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介绍PPT课件_第1页
理疗介绍PPT课件_第2页
理疗介绍PPT课件_第3页
理疗介绍PPT课件_第4页
理疗介绍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头针、耳针、拔罐及夹脊针等治疗介绍,柳树琴,中国平衡态医学健康工程 理疗服务介绍,1,.,头针、耳针、拔罐及夹脊针等治疗介绍,理疗项目:刮痧、拔罐、艾灸,2,.,刮 痧,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zhn)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一、刮痧的简述,3,.,二、刮痧的作用及注意事项,(1)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2、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例如感冒刮痧疗法 采用穴位(风池、太阳、大椎、风门、肺俞、夹脊等穴)刮痧法,将红花油或万花油涂擦于穴位局部皮肤上,操从上至下刮拭,用力宜均匀柔和,痛甚处应反复重刮,每次治疗时间约15分钟。刮拭出痧后再给饮温开水或生姜汁糖水以发汗解表。隔日治疗1次。 (2)注意事项: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

3、; 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4,.,拔 罐,1、定义:拔罐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方法。 古代称之为“角法”、“洗筒法”、“火罐气”。,5,.,一、常用罐具 (一)传统罐具1、玻璃罐 2、竹罐 3、陶瓷罐,优点:透明、吸附力大,易于清洗消毒,适用于

4、全身,最常用罐具。 缺点:易于破碎,优点:吸拔力强,易于高温消毒 缺点:体较重,不透明,易破碎,目前不常用。,优点:能耐高温,吸拔力强,不易破碎,适用于全身,多用于水煮罐。 缺点:易爆裂漏气,不透明无法观察皮肤反应,不做刺血拔罐,6,.,新型罐具-气罐,操作方便,罐小者可用于头、面、手、脚及皮肤较薄部位。,7,.,二、拔罐的临床应用(一)单罐:用于范围明确、局限、有固定压痛点 的病症。如胃脘痛拔中脘穴,牙痛拔颊车穴,软组织损伤拔阿是穴,以及用于蛇虫叮咬拔毒,疮痈排脓。(二)多罐法:范围广,选穴多,可沿经脉和肌束走行。多用于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及气血瘀滞病症。(三)留罐法:5-15分钟

5、,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多种疾病。,8,.,(四)闪罐法: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 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病症。(五)走罐法:需润滑剂(凡士林、润肤霜等)适用于病变范围广,肌肉丰厚处,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症,肌肉萎缩等病症。(六)药罐法:拔罐配合药物,药罐并用(中药水煮罐),9,.,(七)针罐法:1、留针罐法 2、刺络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症,但是不适用于胸背部,因罐内负压易加深针刺深度,从而引起气胸。,用于热证、实证、实寒症、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坐骨神经痛、哮喘、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10,.,三、拔罐作用原理(一)良性物理刺激:

6、 1、机械刺激作用 2、温热作用(二)体内生物学效应 1、促进血液循环 2、促进新陈代谢 3、提高免疫力 4、缓解机体疼痛 5、调节大脑功能 6、调节肌肉功能 7、双向调节效应(如大椎治疗治疗风寒感冒也可治疗风热感冒;内关治疗心动过缓也可治疗心动过速),11,.,四、效应观察:(一)治疗效应:启罐后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淤块,或兼微热痛感,属正常反应,1-2日自行消失。(二)病理反应:1、如有水泡、水肿、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2、水汽色黄,提示湿热。3、水泡呈红色或黑色,提示久病湿盛血瘀。4、色深紫,提示瘀血为患。5、色深紫黑触之痛伴身热,提示热毒郁结。6、无色变化,触之不温,多为虚寒症。7

7、、微氧或出现皮纹,多系风邪为患。8、色淡,多属虚证。9、拔针罐后,血色深红为热;血青暗为寒凝血瘀。*以上反应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12,.,五、适应范围1.内科病:感冒、发热、中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面神经麻痹、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呕吐、便秘、胃肠痉挛、尿潴留、尿失禁。2.妇科病:痛经、月经、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症、乳腺炎。3.儿科病:发热、厌食、腹泻、消化不良、遗尿、百日咳。4.外科病:疖、疔、痈、疽、丹毒、痔疮、脱肛、蛇虫叮咬。5.皮肤病:痤疮、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带状疱疹。6.五官科:鼻炎、牙痛、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尤其对腰背痛、腰肌劳

8、损、退行性骨关节病、肩周炎、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落枕、软组织劳损等有效。,13,.,六、禁忌症1.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2.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4.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5.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6.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肿块)部、皮 肤溃烂部。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处及静脉曲张部。8.瘰疬(lu l)、疝气处及活动性肺结核。9.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10.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11.婴幼儿。12.精神紧张、疲劳、饮酒后,以及过饥、过饱、烦渴时

9、。,14,.,艾 灸,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一、刮痧的简述,15,.,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烧灼,定义,艾 灸 概 述,16,.,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17,

