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2) (2).pptx_第1页
文言实词(2) (2).pptx_第2页
文言实词(2) (2).pptx_第3页
文言实词(2) (2).pptx_第4页
文言实词(2)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把握规律 巧解实词,【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考查形式】 1. 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 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一)语法分析法,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多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多是由副词、形容词充当,例题引路: 推断下列词语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 A 楚王贪而信张仪 B 信义著于四海 C 烟涛微茫信难求 3 是时曹公(曹操)方定河北,亮(诸葛亮)知荆州(地名)次当

2、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亮知荆州次当受敌,4 选文略,请运用以上方法直接判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0年高考) A 威(人名)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 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C项把“樵”释为“打柴”,关键看是名词还是动词,从“取樵”这一动宾式看,“樵”应是名词“柴”,所以本题选C。,练习 太后曰:“季昶久任京府,朕欲别除一官。昌期何如?”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不闲吏事,曩(从前)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太后默然而止。,5下

3、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朕欲别除一官 除: 受任 B 昌期不堪。 堪 : 胜任 C 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 :空闲 D 雍州帝京,事任繁剧 繁 : 繁杂,(二)语境分析法,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或者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也就是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题引路: 句子内部语境 1.想一想下面句子中“应”字的意思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 “遇”翻译成 “优待”可以吗,请说明理由。,1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

4、。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趸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2005年北京卷吕氏春秋慎行) 结合语境解释 诛:,句外语境(上下文),推断过程:“诛”常作“杀死”义,但联系后文语境,庆封还“走如鲁”,即“逃到鲁国”,可见他们并没有“杀死”庆封,而应是“讨伐”庆封。这是用语境推断法确定多义词的意思,2 解释“深”意思。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深”有“深厚” 之意,但联系下文“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是“秦之遇将军” 的具体表现,可见“深”为贬义,

5、应释为“刻毒”。,3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翻译: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译文:又有人说季布鲁莽,借酒使性难以接近。,4.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履(人名,吴履)阅狱问故,立释之,乃白以中。以中 益怒,曰:“丞慢我。”履曰:“犯公者一人耳,其邻何罪?今絷者众,而

6、捕未已,急且有变,奈何?”以中意乃解。,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所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怠慢,轻视,看不起”,而非“诋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部民所詈 詈 : 骂 B 尽絷其乡邻 絷 : 抓住 C 丞慢我 慢 :诋毁 D 以中意乃解。 解: 消解,改成选择题,怎么设置,3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

7、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4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绐: ( ),(三)结构推断法,1同义复用。古人行文时,常常将两个词义相同或相近实词连用的特点,我们根据这个特点来推断此类文言实词的词义。,2结构对举。利用上下文中对偶、对比、排比、并列、互文等语言结构,来推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这些对应的词语往往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同义反复 例1、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例2、汝自幼饱读兵

8、书,熟谙战法。 例3、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 例4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1矮墙 2熟悉 3 编写 4疲劳,结构对举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5.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6.一年所居成聚,两年所居成邑 7.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来难,臣以为不难。,安逸享乐,攻下,攻取,奔马,不周全,不周到,辱骂,村落,帝王,1、追亡逐北 。 2、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自表后主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 五代史冯道传论,多余,

9、丢弃,考题导,想一想,解释划线词语,解释划线词语,溃败(的军队),灭族,1 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2011年高考湖北卷),2陆贾曰:“皇帝(高祖刘邦)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南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2013年安徽卷) 请应用合适的推断方法判断下面两个选项解释正误 A人众车舆舆:众多 B政 由 一家由:如同,3 今人君论臣子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方法,做法)了。(2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