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c2010开发环境简介.ppt_第1页
Visualc2010开发环境简介.ppt_第2页
Visualc2010开发环境简介.ppt_第3页
Visualc2010开发环境简介.ppt_第4页
Visualc2010开发环境简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视化程序设计,主讲教师:崔树芹 QQ:86774872,学时 48=24理论+24上机 教材 Visual C+ 2010开发权威指南,尹成,颜成钢等 成绩 考勤20%+上机作业40%+大作业40% 要求: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参考书籍,深入浅出MFC(第二版) 侯俊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Visual C+ 技术内幕 George Shepherd,David Kruglinski ,清华大学出版社 深入解析MFC (MFC Internals) George Shepherd ,中国电力出版社 VC+深入详解 孙鑫,余安平,电子工业出版社,第1章Visual C+ 2

2、010开发环境简介,主要内容,1.简介及安装,1.1 Visual Studio 2010简介,Visual Studio 是一套完整的开发工具,用于生成 ASP.NET Web 应用程序、XML Web services、桌面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 Visual Basic、Visual C# 和 Visual C+ 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这样就能够进行工具共享,并能够轻松地创建混合语言解决方案。另外,这些语言使用 .NET Framework 的功能,它提供了可简化 ASP Web 应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 开发的关键技术。,1.6 Visual c+

3、 2010 CLR简介,版本介绍,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Professional 是供开发人员执行基本开发任务的重要工具。适用于个人执行基本开发任务。 2.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Premium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工具集,可为个人或团队简化应用程序开发过程,支持交付可扩展的高质量应用程序。适用于个人和团队开发可扩展的高质量应用程序。 3.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Ultimate 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管理工具套件,可供团队用于确保从设计到部署的整个过程都能取得较高质量的结果。 4.

4、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Test Professional 2010 是质量保障团队的专用工具集,可简化测试规划和手动测试执行过程。Test Professional 与开发人员的 Visual Studio 软件配合运行,可在整个应用程序开发生命周期内实现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之间的高效协作。,Visual Studio 历史,1992年微软在原有C+开发工具Microsoft C/C+ 7.0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引进了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库,完善了源代码,发布了Microsoft C/C+ 8.0,也就是Visual C+

5、1.0。Visual C+ 1.0是真正意义上的Windows IDE,这也是Visual Studio的最初原型,将软件开发带入可视化开发时代。,Visual Studio 历史,1998年 Visual Studio 6.0 2002年 Visual Studio .Net 2003年 Visual Studio 2003 2005年 Visual Studio 2005 2008年 Visual Studio 2008 2010年 Visual Studio 2010 . 2015年 Visual Studio 2015,1.2 Visual Studio 2010安装,安装演示,1.3

6、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多显示器支持; Quick Search特性; C+ 0 x新特性; IDE增强; 使用Visual C+ 2010创建Ribbon界面;,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多显示器支持 随着现代应用程序规模越来越大,开发工具越来越复杂,需要同时处理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多显示器已经成为我们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了。常常我们希望能够一边编写代码,一边能够直观地看到界面的变化,同时我们还想开着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等等。,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Quick Search特性 在VS2010中,我们可以通过在任何代码文件

7、中使用快捷键“Ctrl + ,”(Ctrl键加上逗号键)调出“Quick Search”窗口,在搜索框中输入任意的字符作为搜索条件,VS就会替我们在项目中搜索相关联的符号,类型,成员名称等等,同时将搜索结果动态地显示在窗口下方的搜索结果列表中。我们可以不断地更换搜索条件,直到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为止。,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C+ 0 x新特性 Visual Studio 2010提供了C+的新标准C+0 x的支持,课本中主要提到4个重要的C+新特性:Lambda表达式,静态断言static_assert,auto关键字,右值引用。,1.3 Visual Studio

8、 2010新特性,IDE增强 VS2010中VC+增强主要包括:改进的项目系统支持,改进的VS用户体验,增强的MFC,VC+程序的发布与部署。,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Visual C+ 2010创建Ribbon界面 随着Office 2007的发布,它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下拉式菜单用户界面,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被称之为“Ribbon”的固定式工具栏界面。,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Visual Studio 2010与2008的比较 灵活高效的全新IDE; 云计算; 并行计算; C+王者归来; 面向下一代平台:Windows7;,1.3 Vis

9、ual Studio 2010新特性,灵活高效的全新IDE 微软用全新的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微软用于 Windows 的统一显示子系统、新一代图形系统,运行在.NET Framework 3.0架构下,为用户界面、2D/3D 图形、文档和媒体提供了统一的描述和操作方法)技术重新打造了它的编辑器,可以实现很多Visual Studio 2008的IDE根本无法想象的功能,比如代码的无级缩放,多窗口即时更新,文档地图,代码的自动产生等等。,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云计算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

