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ppt_第1页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ppt_第2页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ppt_第3页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ppt_第4页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10-1 计算机求解高次代数方程 10-2 计算机绘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0-3 计算机绘制根轨迹图 10-4 计算机绘制伯德图,下一页,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10-5 状态转移矩阵数值计算 10-6 连续系统离散化 10-7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数值解 10-8 能控性和能观测性计算,上一页,10-1 计算机求解高次代数方程,一、代数方程表达式 a0 xn+a1xn-1+an-1x+an=0 二、程序使用符号 N代数方程阶次; A(N)由方程系数构成的数组。 三、使用方法 1.在950行依次给出数据a0、a1an; 2.启动后输入N的数值,运行后得方程解。

2、四、例题,返回,10-2 计算机绘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一、功能 二、闭环传递函数表达式 三、程序使用符号 M系统闭环传递还数分子的阶次; N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的介词; H1积分步长; C时间坐标比例尺; L1屏幕限制; T时间; A(N-1)由a0、a1an-1构成的数组; B(M)由b0、b1bm构成的数组;,下一页 返回,10-2 计算机绘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Y系统输出; tr上升时间; tp峰值时间; Mp超调量,即p。 四、使用方法 1.在1520行的DATA中给出M、N、H1、C的数据。H1、C的数值可 参考例题。 2.在1525行的DATA中给出b0、b1、bm的数据。

3、3.在1530行的DATA中给出a0、b1、an-1的数据。,上一页 返回,10-2 计算机绘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五、注意事项 1.要适当地选择积分步长H1。H1小则画图慢,H1大则画图快, 但太大是精度下降,甚至使计算发散。 2.要适当地选择时间比例尺C,C值加大,曲线横向展宽,反 之则压缩。 六、例题 七、Basic参考程序,上一页 返回,一、功能 1.可在计算机屏幕及打印纸上绘出根轨迹图。 2.在绘图同时,可打印出根轨迹分离点的坐标及相应K值,打 印出根轨迹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及相应K值。 3.对于给定阻尼比,用点画出等阻尼比线,并打印出根轨 迹曲线与等阻尼比线的交点的坐标及相应K值和K

4、1值。 二、适用范围 除闭环系统在实轴上有三重及三重以上重极点、复数重极,10-3 计算机绘制根轨迹图,下一页 返回,点的分离点外,其他情况均适用。 三、使用符号 M开环系统零点数; N开环系统极点数; F1开环系统复数零点对数; F2开环系统复数极点对数; Z(M,2)有开环系统零点的实部和虚部构成的数组。 P(N,2)由开环系统极点的实部和虚部构成的数组。 D(I)第i个分离点的横坐标;,10-3 计算机绘制根轨迹图,上一页 下一页,Kd(I)第i个分离出的开环增益; jY根轨迹与正虚轴的交点坐标; Ky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出的开环增益; ZT给定阻尼比; Wn根轨迹与给定等阻尼比线的交点之坐

5、标原点的距离,其 余原点最近的可能是主导极点的五阻尼自然频率; Xz上面交点的横坐标; Yz上面交点的纵坐标; K上面交点处的开环增益;,10-3 计算机绘制根轨迹图,上一页 下一页,K1上面交点处的根轨迹增益; C1横坐标作图比例尺。 C2纵坐标作图比例尺。 L1、L2、L3屏幕限制参数; E画复数平面根轨迹时的允许幅角误差; T作图步长。 四、使用方法 五、例题 六、Basic参考程序,10-3 计算机绘制根轨迹图,上一页 返回,一、功能 1.可在计算机屏幕和打印纸上绘出伯德图。 2.在绘图同时,可打印出伯德图的特征参数c、1、 Kg。 二、传递函数表达式 三、使用符号 1.M、N、F1、

6、F2、K、T见传递函数表达式。 2.程序中一些与传递函数表达式中相对应的符号。,10-4 计算机绘制伯德图,下一页 返回,3.其余符号 C横坐标的频率比例尺 W0作图起始频率 C1、C2、C3作图比例尺 C4作图时后一点频率与前一点频率的比值 L1、L2、L3、L4作图屏幕限制值 四、使用方法 五、例题 六、Basic参考程序,10-4 计算机绘制伯德图,上一页 返回,一、计算公式 二、使用符号 N系统阶次 ANN维系统系数矩阵 T采样周期 AT=AT,10-5 状态转移矩阵数值计算,下一页 返回,E计算eAT时的允许误差 FIK(I,J)=(KT)的元素,k=1,2, KmK的最大值 三、使

7、用方法 四、例题 五、Basic参考程序,10-5 状态转移矩阵数值计算,上一页 返回,一、计算公式 1.连续系统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 2.离散系统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 二、使用符号 ANN维系统系数矩阵 BNP维输入矩阵,10-6 连续系统离散化,下一页 返回,CQN维矩阵 DQP维矩阵 T0采样周期 E计算eAT的允许误差 三、使用方法 四、例题 五、Basic参考程序,10-6 连续系统离散化,上一页 返回,一、离散系统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 二、程序使用符号 G(N,N)NN维系统系数矩阵数组 H(N,P)NP维输入矩阵数组 C(Q,P)QN维变换矩阵数组 D(Q,P)QP维矩阵数组,10-7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数值解,下一页 返回,U(I,K)第I个输入量在KT时刻的数值 U(P,KM)PKM个输入数据 KMK的最大值 TO采样周期 三、使用方法 四、例题 五、Basic参考程序,10-7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数值解,上一页 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