10、.,艾叶,气味芳香,容易燃烧,火力温和,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最佳灸料,18,.,灸法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一)温经散寒,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19,.,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二)扶阳固脱,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 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20,.,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

11、治疗气血凝滞 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三)消瘀散结,21,.,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四)防病保健,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免疫调节,22,.,1.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灸疗。 2.对颜面、五官、有大血管的部 位、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 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施灸的禁忌,23,.,1、如因施灸不慎烧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保护好水泡,勿使破溃,

12、任其吸收,一般25日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等,保持创面洁净。 2、注意晕灸的发生。如发生晕灸现象,按晕针处理。,(三)注意事项,24,.,3、在患者精神紧张、大汗后、劳累后或饥饿时不适宜艾灸。 4、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25,.,扩展,颈椎1C1眩晕、偏头痛、失眠、嗜睡、头昏沉、颈性高血压、脑供血缺乏、摇头颈椎2C2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眼干涩、耳鸣、心动

13、过速、腮腺炎、过敏性鼻炎 颈椎3C3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征、神经痛、湿疹、牙痛、张口不能 颈椎4C4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痹、肩周炎、落枕、鼻塞、牙痛 颈椎5C5胸痛、心跳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口臭、火气大 颈椎6C6血压动摇、肩部疼痛、肩、拇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肩膀痛、上肢外侧麻痛 颈椎7C7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肩胛痛、咽喉痛、肩膀硬化、上肢后内侧麻痛 胸椎1T1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博、手软有力、上臂后侧麻痛 胸椎2T2气短胸痛、心律正常、冠心病(心绞痛)、肩膀硬化、上臂后侧麻痛 胸椎3T3肺部、支气管症状、易患感冒 胸椎4T4胸背痛、胸闷、冠心病(心

14、绞痛)、长叹息、 胸椎5T5口苦、低血压、胃痉挛、癫痫 胸椎6T6胃痛、消化不良、胃痉挛 胸椎7T7胃溃疡症状、消化不良、胃下垂、口臭 胸椎8T8免疫功用低下、肝胆病、糖尿病 胸椎9T9肾功用妨碍、小便白浊、尿不畅、过敏证、身体手脚冰冷、癫痫 胸椎10T10肾功用妨碍、性功用妨碍 胸椎11T11肾功用妨碍、尿道病、皮肤病 胸椎12T12下腹疼凉、疲劳综合症、不孕症、风湿症、生殖器官外表痛痒、胃胀 腰椎1L1结肠功用失调、便秘、腹泻、腰痛、下腹痛 腰椎2L2下腹痛、腰酸痛、性机能减退 腰椎3L3膀胱、尿少、腰、膝内侧痛有力 腰椎4L4腰痛、坐骨神经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痔

15、疮 腰椎5L5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有力怕冰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后/外侧月经不调、 骶椎腰骶关节病变、足根痛麻凉感、膀胱病、前列腺炎,27,.,中国平衡态医学健康工程健康礼品 青稞面简介,28,.,二、 青稞梗概,三、种植分布,四、营养价值,五、 青稞面食疗效,青稞面,一、青稞简介,29,.,一、青稞面简介,地球上只有高寒带地区适合于青稞生长。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高寒、无污染、昼夜温差大等)使青稞比任何一种麦类有效营养成分更多、医用的功效更好。它不但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天然叶绿素、抗氧化酶、黄酮等活性物质,尤其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是,它还富含功能奇特的营养素葡聚糖。生物、医学专家研究认

16、为,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阻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理作用。,30,.,二、青稞梗概,31,.,三、种植分布,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 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 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距今已有3500年。 青稞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青海、 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 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等地 海拔42004500米的青藏高寒地区。 青稞是西藏四宝之首糌粑的主要原料。,32,.,四、营养价值,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为何不乏百岁老人,这与常食青稞,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作用是分不开的。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

17、、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33,.,五、青稞面食的疗效,青稞,富含一葡聚糖、膳食纤维、支链淀粉、微量元素,味咸,性平凉。补中益气。主脾胃气虚;四肢无力;大便稀溏。 1.富含一葡聚糖: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一葡聚糖最高的作物,据检测青稞-葡聚糖平均含量为6.57%,是小麦平均含量的50倍。葡聚糖通过减少肠道粘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和间接抑制致癌维生物作用来预防结肠癌;通过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合成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具有提高机体防御能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另根据美国科学研究表明,青稞除葡聚糖外,青稞还含有一种专门的胆固醇抑制因子,其含量约每公斤100150毫克。 2.富含膳食纤维:稞的总疗效纤维含量16%,其中不可溶性疗效纤维9.68%,可溶性疗效纤维6.37%,前者是小麦的8倍,后者是小麦的15倍。膳食纤维具有清肠通便,清除体内毒素的良好功效,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清道夫。 3.富含支链淀粉:青稞淀粉成分独特,普遍含有7478%的支链淀粉,近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培育的新品种青稞25支链淀粉达到或接近100%。支链淀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