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ppt_第1页
新课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ppt_第2页
新课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ppt_第3页
新课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ppt_第4页
新课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延边大学 师范学院 崔雪梅,第八章 新课程的问题、反思与对策,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 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一、新课程改革的成效,(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一)教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学生出现了新变化,(一)教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的观念已经在教师的实际行为中得到体现。 大多数教师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点,并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提高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一)教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学生出现了新变化,1、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

2、和共享资源; 2、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综合式的学习; 4、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 5、合作探究给学生带来成功的愉悦; 6、新型的作业和考试让学生体现自我。,1、课程走向学习化课程 教授化课程,即以教师的传授为主的课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学习化课程是以学生的学习为本的新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甚至可以参与课程的研制,其本身就是课程设计的主体。,(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2、课程赋权上的突破 (1)学校可以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三级课程管理,赋予了地方及学校更大的自主

3、权。学校可以自主开发和利用家庭、社区、学校以及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更多地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2)学校可以自主研制学校课程的实施方案,可以开发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 (3)学校课程的自主度达到历史新高。在我国高中阶段,按学分计算,有的学校达到29/144=20.1%,还有的达到51/144=35.4%。,(4)增加选修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高中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业,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学习,确定自己的学习道路,节省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6)新的班级管理制

4、。注重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发展的空间,给予学生自主权和民主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7)实行新的选课指导制。 (8)学校自主认定学生毕业资格(特别是高中)。,3、建立课程的立体结构 (1)“三级”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三类”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3)“三制”课程:指必修课、选修课与师生自主开发的课程。 (4)“三层”课程:这里的“层”是指学习课程内容的不同层面,由上到下可分为学习领域、科目和单元。,4、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时代性:课程内容要与文化发展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社会

5、发展同步。 基础性:课程内容要体现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 选择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发展性,有创造的空间。,(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5、课程实施中的新教学方式 (l)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2)教授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从传统的学习方式向现代的学习方式转变。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的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2)教授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以下特征:主动性、独

6、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主动性基于传统教学方式的被动性,表现为我要学,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现为我能学;,(2)教授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独特性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而言的,它同时意味着差异性; 体验性是强调体验,强调由个体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2)教授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问题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做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现代学习方式表现最为突出 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常用的现代学习方式。,6、课程

7、评价的转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其宗旨是服务于学生。 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更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钟爱,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得到了发展。,(三)基础教育实现六大突破,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的及时评价。这种评价采用以过程性的观察为主的质性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考查,以了解动态过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节,使计划、方案不断完善,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质性评价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想等描述性的内容,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如,以成长记录的方式进行评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课程评价立足于学生,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

8、地位。,同时积极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评价的主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的认识问题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区教育行政、教研、学校教师介入不到位,把新课改看做一次常规性教育教学改革。,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本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课程改革,并且新课程实施带来的结果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包括其他结果。 在此情况下,有人对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以及实施的效果产生了怀疑。,(二)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 新的教学观念尚未形成,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教为本位、以本为本的现象。教师在教学

9、过程中渗透着比较严重的支配学生、控制课堂教学的欲望和潜意识。,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三)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 学习方式的改革出现一些偏差,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绝对化或形式化的倾向。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的现象。,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四)评价改革不够完善 师生和家长有一定程度的担心,无法把握评价标准,往往在潜意识中还是不自觉地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五)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够牢固 课程意识包括教师对课程的本质、结构、功能、目标、内容、学习活动方式与评价,特定课程的性质

10、与价值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六)新课程教材问题 在教材编写方面,如果不能保证编写人员素质、能力、专业水准,尤其是他们的教育理论素养、对教师现实的了解程度、对新课程的解读水平,教材的多样化往往会演变为多本化,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七)课程实施中“落差”的产生与调控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根据课程决策的层次把课程分为五类: 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开设的课程。,二、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正式课程(fo

