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电阻率曲线,泥浆侵入: 在钻井过程中,一般井孔中泥浆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此压力差在渗透性地层处使泥浆滤液向地层中渗入,并置换了原渗透层孔隙中的流体,这就是泥浆侵入现象。 由于泥浆侵入,井附近介质电阻率将发生变化。在靠近井壁处岩层孔隙中的流体几乎全部被泥浆滤液所代替,这部分叫冲洗带;在冲洗带的外部是一个孔隙中部分充满了泥浆滤液的过渡带,冲洗带和过渡带总称侵入带;再向外是未被侵入的原状地层。,(a)增阻泥浆侵入,(b)减阻泥浆侵入,泥浆侵入对视电阻率曲线影响,梯度测井 电位测井,微梯度测井 MINV 微电位测井 MNOR,微侧向测井 RXO,微球形聚焦测井 MSFL,三侧向测井,七侧向测井,
2、双侧向测井,邻近侧向测井,电阻率测井发展历程,探测冲洗带电阻率,探测侵入带、原状地层电阻率,7.普通电阻率法测井,供电电极:A、B 测量电极:M、N 电极系:A、B、M、N四个电极中的三个形成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称为电极系。 电位电极系: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那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 梯度电极系: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 底部梯度电极系:用正装梯度电极系测出的电阻率曲线,以明显的极大值显示高阻层的底界面,所以正装梯度电极系又叫底部梯度电极系。 顶部梯度电极系:用倒装梯度电极系测出的电阻率曲线,以明显的极大值显示高阻层的
3、顶界面,所以倒装梯度电极系又叫顶部梯度电极系。 电极系命名:是按照电极在井内自上而下的顺序写出电极名称和电极之间的距离(以M为单位)。例如:M2.25A0.5B表示双极供电正装(底部)梯度电极系,7.1电极系基本概念,电极系互换原理:把电极系中的电极和地面电极功能互换(原供电电极改为测量电极,原测量电极改为供电电极),而各电极的相对位置不变,则所得到的视电阻率曲线和原来的完全相同,这叫电极系的互换原理。根据互换原理,四种梯度电极系实质上为两种: 底部梯度电极系(单极供电正装梯度电极系=双极供电正装梯度电极系) 顶部梯度电极系(单极供电倒装梯度电极系=双极供电倒装梯度电极系) 而四种电位电极系实
4、质为一种类型,这是因为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足够大时,正装和倒装的差别也没有了。,N M A,M A B,M N A,M,B,7.2测量原理,电阻率测井是根据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岩石和矿物的导电能力不同这一特点,来区别钻井剖面上岩石性质的一种方法。岩石电阻率只有当给岩石以一定的电流时才能测定出来。 通过供电电极A供给电流I,通过电极B供给电流-I,在井内建立电场。然后用测量电极M、N进行测量。 由于井内存在的自然电位视直流电位,视电阻率测井供电线路供给低频(15周)矩形波交流电。同时测量电阻率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7.3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分析,Ra与介质电阻率成正比; 与记录点电流密度
5、成正比。 :a点以下: 当电极系在下部围岩中,远离高阻层底界面时,相当于电极系处于电阻率为R1的均匀介质中,故Ra=R1,视电阻率曲线上为Ra=1m的直线段。 :a-b点 提升电极系,A电极逐渐接近高阻层,由于高阻层对电流的排斥作用,使记录点的电流密度加强,曲线自a点起逐渐增高,直到A电极到达高阻层底界面时,曲线升高到b点值。,:b-c段 继续提升电极系,电极A进高阻层Rt中,而记录点还处于下部低阻围岩中。随着A接近顶界面,由A流出的电流将越来越多地流向上面,使得记录点电流密度略有下降,直到记录点移到高阻层底界面为止,曲线上b-c段长度相当于AO。 :c-d段 当记录点进入高阻层时,O点所在介
6、质电阻率突变为Rt,因此,此时测得的视电阻率也成比例地变化,曲线从c点跃迁至d点最大值。,7.3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分析,:d-e 段 当电极系继续提升,A电极逐渐远离下部低阻围岩层,低阻层对电流的“吸引”作用逐渐减弱,从而使电流密度逐渐减少,视电阻率曲线由d点逐渐下降,直到电极系离开下部围岩一个相当的距离,使下部低阻层对电流的“吸引”作用消失为止,Ra曲线达到e点。 :e-f段 此时A电极系相当于处于Rt介质的均匀场,Ra=Rt。 :f-g段 继续提升A电极系时,A电极接近上部低阻围岩层,由于上部围岩对电流的“吸引”作用,使记录点的电流密度减少,Ra视电阻率曲线下降,直到电极A到达高阻
7、层顶界面时,下降趋势止于g点。,:g-h段 当A电极进入上部围岩时,记录点仍在Rt中,视电阻率曲线有所下降,这段曲线长度相当于AO长度。 :h-I段 当记录点也进入上部围岩中时,由于电阻率从Rt突然降为Rs,视电阻率也成比例地变化下降到达I点,它是视电阻率的极小值。 :I-j-段 电极系全部进入上围岩中,且逐渐远离高阻层的顶界面,高阻层对A电极的电流“排斥”作用逐渐减小,故电流密度逐渐增加,逐渐增加。当电极系远离高阻层,电极相当于处于Rs均匀介质中,此时Ra=Rs, 视电阻率曲线为直线段。,7.4实测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及应用,l井的影响 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变得平缓,底界面极大值特征仍然明显
