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第二期QCC PPT课件_第1页
新生儿第二期QCC PPT课件_第2页
新生儿第二期QCC PPT课件_第3页
新生儿第二期QCC PPT课件_第4页
新生儿第二期QCC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生儿病房第二期品管圈活动汇报,1,像袋鼠妈妈那样早期持续的和宝宝的肌肤之亲,用一种温柔、有效的方法,给他们提供最舒适的襁褓,避免他们在繁忙的病房中受到一切日常不良刺激。,袋鼠圈,2,3,主题选定,4,参与改善工作现场问题,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及科研 意识;全力合作,提高了团队士气,使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对科员而言,为护士专业成长提供空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 得到提高。,对医院而言,减轻患儿的痛苦,为诊疗活动提供准确信息。,对患者而言,提升领导与管理能力。,对圈长而言,选 题 理 由,5,6,现况调查与原因分析,2013年08月的第四个星期至09月第一个星期为本科室现况调查和分析时期。

2、将影响桡动脉穿刺成功的原因总结为知识缺乏(对桡动脉的解剖特点不了解)、经验不足、操作方法欠佳、进针角度不对、心理紧张或恐惧5类。 据此,科内护理人员一致认为迫切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技术大练兵,以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7,活动前桡动脉穿刺情况,现况值=(13+7+2)/(20+20+20)=36.7%,8,新生儿桡动脉穿刺率周期调查表,9,10,11,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 圈能力 改善重点) =36.7%-(36.7% 89% 77.65% ) =11.34%,目 标 设 定,12,病人,定位不准,患儿血管条件,心理因素,患儿胎龄、体重,患儿不配合,护士年资不高,培训不到位,工作

3、环境嘈杂,突发因素,病房温湿度,外环境干扰,反复穿刺,血管条件,穿刺工具的选择,物品缺乏,进针角度,操作欠规范,定位不准,专业知识缺乏,病人多,环境,护士,物品,方法,13,因果关联分析图,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低 (5,0),经验不足 (0,-5),操作方法欠佳 (3,-2),知识缺乏 (1,-4),心理因素 (2,-3),进针角度不对 (4,-1),14,治标问题,过渡问题,治本问题,冰山图,提高新生儿动脉血气采集率,缺乏相关知识,方法欠佳,进针角度不对,15,16,17,18,19,QC活动后桡动脉穿刺率周期调查表,20,活动后桡动脉穿刺情况,21,改善后柏拉图,22,活动前后桡动脉穿刺1次成

4、功比较表,23,成果比较(柱形图),24,目标达标率,目标达标率=( 71.7%36.7%)/( 11.34%36.7%)100% 达标率 = X 100%,25,无 形 成 果,注:由圈员13人评分,每项每人最高10分,最低1分。,26,无 形 成 果 雷 达 图,27,新生儿桡动脉穿刺流程,物品准备,注射盘1个,0.5%碘伏消毒液,无菌棉签,一次性51/2头皮针,一次性1mL注射器1副,肝素1支。,体位,穿刺部位,穿刺,新生儿体位不限,穿刺时上肢外展,掌侧向上平放,暴露穿刺侧前臂。,从解剖学角度定位:前臂掌侧第一、第二腕横纹线上下连线的中间 距外侧(桡侧)低出生体重儿0.5cm、足月儿0.

5、6-0.7cm处为进针点。,消毒,常规消毒皮肤,范围直径5cm以上,核对身份,核对床号、姓名及手腕带,抽取62.5U/ml肝素0.2ml注入注射器,使注射器内壁湿润后,余液弃去, 注射器不能残留气泡。操作者带无菌手套,左手握住患儿手掌,同时压 住患儿大拇指,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右手持注射器接51/2头皮针3040 斜刺进针,当针头进到1/22/3时即进入桡动脉,见鲜红色搏动性回血后 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要血量。,穿刺后,无菌棉球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0.5cm处510min,至不出血为止。,28,准备,1、物品准备 治疗盘(碘伏、消毒棉签、一次性头 皮针5.5头皮针、一次性1ml注射器、橡胶塞) 2、

6、药物准备 取规格2ml(12500万单位)肝素0.2ml,用 0.9%氯化钠稀释,用1ml注射器连接5.5头皮针抽取 稀释后的肝素1ml使注射器及头皮针内壁湿润后,余 液弃去。 3、人员准备 洗手戴口罩。,注意:注射器及头皮针不能 残留气泡。,1、新生儿采取仰卧位。桡动脉穿刺时上肢 外展,掌侧向上平放,暴露穿刺侧前臂。 2、操作者站在患儿采血侧,左手握住患儿手掌,稍往下 压,使掌面朝上,绷紧皮肤,充分暴露桡动脉,把手 腕平分四等分,在手腕外侧1/4与第2掌横纹的交叉处, 即为进针点。 3、左手握住患儿手掌,以进针点为中心,常规消毒皮肤 右手持针翼以15-30进入皮肤,由浅入深,见有搏动性 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如果不见回血,稍待片 刻,可缓慢退针,因桡动脉较细如针头退得多一点,退 出桡动脉壁,易造成穿刺失败。 4、抽取所需血量后,将针头刺入橡胶塞隔绝空气。并轻 轻搓动注射器使血液与肝素混匀。 5、拔针后用无菌棉球在针眼及其上方0.5cm处加压35 min,至不出血为止。,1、立即将标本做检查。 2、分类处理用物。 3、如结果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注意:1. 避免患儿着凉。 2. 严格无菌操作。 3.根据体重选择进针角度 4.避免患儿长时间哭吵后抽取 5.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