11、rmal curriculum),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计划和教材的课程。 理解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或称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领会的课程,教师对正式课程会有多种解释方式,教师对课程实际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领会与正式课程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或称实施的课程,是指实际实施的课程。观察和研究表明,教师领悟的课程和他们实际实施的课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 经验课程(experienced curriculum),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它是由学生从实施的课程中获得的东西和对这些东西的看法构成的。,以上分类反映了课程

12、从设计到实施存在着“落差”的现象。那么,“落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这是课程设计者、实施者和管理者不能不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思考新课改课程实施中出现的“落差”问题: 第一,“ 落差”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控制落差、减少课改实验中的失误,就成为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第二,“落差”留给广大教师一定的课改自主权和自我发展空间。,(八)对课程实施中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活动性的、合作的、探究式的学习,这为课程实施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 然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二、课程改

13、革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反思,一是片面理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把自主变成自流,如有的课堂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堂乱哄哄的。学生有了活动,但缺乏真正的体验;,二是在摒弃了“满堂灌”的做法之后,换成了“满堂问”,试图通过此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教师的问题缺乏启发性,缺乏思考价值;,三是不少教师在运用“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时候,没有正确处理好课程内容的需要、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倾向,割裂了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之间的联系。,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学习,深入理解新课改的实质与价值

14、 学习课程改革、理解课程改革的内容和实质、明确其存在、实施的价值,是顺利进行课程改革的先决条件。只有明确了目标,认清了事实,才能够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三、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在人格观上,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学生观上,由“教育客体”变为“学习主体”; 在教育中心观上, 由“教师中心”变为“学生中心”; 在教学观上,由“教会知识”变为“教会学习”等等。,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2、抓住契机,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 校本研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个体学习为前提、合作交流为平台、行动研究为途径、课堂教学为基点、行为反思为抓手、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现代教育研究

15、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 一是各级教研人员要转变教育观念,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为推进中小学教学改革服务。 二是要充分发挥提前进入新课程实验校的引路和辐射作用,组织“开放周”、“培训周”、“送课下乡”等活动,带动实验工作。 三是立足本校,博采众长,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3、转变校长角色,承担起领导课改的重大使命 新课程背景下校长具有如下角色: (1)课程实施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2)学校文化的变革者; (3)课程资源的提供者; (4)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指导者; (5)改革创新的支持者、合作者。,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4、校本培

16、训: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 (1)通过校本培训内化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校本培训立足于本校,缓解了工学矛盾,尤其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广大教师。 (3)通过校本培训做到因校制宜,以校为本,将潜在的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 (4)实施校本培训,促使校长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同步定向,有利于本校教师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使继续教育内化为教师素质。,(5)校本培训是学校建设学习化社会,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形式和环节。 (6)校本培训能使校长增加继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7)校本培训有利于培植中坚力量。 (8)校本培训创建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培养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9)校

17、本培训促进了教师合作意识、能力的增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各种外部支持。 (10)校本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校本培训以教师所在地的学校为主体,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4、校本培训: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 在校本培训中,校长担任五种角色: (1)校长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者; (2)校长是校本培训环境的营造者; (3)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规划者; (4)校长是实施校本培训工作的培训者; (5)校长是校本管理经验的开发者。,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5、行动研究:教师

18、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 行动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为教学而研究:行动研究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首要目标。 (2)对教学的研究:研究的出发点是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行动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师本身的需要。,(3)在教学中研究:行动研究的策略是在真实的课堂中的学习、思考、研究,对教育教学的改善在同一过程中,不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行动研究的起点是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而不是理论的产生。,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6、把握难点公关:课堂教学的重建 新课程改革中最

19、关键、难度最大的改变,就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师生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 邬向明,课程教材教法,2005(2),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7、校本课程开发:课程适应性的增强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课程管理政策,它是一个赋权的过程,把权力赋予学校,学校有权开发适合本校的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了新课程的适应性,能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教育实际的课程,也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体现。,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8、利用课程资源:教育与社会的整合 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六个方面的基本途径。 第一,开展社会调查,不断地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 第二,审查

