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播的概念.ppt_第1页
1 传播的概念.ppt_第2页
1 传播的概念.ppt_第3页
1 传播的概念.ppt_第4页
1 传播的概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传播的概念,1、1 “传播”和communication “传播”与communication两词的异同如下 同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异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而前者不合。 communication的含义比“传播”丰富 综上所述,作为传播学的最基本概念的“传播”communication 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2,1、2 “信息”视野中的“传播,实际上,将“传播”定义为“信息”传受行为,就已经隐约地说明它们的关系。即:“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世界既没有不“传播”的“信息”,也没有无“信息”

2、的“传播”。简言之,一为形式,一为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由此看来,“传播”的定义似应作两个层由的理解: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狭义: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3,1、3传播的类型,1、3、1 “人类传播” 类型的划分 如前所述,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传播”。由于人类是一种社会存在,因此也有人将其等同于“社会传播”。但细究起来,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在人类传播”的各种类型巾有种“自我传播”才能算“社会传播”而属“非社会播”(即没有直接加入社会过程的活动)。,4,划分方法,(1)二分法:即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这里的着眼点是技术、手段。亲身传播是

3、指传播者亲自参加传播以语言为传播手段,辅之以动作和表情等。大众传播指的是: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2)四分法:即介入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里变换了视角,以传播的范围、规模(即参加合的多少、空间的大小)为着眼点。其排列白左至有。,5,6,自我传播,从规模上看,这是最小的: “个人的“传播”。 自我传播相当于“思考”,7,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指我和他人、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传播。规模扩大到至少两个人以上。下限明确,上限模糊。事实上,只要没有组织传播参加者再多,性质仍然不变。如聚集公街头议论纷纷的旁观者,有时人数也相当可观。 由此可知,传格的规

4、模在这里虽然是主要尺度,但是具有相对性,还须兼顾其他条件。,8,组织传播,组织传播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组织(团体),整个社会就是内无数个组织构成的。于是,必定会发生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传播。一般而言,它的规模大于人际传播。当然,同是组织有几个人的小组织,也有十几亿人的国家。具体情况,千差万别。,9,大众传播,与以上类型相比,大众传播是规模最大的一种。诚然,这也是相对的。这里既有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电视网,数分钟内将信息传遍整个世界;但也有偏于一隅、仅发行数百册的出版物。,10,1、3、2 “人类传播” 类型的划分意义,(1)从传播的手段看,不言自明,自我传播、人际传搐、织织传播都

5、使用亲身传播于段(谈话、表情、动作等,包括语言、非语言等各种方式);但组织传播还往往部分地使用人众传播于段(如团体门物、企业报纸、单位有线广播电视等);当然,全面依赖大众传播手段的,是大众传播。(2)从传播的规模和性质看,人际传插、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届“社会传播”,而自我传播属“非社会传播”。,11,1、3、3 划分的类型,人际传播学 组织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12,13,1、4各类传播的特点,1、周期:即,传播的节奏、频率如何?三类传播的情况分别为:人际传播为偶发、最没有规律,随旷随地都可能自发生。组织传播有定规律,如好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上一次课。大众传播最有规律、凡媒介都必须定期发送信息,

6、并严守规律,如报纸。,14,1、4各类传播的特点,2、角色 :即,在化播过程中扮演的是“传着”,还是“受者”?人际传播共传齐和受者可随时交流,如促膝谈心。一般说,传受的机会是均等的当然兴趣、能力未必相向。组织传播的传者和受者行所规定。机会不一定均等,如上下级之间的差别很大,持别是实行“一言堂”的专制团体更为明显。总之,角包被组织的结构所限定。大众传播,其传者和受者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的结构所限定。大众传播,其传者和受右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通常,媒介是专职的传者大众是团体的受者。诚然,大众有时也能在某种程度卜参省,仅那只是例外。,15,1、4各类传播的特点,反馈:即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还是双

7、向的?这与角色密切相关。人际传播反馈很容易,随时作出灵活反应。组织传播其反馈较困难。有时虽在进行“传播”,但彼此都听个见对方在说什么。大众传播其反馈就红加以难了。如,电视观众,纵使对节目满意,除非持地用电话或信件告诉,否则电视台就无从知晓。这正是媒介工作的最大难点。,16,1、4各类传播的特点,信息: 即,表达规范不规范?人际传播其信息表达不规范。更要双力领会就行。 个眼神、一种手势等。组织传插,其信息表达有所规范。这是为使本团体、本组织成员都能了解。大众传播,其信息人达员规范。因为面向人众,不能不规范。但媒介作为一种“规范转换器”,在一定条件下,将 “非规范符号”转化为“规范符号”的情形,是

