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治疗.ppt_第1页
放射性治疗.ppt_第2页
放射性治疗.ppt_第3页
放射性治疗.ppt_第4页
放射性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 放射治疗,6.1放射治疗的概述 6.2放射治疗的种类 6.3放射治疗的作用 6.4放射杀伤癌细胞的机制 6.5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6.7放射反应 6.8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6.9放疗的缺点,6.1放射治疗的概述,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它粒子束等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方法。 目前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重要的局部治疗方法。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动态式弧形放射线治疗设备,360度全方位的放射线射出角度,可將不规则

2、形狀或躲在器官或组织后面的癌細胞逐一杀死,一举将癌症治疗由放射治疗提升到放射手术的层次。,6.2放射治疗的种类,放射治疗主要有两种形式:体外和体内。 6.2.1体外照射 体外照射技术是 治疗时,放疗机将 高能射线或粒子 来瞄准癌肿照射。,6.2.2体内照射,体内照射治疗技术把高强度的微形放射源送入人体腔内或配合手术插入肿瘤组织内,进行近距离照射,从而有效地杀伤肿瘤组织。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是指在B超或CT引导下,可精确地将放射性粒子均匀地置入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粒子持续释放射线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6.3放射治疗的作用,所有细胞(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要生长和分裂。但是癌细

3、胞的生长和分裂比正常细胞都要快。 放射疗法采用特殊设备产生的高剂量射线照射癌变的肿瘤,杀死或破坏癌细胞,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和扩散。虽然一些正常细胞也会受到破坏,但是大多数都会恢复。,6.4放射杀伤癌细胞的机制,放疗之所以能发挥抗癌作用,是因为放射线承载着一种特殊能量,称为辐射。当一个细胞吸收任何形式的辐射线后,射线都可能直接与细胞内的结构发生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DNA。,6.4.1放射机制,直接损伤 主要由射线直接作用于有机分子而产生自由基引起DNA分子出现断裂、交叉。 间接损伤 主要由射线对人体组织内水发生电离,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再和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导致不可逆损伤。两种效应有

4、同等的重要性,放射线首先破坏细胞中DNA。会造成细胞坏死或编程性死亡。 放射线还会破坏细胞膜,促进细胞死亡。 大多数射线都是先电离DNA使其产生自由基,然后再对细胞产生作用,而不是直接对分子产生作用。 自由基产生后可能会回到正常状态,对DNA无破坏作用;也可能与其它分子结合,产生破坏作用。,6.4.2肿瘤吸收剂量,放疗的作用就是通过射线与癌细胞间能量的传递,引起癌细胞结构和细胞活性的改变,甚至杀死癌细胞。 因此人们关心肿瘤组织内能量吸收的多少,即肿瘤的吸收剂量,这与疗效有关。,6.4.2肿瘤吸收剂量,射线的性质用射线的质和量来描述: a、射线的质:表示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称射线的硬度,用能量表

5、示,如eV、MeV; b、射线的量:表示放射线的强度,用居里或贝柯勒尔(Bq)表示。定义 放射性元素每秒有一个原子发生衰变时,其放射性活度即为1贝可。 吸收剂量单位过去用拉德(rad),现用戈瑞(Gy)表示。后者是吸收剂量的SI单位的专名。每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1J电离辐射的能量,则吸收剂量为1Gy,即1Gy=1J/kg。,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使用多束放射线聚焦于肿瘤部位的一个很小区域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放射治疗。单束射线的能量并不是特别强,但许多束射线汇集的部位 (脑部肿瘤所在区域) 则可以受到大剂量射线的照射而杀死肿瘤细胞。,6.4.3肿瘤细胞的变化,放疗过程中,肿瘤细胞群(瘤体)内会发生一系列

6、的复杂变化,有的癌细胞死亡了,被消灭了;有的仅仅是受到损伤,日后还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6.4.3.1放射损伤的修复 6.4.3.2氧和再氧合作用 6.4.3.3细胞周期的再分布 6.3.3.4细胞再增生,6.4.3.1放射损伤的修复,1、亚致死性损伤(SLD):可修复 2、潜在致死性损伤(PLD):环境 合适可修复 3、致死性损伤(LD):不可修复,6.4.3.2氧效应和再氧合作用,氧在辐射产生自由基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细胞含氧状态对放疗杀伤作用有很大影响。放疗对乏氧细胞杀伤力就减弱,对氧合细胞杀伤力明显增强。 肿瘤组织常有供血不足及乏氧细胞比率高的问题,部分癌细胞可逃避放射损伤。放疗中

