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市场调查——海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大学生市场调查——海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大学生市场调查——海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大学生市场调查——海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大学生市场调查——海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调查报告 海南大学在校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熟知度和身体力行情况调查,调查小组成员:董 甜 邢子凯 汤 娇 宋献志 田 倩 杜盼盼 王 妃 崇维萱 罗霈云 王文颖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目 录,概 要 报告专业术语及其释义 正文 调查背景 调查目的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地点 调查过程 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结论 调查建议 附录,2,概 要,3,报告专业术语及其释义,4,正文,5,一、调查背景,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作为在校大学生对此又了解多少呢?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们是怎

2、么约束自己的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对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6,二、调查目的 了解“低碳生活”实践情况,推广优质生活理念 三调查对象: 海南大学海淀校区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 德尔菲预测法 五调查时间、地点 时间:2010年11月1日到2010年11月20日 地点:海南大学,7,六、调查过程,(一)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德尔菲预测法,分两次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95.2%。 第一次发放问卷50份,分别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女比例为23:27,大一学生为24人,大二学生为26人。经过第一次调查,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初步了解了“低碳生活”概念在

3、海南大学的推广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低碳环保”的概念被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所熟知(82%),但是对于“低碳生活”的内涵却比较模糊。76%的海南大学学生认可 “低碳生活”的生活模式,但是更多是希望在不要对现有生活方式构成太大影响的前提下。,8,对于“低碳”小知识的调查中发现,作为大学生同学们对于“低碳知识”认识虽然达到一定高度,但是还有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于“低碳生活”的宣传推广有待进一步推进。最后对于海南大学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意愿力度考察可以发现,大家愿意为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但是前提是渐近的对现有生活不要造成太大冲击,同时要强调其措施的可行性。 第二次发放问卷50份,分别

4、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女比例为23:27,大三学生为26人,大四学生为24人,回收47份。所有都为第一次问卷调查者,并向这些调查者提供第一次调查的结果统计,以便能够得到更加客观的数据。从第二次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发现,作为高年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认识更加客观,同时也更加强调其可操作性,对于大空的说教、宣传并不理会。 第三次发放电子问卷5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份,此举是为了便于数据的信息统计,使有效回收问卷数达到100份。,9,(二)调查进度 11月1日11月2日 制定调查方案 11月2日11月3日 到图书馆、网站上收集资料 11月3日11月5日 分配具体实地调查任务 1

5、1月5日11月9日 对学生宿舍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11月9日11月10日 整理材料,分析材料 11月10日-11月11日 草拟调查报告 11月11日-11月13日 讨论和修改调查报告 11月14日 提交报告,10,七调查分析报告,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题型有选择题(19道)和主观问答题(1道),具体内容见附录。共发出书面文本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7份;电子问卷5份,有效回收3份。结果如下:,11,(一)、选择问答题,12,(二)、主观问答题,综合所有问卷答案,针对大学生个人应该怎样更低碳更合理有益的生活提出了以下建议: 生活节约,在满足正常生活的基础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交通、生活

6、中注意节约能源 加强“低碳”理念宣传,提供可行性“低碳”生活方案 增加森林覆盖率、多建公共绿地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践行优质生活理念,13,(三)选择题分析报告,1.对于“低碳环保”这个词您熟悉吗? A.很熟悉 B.比较熟悉 C.不是很熟悉 D.一点也不熟悉,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得知,“低碳环保”的概念被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所熟知。大部分同学对其是比较熟悉的,很熟悉和不是很熟悉的都不到两成。,14,3.您是从哪些方面了解到“低碳环保”的? A从朋友口中 B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 C商家的广告里 D环保志愿者的宣传 E相关部门组织的展览宣传活动,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得知,绝大部分的同学是通

7、过B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得知“低碳环保”的,还有少部分的同学通过C商家的广告、D环保志愿者的宣传和E相关部门组织的展览宣传活动 的渠道的得知的,朋友之间的人际传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15,4.您认为“低碳生活”会降低生活水平么? A会降低 B不会降低,是一种合理生活方式 C无所谓,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得知,关于“低碳生活”会降低生活水平的认识,绝大部分的同学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认为“会降低”和“无所谓”的各占不到一成。,16,5.您是否考虑过您日常生活方式的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A. 考虑过,也尽量低碳生活 B. 考虑过,但很难做到 C. 没考虑过,想要了解 D.

8、不考虑,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得知,考虑过“低碳生活”的同学有75%,想了解的也有23%,但是真正实践的只有1/4,一半的人认为难以做到,说明“低碳生活”的宣传重点应该放到如何践行上。,17,6.以下哪些事是您知道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的? A棉质衣服比尼龙衣服生产过程中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 B太阳能比天然气更加环保 C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少光顾烧烤摊可以减少碳排量 D交通工具的选择 E提高空调设定温度 F. 其他,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得知,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清洁能源利用和公共交通的选择会降低碳排量,对于其他就认识各异,说明“低碳生活”的实行过程中人们认识还是比较浅。,18,8.您出行通常会选择什

9、么方式? A.坐出租车 B.坐公交车 C.骑电动车 D. 骑自行车 E.走路,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得知,对于大学生来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占大部分,25%的选择步行,只有5%的同学选择坐出租车,说明大学生的出行方式还是很低碳的。,19,15.你会主动分类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吗? A.每次都会 B.经常 C.偶尔 D.从不,分析:通过本题我们得知,有50%的同学会经常主动将垃圾分类丢进垃圾桶,同时还有43%的同学或偶尔做到,可以通过“低碳”宣传改进获得较好的效果。,20,16.您对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参与程度如何? A.每次都会参加 B.经常参加 C.偶尔会参加 D.从不参加,分析:通过本题我们得

10、知,对于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对大学生经常参加的只占14%,偶尔参加的高达72%,所以说明环保活动还是有活动群众基础的,只要提高其活动精彩程度、可参与性完全可以搞好。,21,八、调查结论,通过调查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1、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低碳环保”的概念被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所熟知(82%),但是对于“低碳生活”概念的内涵却比较模糊。 2、76%的海南大学学生认可 “低碳生活”的生活模式,但是更多是希望在不要对现有生活方式构成太大影响的前提下。 3、对于“低碳”小知识的调查中发现,作为大学生同学们对于“低碳知识”认识虽然达到一定高度,但是还有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于“低碳生活”的宣传推广有待进一步推进。 4、最后对于海南大学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意愿力度考察可以发现,大家愿意为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变,但是前提是渐近的对现有生活不要造成太大冲击,同时要强调其措施的可行性。,22,九、调查建议,针对大学生个人应该怎样更低碳更合理有益的生活,出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