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件.ppt_第1页
《赤壁赋》课件.ppt_第2页
《赤壁赋》课件.ppt_第3页
《赤壁赋》课件.ppt_第4页
《赤壁赋》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赤壁赋,宋苏轼,请你来背一背学过的苏轼的作品!,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苏东坡!,文 诗 词 书、画,“ 唐宋八大家 ”,“苏 黄”,“苏 辛”,“宋 四 家”,才华横溢的苏轼,“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苏轼 蔡襄 黄庭坚米芾,苏轼赤壁赋墨迹,苏轼书法,在宋四家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中排在首位,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黄米蔡”,苏 轼,黄庭坚 “苏黄”,辛弃疾 “苏辛”,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唐宋八大家”,元丰二年,苏轼 因诽谤朝廷,讽刺新法 的罪名被贬黄州。黄州城外 有

2、一块红色的岩壁,相传是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战场。苏轼 在此期间经常与朋友夜游赤 壁,月下泛 舟。写下了光耀 千古的前后赤壁赋与 念奴娇赤壁怀古,黄州期间是苏轼创作的高峰期,黄州成全了苏轼,苏轼成熟于斯。这种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耀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让我们从文中体味这种成熟。,余秋雨如是说:,(见苏东坡突围),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有 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 的方式阐述观点

3、。,第一课时,请听课文朗读,完成三个任务!,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二、本文押韵换韵的字,三、初步感知课文,体会课文的思路,一、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rnx,zho,nio,h,l,qio,lio,zhl,jng,sh,shu,qio,pin,po,fyu,zng,j,ji,听

4、录音,跟读,并找出各段中押韵换韵的字。,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四段 往 长 第二段 桨 光 方 瞬 尽 慕 诉 缕 妇 主 取 第三段 稀 飞 诗 月 色 竭 适 昌 苍 郎 第五段 东 空 雄 酌 藉 白 鹿 属 粟 穷 终 风,整体感知 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 客与苏子的人生看法有什么不同? 3. 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客悲观 苏子乐观,一 (1) 月下泛舟 乐 二 (23) 吊古伤今 悲 三 (4) 阐述哲理 乐 四(5) 开怀畅饮 乐,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

5、; 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 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本文重要的语言知识,朗读第一段,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第 一段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准备 怎样画?,内 容:月、水、风、舟 景物 色 彩:淡雅朦胧 整体效果:人与自 外貌、神态 然之间是那样和 人物 活动 谐亲近 (体现出来的感情) ,朗读二、三段,讨论: 1. 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 2. 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 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短暂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箫声,古往今来,许多

6、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这方面的诗句吗?,1.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 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4. 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 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朗读四、五段,朗读时,划出文中几组 相对的概念,讨论: 1. 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 2. 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 3.你从苏子的超脱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启示启示后的做法,逝者如斯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未消长,不要抱怨,让人生更得充实有意义。,一瞬无尽,变不

7、变,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返回,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苏轼用什么方式来劝慰客人的?效果如何?蕉石鸣琴.mp3,水 月 人,变 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以坦然的心境欣赏 “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

8、,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

9、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无论何种风浪,百般刀剑,都不能动摇他思想的坚定,精神的高贵,人格的坚毅。,苏子的阐述哲理和前面的写景抒情有什么联系?,1. 议论时扣紧了水与月来阐发 2. 处处照应了客的话 写景抒情是哲理的基础, 哲理是写景抒情的升华,讨论:你认为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1. 景、情、理的交融 2. 语言上骈散结合,乐 悲 乐 景 情 理,感性的乐 体悟 思考 理性的乐,水月流光 哀乐相生 物我无尽,线索: 感情,有机 融合,古汉语常识,1、通假字,举酒属客,冯虚御风,“属”通“嘱”,这里指劝人饮酒。,“冯”通“凭”

10、,乘。,2、古今异义词,七月既望,古义农历每月十五;今义常用希望义。,纵一苇之所如,古义往、到;今义常用适合、如同,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太空;今义常用空虚义。,凭虚御风,古常用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今义常形容人容貌漂亮。,3、一词多义,歌,扣舷而歌之,动词,唱,倚歌而和之,名词,歌声,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动。,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之,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间不译。,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助词,的。,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不译。,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此非

11、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词,表被动。,4、词语理解,(1)如泣如诉: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2)正襟危坐:理好衣服,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沧海一粟:大海里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4)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延长不绝。,(5)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三、句式和词类活用: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2.状语后置: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4.使动:舞幽壑之潜蛟. 5.意动:侣鱼虾而友麋鹿. 6.被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7、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夫水,智者乐也。,8、倒装句:月出于东山之

12、上,徘徊于斗牛之间。,9、省略句:(桨)击空明兮(船)溯流光,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或活用现象,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2、凌万顷之茫然。( ) 3、渺渺兮予怀( )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5、侣鱼虾而友麋鹿( ) 6、正襟危坐( )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8、方其破荆州( ) 9、夫水,智者乐也。( ) 10、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倒装句,名作状,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判断句,被动句,指出下列各字的通假字,1、属 2、冯 3、缪 4、狼籍,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修

13、辞手法( ),嘱,缭,凭,藉,互文见义,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修辞手法( ),对偶,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修辞手法( ),比喻,作业: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第二课时,1、探究课文的“水月”意象。 2、探究课文中主客问答的 形式,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作品中的“水月”知多少?,请你展示你所搜集的

14、材料!,探究课文的“水月”意象,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永遇乐)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 (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 (江城子密州出猫)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举例:,诗经陈风月出 (该诗写一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情思婉转,节奏优美,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双声叠韵诗。),兮,,兮。,课文中又写了怎样的“水月”景象

15、?,请同学们按照: 现实中的“水月” 历史中的“水月” 哲理中的“水月” 分组讨论。,水 月 人,变 不变,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现实中的“水月” 历史中的“水月” 哲理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小结:,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

16、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苏轼由“会换雕弓如满月”的豪情状态轻而为“抱月而长终”的遗此独立。但苏轼毕意是大家,总能于逆境中化解苦闷,随缘自适,超脱放旷。,探究课文中主客问答的 形式,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请大家分主、客、旁白三个角色朗读课文。,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 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 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积极进取,直面人生 听任天命,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小结:,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思考: 苏轼的人生态度和陶渊明、李白有什么不同。 (四组合为两组,分别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对比),以坦然的心境欣赏“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到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人生观? (结合生活谈谈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