8、屡见不鲜的。,17,1、5文献与传播,1、5、1 文献与传播的内涵与外延 A、文献的内涵与外延 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献泛指人类各类载体形式的知识信息产品,而狭义上的文献仅指以图书等印刷品为主的作品。我们基本上是研究广义上的文献。 文献本质是一种传播媒介,载体形态的演进是人类传播需要不断深他的必然结果,纸张之所以具有稳定的传播历史,是因为它便于更广泛、迅速地传播利用。文献的记录手段的发展,是人们出于交流的需要而加以改进以适应人类精神文化更深入交流的需求的结果。,18,B、传播的内涵与外延,美国传播学研究有两大流派,即科学派和人文派。 文献的本质届性之一是传播,文献传播是文化发展的重要

9、内容。 俄国学者杜布赞斯基说过:“文化不是通过基因遗传的,它是通过从其他人那里学习获得的。学习过程主要依赖于文献的传播。为了更系统、全面地发挥文献的传播功能,建立了各类型文献的组织传播机构,它们既是文化交流机构,也是人类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9,1、5、2文献与传播的关系,一、文献与传播密不可分,表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内在联系和统一。 1955年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在西部后备大学图书馆学院建立了著名的文献与传播研究中心(CDCR),该中心在推动文献传播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谢拉对文献传播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将传播原理引进图书馆学理论,探讨文献的传播规律、原则和读者利用特点,提出了著名的“

10、社会认识论”学说,直到今天,这个学说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20,1、5、2文献与传播的关系,二、文献传播现象是传播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传播形式的基本特点是,人类利用文献中介进行的知识、信息的分享活动。 现代传播产业及文化机构的蓬勃发展便是建立在文献传播不断发展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展使文献传播不断社会化、组织化,而且正在走向网络化,从而发展和延续着人类创造的精神与智慧。 可以说文献传播延伸了人类的精神意识,并在时间之维与空间之域有效地扩展,成为文化中一个最基础的部分。,21,1、6文献传播的人文研究,1、6、1人文研究的意义 强调文献传播的统一性显示了人类交流的统一性 强调文献传

11、播与人文主义结合的必要与可能 在传播学与人文主义之间建起一座文献传播的人文模式的桥梁。 采用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化的以及模式化的研究方法来分析文献传播的环境、功能、层次、个性、结构、政策及宏观系统,从而将文献现象纳入社会文化系统乃至人类精神活动之中去把握其传播的现象与本质、原理与模式、社会结构与个体认知、文化与路文化等一系列问题。 人文科学是一种认识工具,其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普遍意义,包括:结构主义、阐释学、传播学、符号学等。,22,1、6、2研究方法,我国的文献理论研究的传统具有突出的史学考据传统,文献仅仅是作为文学研究的考察对负,形成以图书访求、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书

12、志学、目录学(分类、著录)、流略学(学术史)为核心的中国古典文献学。 西方的现代文献学研究起步较早,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比利时人奥特莱(PauI otlet)和拉封丹(HLaFortaire)对文献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文献学研究的现代意义表现在对文献学作的规范上。 1951年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提出,documentation包括3个部分:文献的复制、文献的传播和文献的利用。,23,1、6、3文献传播研究领域,1、事实上,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以及目录学的核心和基础是文献传播学原理 文献传播现象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以及目录学理论的共同研究范畴 图书馆学、情报学

13、、档案学以及目录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文献的不同类型在不同规范下的组织传播与利用过程,具有共同的规律及特征。,24,1、6、3文献传播研究领域,2、在历史上,图书、档案、情报原本就是种古老的文献形式,机构也未分工如此明显,甚至连文献的生产、发行、流通、利网之间在远古时期也部是一个统的整体,只是随着文献的传插手段的进步以及大众对文献利用的需求的增长,以及文献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才逐步出现了各种机构、传播环节、渠道上的分工。 3、不仅图书、情报、档案等是文献传播活动的共同研究范畴,连新闻学、编辑学、出版学、文献发行学及营销学等,均是以文献传播研究为其本质范式的。,25,1、6、3文献传播研究领域,4、对文献传播的渠道、障碍、模式以及传播伦理等方面的研究,成为西方图书情报学界的重要内容。 5、文献传播的人文研究是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的。图书情报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存文献传播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走向传播活动职业化、组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