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肺系第四节喘证(1).ppt_第1页
第一章肺系第四节喘证(1).ppt_第2页
第一章肺系第四节喘证(1).ppt_第3页
第一章肺系第四节喘证(1).ppt_第4页
第一章肺系第四节喘证(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喘 证,第四节,【概 述】,一、定义 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 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喘,息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历代中医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喘脱:喘证的严重阶段,多因肺气欲绝,病及心肾之阳,阴阳离决而形成的一种危候。表现为喘促持续不已,烦躁不安,汗出肢冷,心悸,面唇青紫,脉浮大无根等。,呼吸困难 主观上:病人感觉呼吸费力,或空气不足。 客观上:表现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异常。 表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呈端坐呼

2、吸)。,二、文献摘要 1、临床表现: 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肺病者,喘息鼻张”。 2、病因病机: 素问五邪篇说:“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 3、辨证纲领: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喘促说: “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 4、治疗原则: 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三、讨论范围 喘证虽是一个独立的病证,但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不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 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矽肺 发生呼吸 心源性哮喘 困难者 癔病等,【病因病机】,一、

3、病因 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概言之有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 1.外邪侵袭 内伤: 2.饮食不当 3.情志所伤 4.劳欲久病,二、病机 (以示意图表示) 风寒 外感 风热 邪壅肺气、宣降不利 实 饮食痰浊 内 情志肝气 气机升降失常 喘 伤 久 病 肺不主气 出纳 虚 劳 欲 肾不纳气 失常 心阳衰竭喘脱,三、 病因病机小结,(一)、病位及涉及脏腑: 喘证的病位主要在肺和肾,涉及肝脾,甚则累及于心 (二)、病性 喘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虚喘责之于肺、肾两脏 (三)、病机关键 实喘在肺,为邪气壅盛,气失宣降;虚喘主要在肾,为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 (四)、病势(疾病演变及

4、走势) (五)、预后,【诊查要点】,一、 诊断依据 临床特征 以喘促短气,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 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发绀 为特征。 病史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 等病史。 诱发因素 每遇外感及劳累而诱发。,二、 病症鉴别,气短 哮病,喘证,三、 相关检查,1.查体: 2.胸部x片及CT检查,心电图检查: 3.配合血常规、检测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痰培养,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等检查。,发作时当结合听诊,注意肺部有无干湿性啰音或哮鸣音。,三、 相关检查,1.查体: 2.胸部x片及CT检查,心电图检查: 3.配合血常规、检测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痰培养,血气分析,肺功能测

5、定等检查。,可协助鉴别喘证出现的原因是肺源性的诸如支气管肺炎、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矽肺等,或为心源性的如心衰。,【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喘证的辨证首当分清虚实: 实喘 虚喘 呼吸 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 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 气粗声高, 气怯声低, 咳嗽 伴有痰鸣咳嗽, 少有痰鸣咳嗽, 脉象 脉数有力, 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 病势 病势多急; 病势徐缓,时轻时重, 遇劳则甚,2. 实喘又当辨外感内伤:,外感 : 起病急,病程短,多有表证; 内伤 : 病程久,反复发作,无表证。,3. 虚喘应辨病变脏器:,肺虚 肾虚 心气、心阳衰弱 劳作后气短 静息时亦有气喘, 喘息持续不已; 不足以

6、息, 动则更甚; 喘息较轻; 常伴有面色咣白, 伴有面色苍白, 伴有紫绀,心悸, 自汗,易感冒; 颧红,怕冷, 心悸,结代。 腰酸膝软;,二、治疗原则,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 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 。 虚实夹杂,寒热互见者,三、证治分类,实喘 喘证 虚喘,风寒壅肺证 表寒肺热证 痰热郁肺证 痰浊阻肺证 肺气郁痹证 肺气虚耗证 肾虚不纳证 正虚喘脱证,实喘: (一)、风寒壅肺证 1、证 候: 2、证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主)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 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 (兼)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 渴,无汗, (舌脉)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风寒上受

7、,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宣肺散寒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麻黄汤(伤寒论)加减。 麻黄10 桂枝10 杏仁10 甘草6 加减:若寒痰阻肺,痰气不利可加半夏、橘红、苏子、紫菀、白前;若得汗而喘不平,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属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痰液清稀多泡沫,可用小青龙汤。,(二)、表寒肺热证,1、证 候: 2、病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主)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 鼻煽,咳而不爽,吐痰稠黏, (兼)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 有汗或无汗,口渴, (舌脉)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 浮数或滑。 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加味。 生

8、石膏20 麻黄10 杏仁10 甘草6 黄芩10 桑白皮10 瓜萎15。 加减:若痰多可加葶苈子、射干。,(三)、痰热郁肺证,1、证 候: 2、病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主)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质黏色黄, 或夹有血色, (兼)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 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 大便或秘, (舌脉)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汤加减 桑白皮10 黄芩10 黄连6 栀子10 贝母10 杏仁6 苏子10 半夏10。,(四)、痰浊阻肺证,1、证 候: 2、病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