8、,而顶界面的极小值不易分辨,整个曲线由于井的存在变的平缓。 l 电极系的影响 实际测井采用的电极系不同于理想电极系,造成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也存在差异。,l 地层倾斜影响 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加极大值向地层中心移动使曲线变得较匀称;曲线的极大值随地层倾角的增加而降低,曲线变得平缓,极小值模糊不清;倾角小于60度时,曲线还保持原曲线的基本特征,只是定出的岩层厚度偏高。,l 高阻邻层的屏蔽影响 当记录点在成对电极一方高阻层附近时,由于另一个高阻层的屏蔽作用: 如果层间距离等于或略大于电极距,发生 “增阻屏蔽” 如果层间距小于电极距,发生 “减阻屏蔽”,(1)划分地层: 通常采用顶部和底部梯度曲线上的极大
9、值分别确定高阻层的顶界面和底界面的深度。一般采用AO=1m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梯度曲线上的极大值划分高阻层,且不需要做校正。,l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顶部梯度曲线,底部梯度曲线,(2)岩层的视电阻率读值 高阻厚层 读地层中部较直线段的视电阻率平均值来代表地层的电阻率。 中等厚度高阻层 “去掉屏蔽区取面积平均值法”。 高阻薄层 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只有一个较窄的尖峰,只有去极大值作为高阻薄层的电阻率。,7.5标准测井,在一个油田、一个地区或一个完整的区域内,为了研究地质剖面岩性变化,构造形态和进行大段油层的对比工作,常使用标准电极系和其它几种的测井方法在全地区的井中,用相同的比例(1:500)对全井段进
10、行测井,这种组合测井叫标准测井。 标准测井包括标准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及井径,有的地区还包括自然伽玛测井。 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中等长度电极距做标准电极系: 电极距为2.5m的底部梯度电极系(M2.25A0.5B) 电极距为0.5m的电位电极系(B2.25A0.5M),标准测井进行地层对比:,测井曲线地层对比实例,左部64井A层与B层接触,向右各井A与B层间出现的地层越来越多,A与B层相距越来越远,B层以下地层与上覆地层倾角明显不同,对比说明这是海侵造成的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为利用视电阻率测井资料求出岩层的真电阻率建立了一种组合测井-横向测井。这种测井即使用一套电极距不同得同类型(梯度
11、或电位)得电极系,在同一口井的目的层井段进行视电阻率测量。 横向测井中多采用梯度电极系系列,而不是电位电极系。 根据测量结果,在双对数坐标纸上,作出各个有意义岩层的视电阻率与电极距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电探曲线。然后把实测的电探曲线与理论曲线进行对比求处岩层的真电阻率。,7.6横向测井,7.8三侧向测井,侧向测井又叫聚焦测井,它的电极系中除了主电极之外,上下还装有两个屏蔽电极。主电流受到上下屏蔽电极流出的电流的排斥作用,使测量电流线垂直于电极系,成为水平方向的层状电流射入地层,这就大大降低了井和围岩对视电阻率的影响。,电极系由三个柱状金属电极组成。测井时,主电极和屏蔽电极通以极性相同的电流I0和
12、Is,并保持I0为常数。 采取自动控制Is的方法,使得三个电极A0 、A1、 A2的电位相等。沿纵向的电位梯度为零,这样就保证从主电极流出的电流不会沿井轴方向流动。 深三侧向的探测深度较深,主要反映原状地层的电阻率变化。,A0 - 主电极 A1 、A2 -屏蔽电极,电极系特点是:屏蔽电极A1、 A2的尺寸比深三侧向的要短,并在A1和A2电极外面加上两个极性相反的电极B1和B2,它们是主电流及屏蔽电流的回路电极。 浅三侧向的探测深度较浅,主要反映侵入带地层的电阻率变化。,在上下围岩电阻率相等时,视电阻率曲线对称于地层中部;对着高阻层的视电阻率的最大值在地层的中点,它视地层视电阻率曲线最由特征性的
13、数值,同时它受相邻的高阻层影响较小。,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特点:,三侧向视电阻率曲线应用: 划分地质剖面:三侧向测井受井、层厚、邻层的影响较小,纵向分层能力较强。通常在视电阻率曲线开始集聚上升的位置围地层界面。 判断油、水层:对于油层多为减阻侵入,则深三侧向的视电阻率读数大于浅三侧向的视电阻率,曲线出现正的幅度差。而水层常为增阻侵入,则深三侧向的视电阻率读数小于浅三侧向的视电阻率,曲线出负的幅度差。 确定地层电阻率:通常视根据测得得视电阻率,再用相应的解释图版而确定出地层电阻率。,7.9七侧向测井,七电极侧向测井又称七侧向测井。其电极系包括7个体积均较小的环路电极,A0是主电极,M1、M2、M1