20、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第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的合理建设。,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第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 第六,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对策之一:整体的对策与建议 9、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

21、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6)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向多项,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如果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使发展性评价真正地

22、贯彻、实施,那无疑会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使新课程取得理想的效果。,对策之二:正确理解改革与发展、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体现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三、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3)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

23、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特点 (1)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特点 (2)特 点 第一,课程目标是“三位一体”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整体而不宜割裂。 第二,课程结构是均衡的、综合的、突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

24、培养,给学生自主选择权。 第三,课程内容体现的时代性、现实性与发展性。 第四,课程评价注重合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 第五,学习方式变革突出以学为中心,倡导学习方式多元化。 第六,课程管理突出立体化,着眼于课程实效和课程功能的全面发挥。,3、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涵 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抓手、六个转变、一个渠道、三种方法。 “一个中心”,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两个基本点”主要针对课程的含义而言的,亦即,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3、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涵 “三个抓手”指的是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标准。 一是现实的,即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又是

25、社会现实,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再现社会发展的现实。 二是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素材对学生来说具有典型的探萦价值,能够体现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够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和风格。 三是有丰富的学科内涵。,3、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涵 “六个转变” (1)转变教育观从“学科为本”转变到“人的全面发展观”; (2)转变课程教材观; (3)转变教学观; (4)转变评价观; (5)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6)树立新的教师素质结构观。“一个主渠道”是指课堂教学是主渠道。,3、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内涵 “三种方法” 校本研究。以校为本的研究,包含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校本管理。 案例研究。以案例

26、为载体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行动研究。问题设计行动检验,发现新问题。工作即研究,这是当前中小学深入人心、切实有效的三种基本方法,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三种主要方法。,4、 对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第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的认识: (1)课程功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学习,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它是全人的教育。 (2)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三个特性。 (3)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笙活经验,和现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同步,学生在体验和真实情境中得到发展。,(4)课程实施:实施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合作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自主

27、、探究、合作、活动(做中学:学、做、用结合)的氛围中使自身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 (5)课程评价:采用促进学生、教师、教学共同发展的评价方式,目前仍在努力中。 (6)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具有方向性和一定的灵活性。,4、 对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第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蓝图的再认识: (1)学校是教育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 (2)课程是经验、活动(要突出其真实性、生活性、大众性); (3)教材是范例、工具、中介(而不是目的); (4)教室是师生建构知识的场所(犯错纠错); (5)教学是师生对话、交流、沟通的过程(因此,师生是平等的); (6)教师是研究者、促进者(不仅是传

28、道、授业、解惑); (7)学生是自主发展者、知识探究者、平等合作者; (8)家长是教育伙伴、教育资源。,4、 对新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第三,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创新之处: (1)整合教学与课程,关注“教学课程”; (2)提倡学生中心,以“学”论“教”; (3)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的信息化); (4)自主学习与教学; (5)探究学习与教学; (6)合作学习与教学; (7)体验性学习与教学; (8)活动性学习与教学(做中学); (9)研究性学习与课程。,对策之三:建立新的课程教材观 新教材观的最大特点在于,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潜能,以实现教学的发

29、展功效和育人的功效。 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三、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对策之四:理解课程标准的特点 1、正确认识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 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过程。 2、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结构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三、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3、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l)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策之五:理解新课程新教材的特

30、点 1、全面理解新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 (1)新教材的基本特点 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强调科际联系,促进课程优化整合;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三、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2)新教材的基本结构 与以往的中小学教材相比,新教材最突出的基本结构在于问题驱动式,即以单元主题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将教材的内涵要素贯穿在一起。,(3)新教材的功能 教材具有传递与创造人类丰富的文化的功能。 教材具有促进学生

