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ppt_第1页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ppt_第2页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ppt_第3页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ppt_第4页
第二章 教学目标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 教学目标分析,第2章 教学目标分析,2.1 教学目标概述 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2.3 教学目标设计案例分析,2.1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 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是否能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 学习需要分析阶段确定的目标 -教学总目标 教学总目标-分析与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2.1 教学目标概述,1986年,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被介绍到我国,在我国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两个概念开始并存。 教学目的(A)与教学目标(B)区分: 共同之处:都是根据教育目的对教学活动提出的要

2、求或作出的规定。,2.1 教学目标概述,区别: A与B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A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B 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A具有方向性,B具有达成性 A具有稳定性,B具有灵活性,2.1 教学目标概述,2.1.1 教学目标的含义 教学目标(也可以称为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 它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动态性和稳定性并存、系统性、层次性和时限性等特点。,2.1 教学目标概述,2.1.2 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1 教学

3、目标概述,2.1.2 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向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指示方向、引导轨迹、规定结果的重要作用。 2.控制功能 把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总目标对各个子目标的规范和制约。,2.1 教学目标概述,3.激励功能 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4.中介功能 它是教学与社会需要发生联系的纽带。 它是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结点。 5.测度功能 教学目标是测量、检查、评价教学活动的尺度或标准。,2.1 教学目标概述,2.1.3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发展: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美国教育家鲍比特和查尔斯在19

4、20年前后提出的,1918年鲍比特提出课程目标要具体化。 查尔斯的学生泰勒强调要以行为方式陈述教学目标。 经泰勒的学生布卢姆的发展,形成了教完整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956-1972年,布卢姆等人提出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系统,2.1 教学目标概述,当今世界上影响力较大的三种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2.1 教学目标概述,1.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三大领域。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

5、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识记 指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忆。,2.1 教学目标概述,领会 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 一是转化;二是解释;三是推断。 运用 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 运用的能力以识记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2.1 教学目标概述,分析 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综合 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指示整体。 评

6、价 指对材料做价值判断的能力。 它根据材料的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进行价值判断。,2.1 教学目标概述,(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辛普森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感知、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新七个层次。 感知 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作,主要了解某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功用等。 准备 指对固定动作的准备,包括心理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2.1 教学目标概述,有指导的反应 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机械动作 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 指包含复杂动作模式的熟练操作。,2.

7、1 教学目标概述,哈罗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反射动作、基础性动作、感知能力、体力、技能动作、有意交流六个层次。 反射动作 基础性动作 感知能力 指对所处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观察和理解,并对动作做出相应调节的能力。包括动觉、视听觉辨别等协调动作等。 体力 是包括动作的耐力、力量、灵活性和敏捷性。这是学习高难度动作的基础,构成运动技能训练中的基本功训练。,2.1 教学目标概述,技能动作 指熟练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 有意交流 指传递感情的体态动作,也称体态语,既包括反射性的,也包括习得的。例如手势、姿态、脸部表情、艺术动作和造型等。,2.1 教学目标概述,基布勒等人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为全身运动、细

8、微协调动作、非言语性表达、言语行为四个层次。 全身运动 包括上下肢或部分肢体的运动,要求臂和肩、脚和腿的协调。 细微协调动作 包括手和手指、手和眼、手和耳的精细协调动作。,2.1 教学目标概述,非言语性表达 包括脸部表情、手势和身体的动作等。 言语行为 包括发音、音词组合、声音和手势协调等。,2.1 教学目标概述,(3)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克拉斯伍将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层次。 接受或注意 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例如,静听讲解、参加班级活动、意识到某问题的重要性等。 反应 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学习的结果包括默认、愿意反应和满意的反应。,2.1 教学目标概

9、述,评价 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对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评判。 组织 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各人的品行。 克拉斯伍等人的分类启示人们,情感或态度的教学是一个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2.1 教学目标概述,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1)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间、定义、对实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

10、,能够在需要时陈述出来。 言语信息的学习主要涉及的心理过程是记忆。,2.1 教学目标概述,(2)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 言语信息-“是什么” 智力技能-“怎样做” 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 智力技能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2.1 教学目标概述,智力技能的发展层次: 智力技能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较简单的是辨别技能,进一步是形成概念,在形成概念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规则,智力技能的最高形式是高级规则的获得。,2.1 教学目标概述,(3)认知策略 所谓认知策略是