9、(主)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 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 (兼) 兼有呕恶,食少,口粘不渴, (舌脉)舌苔白腻,脉象滑或濡。 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 肃降 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半夏10 陈皮6 茯苓15 苏子10 白芥子10 莱菔子10 苍术10 厚朴10,(五)、肺气郁痹证,1、证 候: 2、病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主)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 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 鸣不著,或无痰声。 (兼) 平素常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舌脉)苔薄,脉弦。 (诱因)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 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 开郁降

10、气平喘 五磨饮子加减 沉香6 木香6 槟榔10 乌药10 枳壳10 加减:伴有心悸、失眠者加百合、合欢花、酸枣仁、远志。,虚喘:,(一)、肺气虚耗证 1、证 候: 2、病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主)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 弱,痰吐稀薄,或见咳呛,痰少质黏, (兼)自汗畏风,或烦热而渴,咽喉不利, 面颧潮红, (舌脉)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肺气亏虚,气失所主。 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补肺益气养阴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人参10 黄芪15 麦冬15 熟地15 五味子6 紫菀10 桑白皮10,(二)、肾虚不纳证,1、证 候: 2、病机概要: 3、

11、治 法: 4、代 表 方:,(主)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 呼则难升,吸则难降,气不得续, (兼)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 青唇紫,或见喘咳,面红烦躁, 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 (舌脉)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 或沉弱;或舌红少津,脉细数。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附子6 肉桂6 熟地15 山药15 丹皮10 泽泻10 山萸肉10 茯苓15 人参10 蛤蚧10,(三)、正虚喘脱证,1、证 候: 2、病机概要: 3、治 法: 4、代 表 方:,(主)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煽气促, 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 或有痰鸣, (兼)心慌动悸,

12、烦躁不安,面青唇紫, 汗出如珠,肢冷, (舌脉)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 不清。 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临床变证 虚实夹杂证:肾虚+痰浊、水饮、瘀血等 1、痰浊 喘证在反复发作过程中,每见邪气尚实而正气已虚,表现肺实肾虚的“下虚上实”证。 (1)症状及分析: 咳喘痰多,气急,胸闷,苔腻,脉细滑痰浊壅肺,肺失肃降。肾气亏虚的表现: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腰酸,下肢欠温 (2)治法:化痰降逆,兼以温肾纳气。 (3)方药: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降气化痰平喘,兼以温肾。,2、水饮 肾阳虚衰,水饮内停,上凌心肺,外溢肌肤。

13、 (1)症状及分析: 喘咳,咯痰清稀,胸闷心悸水饮凌心犯肺。 肢体浮肿,尿少水泛肌肤。 舌质淡胖,脉沉细阳虚水饮内盛。 (2)治法:温肾益气,化饮行水。 (3)方药:真武汤加减。 真武汤伤寒论:本方温阳利水,治肾阳衰微,水饮内停,泛溢肌肤,上凌于心,喘急,心悸,水肿等症。 气虚水邪盛者,加桂枝、黄芪、防己、葶苈子、万年青根温肾益气利水。,3、血瘀 多因痰饮凌心,心阳不振或肺肾两虚,病及于心,血脉瘀阻所致。 症见面、唇、爪甲、舌质青紫、脉结代等,可在祛邪、扶正的基础上酌配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泽兰等活血化瘀之品。 如各型喘证,反复发作,常因肺肾气弱,累及于心,以致血脉运行不畅,而伴有面色、唇、

14、舌、指甲青紫,脉结代,均可酌量入人参(党参)、黄芪、丹参、川芎、赤芍等益气活血化瘀之品。,喘证辨证论治简表,证 实喘 虚喘 型 风寒壅 表寒肺 痰热郁 痰浊阻 肺气郁 肺气虚 肾虚不 正虚喘 肺 证 热 证 肺 证 肺 证 痹 证 耗 证 纳 证 脱 证 证机 主 呼 吸 症 痰 兼症 舌脉 治法 主方,【预防调护】,一、预防 二、调护,【结语】,临床特征: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其临床特征,严重者可致喘脱。 病 因:病因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不舒以及久病体虚所致。 病 机:病变主要在肺和肾,而与肝、脾、心有关。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为邪气壅盛,气失宣降;虚

15、喘主要在肾,为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 辨 证:辨证治疗以虚实为纲。 治则与治法:实喘有邪,其治在肺,当祛邪利肺,分别邪气的不同,予以温宣、清泄、化痰、降气。虚喘正虚,其治主要在肾,当培补摄纳,须辨所病脏器,予以补肺纳肾,或兼养心健脾。喘脱危症应予急救,当扶正固脱,镇摄潜纳。,推荐中成药,桂龙咳喘宁:止咳平喘,主治慢性虚喘,每次5片,每日3次。 固本咳喘片:同上。 单方 五味子250克,加水煎半小时,冷却,用鸡蛋10个放入浸泡,10天后,每晨取一个糖水或热黄酒冲服。 紫衣胡桃肉10个,每晚临睡前缓嚼,用淡盐水送服。 紫河车粉1.5克,每日23次,开水送服。 以上三方治肾虚动则喘甚之证,如支气管

