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鉴赏之诗眼PPT课件.ppt_第1页
诗歌语言鉴赏之诗眼PPT课件.ppt_第2页
诗歌语言鉴赏之诗眼PPT课件.ppt_第3页
诗歌语言鉴赏之诗眼PPT课件.ppt_第4页
诗歌语言鉴赏之诗眼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语言鉴赏之,诗 眼,1,知识储备,所谓“诗眼”,是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分类 1. 句中诗眼:是诗人着力锤炼之字。相当于上面讲的“炼字”。 2. 篇中诗眼:是全文的心脏,是诗中思想闪光的句子。在许多近体诗,如律诗、绝句中,那些有眼之句,往往就是篇眼之所在。句眼使句子见精神,而这见精神之句又使全篇见精神。,2,真题碰壁,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1. 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2. 点明哪一诗(词)句在全诗(词)中是关键(如果试题已经点明,这一步骤可以省略)。(步骤1) 3. 简要分析诗(词)句在

2、全诗(词)结构上、在突出诗(词)的主题或在表达诗(词)人的情感上所起的作用。(步骤2) 4. 抒发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步骤3),【答题步骤】,【练习】,4,例题讲析,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诗眼”的能力。所谓“诗眼”,是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找出“诗眼”)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

3、”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内容分析),6,【针对训练】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5分) _ _,7,答案 诗眼是“静”。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那里曾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

4、生活。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日的战乱做明暗交织的两面关锁的写法,于无字处皆有深意,因此说“静”是本诗的“诗眼”。 ,8,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9,思维轨迹 题干一共两问,第一问需要表明观点,第二问需要回答理由。回答理由时需要注意“诗歌开篇”几个字,需要答出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的感情基调。“贯穿全诗”的意思为全诗是如何体现“惊”的。 参考答案 全诗以

5、“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步骤1)第一句写诗人初至燕台时心为之“惊”,第二句写其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写其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写其为猎猎军旗而惊。颈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汉军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写诗人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步骤2)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步骤3),10,【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眼,试赏析。(6分) _,11,答案 “凉”字写出了江风夹杂着雨水吹入船中给人的感觉(或写出了秋风、秋

6、雨给人的真实感觉),(步骤2)同时也是全诗中凄凉氛围、情感的反映,该字将情景融合在了一起。(步骤3)所以“凉”字是诗眼。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分析诗眼在句中的含义;将诗眼延伸至全诗,分析诗眼与全诗的关系。 读懂诗歌 在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我感到夜凉后送友人上船。我好像看到了友人远在潇湘,在孤月高照之下,难以成眠,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稳,在梦中也摆脱不了愁绪。,12,6.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注 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

7、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6分) _,13,【设问方式】 1.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 2.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 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 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词)进行简要赏析。 5. 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词)分析。,14,【知识储备】 具体说来,“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词): 1.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2. 最生动传神的字,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3.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我们在判断哪个字(词)是“诗眼”或“词眼”时,以上三条是重要的依据。但在具体分析时,对不同词性的字(词)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