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艺考生冲刺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pptx_第1页
2020高考地理艺考生冲刺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pptx_第2页
2020高考地理艺考生冲刺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pptx_第3页
2020高考地理艺考生冲刺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pptx_第4页
2020高考地理艺考生冲刺第六单元人口与城市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国际人口迁移 (1)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2)特点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如欧洲人迁移到以美洲和大洋洲为主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3.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古代:受农业经济的脆弱性、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3)新中国成立以来,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

2、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1)人口迁移的影响,(2)我国的民工流,1.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辨析】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是暂时改变居住地。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2.自然因素比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小 【辨析】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原始社会,自然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起主导作用的。,(2019全国卷)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1、2

3、题。,图1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同年龄段的女性比例均大于男性比例,所以非欧盟籍女性人口较男性多,A错;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约为欧盟籍女性比例的2倍,因此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B错误;欧盟境内非欧盟籍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人口,因此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50岁以上人口比例欧盟籍

4、比例大于非欧盟籍人口比例,D错误。故选C。第2题,欧盟地区是世界发达地区,人均收入高,消费水平高,非欧盟籍人口经济比欧盟落后,欧盟地区内非欧盟籍人口占比持续增加,会降低人均消费水平,A错误;从图中看非欧盟籍年龄集中在2550岁,属于劳动力,年龄较轻,由于欧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正确;欧盟地区每年GDP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错误;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D错误。故

5、选B。 【答案】1.C2.B,变式一(2015北京卷)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1题。 1.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C,【解析】由题意可知,“城市牵挂”程度越高,人口迁出比例越大。读图可知,甲地受南方牵挂远大于北方,说明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A项错误;北京、上海和深圳附近的广州(省级行政中心)相比,甲地向其迁出的人口

6、比例都较高,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样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且牵挂程度高,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出比例比向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C项正确;同样,从样本城市数量及分布、牵挂程度分析,甲地向内陆城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人口比例低,D项错误。,变式二(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2、3题。 2.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B. C.D. 3.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7、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D,C,【解析】第2题,该题需要理解三者的关系,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城乡间人口流动,带来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第3题,人口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变式三(2016全国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

8、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5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服务设施齐全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较好 A.B. C.D.,A,C,【解析】第4题,上海市吸引外来人口的主要动力在于其经济发达,工商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可以为外

9、来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高的收入。外来人口减少反映其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结合材料 “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可以判断:由于上海市的劳动力导向型企业转移到了周边中小城市,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口出现了负增长;食品价格、环境质量、交通状况是影响人口变化的次要因素。第5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外来常住人口”。结合我国实际可知,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就业和生活,因此人口迁往中小城市说明中小城市适宜的就业机会多。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人口流动趋势与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的产业转移有关。,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

10、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 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C,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 35题。 3.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11、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4.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 5.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B,A,C,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6、7题。 6.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7.“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12、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C,A,(2019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三五月全仿真模拟)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前五位省区的排序表。据此完成1、2题。,1.甲、乙、丙分别为() A.北京、上海、广州B.广州、上海、北京 C.上海、广州、北京D.北京、广州、上海 2.近年来,上述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省区() A.产业结构调整B.生育政策的变化 C.生态环境优良D.农业专业化发展,B,A,【解析】第1题,北京、上海、广州为我国经济发达的超级大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多。人口因经济因素的流动一般遵循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规律,同时

13、一般遵循就近原则,由此可判断甲为广州,乙为上海,丙为北京,B项正确。第2题,随着我国各地区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岗位的增加,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就业;生育政策的变化会影响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人口的回迁影响不明显;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大;农业专业化发展需要的从业人员减少,不利于务工人员的返乡就业,故A项正确。,(2018惠州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 A.地理位置居中B.人口基数稳定

14、 C.经济实力雄厚D.交通网络发达 4.据图推断,图示时段() 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 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 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A,D,【解析】第3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市地理位置比较适中,所以A正确。第4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2017长沙模拟)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据此回答5、6

15、题。 5.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 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 6.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 描述正确的是()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 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C,D,【解析】第5题,题干材料显示“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该批工人随季节变化而迁移,所以其影响因素也具有季节性。农业活动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因此这批工人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产业工人,随农事活动而南北迁移。故C正确。第6题,美国迁移的农业工人,开始于美国南方地区,他们冬季在南方进行越冬作物的管理工作;春季和夏季随作物的耕种、管理而北移,秋季和冬季又随作物的收获与耕种

16、而南移。,(2019陕西省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450万,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去农村创业。据此完成79题。 7.新一代“城归族”的出现反映了() A.全面逆城市化现象B.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C.第一产业成为主导D.农村投资环境改善 8.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 A.受教育水平 B.职业构成C.地区分布 D.性别比例 9.“城归族”的出现在一定程

17、度上() A.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B.加大了城市病的强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D.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D,B,C,【解析】第7题,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和乡村发展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投资环境改善,因此大量的农民工将创业的方向转向农村地区,D正确;我国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因此不是全面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产业并没有大规模的从城市转移到农村,B错误;返乡创业不是从事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不是主导,C错误。故选D。第8题,大量“城归族”在农村地区创业,会带动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使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职业构成。故选B。第9题,农民工回

18、到农村创业,完善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使人口的跨地区流动性减弱,减小了地区之间的交通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病。故选C。,(2018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回答10、11题。 10.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B.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11.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19、)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 C.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 D.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A,C,【解析】第10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收益与在本地工作收益相差不大。第11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减少,中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使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平缓,但从侧面会加速企业的升级转型以及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趋向于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会进一步提高。,12.(2013上海卷)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