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茶树基本特性.ppt_第1页
第三章:茶树基本特性.ppt_第2页
第三章:茶树基本特性.ppt_第3页
第三章:茶树基本特性.ppt_第4页
第三章:茶树基本特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茶树基本特性,第一节:茶树的基本特性 一、茶树的一生 1.幼苗期:从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到第一次生长结束形成驻芽,为幼苗期。(8-9个月) 2.幼年期:从幼苗第一次生长停止开始到茶树第一次开花结实,为幼年期。(4-5年) 3.成年期:从茶树第一次开花结实到第一次树冠台刈更新,为成年期。(维持约20年) 4.衰老期:从茶树第一次台刈更新开始到整个茶树死亡,为衰老期。,二、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1.土壤:喜酸怕碱。适宜PH4.06.5;最适PH4.55.5。 茶树喜酸机理: A:遗传基因的要求; B:与茶根的生化特性有关; C:与茶树喜铝嫌钙有关; D:与菌根菌共生有关。 茶园土壤要求:

2、 A:土层深厚、底土松软; B:土壤质地、沙质壤土; C:土壤养分丰富: (有机质: 大于1.5%; 有效氮:1015mg/100g; 有效磷:70mg/100g;有效钾: 30mg/100g。) D:有益微生物繁荣。,2.光照:喜光怕晒。 据研究:幼龄茶树的光饱和点 0.5卡/c /min,当光照强度超过0.80.9卡/c /min时,光和强度下降; 成年茶树的光饱和点0.7卡/c /min,超过0.9卡/c/min时, 光合强 度下降。 表2-1、光照强度对化学成分的影响,3.温度:喜温怕寒。 最适温度:20 30; 最低温度:-6-16; 最高温度:45。 4.水分: 喜湿怕涝。 栽培茶

3、树最适年降雨量为1500mm左右,生长期的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 土壤相对含水量以80%为最好;当高于93%时,出现烂根。 空气相对湿度以大于80%为好。空气中相对湿度大,茶叶的产量品质都较好。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江苏碧螺春等。,第二节:茶树品种,一、茶树良种的标准 1、丰产性:增产15%以上; 2、适制性:适制当地的茶类; 3、适应性:强; 4、抗逆性:强(病、虫、寒、旱等)。,二、茶树品种的划分 按繁殖方式:有性繁殖系品种(通过种子繁殖)和无性系品种(通过扦插等繁殖)。 按萌芽期:特早生型(5)、早生型(+4)、中生型和晚生型(-5)四大类 。 按成熟叶片大小:特大叶品

4、种(70cm2)、大叶品种(4069cm2 )、中叶品种(2139cm2)和小叶品种 (20cm2)四类。,按茶类适制性:分为绿茶品种、红茶品种、红绿茶兼制型品种和乌龙茶品种四类。,一般叶片小、叶张厚、叶质柔软、细嫩、色泽显绿、茸毛多的品种,制显毫类的绿茶,如毛峰、毛尖、银芽等名茶,易塑造出外形“白毫满披、银装素裹”的品质特色;芽叶纤细、叶色黄绿或浅绿、茸毛少或中偏少的品种,制少毫型的龙井类扁形绿茶,如龙井茶等名茶,易形成外形扁平光滑、挺秀尖削、色泽绿翠、体表无毛的品质风格;而叶片大、节间长、芽头肥壮、芽叶黄绿色、茸毛多、叶面隆起、叶质软、叶张薄的品种,制红茶品质较好。,三、选用良种的重要性

5、1、增加产量: 茶树新良种的增产效应,2、提高品质:,从外形上看: 龙井茶:芽叶细小、茸毛少; 珠 茶: 芽叶节间短、叶形园; 毛 峰:芽叶茸毛密布。 色 素 色 儿茶素 多酚类 香 氨基酸 芳香物质 味 咖啡碱,.,3、增强抗性: 选用推广抗性强的茶树良种,可以减轻或避免各种不良环境对茶树的影响,发挥良种的作用。 4、抑制采制“洪峰”: 在一个茶场,用早生、中生、晚生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利用不同品种的不同发芽期就能有效地抑制采制“洪峰”。 5、提高采茶效率:,四、主要茶树品种 龙井43:芽叶较纤细,色泽绿稍黄 龙井长叶:叶色绿,叶身平。芽叶淡绿色。茸毛中等 平阳特早茶:叶色深绿,叶身稍内

6、折。芽叶绿色。节间较短。茸毛较多。 乌牛早:叶色绿有光泽,叶尖钝尖,叶身稍内折。芽叶绿色。茸毛中等。 福鼎大白茶:叶色绿有光泽,叶身平。芽叶黄绿色,芽毫特多, 安吉白茶:植株较矮小,分枝部位低,分枝密度中等,春茶早期幼嫩芽叶呈玉白色,叶脉淡绿色,随着叶片成熟和气温升高逐渐转为浅绿色,茸毛中等,育芽力中等,持嫩性强。,第三节 茶树管理,(一)茶树树冠的管理技术 基本原则:树冠要求“矮、宽、壮” 矮:70-80厘米;1米,50厘米。 宽:行距1.5米,树冠面宽在1.3米以上,茶园的覆盖度达到85%以上,绿叶层保持在10-15厘米。 壮:茶树枝梗粗壮、结实。,技术要领: 1、合理修剪:定型修剪 、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 2、保护树冠 :防病虫害 ;防旱害 ;根外施肥;覆盖遮荫网 ;,(二)茶树根部的管理技术 1. 合理施肥: 基肥:910月深耕时放下,生产茶园每亩施用量,栏肥、杂草1000-1500公斤或饼肥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