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第一章 声现象声现象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回声测距离:回声测距离:2s=vt2s=vt 一:声音的产生一:声音的产生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2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可以发声 要点:要点: 1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3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疑点:疑点: 1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

2、声音。(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2 2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 在并继续向外传播。在并继续向外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二:声音的传播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2 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 要点:要点: 1 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 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

3、体,液体 3 3 真空不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重点:重点: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三:声速和回声三:声速和回声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要点:要点: 1 1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

4、声速 2 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3 3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4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们的耳朵里,人耳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人们能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们的耳朵里,人耳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人们能够 与原声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回声跟声的反射有关。与原声区分开,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

5、回声。)回声跟声的反射有关。 重点:重点: 1 1 声音在声音在 15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340m/s 2 2 声速的计算公式:声速的计算公式:v=s/tv=s/t 拓展:拓展: 1 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 原声与回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在原声与回声之间的间隔时间在 0.1s0.1s 以上(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以上(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 0.1s0.1s 以上);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以上);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 17m17m 远远 2 2 回声的作用:回声的作用: 加强原声;回声定位;回声测距加强原声;回声定位;回声测距 3

6、 3回声测距离:回声测距离:2s=vt2s=vt 4 4回声的利用:回声的利用: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间的距离;测量海洋的深度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发声体与障碍物间的距离;测量海洋的深度 利用回声的反射来增强原声。比如在教室里的说话声比在旷野里的说话声要大得多利用回声的反射来增强原声。比如在教室里的说话声比在旷野里的说话声要大得多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

7、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它 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途径将震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要点:要点: 1 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室,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室,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 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等组成)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等组成) 2 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3 3 声波传到耳道中,引起

8、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声波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它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 到了声音到了声音 难点:难点: 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 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

9、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 般不可治愈。般不可治愈。 拓展:拓展: 听到声音的条件:听到声音的条件: 听觉系统正常;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有足够的响度;有传播的介质听觉系统正常;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有足够的响度;有传播的介质 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要点:要点: 1 1 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骨传导的途径:物体

10、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 2 2 骨传导一般不借助于鼓膜的振动骨传导一般不借助于鼓膜的振动 3 3 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重点:重点: 1 1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 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对同一个声音,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对同一个声音, 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 2 2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

11、,就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就 是双耳效应。是双耳效应。 3 3当用一只耳朵时,因无法识别时刻、强弱及步调的细微差别而无法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当用一只耳朵时,因无法识别时刻、强弱及步调的细微差别而无法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 4 4两耳相距越大,耳朵感受的时间差越大,越容易辨别声源的方位。两耳相距越大,耳朵感受的时间差越大,越容易辨别声源的方位。 5 5立体声: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因此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立体声: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判断声源的方位,因此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拓展:拓展: 1 1使用

12、空心砖的好处:重量轻节约资源隔音效果好保湿效果好(里面有空气,空气可以保湿)使用空心砖的好处:重量轻节约资源隔音效果好保湿效果好(里面有空气,空气可以保湿) 2 2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的判断更准确的原因:耳朵大两耳间距离大(见重点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的判断更准确的原因:耳朵大两耳间距离大(见重点 4 4) 3 3(鼓)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亮。(鼓)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4 4(弦乐器)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

13、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弦(弦乐器)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弦 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响。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响。 5 5(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一:音调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 2 2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每秒

14、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Hz 3 3 频率高于频率高于 20000Hz20000Hz 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 20Hz20Hz 的声音为次声波的声音为次声波 疑点:疑点: 1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不是声音的大小,也不是声音的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不是声音的大小,也不是声音的音色。 2 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拓展:拓展: 1 1 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音

15、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2 2 高于高于 20000Hz20000Hz 的叫超声波;低于的叫超声波;低于 20Hz20Hz 的叫次声波的叫次声波 3 3 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次声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也伴随有次声波产生(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次声波对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次声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也伴随有次声波产生(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次声波对 人体有害。人体有害。 4 4 次声波的速度大于风暴传播的速度,所以他就成了海洋风暴来临的前奏曲,人们可以

16、利用次声波来预报风暴的来临。次声波的速度大于风暴传播的速度,所以他就成了海洋风暴来临的前奏曲,人们可以利用次声波来预报风暴的来临。 二:响度二:响度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 2 2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 最大距离)最大距离) 要点:要点: 1 1 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

