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_第1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_第2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_第3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_第4页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板书课题),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层层分析得出结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 3体会到“落

2、后就要挨打” 的道理,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教学目标,一、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 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2、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剿灭,招抚,镇压,利用义和团,讨好外国侵略者,3、义和团运动的发展,(1)口号:扶清灭洋 (2)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3)斗争方式: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等,

3、(4)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二、抗击八国联军,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八国联军司令、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18401929),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主要战

4、斗,1、廊坊狙击战 2、西什库教堂和 东交民巷战斗 3、天津保卫战,结果: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北京,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镇压而失败。,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挟光绪仓皇出逃,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巷战后的街道,德军在颐和园,“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三、辛丑条约的签订,1、时间:,2、内容、危害、影响:,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

5、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一批不平等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的帮凶,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内容、危害、影响:,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目的:,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英勇抗

6、击,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抗击八国联军,过程:,结果:,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辛丑条约,时间:,内容:,影响:,1901年,赔;禁;拆;划,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间:,1900年1901年,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B,B,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D,B,5.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6.中国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