11、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 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也将认知策略称作执行控制过程。 认知策略与智力技能不同: 智力技能运用符号处理问题的能力,即处理外部世界的能力。 认知策略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即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2.1 教学目标概述,比较以上三方面的认知学习可以看出: 在感知觉基础上通过记忆,学生获得大量的言语信息,是较简单的认知学习; 在感知觉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有关外部事物的概念、规则乃至高级规则,并将这些概念、规则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比较复杂的认知学习。 在上述学习的同时,学生还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即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

12、维,这是更高级的认知学习。,2.1 教学目标概述,(4)动作技能 在学校的学习中总是包含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操作的流畅与时间的精确性能够反映行为表现的内部组织程度。 动作技能的学习往往与认知学习交织在一起。,2.1 教学目标概述,(5)态度 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 态度以行为的倾向或准备状态对行为产生影响。 一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态度: 学习者改变态度后,应能做什么? 学习者为什么要培养这种态度?,2.1 教学目标概述,3.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998年,美国学者霍恩斯坦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这个分类体系是对布卢姆教学目

13、标分类的进一步发展. 这个分类将全部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每个领域有包括五个类别的目标. 如表2-1所示,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框架.,2.1 教学目标概述,层次,领域,2.1 教学目标概述,2.1 教学目标概述,霍恩斯坦的目标分类理论与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比较: 布卢姆分类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 霍恩斯坦分类理论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布卢姆分类理论分裂了人的行为 霍恩斯坦分类理论体现了人的行为的整体性 霍恩斯坦分类理论比布卢姆分类理论进一步体现了过程性.,2.1 教学目标概述,4.国内对教学目标的分类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一些教育工

14、作者为了使教学目标的编写更加科学化,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目标分类理论. 我国部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有助于意义建构和能力生成培养的教学目标分类.如图2-1所示.,图2-1:以知识建构与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框架:,2.1 教学目标概述,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教学目标分析与阐明决定者教学的总方向、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或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2.2.1 教学目标分析概述 教学目标或成为教学总目标,是作为贯穿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

15、在的,它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各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 要把教学总目标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体系的各个部分中去 -具体分析与阐明教学目标,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分析与阐明教学目标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的规范化 2.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4.有利于交流和沟通,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分析与阐明教学目标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悖于发现法的学习 采用行为目标的作用有限 学习目标的选择和编写有一定的主观性,要时刻进行检验 用规范格式编写的目标通常是较简单、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不易用外显行为表现出来 教

16、学目标的编写比较呆板,容易忽略创新精神 编写学习目标比较费时间、费精力,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2.2.2 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确定学生达成某种教学目标时所必须具备的相应从属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教学内容的分析通常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确定教学总目标-确定学习单元内容或学习模块 确定学习单元内容-确定单元目标 确定单元目标-确定达到单元学习目标所需的知识点,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用于目标分析和学习内容分析的几种方法: 1.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言语信息学习。 用图示或列提纲的方式,把需要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

17、面,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 在归类分析中,各知识点之间本质上不存在难度的层级关系。,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2.层级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 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3.信息加工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由加涅提出,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 这种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了教学内容。 信息加工分析不仅能将内隐的心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而且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操作过程。,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4.解释结构

18、模型法(ISM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ral Modelling,ISM)是用于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各要素之间复杂、零乱的关系分解成清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 这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3个操作步骤: (1)抽取知识元素,确定教学子目标; (2)确定各个子目标之间的直接关系,做出目标矩阵; (3)利用目标矩阵求出教学目标形成关系图。,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2.2.3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 在教学目标的编写方面,行为主义强调用可以观察或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描述学习目标;认知主义则强调用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

19、明,1. 编写教学目标的要求 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马杰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行为、条件、标准 在教学设计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应包括四个要素: 对象、行为、条件、标准,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四个要素可以简称为ABCD模式: A-对象(Audience) B-行为(Behavior) C条件(Condition) D-标准(Degree) 例如: 提供10个反映学习和非学习的例子,在校大学生能够识别学习的正、反例,在10个实例中至少有8个识别正确。,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2

20、. 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对象的表述 在表述中注明教学对象 行为的表述 在教学目标中,行为的表述是最基本的部分,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 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条件的表述 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景。 条件包括下列因素: 环境因素 人的因素 设备因素 信息因素 时间因素 问题明确性的因素,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行为完成质量可被接受的最底程度的衡量依据。 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描述,是为了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量的特点。 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基本部分和选择部分 行为的表述是基本部分,不能省略;条件和标准是两个可选择的部分。,2.2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阐明, 在运用ABCD模式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习者,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段来描述。 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须是具体的、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