A.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 B.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C.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 D.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然所不取先生者/独不取先生之以白马为非马耳,【解析】选C。借
38、助名词标志词“鲁”“高先生”和虚词标志词“矣”“者”“独”断句。,附【译文】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逻辑学家。他痛恨当时 事物的名称与实际相脱离的混乱现象,提出了“白马 异于马”的命题。孔穿是孔子的后裔。孔穿拜会公孙 龙,便说:“鄙人住在鲁国,在下边久仰先生的声 誉,羡慕先生的才智,钦佩先生的德行。老早想来受 学承教,今天才有幸拜见。但是有点不敢苟同的是您,那套白马异于马的学说而已。请您放弃白马异于马的主张,我就甘拜为您的弟子。”,12.(2015云南师大附中适应性测试,改造)对短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自沐英平云南,在镇十年,恩威著于蛮徼。沐氏亦皆能以功名世其家。数传
39、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孝宗以为然,许之。 (节选自明史云南土司传),【注】西平:地名。黔国公、西平侯:皆沐英的封爵。,A.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B.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C.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D.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解析】选D。“西平裔孙”“守臣”均处于主语位置,“当袭侯”“争之”作谓语部分分别陈述之,故应在两谓语结构后断句;“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两部分,内容相对,其间应断句。,附
40、【译文】 自从沐英平定云南,镇守云南的十年间,恩惠与威势著称于蛮族边地。沐氏家庭也都能继承沐英的功名。传了几代后,西平侯的后代子孙要继承侯爵,当地守卫大臣说云南人只知道有黔国公,不知道有西平侯。孝宗皇帝认为此话有理,便答应封沐英的后代为黔国公。,13.(2015开封模拟,改造)对短文中画横线部分的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赵孟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 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 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杀掀儿,既诬服。孟 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A.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 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
41、艰苦/因逃去 B.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 /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C.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 /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D.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 /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 【解析】选A。结合文章大意去推断、分析。,附【译文】 (赵孟 )二十九年,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当时 总管缺员,赵孟 独自主持总管府的政事。有个叫 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劳役,因忍受不了盐场的艰苦 生活,于是逃去。他的父亲找到一具他人的尸首,便 诬告一起服劳役的人杀害了元掀儿,遭诬告的人被,屈打成招。孟 怀疑这是一起冤案,于是压下来没有 判决。过了一个月,掀儿自己回来了,当地人都称赞 赵孟 断案如神。,14.(2015开封模拟,改造)对短文中画横线部分的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十三年,塞上多警。召卿,以疾辞。帝怒,夺 其都督,命以都指挥使诣部听调。未几,寇逼畿辅, 命营卢沟桥。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浩劾罢诏以 卿代给事中许天伦言卿贿养浩劾爵自为地帝怒夺卿及,养浩官令巡按冉崇礼核实。时兵事棘,翁万达复荐卿,还其都督佥事,都东官厅军马。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A.松潘副总兵李爵为巡抚/丘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业节能行业研究报告修改
- 2025届上海市实验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成都实验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25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宠物疾病防治课件
- 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育才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车队安全运输管理合同书
- 2025届四川省大竹县观音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旧村改造拆迁安置房购置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种植牙耗材行业营销策略建议及发展价值建议报告
- 村民股份转让协议书
- 《并行计算技术》课件
- 2025北京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微写作
- 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煤炭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颈动脉狭窄支架术后护理
- 护理领域中的创造性焦虑研究进展
- 医院财务人员培训课程
- 泉眼维护施工方案
- 2025重庆电费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