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 .准确地描写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基本数据。2 .能记住纬线的特征。【学习的困难】重点:地球的形状。难点:纬线的特征。第一格【学习过程】1 .预习反馈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是2 .地球的平均半径:最大周长约: _ _ _ _ _ _ _ _ _ _表面积: _ _ _ _ _ _ u地球模型地球仪地轴,地轴,地轴,地轴,地轴纬线和纬度四、赤道是赤道,赤道是赤道。五、纬纱,纬纱,纬纱6 .纬线的形状将最长的纬线称为纬线,最短的纬线称为纬线。7 .从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8 .纬线表示方向。9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10 .请参阅图1.6,分纬度回答:以
2、区分各纬线(1)0度纬线,90度纬线。(2)从赤道到两个极纬度,从赤道到两个极纬度(3)赤道两侧的度数相同的纬线11 .度数从南向北增加的是_纬度,度数从北向南增加的是_ _ _纬度。12._ _北面的纬度称为北纬,用英文字母“_ _ _ _ _”表示。 南纬称为南纬,用英文字母“_ _ _ _ _”表示,是南北纬各_ _ _ _ _度。13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的纬度是14 .低纬度地区应为,中纬度地区应为二、合作探索:1 .让学生继续发现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2 .在图中画0度、30度、60度三条纬线,请教师补充低、中、高纬度的区分。3 .在地球仪上逐一找到分别位于低纬、中纬
3、、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三、形成提高1 .首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a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b .麦哲伦环球航行c .发射和使用人造地球卫星d .郑和下洋2 .关于地轴的以下说法中没有正确记载的是()a .地轴通过地心b .与纬纱所在平面垂直c .垂直于经线所在平面的d .北端始终指北极星3 .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a .地球的模型b .地球缩小的模型c .用文字和符号表示的东西d .真实地反映地形4 .最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这一诗句的是()a .南极点b .北极点c .赤道d .这次的初子午线5 .某地位于24N,该地属于南北半球的_ _ _半球,属于高、中、低纬地区的_ _ _地区。
4、6 .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A.0B.40NC.20SD.66.5S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 .因为变大所以变小b .因为逐渐变大c .因为逐渐变小d .因为变小所以变小8 .关于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的b .纬线表示东西方向c .纬度的尺度范围是0-180 D .北极的纬度是90S四、总结反省五、友谊链接赤道纪念碑是厄瓜多尔和索马里的名胜。 两国都位于赤道通过的地方,各自在适当的地方建立了这座纪念碑。 世界上通过赤道的国家有十多个,但建立纪念碑的只有这两个国家。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和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始终保持6634南北回归线的
5、交线。 也就是说,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 像这样,地球有北半球朝向太阳的情况,也有南半球朝向太阳的情况,所以太阳光直接照射地球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南北移动。 在夏至这天,阳光直接照射到北纬2326的纬线上。 一过夏至,太阳光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被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 北纬2326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直射的点的最北边界,因此将该纬线称为北回归线。 冬至太阳光直接照射南纬2326的纬线,冬至后,太阳光逐渐开始向北移动,到了夏至,太阳光再次直接照射北回归线。 由于南纬2326的纬线是南半球太阳光直射点的最南边界,因此,将该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北回归线标志塔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是热带,这里太阳最终年直接照射,所得热量最多的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6630)之间的地区是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0)之间的地区是南温带。 温带地区太阳全年斜射,所得热量适度。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属于温带气候。1985年以前,地球表面回归线的唯一标志是台湾省嘉义县的“北回归线标”石碑,标志着北回归线通过那里。 1985年7月15日,中国在广东省从化县建立了高27.55米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艺术机构管理办法
-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增值评价研究
- 比质比价采购管理办法
- 钢结构维护与结构施工技术指南
- 新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小学队列队形教学计划
- 春节技师放假管理办法
- 体育与艺术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
- 梧州学院专业管理办法
- 接地系统安装工艺与技术研究
- 环氧树脂的高效合成方法
- (高清版)JTGT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大数据平台需求规格说明书-TAS
- (高清版)DZT 0305-2017 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技术规程
- 2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烫伤伤口护理个案汇报
-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课件
- 暑假前安全教育演讲稿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树德实验中学东区七年级上学期分班数学试卷(含解析)
- esd静电测试报告
- 耳尖放血操作考试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