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2,第三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考向三,1原电池工作原理口诀: 原电池分两极(正、负);负极氧化正(极)还原;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 2钢铁电化学腐蚀的正负极反应: 正极:O24e2H2O=4OH; 负极:Fe2e=Fe2。 3氢氧燃料电池(KOH作电解质)的电极反应: 负极:2H24e4OH=4H2O; 正极:O24e2H2O=4OH。,1.实验探究,实验1、2现象实验1、2中现象相同,均为锌片周围 ,铜片周围 。,有气泡产生,无
2、明显现象,实验结论锌与稀硫酸 ,铜与稀硫酸 。 原因: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能置换酸中氢;铜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 置换酸中氢。,发生化学反应,不反应,不能,实验3、4现象锌片周围 ,铜片周围 ;实验4中电流计指针 。 实验结论锌、铜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导线中有 产生。,无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发生偏转,电流,2原电池 (1)概念:将 能转变为 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以锌铜稀硫酸原电池为例),化学,电,逐渐溶解,失电子,负极,流出,氧化反应,产生气泡,得电子,正极,流入,还原反应,记忆口诀:原电池分两极(正、负);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电子
3、由负(极)流向正(极);阳(离子)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3)构成条件:,能进行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 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构成闭合回路。,电解质溶液,原电池,失去,H和OH,, ; ;,2FeO22H2O=2Fe(OH)2,O24e2H2O=4OH,2Fe4e=2Fe2,后续反应:4Fe(OH)2O22H2O=4Fe(OH)3,Fe(OH)3 易分解生成铁锈(Fe2O3xH2O)。,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
4、发生氧化反应 D原电池放电时,电子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解析: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A项错误;B项正确;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C项正确;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到正极,D项正确。 答案:A,1原理及优点 化学电源依据 反应原理,能量转化率是燃料燃烧无法比拟的。 2常见化学电源 (1)一次电池: Zn2NH4Cl2MnO2=Zn(NH3)2Cl22MnO(OH),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NH4Cl等。,原电池,Zn,碳棒,Zn,Ag2O,Pb,PbO2,硫酸,H2,O2,CH3OH,O2,(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分
5、析:构成原电池,加快了电子转移,加快了化学反应速率。 实例: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H2SO4的溶液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分析: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 实例: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 (3)金属材料的防护: 分析:将被保护金属设计成原电池的正极。,实例:轮船在海里航行时,为了保护轮船不被腐蚀,可以在轮船上焊上一些活泼性比铁更强的
6、金属,如Zn,这样构成的原电池Zn为负极,而Fe为正极,从而防止了铁的腐蚀。 (4)制作化学电源设计原电池: 分析: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或在负极上被氧化),氧化剂(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即:,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 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 实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ZnCuSO4=ZnSO4Cu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a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负极(Zn):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Cu22e=Cu(还原反应)。,b装置:,2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 电路铜板腐蚀剂和
7、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方程式:_ _ 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 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式:_,负极反应式:_。,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设计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失电子,正极选择比Cu活动性弱的金属或碳棒,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答案:(1)2Fe3Cu=2Fe2Cu2 (2)装置图: 2Fe32e=2Fe2Cu2e=Cu2,例1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各叙述错误的是() A锌片作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 B铜片作正极 C正极反应为:2H2e
8、=H2 D溶液中的H移向正极,解析该装置为原电池,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H向正极移动,在正极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A错,B、C、D正确。 答案A,(1)原电池工作中“三个方向”和“一个类型”:,(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正、负极; 得失电子的微粒; 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两电极反应,1在例1中:(1)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 (2)电子的流向如何?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2.24 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答案:(1)锌片不断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2)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0.2 mol,例2一个原电池总反应为:ZnM2=Zn2M。 (
9、1)该原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质可能是_。,(2)M可以是下列金属中_。 AMg BFe CCu DAg,解析(1)原电池总反应ZnM2=Zn2M可分为Zn2e=Zn2(氧化反应),M22e=M(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因此,负极材料只能为Zn,正极上M2放电被还原为M,电解质为M的可溶性盐,电极材料为活泼性比Zn弱的金属。如Cu、Fe(或C、Pt)等。故C正确。 (2)据(1)分析知M为比Zn活泼性差的2价金属,故B、C正确。 答案(1)C(2)BC,利用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两种情况: (1)若给出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则负极为还原
10、剂失电子,正极为氧化剂得电子,电解质为氧化剂(或反应物中的溶剂)。 如FeCuSO4=FeSO4Cu, 负极为:Fe2e=Fe2, 正极为Cu22e=Cu,电解质为CuSO4,,再如PbPbO2H2SO4=2PbSO42H2O, 负极为Pb,正极为PbO2,电解质为H2SO4。 (2)若给出的为离子反应方程式: 则负极为还原剂失电子,正极为氧化剂得电子,电解质为含氧化性离子的酸或盐。如该例2中电解质为CuSO4,也可为CuCl2。,2.例2中:(1)该原电池中负极、 正极的质量如何变化? (2)请画出该原电池装置图,并 指出反应的正、负极及 电解质。,提示:(1)负极锌失电子溶解,质量减小,正
11、极Cu22e=Cu,析出金属,质量增加。 (2)画图时要注明正负极及电解质。,答案:(1)负极质量变轻,正极质量增重。 (2),解析金属锂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LiOH溶液中的阳离子有Li和H,由于氧化性HLi,所以正极反应是:2H2e=H2,由于H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H放电的同时溶液时产生了OH,即该反应的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在原电池的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C选项错误。 答案C,(1)常见燃料电池有甲烷、乙烷、甲醇、乙醇、N2H4、H2等燃料电池,通常这些燃料在负极失电子,O2在正极得电子。 (2)电极反应式: 负极:还原剂ne=氧化产物(氧化反应) 正极:氧化剂ne=还原产物(还原反应),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抵押销售代理合同样本
- 素描景观考试题及答案
- 仓库柜子改造方案(3篇)
- 旧屋安全检测方案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生物0401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 美容老师培训课件
- 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
- 2026版《全品高考》选考复习方案物理02 单元过关卷(二) 含答案
- 枣庄高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影像考试题及答案
- 20120309-奇瑞KD索赔培训材料(new)
- 社区获得性肺炎ppt
- 直流屏检修作业指导书(word文档)
- YY/T 1293.2-2022接触性创面敷料第2部分:聚氨酯泡沫敷料
- GB/T 19404-2003微波铁氧体器件主要性能测量方法
- GB/T 18418-2017家用卫生杀虫用品电热蚊香液
- GB/T 17456.2-2010球墨铸铁管外表面锌涂层第2部分:带终饰层的富锌涂料涂层
- 政府用地项目用地报批流程
- 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课件
-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课件
- 徐健顺吟诵文集(.12.1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