7、,也有原来乏氧的细胞可能获得再氧合的机会,从而对放疗的敏感性增加。,6.4.3.3细胞周期的再分布,癌细胞群的细胞常处于不同的细胞增殖周期中,对射线敏感也不一致。 细胞周期G1SG2MG0 最敏感的是M期细胞,G2期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接近M期,S期细胞对射线敏感性最差。 放疗的敏感细胞被清除;引起癌细胞群中细胞周期的变动(再分布)。,6.3.3.4细胞再增生,放疗后细胞分裂将加快,肿瘤组织生长也比较快。考虑细胞有再增生作用,放疗需要延长疗程,增加总照射量,才能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6.5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6.5.1根治性放疗 6.5.3辅助性放疗 6.5.2姑息性放疗 6.5.4肿瘤急症

8、放疗,6.6放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组织对一定量射线的反应程度,称为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各种肿瘤组织在受到照射后出现变化的反应程度各不相同。 放射敏感性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和病理分级有关,即增殖活跃的细胞比不增殖的细胞敏感,细胞分化程度越高放射敏感性越低,反之愈高。 肿瘤细胞的氧含量直接影响放射敏感性。,肿瘤的放射敏感性,1、放射高度肿瘤(照射2040GY,肿瘤即消失):淋巴类肿瘤、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 2、放射中度敏感肿瘤(照射6065GY肿瘤即消失):大多数鳞癌、脑瘤、乳腺癌等 3、放射低度敏感肿瘤(照射70GY以上肿瘤才消失):如大多数腺癌,6.7放射反应,6.7.1全身反应

9、 6.7.2血象反应 6.7.3皮肤反应 6.7.4粘膜反应 6.7.5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变 6.7.6放射性脊髓炎,6.7.1全身反应 表现为虚弱、乏力、头晕、头痛、厌食,个别有恶心、呕吐等。 6.7.2血象反应 骨髓和淋巴组织高度敏感,最明显是白细胞,其次是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不敏感,6.7.3皮肤反应,皮肤对射线的耐受量与所用放射源、照射面积和部位有关。皮肤反应分为三度: (1)度反应:红斑、有烧灼和刺痒感,继续照射时皮肤由鲜红渐变为暗红色,以后有脱屑,称干反应。 (2)度反应:高度充血,水肿、水泡形成,有渗出液、糜烂,称湿反应。 (3)度反应:溃疡形成或坏死,侵犯至真皮,造成放射性

10、损伤,难以愈合。,6.7.4粘膜反应,(1)口腔炎:口腔粘膜照射后可出现水肿、充血、溃疡、疼痛、唾液分泌减少、口干,以至出现假膜。 (2)食管炎:食管照射后可出现粘膜充血、水肿及炎症,使食管梗阻加重,造成下咽困难、疼痛、粘液增多。 (3)直肠炎:全腹或盆腔照射时,可出现粘膜溃疡、腹胀、腹痛、腹泻等,甚至坏死组织脱落,引起大出血和肠穿孔。 (4)膀胱炎:膀胱照射后可引起毛细管扩张而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膀胱炎症状,放疗后期膀胱缩小。,6.7.5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变,胸部照射后可发生放射性肺炎。轻者无症状,急性放射性肺炎伴有高热、胸痛、咳嗽、气急等。需立即吸氧,静滴氢化可的松和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是其诱因,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放疗后期可出现进行性肺纤维变,表现为气短、干咳,需对症处理。,6.7.6放射性脊髓炎,脊髓受较大剂量照射后会出现脊髓损伤,多发生于放疗后数月至数年内,开始表现为渐进性、上行性感觉减退,行走或持重乏力,低头时如触电感,逐渐发展为四肢运动障碍,反射亢进、痉挛,以至瘫痪。,6.8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6.8.1减少受照剂量 6.8.2缩短受照时间 6.8.4增加防护屏蔽 6.8.3增加辐射距离,“当心电离辐射”标志,6.9放疗的缺点,放疗不能减轻化疗的毒性作用,病人常常因骨髓抑制血相低而无法继续治疗。在做胸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