31、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 教材具有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功能。 教材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 教材还可以促进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4)教科书的内容特征 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 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师生互动。 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的余地。,(5)教科书的形式特征 文字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楚,笔调生动,引人入胜。 运用简要举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定律。 采用图画、照片、表格以

32、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把重点内容或概念用彩体字或黑体字醒目地标出来,以利于学生学习。 采用大开本,在文字边空白处画上插图或写上帮助启发学生思考的话语。,(6)新教材的教学策略 参与式教学策略。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学生主动参与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前提。而教师的引导是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必要条件。,(6)新教材的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多种事物现象的探索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住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笨略。探究是一种活动,

33、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活动。探究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序、步骤的过程。,(6)新教材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习小组,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教学评价指标。,(6)新教材的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具体有: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手段直接反映这类生活,教学活劫可以通过表演、阋读、影视材料等方式让学生去间接体验生活中抽象的一面,教学联系生活的方式还与教学活动的特点有关。,(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发展趋势 第一,教材应有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

34、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教材具有开放性。 第二,教材应关注并积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的进展,密切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第三,教材的编写体例、呈现方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的愿望。,对策之五:理解新课程新教材的特点 2、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1)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期待多元化 从实际使用效果看,目前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问题大多是现成地呈现在教科书中或由教师提出来的,并非由学生通过探究和独立思考而主动提出的。当然,这或许是从“教的材料”真正走向“学的材料”的必经之路

35、,是亟待克服的问题。,(2)问题情景的创设尚需精雕细刻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生活情景创设方面有较大突破。然而,情景创设尚待进一步改进,有的情景信息量过少,有的情景缺少连贯性,有的情景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而有的情景过于牵强等。而突出问题在于,所设置的“问题串”往往带有明显的成人色彩,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同一套教科书的内容编排需要理顺和统一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体例、前后的课程结构尚需理顺,不少地方或前后不协调,或重点不突出,尚需进一步优化。 教科书内容的弹性化设计尚需进一步落实。,(4)各章、各册的发展应均衡,风格应统一 几乎每套教科书都有一些精彩的章节,同时,不少教科书存在明显的相

36、对薄弱环节,前后的风格相差较大。有的是由于同一编写组中的编写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所致,有的则是由于编写组的研发机制不良所致(如相对承包,同一编写小组沟通、磨合不够)。,(5)趋同趋势有待遏制,特色教科书更受欢迎 趋同趋势有待遏制,对比各套教科书,趋同现象虽然不能说越发严重,为数不少的教科书的开发已经出现创新枯竭的苗头。如何保持旺盛的教科书创新生命力,如何迅速修补、完善已有教科书中的一些“败笔”、“滥竽充数”的内容,是每个教科书开发组面临的主要问题。,(6)对教科书设计的研究和总结,对中小学核心内容的基本思想的本质认识以及相关的课程设计研究尚需加强。这是提高教科书质量、保持教科书创新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37、。,(7)真正意义下的服务型教科书应当是发展趋势之一,而这种教科书必然是“立体化”的,集资源库与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于一身。理想的教科书(教师版)应该是教科书中的每个主要内容都能够提供多类、多套可用的方案和可供参考的课程实施资源,以便广大教师能根据本地实际自由选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提供唯一的纸质教师用书的层面上。,(8)创造性地用教材 教师用教材教,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最大限度的运用教材,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首先,体现在教材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就要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

38、程。,其次,教学创造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教师须要当好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再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个性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它是教师在教学中遵循规律,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的结晶。,对策之六:过程与结果二者兼得 1、课程的生成与预设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对待过程与结果相互关系的观点,具体体现为对待课程是生成的还是预设的的认识差异。 对教师来说,课程是预设的目标、预定的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协助学生生成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课程是生成的。,三、深化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2、重过程轻结果的弊端分析 误区一: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只求表面热闹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许多教师往往将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一股脑儿往自己的课堂里夹,而不管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