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个案药物专利权及爱滋病南非政府的案例简介.ppt_第1页
争议个案药物专利权及爱滋病南非政府的案例简介.ppt_第2页
争议个案药物专利权及爱滋病南非政府的案例简介.ppt_第3页
争议个案药物专利权及爱滋病南非政府的案例简介.ppt_第4页
争议个案药物专利权及爱滋病南非政府的案例简介.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專利的當代法律爭議,組員: 物理二 吳宜達 物理二 廖建盛 物理二 賴彥佑 電機二 蔡馭理 地理二 張永盈 大氣二 容達強,報告動機,高科技產業之特性在於技術難度高、產品週期性短、需不斷投入研發創新,廠商之間常對競爭對手發動專利侵權告訴。智慧財產權對產業之衝擊,已不容忽視。,專利權之本質,專利權是財產權的一種,但本質上並非自然產生天賦之權利,而是國家為達成其產業政策之目的,使專利權人在一定期間內,透過國家公權力的介入,而賦予專利權人專享排他之權力。 第一層意義在於壟斷 第二層意義即在於公開。,專利權的效力 專利權可分為物品專利及方法專利,(一) 製造權 (二) 販賣權 (三) 使用權 (四)進

2、口權,專利權侵害糾紛產生的原因,(一) 專利權範圍抽象不明確 (二) 單一產品存在多數專利權 (三) 制度鼓勵專利爭議的產生,專利授權實施對競爭秩序之影響,許多企業為了保持其長期壟斷之優勢地位,往往進行相關專利之蒐集與囤積,其並非以實施為目的,而係以防止競爭業者取得相關專利憑以競爭為目的 。 影響: 造成研發資源之重複浪費,形成技術資訊流通之障礙 ,而阻礙了提昇廠商競爭力以及促進競爭之機會 。,專利授權實施對競爭秩序之影響,專利制度之最終目標在於促進國家產業之進步與發展,因此凡與此一終極目標相違背之專利權利皆應適度地被緩和,亦即藉以調和專利權壟斷之性質對公平競爭秩序所造成之衝擊,而其方法有三種

3、: 一、賦予限制獨占權 二、實施強制授權 三、實施不公平競爭防止法,我國法律之相關規定,專利法第六十條及第七十八條之規定,即係為調和專利權之實施與競爭秩序而設。 公平交易法相關條文亦有其相關規定。,專利權與現實生活的矛盾,大氣二 容達強,藥物專利權,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所制訂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給予所有新發明長達二十年的專利權保護。 故此,藥廠可在二十年內以任何價格銷售新藥,貧窮國家的病人可能因高藥價而被摒諸門外。,藥物專利權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窮國因受制於世貿的規則,不能生產或入口較便宜的仿製藥 。 在巴西及印度,由於仿製藥不需獲得授權,與品牌藥物的分別只在於名稱和價錢,而兩者的配方、成

4、份、劑量和療效則無異。 藥物救援對窮人來說愈來愈遙不可及。,爭議個案藥物專利權及愛滋病: 南非政府的案例簡介,南非政府因容許生產及進口仿製藥,以解決國內的愛滋病問題,遭跨國藥廠起訴保護知識產權不力。 南非是愛滋病的重災區。 現今南非人口約有四千萬,其中有28%人口受愛滋病毒 (HIV) 感染 ,佔全球受愛滋病毒感染總人數的18%。,南非政府政策的改變,在1998年,南非愛滋病感染率更高達22.8%。 南非政府受到重大的社會壓力,可是政府沒有足夠資金向大藥廠購買藥物。 故在1997及1998年推出相關法案,容許從巴西及印度等國家入口仿製藥。,專利藥與仿製藥的差異,價格:專利藥每人每年成本高達$1

5、5,000美 元;但在沒有專利法律的印度,仿製藥約$350美元。 藥物名字:有分別,專利藥會以註用商標。 配方、成份、劑量和療效:無異,南非新政策所帶來的結果,南非政府在1997及1998年通過的新法例,引來西方藥廠的反響。 在1998年,以GlaxoSmithKline為首等三十九間跨國大藥廠聯手控告南非政府,指上述兩條法案侵犯了藥廠的知識產權和抵觸了TRIPS,要求南非政府撤回法案。 這訴訟令法例暫緩實施,南非政府無法即時進口這些較低價的仿製藥。,南非新政策所帶來的結果(續),訴訟拖延了三年,在樂施會、無國界醫生等多個國際組織發起行動後,藥廠最終在2001年撤消起訴。 可是,在1997至2

6、000年期間,南非約有四十萬人死於與愛滋病有關的疾病。,藥物專利權的再思,藥物專利權對公共醫療有重大影響。但並非是影響公共衛生的唯一因素。 治標不治本:藥價下降可令更多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得到適當治療,但促進當地醫療系統的發展程度才是首要。,小結,國際社會在關注發展中國家的醫療需要的同時,也嘗試不干擾自由市場運作,以保護知識產權。 專利制度過往能成功推動生物科技的發展。 只要在私人企業盈利與公共醫療需要之間取得平衡,專利制度的貢獻是得到肯定的。,專利之標的,物理二 廖建盛,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一條則規定不予專利標的之種類包含,科學原理或數學方法 遊戲及運動之規則或方法 其他必須藉助於人類推理力、記

