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文材料审题立意技巧.ppt_第1页
新作文材料审题立意技巧.ppt_第2页
新作文材料审题立意技巧.ppt_第3页
新作文材料审题立意技巧.ppt_第4页
新作文材料审题立意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作文材料审题立意技巧,卢作龙 2014、12、22,技巧1:关键词句入手法,对词句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典例1】,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这个特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自己的纯白、漂亮的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

2、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技巧】,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到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白貂没有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这句话的关键词就是“守护”,表现了白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自己的操守,联想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为外物所动的品行,那么立意时,就可以从“坚守”这方面分析。,【典例2】,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地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 请理解领悟材料含意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审题技巧】,“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便是该材料的关键句,这一关键句就是告诉人们要给自己自信,敢于亮出自己,从而获得被人赏识的机会,并取得成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就很容易立意了。,技巧2: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有关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来确定立意。,【典例1】,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就行了!”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猩猩无一幸免。,【审题技巧】,从因为“抵制不

4、住甜酒的诱惑”,结果“大饮而醉”被“村人趁机追捕,猩猩无一幸免”中就可以立意。即应该经受住诱惑,不要贪婪。,【典例2】,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找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审题技巧】,材料的结果是“他总能找到座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原因

5、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所以可以确定以下立意:与耐心同行,执着(坚持、锲而不舍)成就未来。如果写成“细节决定成败”或“人生有得必有失”属于跑题,写成“学会变通”或“善于发现美”属于偏题。,技巧3:联系实际法,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比喻、故事、寓言、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内涵,思路往往由物及人(社会)。,【典例】,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吗?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很多弯路从第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

6、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巴,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你对材料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审题技巧】,上述材料的主旨是赞美执着而坚韧的蜘蛛。从蜘蛛的方面可以这样立意: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把网结到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由蜘蛛联想到人,联系现实生活,对人生作理性的思考。可这样立意: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

7、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创造的。,技巧4:多角度分析法,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 【典例】有个鲁国人,很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夫妻俩想到越国居住,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而越人是光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无用武之地,怎么会不穷呢?”,【审题技巧】,(1)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 (2)鲁人到越国去不一定会穷。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才大有市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

8、改革,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3)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去与不去各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技巧5:求同存异法,【典例】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徐特立48岁留学法国,克夫困难,学会法语。,【审题技巧】,5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意,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就,年龄特点与

9、前4位不相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意:青年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技巧6: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取“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想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观点。,【典例】阅读下面材料,审题立意。,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

10、,有充足的事物而不必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了,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审题技巧】,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系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的溺爱、家庭条件的优裕等,逐渐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锻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技巧7:提炼中心法,

11、【典例1】阅读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审题技巧】,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典例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材

12、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译文】老子说:“虽能深通大道而不自以为贤智聪明,是非常高明和值得推崇的。如果不通晓大道却自以为是,就非常愚蠢而令人厌恶了。”)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老子说人应该有自知自明,不要自居高贵,而要自知、自爱、抛弃自见和自贵)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审题技巧】,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三则材料各表述了哪几个意思? 自知者更圣明,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强大。 不知道自己有不懂得东西会有祸患。人们要懂得自知自爱。 (2)这三则材料有什么共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