16、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表现肾虚喘者均适用。,中医临床指点,凡有喘证病史者,平时应慎风寒,节饮食,戒烟酒,因情志致喘者,尤需治情悦志,避免不良刺激,加强体疗、气功锻炼,以固根本。并可在平时服用补肺肾之中成药,以减少发作的次数。对于急性发作期伴有明显感染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要住院诊治。,喘证复习题举例,一.选择题: 1.喘证的严重阶段,其病变脏腑有 A.心肺B.肺肾C.肺脾肾D.肺肝肾E.心肺肾. .一患者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此属下列何型何证? A.风寒壅肺型喘证B.痰热郁肺型喘证C.痰浊阻肺型喘证D.痰浊壅肺

17、型咳嗽 E.寒哮. .喘咳痰多,气急胸闷,动则气喘尤甚,汗出心悸,腰酸肢冷,小便频数,苔腻,脉沉细辨证应属 A.表寒里热B.寒热夹杂C.肺肾两虚D.上实下虚E.脾肾俱虚. 二.简答题: 喘脱有何主要症状?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喘证的发病机理主要在肺和肾? .试述喘证怎样影响到心.,病例分析 文某,女,56岁。初诊日期:2001年2月1日。 患者咳喘反复发作十余年,三天前不慎受凉而诱发。症见:喘促息粗,胸闷憋胀,咳痰色白,粘稠不爽,伴有发热,恶寒,周身酸痛,汗少,烦闷口渴,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浮数。 要求:写出本病例的辨证分型、诊断、治法、处方,诊断:喘证(表寒肺热)治法: 解表清里,化痰平

18、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炙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甘草5g、桑白皮10g、黄芩10g、全瓜蒌15g、知母10g、葶苈子10g、防风6g。,谢谢,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 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喘证的症状轻重不一 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 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 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 根,甚则发为喘脱。 作为一个症状,喘可以出现在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即称作喘证。,外闭皮毛,内遏肺气 外感风寒 或表邪未解,内已化热 或肺热素盛,寒邪外束 肺失宣降, 外邪侵袭 气逆作喘 风热外袭,内犯于肺,肺气壅实,

19、外感风热 热蒸液聚成痰,痰热壅阻肺气,过食生冷、肥甘 脾运失健,水谷不归正 饮食不当 化,反而聚湿生痰 或因嗜酒伤中 痰浊上干,壅阻肺气 如复加外感诱发,可见痰浊与风寒、 邪热等内外合邪的错杂证候 , 若痰湿久郁化热,或肺火素盛,痰受热蒸, 肺失宣降 则痰火交阻于肺,痰壅火迫 气逆作喘 若湿痰转从寒化,可见寒饮伏肺, 常因外邪袭表犯肺,引动伏饮,壅阻气道,情志不遂,忧思气结, 肺气痹阻,气机不利 情志所伤 升多降少, 气逆而喘 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 肺气不得肃降,慢性咳嗽、肺痨等肺系病证,久病肺虚 气失所主, 肺虚则少气而喘 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 久病而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 肾不纳

20、气, 劳欲久病 肾元亏虚 上出于肺, 出多入少, 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 逆气上奔为喘 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 若肾阳衰弱,肾不主水,水邪泛滥,干肺凌心 肺气上逆, 心阳不振, 亦可致喘。,. 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华盖,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肺的宣肃功能正常,则吐浊吸清,呼吸调匀。若外邪侵袭,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 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呼吸不利而致喘。如肺虚,气失 所主,亦可少气不足以息,而为喘。 . 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体之出纳,故肾元不固, 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原,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而 为喘。 . 如脾经痰浊上干,以及中气虚弱,土不生金,肺气 不足而为喘。 . 或

21、肝气上逆乘肺,升多降少,均可致肺气上逆而为喘。,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 壅肺气,宣降不利; 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 亏耗,而致肺肾出 纳失常,且尤以气 虚为主。,.实喘病久伤正,由肺及肾; . 虚喘复感外邪,或夹痰浊,则病情虚实错杂,每多表现为邪气壅阻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上盛下虚证候。 . 喘证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每多影响到心。 因心脉上通于肺,肺气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宗气贯心肺而行呼吸,肾脉上络于心,心肾相互既济,心阳根于命门之火,心脏阳气的盛衰,与先天肾气及后天呼吸之气皆有密切关系。 故肺肾俱虚,亦可导致心气、心阳衰惫,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至出现喘汗致脱,亡阴、亡阳的危重局面。,喘证的预后与病程的长短、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有关。 . 实喘由于邪气壅阻,祛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