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ppt_第1页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ppt_第2页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ppt_第3页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ppt_第4页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3.2 因特网 3.3 网页浏览 3.4 电子邮件,3.1 计算机网络概述,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及专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并配以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上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3.1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 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开始为美国空军设计称为SAGE的半自动化地面防空系统。由多计算机形成联机计算系统。 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初联合研究、6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飞机订票系统S

2、ABRE-1。系统由一台中央计算机与全美范围内的2000个终端组成。,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60中70初,网络系统及资源共享(APANET) 7080初,统一网络互联标准 (OSI、局域网、网间互连、光纤、因特网) 8090初,网络高速发展和普及 90到现在,今天的计算机网络正在向大容量数字光纤网络、高速、高性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1资源共享 2信息交换 信息传送(E-mail、文件、图像、程序) 综合服务(新闻、电话、传真、电视、咨询、会议等) 3均衡负荷(后备机、合理分配资源

3、均衡负担,分布处理由不同的计算机共同处理大型综合问题),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三、计算机网络的构成,硬件: 计算机、互连设备、传输介质 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协议、应用软件,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分布范围 按拓扑结构 按信道带宽 按网络的使用范围 按传输技术 按传输介质,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分布范围,计算机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1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10km),多为单位、企业、学校等拥有。 较高的数据传输率(通常120Mbps ) 较低的误码率(一般10-810-11

4、) 较低的延时 2.城域网 (MAN-MetropolisAreaNetwork) 10100km,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分布范围,3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也叫远程网(RCN),是由较远的市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或局域网互联而成。特点:地理范围分布广,传送距离几十公里到数万公里。信息传送效率比较低,一般小于0.1Mbps。传送误码率在10-4 到10-6之间。网络结构不规整,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意组网。,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topology)结

5、构是指一个网络的通信链路和接点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图形。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由星形、环形、总线形、树形、分布式网络等。广域网络通常采用分布式网络。,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星型结构,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环型结构,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总线型结构,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其他,3按信道带宽宽带(100Mbps)、窄带 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网络数据传输速度的重要指标,单位是比特每秒(bps或b/s) 4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公用网、专用网(军队、银行、税务等) 5按传输技术: 广播网、点-点 6按传输介质:

6、有线网(光缆、双绞线、同轴电缆)、无线网络,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五、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通信协议即计算机网络实现互联通信的一些操作约定,包括以对速率、传输代码、代码结构、传输控制步骤、出错控制等。 OSI/RM模型(七层协议): 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是最基础的协议,所有的网络应用协议都是在此基础上设计的。,3.1 计算机网络概述 五、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七层协议,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网络用户服务,如网络管理、事件处理等。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提供协议数据的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会话层(Se

7、ssion Layer):提供会话的建立、维护和约束功能,完成交互式会话管理。 传输层(Tansport Layer):提供传送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拆除功能,完成系统间可靠的数据传输。 网络层(Network Layer):控制分组传送系统操作,完成路由选择、网络互连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提供网络层实体间传送数据的功能 ,监测和校正物理链接的差错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提供网络连接的物理特性,完成无结构数据流传输 。,3.1 计算机网络概述五、网络的体系结构(协议)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一个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8、和应用层构成的五层协议。是用于因特网上的简化的OSI模型。 TCP/IP的有效运行使Internet的实现成为可能。 TCP传输控制协议,对应于OSI七层协议模型的传输层,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IP网间互联协议,对应于OSI七层协议的网络层,确保路由器的正确选择和报文的正确传输。,3.2 因特网,因特网(Internet)又称国际计算机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发展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成为可能。 信息高速公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NII)是指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或无线通信、卫星通信

9、网络与各种局域网络组成的高速信息传输通道。,3.2 因特网Internet 一、关于Internet,Internet始于美国,其前身是阿帕网(APRANET),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异构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制定了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通信协议。从而可以使各种不同位置、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可以在PCP/IP的基础上实现信息交流。 一台计算机要能联入Internet,必须装有并运行TCP/IP协议栈。,3.2 因特网Internet 二、Internet在中国,1994年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Inter

10、net,中国的主要网络营运商: (1)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CHINAnet (2) 中国科学技术网,CASnet (3) 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4) 金桥网(国家经济信息网),GBnet,3.2 因特网Internet 三、URL和IP地址 URL,1.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 组成: 协议服务器主机地址路径与文件名 如 在www浏览器中通过URL查找和定位网页,传输文件、实现远程登陆、查看本地文件,甚至发送电子邮件等。,3.2 因特网Internet 三、URL和IP地址 网址,Internet地址就是入网计算机的一种标识

