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轮 基础过关 瞄准考点,第一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第8课时 水的组成和净化 爱护水资源,授课人:张秋芬 珠海市景山实验学校,1 . 水的组成(认识) 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知道) 3水对生命的重大意义;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 4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认识) 5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内化),考纲要求,考试近况,一、爱护水资源,1水污染的三方面原因: 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知识梳理,一、爱护水资源,2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 加强对水质的_; 工业“三废”经处理_后排放;
2、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倡使用_; 生活污水 合格后排放。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_;另一方面,_。,达标,集中处理,农家肥,防止水体污染,节约用水,检测,知识梳理,(2016安徽)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思路与技巧】浸灌和漫灌都需要浪费很多水资源,目前改用喷灌或滴灌。,B,例题1,核心例题,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
3、用 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D,例题2,【思路与技巧】本题考查的内容不难,但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陌生度,如果不能很好的拓展应变,出错的机会就很大,因此要细致的分析,核心例题,1净化水的方法有: 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自来水生产过程所用的药品有:絮凝剂_,吸附剂_,消毒剂_。 2硬水与软水 定义:硬水是含有_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_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方法:取样品,加入_,振荡,_的是软水;泡沫少,有浮渣的是硬水。,蒸馏,二、水的净化,氯气,泡沫多,肥皂水,不含或含较少,较多,活性炭,明矾,知识梳理,硬水
4、软化的方法:_或_(生活上常用的方法)。 硬水的危害: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衣服变硬;烧锅炉用硬水,浪费燃料;人长期饮用硬水,危害健康等。 温馨提示: 四种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效果最低的是静置沉淀,最高的是蒸馏;过滤、吸附不能使硬水变为软水,蒸馏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把硬水变为软水。 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是物理变化;明矾的吸附、生产自来水时的投药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软水不一定是纯水,蒸馏水一定是软水。,煮沸,蒸馏,知识梳理,(2015.广东省)如图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1)制作材料:见图标注,则a是,b是 (2)使用说明: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
5、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习题3,核心例题,(2016广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没必要担心淡水资源不足 B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C矿泉水是纯净物 D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成软水,【思路与技巧】蒸馏水是软水,加入肥皂水后产生泡沫较多,B正确;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属于混合物,C错误;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吸附硬水中的 Ca2、Mg2,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D 错误。,B,习题4,核心例题,三、水的组成,1电解水可以看到的现象: 电源正、负两极都有_产生,正极与负极的气体体积比为_。电源正极产
6、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_。 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 3电解水的实验结论: 水是由_元素和_元素组成的; 每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_和一个_构成; 在化学反应中,_可再分,_不可再分。,氧,氢,氧原子,氢原子,原子,分子,淡蓝色,12,复燃,气泡,知识梳理,(2016苏州)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空隙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B,例题5,【思路与技巧】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
7、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核心例题,(2016广东)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思路与技巧】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吸附属于物理变化;加入肥皂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泡沫多的是软水;过滤无法除去可溶性离子。,C,例题6,核心例题,(选择题节选)请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2014年)蒸馏水和矿泉水都是硬水( ) 2、(2014年)海洋有大量的水,所以不必珍惜水资源( ) 3、(2013年)可用活性炭检验软水、硬水
8、( ),X,X,X,重难点突破,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从三个层面突破理解:(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和现象:在实验中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象“正氧负氢(谐音父亲)”、“氢二氧一”。(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水,如过氧化氢也是。(3)从微观角度理解水的电解: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氧原子和氢原子,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水的组成,重难点突破,(2015广东)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C
9、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例题,B,重难点突破,【例题分析】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B正确;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氢、氧元素的质量比21618;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水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分子。,重难点突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甲 乙 (1)利用如上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上方均聚集无色气体, 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
10、可用 上图乙表示。则图中所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填化学式), D物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分析以上微观过程, 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重难点突破,1. (2016淄博)水的天然循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淡水,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欲对水样进行净化,观察发现水样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加入明矾的目的是_,水样净化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滤液中加入一个活性炭包,其目的是_。,过滤,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吸附色素和异味,典例分析,2. (2016连云港)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 A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C清水池中一定是软水 (2)明矾KAl(SO4)m12H2O能作絮凝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吸附作用的胶状物氢氧化铝。m_,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C,2,Al(OH)3,典例分析,(3)目前不少自来水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流量罗茨鼓风机项目合作计划书
- 鄂州消防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笔试真题2024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全程化管理要点2025
- 2025年己二酸二甲酯项目发展计划
- 广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运动与健康同行》教案
- 2025年吉林通化梅河口市“事编助企”引进企业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南宁市武鸣区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项目合作计划书
- 贷款卡业务申报办理流程说明
- 教育政策的多元化应用与实践探索
- 水稳质量保证措施
- 医疗器械自研软件研究报告
- 《高性能计算 分布式存储系统技术要求》
- 市场总监聘用合同模板
- 个人租车合同范本
- 充电桩备案申请书
- 硝苯地平中毒护理查房
- 室外桥架安装施工方案
- 任务7辅助图形设计
- 2024年全新毛竹林承包合同
- 军队政治工作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