17、到的声音的大小。 2 2 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重点:重点: 1 1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2 2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音调高的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3 3 影响响度的因素:影响响度的因素: 振幅的大小振幅的大小 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越远,声音

18、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弱)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弱) 扩散程度。(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弱)扩散程度。(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听到的声音就越弱) 三:音色三:音色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2 2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声源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时,其基音相同,但泛音不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声源发出同一音调的声音时,其基音相同,但泛音不 同,人们听到的音色也就不同

19、)同,人们听到的音色也就不同) 要点:要点: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 拓展:拓展: 1 1 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 2 2 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 人听到的声音的条件:必须要有发声体、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足够的响度和一定的频率范围人听到的声音的条件:必须要有发声体、介质、良好的听觉器官、足够的响度和一定的频率范围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

20、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一:噪声的来源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 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 2 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 3 3 常见的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常见的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难点:难点

21、: 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 乱无章。乱无章。 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1 1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人们以分贝(符号是 dB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 20Hz-20000Hz20Hz-20000Hz。0dB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 声音。声音。303040dB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2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 过过 70dB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90dB 。 2 2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拓展:拓展: 噪声的危害可分为哪几类?噪声的危害可分为哪几类? 造声的危害可分为生理危害,心理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厌烦;比较强的噪声,使

23、人感到刺耳难受,时造声的危害可分为生理危害,心理危害和物理危害。不太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厌烦;比较强的噪声,使人感到刺耳难受,时 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还会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症状;更强的噪声,几分钟时间就会使人头晕,恶心,间久了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还会引起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症状;更强的噪声,几分钟时间就会使人头晕,恶心, 呕吐,像晕船似的;极强的噪声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呕吐,像晕船似的;极强的噪声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妨碍儿童的智力发展,甚至是直接造成人和动物的死亡。 三:控制噪声三:控制噪声 重点定义:重点定义: 控制

24、噪声的三个方面: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要点:要点: 消声(从声源处);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消声(从声源处);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的利用第五节:声的利用 要点:要点: 1 1 回声定位回声定位 2 2 声纳测距,探测鱼群声纳测距,探测鱼群 疑点:疑点: 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波,次声波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波声的概念比较广,包括超声波,次声波等;声音则指人而能够感受到的声波 重点:重点: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难点:难

25、点: 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B B 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 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医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病 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这一点不同于“灶所在的位置了,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这一点不同于“X X 光”光” 二:声与能量二:声与能量

26、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 三:超神波及其利用三:超神波及其利用 1 1 超声波的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超声波的特点:能量大;沿直线传播 2 2 超声波的利用(课时达标超声波的利用(课时达标P12P12)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雷达利用的是电磁波)(雷达利用的是电磁波) 第二章第二章光现象光现象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1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

27、星不是光源。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 2 2 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透明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透明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3.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 c c 表示:表示:c=3c=3 108 m/s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3/43/4,在玻璃中光速为,在玻璃中光速为 真空中真空中 2/32/3 4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

28、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 (1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 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 漫反射:表面粗糙

29、,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线入射,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 6.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发生折射时,同时一定也发生发射。折射 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 7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疏大密小)(“大”、“小”指光线与法线光的折射定

30、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疏大密小)(“大”、“小”指光线与法线 的夹角度数)折射现象:铅笔错位(看到的铅笔向上弯,因为我们看到的时铅笔的虚像)、池水变浅、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的夹角度数)折射现象:铅笔错位(看到的铅笔向上弯,因为我们看到的时铅笔的虚像)、池水变浅、从水下看岸上的物体 变高了、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变高了、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8 8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 单色光组

31、成的复色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 9色光的三原色(三基色):红、绿、蓝色光的三原色(三基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红、黄、蓝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1010、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 物体温度越高,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 (温度越低,(温度越低,红外越弱)红外越弱) 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

32、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 热作用:加热食物热作用:加热食物热谱图诊病热谱图诊病 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遥控:电视机、空调等(红外线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遥控:电视机、空调等(红外线 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可以用来高空摄影)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可以用来高空摄影) 111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高温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高温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 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

33、外线作用: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化学作用强;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生理作用强: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 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D,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 1212光源的分类:热光源和冷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光源的分类:热光源和冷光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 131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 小孔成像(与孔的大小无关;为倒