10、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通过Visual Studio 2010 CTP和Windows Azure实现。,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并行计算 进入多核时代后,由于当前的应用程序几乎都是针对一个运算核心而设计的,当硬件通过增加运算核心来提高性能时,受到其架构的影响,软件并不能充分地利于多个运算核心所带来的性能提升,甚至有的时候性能还有所下降。,Visual Studio IDE对并行计算开发的大量支持。 非托管的C+库和编译器对并行计算的支持 .NET Fr

11、amework 4.0对并行计算的大量支持,包括P-LINQ,并行语言语句等等 “并行性能分析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应用程序的性能瓶颈,找到需要并行处理和可以进行并行处理的地方,并以图形化的形式表现出来。,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C+王者归来 首先是对C+新标准C+0 x的全面支持,不会再像Visual C+ 6一样,被人诟病为对C+标准支持不佳。 在IDE方面,微软将Visual C+的构建系统VCBuild整合到了MSBuild中; 借助后台编译,Visual C+的IntelliSense更加智能,能够处理更多的文件,更加复杂的项目; 通过引入很多新的类,M

12、FC开始全面支持Vista、Windows 7风格的UI;,1.3 Visual Studio 2010新特性,面向下一代平台:Windows7 VS2010提供了很多工具来帮助开发者开发基于Windows 7的应用程序,同时使那些已经存在的非托管应用程序,通过一定的处理也同样能够具有新的操作系统所带来的特性;微软花了很大的力气来使得非托管C+代码的开发更加容易和高效,例如,升级了MFC的库和头文件以全面支持Win7的界面元素,包括Ribbon界面,搜索功能甚至多点触摸特性的支持。,1.4 Visual c+ 2010 开发环境操作,操作演示创建控制台程序。 讲解对C+0 x新特性Lambda

13、表达式的使用。p15 运行并行程序。p27,1.4 Visual c+ 2010 开发环境操作,操作演示创建MFC程序。 操作演示创建支持Ribbon界面程序 操作演示任务对话框CTaskDialog的使用。,CTaskDialog Class,CTaskDialog 类替换标准Windows消息框并具有其他功能。使用CTaskDialog:IsSupported 确定运行时当前用户是否可以显示任务对话框。 标准Windows消息框。Visual Studio 2010仍支持。 CTaskDialog类只对Unicode应用程序可用。 CTaskDialog 有两种不同的构造函数 使用需包含头

14、文件afxtaskdialog.h,CTaskDialog Class,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Visual C+是C+语言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 C+是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C+是工具。,VC+主要是用来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Windows程序设计不同于DOS下的程序设计,它是一种事件驱动的程序设计模式,主要是基于消息的。,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Windows,Windows应用程序,事件,消息,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事件(event):触发程序作

15、出相应反应的刺激。如,按键和鼠标操作等。 Windows程序的执行顺序取决于事件发生的顺序。 消息(message):Windows中对事件信息的描述,是一个结构体。,消息定义,typedef struct tagMSG HWND hwnd; / 产生消息的窗口句柄 UINT message; / 消息的标识码 WPARAM wParam; / 消息的附加信息1 LPARAM lParam; / 消息的附加信息2 DWORD time; / 消息进入消息队列的时刻 POINT pt; / 表示发送该消息时光标的位置 MSG;,Windows系统就根据消息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事件,Windows中大

16、约有900多个消息。Windows系统已经把绝大多数事件的消息事先进行了定义,并定义了message的标识码,以便程序对消息进行识别。,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使用VC+进行Windows应用程序 设计时,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 Platform SDK,另一种方法是直 接使用Microsoft提供的MFC类库。,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Platform SDK(software develop kit ):,使用C/C+语言和Win32 API

17、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函数进行编程。,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使用C+语言和MFC(微软基础类库)进行编程.,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SDK,MFC,简单、易于理解,工作量大、效率低,复杂,代码可读性差,工作量小,效率高,1.5 Visual c+ 2010 MFC简介,SDK编程方式易于理解 Windows 工作原理。,通过了解相对已“过时”的Windows SDK编程,有助于理解以后的很多东西!,主函数,窗口函数,1.5 Visual c+ 2010 MF

18、C简介,Windows应用程序结构,消息循环的常见格式如下: MSG Msg; while (GetMessage ( ,2. 窗口过程(Window Procedure, WndProc),窗口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hwnd,UINT messgae, WPARAM wParam,LPARAM lParam ) switch(message) message为标识的消息 case break;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0); default: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message,wParam,lParam); return(0);,为未定义处理过程的消息提供缺省处理,Windows应用程序结构,1.5 Visual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