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印 度 民 工 潮,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养成对地理现象及原理的综合分析能力。,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 发生改变。,必须改变居住地,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常为1年),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一般具备 三个条件:,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1.概念,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人 口 迁 移,判断下列人口的流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2、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2、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城市城市,结合下图及历史知
3、识,试分析19世纪以前,人口的迁移方向和原因。,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东南亚,19世纪以前,人口集团性的、大批的由旧大陆迁往新大陆,其目的是为了开发新大陆,进行殖民扩张,二战后世界主要移民路线,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 非、亚),新大陆 (美洲、 大洋洲),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1.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亚、非、拉,西欧 北美 西亚 北非,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
4、动。,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国内人口迁移,我国历史上人口规模迁移的原因是什么?,清代“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迁移路线,1,2,a,b,c,战乱和自然灾害是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哪类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哪类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好? (3)当时人口这样迁移的原
5、因何在?,(1)我国在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迁出省区有哪些,迁入省区有哪些?,改革开放前的人口迁移,受政策的影响,由经济较好的地区迁往经济较差地区支援其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地区间的人口流动有什么新的特点?,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由农村迁往城市,思考: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地到沿海,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2)国内人口迁移,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垦荒、戍边、避税、经商、流放,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
6、响、国家政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中部向外扩散,主要是由北向南,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迁移会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呢?,为城市提供廉价劳动力,参与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由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压力,人口拥挤,留守儿童,3、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 利:人才流入 提供廉价劳动力 促进经济发展 弊: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对迁出地: 利:人口密度减小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 弊:人才、劳动力流失,人们为什么要迁移?,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加强,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给你一次选择
7、居住地的机会,你会如何选择?,田园村落,喧嚣城市,给山区的孩子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的答案又会是怎样?,村里的小学教室与篮球架,大城市的校园与操场,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推力因素,拉力因素,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城市,农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淡水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布局,
8、从而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荒漠化与移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土壤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 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本溪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本动因。,深圳市,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地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二、影
9、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文化教育的发展 改变了人口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婚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策 国家人口流动政策对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战争 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利比亚难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政治因素,政治中心改变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10、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4.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5、迁入地的吸引力: 其可能因环境或个人的 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因素最为重要,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引发长江三峡地区人口大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大型工程的布局和建设),20世纪50年代美国老年人口迁移路线,20世纪50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从东北部地区向南部和西部沿海“阳光地带”地区迁移,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澳大利亚高校研究院所中有一些中国学子,导致他们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
11、(文化教育),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许多人从祖国的各地迁往克拉玛依、大庆等地,导致这些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区域的大 规模开发),照片上的小王,明天要从厦大正式调往爱人工作所在地南京了,引起这一人口迁移的因素是?,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婚姻),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大量的知识青年从农村返回城市,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政策),请分析美国的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南北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危机、自然灾害,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南部为“阳光地带”,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西移,乡村 城市,南部,东 北 部,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西部,北部,西部,南部
12、,美洲属于未开发的新大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欧洲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增加,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新航线的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除障碍;,殖民扩张是人口迁移的促进因素,加快了人口迁移的过程。,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因素有:,战争因素,城市化,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原因有:,【课堂检测】 1.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基本原因是( ) A.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 B.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 C.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差异 D.各地区生存条件的相互吸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婚姻
13、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交通和通信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特殊影响 D.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影响不大 3.下列现象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去外省旅游、购物 B.由印度向中东劳务输出 C.由中国去美国长期定居生活 D.由山西省去广东省定居生活,A,C,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自然环境是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C.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 D.从宏观上看,政府的经济布局不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 5.工业社会人口迁移的目的是追求( ) A.食物 B.土地 C.劳动资源、劳动对象、劳动力及市场的优化配置 D.人地关系的协调 6.关于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错误的是( ) A.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石油输出国 B.由人口稠密的国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 C.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D.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C,A,C,7.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 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太大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8.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渣土运输管理办法
- 公司高级食堂管理办法
- 公司工商变更管理办法
- 公司人员轮岗管理办法
- 医疗技术如何管理办法
- 农行外币储蓄管理办法
- 创业交易风险管理办法
- 护理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 头部微创手术护理常规
- 推文写作培训
- 电子教程pdms中文培训手册详细
- 绿皮书拉片电影节拍表(借鉴材料)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2017年版)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新版有创血压监测ABP培训课件
- 重症医学科常用知情告知书
- 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安全教育家长会
- DB11-T1322-14-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14部分:汽车制造企业
- 养老机构安全检查表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