34、立的实像)小孔成像(与孔的大小无关;为倒立的实像) 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取直线: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看木板的棱是否垂直 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限制视野: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立竿见影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立竿见影 14.14.光年是光在一年里走的路程,光年是长度的单位。(光年是光在一年里走的路程,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 1 光年光年9.469.46 1010 的的 1515 次方次方 mm) 15.15.声音在固体中传的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的最慢,真空中不能传声。光在真空中传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声音

35、在固体中传的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的最慢,真空中不能传声。光在真空中传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 体、固体中传的最慢体、固体中传的最慢 16.16.光速比声速快的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速比声速快的多(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7.17.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上下相同、左右相反的平面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上下相同、左右相反的平面 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18.18.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平面镜成

36、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之为虚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之为虚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 19.19.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发散作用)(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用球面的外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做凸面镜(发散作用)(成缩小的像,能扩大视野);用球面的内表面作为反射面的叫 做凹面镜(会聚作用)(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做凹面镜(会聚作用)(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0.20.光在同

37、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21.21.光的散射:光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光的散射:光是一种波,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 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人的眼睛对黄光的感觉能力最强)穿橙色救生服:醒目;穿透力强,可以让人一眼看到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人的眼睛对黄光的感觉能力最强)穿橙色救生服:醒目;穿透力强,可以让人一眼看到 22.22.潜望镜:利用了光的两次反射潜望镜:利用了光的两次反射 23.

38、23.绿色植物吸收了除绿色以外的所有色光,只反射绿色光,所以它呈绿色(光合作用不需要绿光,因为绿光被绿色植物反绿色植物吸收了除绿色以外的所有色光,只反射绿色光,所以它呈绿色(光合作用不需要绿光,因为绿光被绿色植物反 射了)射了) 24.24.物体呈白色:色光全部被反射;物体呈黑色:色光全部被吸收,所以在阳光下黑色吸热物体呈白色:色光全部被反射;物体呈黑色:色光全部被吸收,所以在阳光下黑色吸热 25.25.颜料不是色光,是反射光。颜料不是色光,是反射光。 26.26.用雷达跟踪飞机(电磁波)室内照明(可见光)为病人做透视(用雷达跟踪飞机(电磁波)室内照明(可见光)为病人做透视( X X 射线)寻

39、找水源(有水源的地方与无水源的射线)寻找水源(有水源的地方与无水源的 地方红外线强度不同,因此红外线可以用来寻找水源)预报风暴和寒潮(当风暴和寒潮即将来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因地方红外线强度不同,因此红外线可以用来寻找水源)预报风暴和寒潮(当风暴和寒潮即将来临时,温度会发生变化,因 此红外线可以预报)此红外线可以预报) 27.27.凸面镜: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凹透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凸面镜: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凹透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阳灶 28.28.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波长长(波长越长,折射角越小;波长越短,折射角越大)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波长长(波长越长

40、,折射角越小;波长越短,折射角越大) 29.29.光色散造成的原因: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三棱镜折射的角度不同光色散造成的原因:不同波长的光经过三棱镜折射的角度不同 第三章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 1.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片);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近视镜片)。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镜片);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近视镜片)。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 传播方向。传播方向。 2.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中

41、光路是可逆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4.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 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 向延长线过焦点。向延长线过焦点。 5.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

42、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环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 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 6.6. 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的情况像的情况 倒倒 立立放放 大大实实 像像 物距物距或或 正正或或 缩缩或或 虚虚应用应用 (u u)立立小小像像 u2fu2f倒立倒立缩小缩小实像实像照相机照相机 u=2fu=2f倒立倒立等大等大实像实像测焦距测焦距 2f2fu uf f倒立倒立放大放大实像实像幻灯机幻灯机 u=fu=f不不成成像像 u

43、fuf正立正立放大放大虚像虚像放大镜放大镜 (注意书(注意书 P67P67 凸透镜成像规律图)凸透镜成像规律图) 两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物体在两倍焦距见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实倒虚正来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儿跑。物体在 f f 以外时,物近像远像变以外时,物近像远像变 大;物体在大;物体在 f f 以内时,物近像远像变小。以内时,物近像远像变小。 7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 25cm2

44、5cm。 8 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100=100透镜焦度;透镜焦度透镜焦度;透镜焦度=1/f=1/f(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 把透镜焦距的度数叫做透镜焦度)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把透镜焦距的度数叫做透镜焦度)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眼镜)的度数是负数。 9 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