14、、M2是两对监督电极,A1、A2是一对屏蔽电极。 测井时,主电极和屏蔽电极通以相同极性的电流I0和Is,自动调节屏蔽电流Is,使的两对监督电极M1M2和M1 M2上保持相同的电位,迫使主电极A0流出的电流不沿井轴方向而水平地进入地层。,深七侧向测出的视电阻率主要反映原状地层的视电阻率变化。,浅七侧向的探测深度较浅,测出的视电阻率主要反映侵入带地层电阻率的变化。,七侧向视电阻率曲线特点:,对着高阻厚层的视电阻率曲线,当上下围岩电阻率相同时,视电阻率曲线对称于地层中部,在地层的上下界面附近视电阻率曲线出现两个“尖子”。 通常,取地层中部对应的视电阻率读数为当前层读值。,7.10双侧向测井,双侧向的
15、电极系与七侧向类似,不同的是在七电极系的外面再加上两个屏蔽集电极A1A2。 浅双侧向把屏蔽电极改成了回流电极B1B2。,双侧向和三侧向、七侧向测井的比较,(1)探测深度 三侧向探测深度小,在泥浆侵入深时,视电阻率读数受侵入带影响大,因而深浅三侧向探测深度差别不大,对判断油气、水层带来困难。 七侧向的探测深度比三侧向略有增加,但在高侵的情况下,七侧向的探测深度变浅。 双侧向的探测深度比三、七侧向都要深,它采用将屏蔽电极分为若干段,控制各段的电压,达到增加探测深度的目的。,2、纵向分层能力,三侧向纵向分层能力较好,能够清楚反映0.40.5m以上地层电阻率的变化。 七侧向分层能力略低于三侧向。 双侧
16、向分层能力与七侧向相同。,3、影响因素,三侧向受井眼、围岩影响较小,但由于探测深度不深,在使用中受到限制。 深浅七侧向受层厚、围岩影响不一样。 双侧向的层厚、围岩影响对深浅侧向是相同的。浅双侧向比浅三侧向受井眼影响小的多。,7.13感应测井,在油基泥浆井和无泥浆的干井中不能用直流电测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利用交流电的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在发射线圈中的交流电电流,在接收线圈中感应出感应电动势。 由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都在井内,发射线圈的交流电电流必然在井周围地层中感应出涡流。而这个涡流油对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发生影响。 因此这个电动势于涡流的强度有关,即于地层的电导率有
17、关。,电导率与电阻率关系: Rt=1000/COND 其中:Rt-电阻率( m,欧姆米) COND电导率(mS/m,毫西门子/米),感应曲线特点: 曲线对称,正对岩层处视电导率曲线增大。 岩层较厚时,视电导率接近岩层的真电导率; 曲线读值,读取岩层中部对应的曲线值。,双感应-八侧向,双感应-八侧向是一种重要的常规测井组合,测量所得三条测井曲线,深感应(ILD)、中感应(ILM)、八侧向(LL8)。,2.7微电极测井,微梯度电极系: A0.025M10.025M2,其电极距为0.0375m,探测深度约为40mm;主要受泥饼电阻率影响较大。 微电位电极系: A0.05M2,其电极距为0.05m,探测深度约为100mm;主要受冲洗带电阻率影响。 正幅度差: 当微电位曲线幅度大于微梯度曲线幅度时,称为正幅度差。 负幅度差: 当微电位曲线幅度小于于微梯度曲线幅度时,称为负幅度差。,微电极测井主要应用: (1)确定岩层界面 纵向分辨能力比较强,划分薄互层组和薄夹层比较可靠 (2)划分岩性和渗透性地层 含油砂岩和含水砂岩:一般都有明显的幅度差。如果岩性相同,则含水砂岩的幅度和幅度差都略低于含油砂岩,如果砂岩含泥质较多,含油性变差,则微电极曲线幅度和幅度差均要降低。 泥岩:微电极曲线幅度低,没有幅度差或有很小的正负不定的幅度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陶区期中数学试卷
- 拱墅区9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 二年级期末江苏数学试卷
- 福建一年级数学试卷
- 高中一上学期数学试卷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202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派遣制司机招聘1人(二)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磁控健身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管理策略报告
- 2025至2030齿间刷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
- 2024年陇南两当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笔试真题
- 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热射病的诊断与治疗
- 2023年安顺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T 9074.18-2017自攻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 变压器培训资料
- 断绝子女关系协议书模板(5篇)
- 村规民约范文大全三篇村规民约范文大全
- 赤水市辖区内枫溪河(风溪河)、宝沅河(宝源河)、丙安河
- 胸腔积液PPT.ppt 课件
- 断指再植术后的切口
- 曾国藩为官之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