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ppt_第1页
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ppt_第2页
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ppt_第3页
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ppt_第4页
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什么是经济新常态?,目录,1,如何看待新常态?,2,如何适应新常态?,3,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这一词汇开始进入中国百姓的视野。,(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

2、等关键点。,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这种提法并非新词。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的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有专家提出,现在不少人将中国经济新常态仅仅理解为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显然太过简单了。2014年8

3、月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的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一文归纳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 2014年7.4%,2015年6.9%,2016年上半年6.7%。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比较好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潜在增长率,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投资率下降,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看,潜在

4、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1.中高速最基本特征,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2.优结构,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全面变化。,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 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 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 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 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

5、改革发展成果。,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3.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4.多挑战,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

6、发也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综合这些特征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如何看待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新常态下,机遇大于挑战。短期而言,当下经济转型升级有着不少有利条件。长期来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看待新常态?,2,如何看待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如何看待新常态

7、?,1. 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同时,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这对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和健康发展都有重大的正面效应。,如何看待新常态?,2.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我国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如何看待新常态?,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

8、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GDP能耗下降等数据指出,中国经济结构“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如何适应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如何适应新常态?,3,如何适应新常态?,1.沉着冷静,不急不躁,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内在的规律,我们只能遵守,不能违背。我国已经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其间,也从低收入水平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水平国家,客观上讲,经济发展也确实到了阶段性调整时期。,如何适应新常态?,2.增强

9、信心,发挥优势,虽然我国正在经历“三期叠加”的严峻考验,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我们有13亿多人口,内需充分迸发所形成的消费潜能无可限量;我们的城市化率刚刚超过50%,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依然强劲、空间依然广阔;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信心所在,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只会对未来更有信心。,如何适应新常态?,3.创新宏观政策,适应经济新常态,(1)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积极的财

10、政政策,就是尽管国家财政收支形势较为严峻,但在银行有较多富裕资金,企业因约束机制强化等原因而贷款谨慎等情况下,财政可以通过实施以适度扩张的国债政策为重点的财政政策,来达到扩展需求、刺激经济的目的。 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适应新常态?,3.创新宏观政策,适应经济新常态,(2)积极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经济增长点是指在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新兴产业或行业。就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成长性好、技术和

11、资金密集度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新产品或服务。,如何适应新常态?,3.创新宏观政策,适应经济新常态,(3)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2014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除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外,各地区一律不得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此举意味着在“新常态”下,区域发展驱动力不再侧重各种优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资等模式。在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不仅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也能够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增长。,如何适应新常态?,3.创新宏观政策,适应经济新常态,(4)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能采取分步过渡的

12、渐进方式,这就决定了改革中会出现一个长期的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大力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动态排查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新常态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放开民营银行准入,意义也十分重大。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放开民营银行准入,已经具备了条件。,如何适应新常态?,3.创新宏观政策,适应经济新常态,(5)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勇于并善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如何适应新常态?,3.创新宏观政策,适应经济新常态,(6)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也是做好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够有条件、有财力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了,也必将更好地调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语,面对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