45、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 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 10.10. 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11.11. 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中心。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中心。 12.12.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13.13.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f f) 14.14. 物体在照相机胶卷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照相机胶卷上成的是一

46、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15.15. 投影仪: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投影片上的图案在屏幕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投影片上的图案在屏幕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6.16.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7.17. 实像与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接收;都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实像与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接收;都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 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的用光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18.1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器材:

47、凸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等。 19.19. 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变化时的调节方法: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伸长暗箱要使幻灯机成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像变化时的调节方法:要使照相机成的像变大,物体靠近透镜,伸长暗箱要使幻灯机成 的像变大,幻灯机靠近镜头,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增大要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应距物体远一些的像变大,幻灯机靠近镜头,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增大要使放大镜成的像变大,放大镜应距物体远一些 20.20.近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晶状体太厚(凸),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近

48、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晶状体太厚(凸),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 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矫正: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方向上太长,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模糊的光斑矫正: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 21.21. 远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原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太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原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太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矫正: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矫正:在眼睛前放一个凸透镜 22.22. 成实像时,物距

49、越小,像距越大,而且所成的像也在变大(物近像远)(远小近大)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而且所成的像也在变大(物近像远)(远小近大) 23.23. 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 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 以看清近处的物体。以看

50、清近处的物体。 第四章第四章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 1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并不可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并不可靠) 2 2 液体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计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等温度计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等. . 使用前注意:使用前注意: (观察它的量程)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观察它的量程)看清它的量程,或者说要看清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认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

51、一个小格代表的值认清它的分度值,也就是一个小格代表的值 使用时注意:使用时注意: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 3 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物质

52、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 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熔化不是溶解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熔化不是溶解 4 4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

53、,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 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 5 5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6 6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升华升华 熔化熔化汽化汽化 固体液体气体固体液体气体 ( (吸热吸热) ) - - - - - - - - - - - - - - - -

54、- - - - -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气体气体 ( (放热放热) ) 凝固凝固液化液化 凝华凝华 7.7. 摄氏温度(符号:摄氏温度(符号:t t 单位:摄氏度)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100100 把把0 0到到100100之间分成之间分成100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1 8.8. (热力学温度)绝对零度:(热力学温度)绝对零度:-273.15-273.15(0K/0K/零零K K)

55、温度计的分类:温度计的分类: 分类分类实验室用实验室用 温度计温度计体温计体温计寒暑表寒暑表 项目项目 量程量程-20-203535 -60-60 11011042425050 分度值分度值1 10.10.11 1 特殊特殊无缩口无缩口有缩口有缩口无缩口无缩口 构造构造 用途用途测液体温测液体温测体温测体温测气温测气温 度度 读数时不读数时不读数时可读数时可读数时不读数时不 使用使用能离开被能离开被离离 开开 人人能离开被能离开被 方法方法测液体,测液体,体;使用体;使用测气体,测气体, 也不能甩也不能甩前要用力前要用力也不能甩也不能甩 甩几下甩几下 10.10.水:固态(冰)液态(水)气态(

56、水蒸气)水: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11.1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例如海波、冰、各种金属,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 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这类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这类 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

57、没有确定的熔点。 12.12.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13.13.熔化吸热: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升温熔化吸热: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升温 14.14. 凝固放热: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升温凝固放热: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升温 15.15.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

58、熔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16.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能继续向外界放热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能继续向外界放热 17.17. 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 18.18.蒸发的原因:液体内部和表面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动能足够大的液体分子会挣脱液体蒸发的原因:液体内部和表面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动能足够大的液体分子会挣脱液体 内部其他分子的束缚飞出液面,形成蒸汽

59、内部其他分子的束缚飞出液面,形成蒸汽 19.1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液体表面(液体表面 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液体上方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与环境的湿度有关(环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液体上方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与环境的湿度有关(环 境越干燥,蒸发越快)境越干燥,蒸发越快) 20.20.液体蒸发的特点: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即液体的蒸发不受温度限制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即发生的部位在液体的液体蒸发的特点: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即液体的蒸发不受温度限制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即发生的部位在液体的 表面,且过程较缓慢蒸发过程中要吸热,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有致冷作用表面,且过程较缓慢蒸发过程中要吸热,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有致冷作用 21.21. 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2.22. 沸腾的特点: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在内部形成大量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在沸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