11、号码。Internet为每个入网用户分配两个标识地址:IP地址和域名地址。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IP地址: 11001100 00100110 10000000 00000010 202. 38. 128. 2地址含义:11 0011000010011010000000 00000010 类(C) 网络号(796288) 主机号(2) 域名: bepca. ihep. ac. cn 主机名 高能所 中科院 中国,3.2 因特网Internet 三、URL和IP地址 网址,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标准写法为以 8位一组分为四组 网络IP分为A、B、C三类,由网络类别、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12、三部分组成:,3.2 因特网Internet 三、URL和IP地址 网址,域名是以字符形式表示的网络地址:bepca. ihep. ac. cn 主机名 高能所 中科院 中国 计算机主机名三级子域二级子域一级子域(区域名)其中,除一级子域为规定域名,其它域名可以随意选取,一般二级域名表示机构、领域。,3.2 因特网Internet 三、URL和IP地址 顶级域名,3.2 因特网Internet 四、因特网的应用,1. 信息查询和网上交流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超文本信息查找工具是一种Client/Server软件,它通过Iternet将全球的各种媒体信息有机的编制在一起

13、,也称为Web页的集合。 2. 电子邮件(E-mail) 3. 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ing) QQ、MSN、POPO、 ICQ、YAHOO、UC、LAVA-LAVA 4. IP电话(Internet Phone),3.2 因特网Internet 四、因特网的应用,5. 博客(Blog/Blogger )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Post)所构成 ,通常是以博客主为论坛中心。 6文件传输(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7远程登录(Telnet)登陆为远程计算机的终端,使用远程计算机对用户开放的资源。 8.电子公告牌BBS

14、(Bulletin Board System)是一种用于公布信息和提供网上专题讨论的、交流的方式。 9.新闻组通常称作Usenet ,具有共同爱好的网友的的超级电子论坛,由一系列作为新闻服务器的计算机基于因特网构成。,3.2 因特网Internet 五、Internet接入 接入方式,拨号接入(PSTN 公用电话交换网 ) 借助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最高速率56Kb ADSL 非对称式,上行速率161M,下行速率1M8M,有效的传输距离在35公里,需配置ADSL适配器 LAN(局域网) 光缆(双绞线),10M100M Cable Modem 将电脑接入有线电视网络,速率可以达到10MBit/S以

15、上 无线上网(WLAN) 网络:CDMA、GPRS、CDPD。 服务:INTERNET、移动定位、电子商务、移动多媒体,3.2 因特网Internet Internet应用 万维网(WWW),万维网即World Wide Web,通过Internet将全球的各种媒体信息有机的编制在一起,是Web页的集合 Web是一种由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的文本,它可以包含图文、声音及动态画面(如影视),可以建立联结不同网页的超级链接(Hyper-link)。 每个Web页(网页)都被赋予一个URL 网址,是Web在WWW中存放位置的统一格式。,3.3 网页浏览,万维网浏览器是一个客户端程序。用于浏览

16、和下载WWW的文档、建立自己的主页、网上信息收发等。 常用的万维网浏览器有Microsoft公司的IE、Netscape公司的Netscape Navigator、挪威Opera公司的Opera以及Sun公司的HotJava等。 MSN、TENCENT(腾讯),3.3 网页浏览 浏览器 窗口和工具,IEInternet Explorer的窗口界面: 收藏夹、Internet选项 获取和存储信息、图片 主页,3.3 网页浏览 浏览器 收藏夹和信息保存,地址栏:用于输入登陆的网址。 收藏夹:保存常用的网页链接。 图片:右击图片对象图片另存为) 网页: “文件”另存为 。,3.3 网页浏览 浏览器

17、主页和Internet选项,设置主页:在internet选项对话框中设置、直接拖到 设置Internet选项,3.3 网页浏览 浏览器 搜索引擎,信息 著名的搜索引擎有google、百度(Baidu)、搜狗(sogou)Yahoo!、搜狐(Sohu)、 BT(btchina) 购物 8848、eBay易趣、eNet硅谷动力、alibaba阿里巴巴、陶宝网(taobao)、 新浪商城()、卓越网(amazon),3.4 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Internet网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它可通过Internet进行快速、简便、高效、廉价的传递文字、图片、声音或程序文件。 可向服务商申请专用电子信箱或网

18、上申请免费信箱。 ,3.4 电子邮件 格式和编辑,电子邮件内容可用文字编辑软件(如Word、WPS)编写后引入电子邮件编辑窗口(“文件”“发送”),或直接在电子邮件编辑窗口(如Outlook 或提供电子信箱功能的网站)编辑。完成的电子邮件应含收件地址和发出者(地址)。 注意,E-mail地址必须小写。 格式: username hostname 用户帐号 服务器域名,3.4 电子邮件 发送电子邮件,联网后,即可收发电子邮件 1. 收发电子邮件直接在提供此服务的网站 操作(进入已登记的免费信箱后按提示操作) 2. 电子邮件客户端 进行邮件管理,即建立自己的桌面“电子邮局”。如,Outlook Express、Microsoft Outlook、Foxmail,3.4 电子邮件 设定邮件帐户,建立电子邮件的集中管理(“电子邮局”)需作如下设置: “工具” “账户” “邮件” “添加” “邮件” 输入已申请的电子信箱参数。 “工具” “通讯簿” “新建” “联系人” 输入联系人(邮件目的地)姓名、E-mail地址等。,接受和发送邮件服务器- POP3:pop.邮件服务器域名 SMTP:smtp.邮件服务器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