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西南政法大学.ppt_第1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西南政法大学.ppt_第2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西南政法大学.ppt_第3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西南政法大学.ppt_第4页
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 西南政法大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把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脉络,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深刻领会近代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基本任务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 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 觉醒,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每次战争之后,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 主权和领土完整。

2、,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一、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战争与它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影响最大: 第一次: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签订的南 京条 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是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799,年,1820,1824,1829,1830,1835,1838,1839,4000多箱,7889,12576,20331,35445,40200箱,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吸食鸦片的富家子弟,鸦片输入的危害 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得白银大量外流; 鸦片使清朝统治者更加腐

3、化,更加剧了国家危机; 鸦片毒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摧残了社会生产力。,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少穆,一字符抚,福建侯官人。嘉庆十六年(1837)进士。曾任湖广总督等职。1839年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广东禁烟,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鸦片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所译资料,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有效抵抗了英军的侵略。鸦片战争后,被革职充军伊犁。后被重新起用,1850年卒于潮州普宁县。赠太子太傅,谥文忠。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

4、争的经过,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 (战争爆发到穿鼻条约的签订),1841年初,战争的扩大 (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签订),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 (英军扩大侵略到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1、割让香港岛; 2、赔款2100万元; 3、五口通商; 4、协定关税。,低关税率;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附件规定:,主要内容:,失败原因,英: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清: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综合国力衰弱,政治

5、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真正领导者战和不定,指挥者指挥不力,用人不当。,优柔寡断、战和不定的道光皇帝,忠奸模式分析: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一、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战争与它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影响最大: 第二次: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蓄谋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制定了旨在侵略中国,然后征服世界的“大陆政策”,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大举派兵入朝,然后劫持朝鲜国王,并不宣而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史称 “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之后,日军侵入中国领土,经过旅

6、顺保卫战、威海卫保卫战之后,清政府接连失败,走上了求和之路,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黄海海战,1894.7.25,1894.9.15,1894.9.17,1895.2.2,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岸;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马关条约是日本在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

7、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一、军事侵略,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战争与它签订的不平等 条约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影响最大: 第三次: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的标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势力。帝国主义多次胁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5月,各国决定对华武装干涉。,1900年6月,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统帅英、俄、德、法、美、日、意、澳八国联军2300多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遭到了清军和义和团的英勇抵抗,帝国主义侵华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但清政府战和不定并出卖义和团,最终天津、北

8、京陷落,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澳、西、比、荷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一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首领瓦德西 八国联军穿过午门进入北京,辛丑条约签订现场,辛丑条约,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则不准居住; 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 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

9、办理今后的对外事宜。,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有一个极其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进一步为帝国主义所控制,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 辛丑条约也是清政府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了“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扶植、收买代理人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辛亥革命前的广州沙面租界,以传教为主要手段的文化渗透,欧美的天主教、基督教,沙

10、俄的东正教,传教士活动,医院、学校和其他文化设施,四、文化渗透,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从政治上讲,半殖民地,就是半独立。 帝国主义列强主要是通过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及中国的反动统治集团来实行间接统治。 2、从经济上讲,所谓半封建国家,就是一个半资本主义国家。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基础,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毛泽东,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动,(1) 新阶级

11、的产生,(2)复杂的阶级状况,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鸦片战争中为抵抗英国侵略军而牺牲的中国士兵,三元里抗英旧址三元古庙,北京,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一)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义和团战士,义和团的团旗,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第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激励中国人民奋起直追,大大提高了中

12、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如何认识弱国反抗强国侵略的民族战争?,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原因。,二、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 (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制度。 (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三、民族意识的觉醒,(一)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1.开眼看世界和“师夷

13、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提出 2.早期维新思想,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 “所得夷书,就地翻译”,成为人们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清代著名思想家。著有海国图志,在书中,他明确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及其海国图志,(二)甲午战后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城头逢逢雷大鼓, 苍天苍天泪如雨, 倭人竟割台湾去,黄遵宪台湾行,“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梁启超,甲午战争之前,“见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名教罪人、士林败类。”甲午战争之后,开始“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意识到“大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