7、憶力始能執行之方法或計畫等。,歐洲專利公約,第五十二條規定 科學原理 數學方法 實施心智活動、遊戲、或商業方法的技藝、規則、方法,及電腦程式,及資訊呈現 皆是不可授與專利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案例中列舉三種不可專利之標的,即 自然法則(laws of nature)、 自然現象(natural phenomena) 抽象概念(abstract ideas)。,德國 潛水電腦,案情摘要 專利之發明所欲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如何廣泛且精確地告知潛水人員減壓之條件。,德國 潛水電腦,經由至少一個關於一系列潛水深度與時間之減壓參數的記憶體,以及 經由深度與時間測量器之測量值的利用與連結階梯,而以記憶體貯

8、存之數值控制該裝置; 在潛水過程之任何一個時點,均可顯示浮出水面必要之全部時間以及規定的減壓點, 顯示裝置配有換算裝置,於進入新的潛水層時,可將每次的實際基本時間,等於在每種潛水層停留之時間轉換成與此項新的潛水層相等之基本時間,後者又相當於潛水人員在其最大潛水深度中停留之時間。,聯邦專利法院判決,原告認為被告之專利欠缺可專利性,提起無效之訴。 德國聯邦專利法院判決原告勝訴 被告之發明不過是對已知潛水表的特殊詮釋與利用。,德國聯邦最高法院,本案發明之標的係關於技術行為之技術思想,判決被告勝訴。 計算程式與技術手段之關係密切者,並非不可專利 審查結合技術與非技術特徵之發明的新穎性,專利侵害案例,物

9、理二 賴彥佑,Hilton Davis v.s. Warner-Jenkinson,國別:美國 類型:化學科技 日期:1995年, 1997年,主角雙方,Hilton Davis Warner Jenkinson 皆為染劑製造業者 紅色40號及黃色6號,染劑製造,傳統:鹽析法(較貴且較不經濟) 超滲透過濾法:改良純化的方法 即在某一特定壓力及酸鹼值下 將染劑溶液透過某一具特定大小孔隙的薄膜溶液 留下高純度染劑產品。,Hilton Davis,1982年庫克及勒彬漢為Hilton Davis開始測試 委託Osmonics公司測試超滲透過濾法 分離製造紅色40號染劑。 1982.8第一次測試失敗

10、1982.10第二次測試成功 1983.1又成功的純化出黃色6號染劑。 1985核發746專利,746專利,商業用染劑(紅色40號及黃色6號染劑) 其操作酸鹼質為 6.0至 9.0間 薄膜細孔直徑大小為約5-15埃 壓力約為每平方英吋200至400磅 染劑純度可達百分之九十,Warner Jenkinson,1982年亦開始測試自身研發的滲透過濾法 測試時間比Hilton Davis還要早一個月 沒有成功 於1986年放棄 到1986.10才知道該746專利的存在 但已將所研發的方法運用於生產線,控訴原因,Hilton Davis於1989年得知Warner Jenkinson使用自身研發的滲

11、透過濾法純化紅色40號染劑 1991年對Warner Jenkinson提出專利侵權告訴 Hilton Davis提出證據顯示Warner Jenkinson的滲透過濾法的操作環境為壓力每坪方英吋大約200至400磅,酸鹼度為5.0,且經專家證言顯示,所使用的薄膜細孔直徑大小為約5-15埃。,一審判決,746專利有效 由均等論認定Warner Jenkinson對確有侵權 但認為Warner Jenkinson並非蓄意侵害 裁定Hilton Davis所要求損害賠償的20% 禁止Warner Jenkinson運作超滲透過濾法 (除非操作環境為壓力 500磅及pH 9.0) Warner Je

12、nkinson不服提出上訴,法律問題,三元論:作用、方法、結果 疑似侵權行為發生且該行為並非申請專利範圍的字面上侵害,均等論是否可無條件的被擴張運用以排除該疑似侵權行為,均等論,當均等論適用後,一般而言針對作用、方式、結果三要素對專利保護物品或方法與該被控告物間做比較就足以決定是否有侵權情事發生。 由於科技的進步,僅就三要素比較其相似性並不足以判斷兩物或方法間之差異是否在本質上相同。,均等論,兩物或方法間之不同處是否具一般熟習該項技術者已知之可置換性。 若兩物或方法間的差異具已知之可置換性,則該差異為非實質性的改變,因此根據均等論就可判定被控訴物或方法有侵權情事發生。 在證明專利侵權情勢發生時

13、,專利所有人必須以客觀之技術性證據以證明該差異為一般熟習該項技術者於當時的狀況下可能會想到的,即具已知之可置換性。,本案之法院裁定,證據顯示 pH=5.0 為已知之技術或知識 所使用的環境條件接大致相同 皆為非實質性差異。,上訴結果,最高法院在1997.3.3作成判決 法院開宗明義便表明均等論有其存續的必要。 對均等論適用的方式與範圍有所限制,均等論適用方式與範圍限制,專利申請過程禁反言原則仍得做為限制均等論適用的根據,亦即如專利申請人在申請過程中為避免觸及到既有的先前技術而在其權利聲請中自我設限以達到符合專利性的要求。 在其獲得專利後即不得再行主張均等論,將其權利申請範圍擴張到該限制的界限之外 如相關證據不足時,法院則推定禁反言原則應予適用,亦即專利人應負舉證責任,反證其權利申請中所設的限制並非係為避免處及先前技術而設,均等論適用方式與範圍限制,專利侵權係屬直接責任,並不以侵權人是否有侵權意圖或過失為前提 無論用如何的字句來形容,法院在審視有無均等論的適用時,應檢查被指控侵權的產品或方法中的替代要素與每一項權利申請的功能、方法、或結果是否符合,抑或替代要素與權利申請中的要素所扮演的角色是否有顯著的不同,如為吻合或顯著不同,即應判定構成均等 判認均等的時機並不以發明人提出專利申請時為限,並包括了侵權發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