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分析(ppt 20页).ppt_第1页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分析(ppt 20页).ppt_第2页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分析(ppt 20页).ppt_第3页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分析(ppt 20页).ppt_第4页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分析(ppt 20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内容,两种模式对比,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形成背景,自身差异,新苏州模式,概念对比,新温州模式,指导意义,概念对比,1.苏南模式,也称“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和常州(有时也包括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温州模式,本质是一种“市场解决模式”、“自发自生发展模式”和“自组织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

2、、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2. 简单地说,“苏南模式”是指乡镇企业以集体(乡、村一级)企业为主以中型企业(相对而言)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 而”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以非集体(个体、私营或联户)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导向为特征的一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 3.苏州模式是以强势政府和高效率政府为基础,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以FDI带动出口加业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民营企业和传统制造业为主体,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背景,一.主要差异 1.经

3、济地理环境的差别。 苏南地区位于太湖之滨、长江三角洲中部,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该地区毗邻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大中城巾,水陆交通便利,接受经济、技术的辐射能力较强。并且,苏南地区位于沪宁铁路和长江航道一侧,交通便利,信息发达。而温州地区,只有温州一个中等商业轻工业城市,没有铁路,公路建设也很差,距最近的大城市上海有四百多公里之远,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温州虽然濒临大海,也有口岸,但海运业长期没有得到发展,主要靠公路维持与内陆联系,因而受城市工业的影响很小。,2.经济基础的差别。 苏南农业发达,农业积累较多,国家对该地区的发展也给予较多的投资和贷款,但这也使得苏南地区受到较强的政治和经济控制,

4、传统的人民公社体制相对来说比较牢固和稳定。而温州农业移累很少,国家对这个地区的投资也很少,从1949年到1981年投资总共才 6.55亿元,平均每年只有0,2亿元。因而受政治和经济的控制较弱,人民公社的传统体制受到当地人民搞“包产熟户”的多次冲击,已相当脆弱。 3.形成时机上的差别。 苏南模式的胚胎孕育于七十年杜初,起步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也就是说,是在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而温州模式则始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际,农业实行了家庭承包,家庭经营取代了传统的社队集体经营,因而它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的新体制下发展起来的。这时初上的一前一后,给两个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完

5、全不同的政治环境和所有制基础,使它们形成了差别较大的发展模式。,二.相同点 1.苏南地区和温州地区在历史上都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较早的地方,苏南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早在宋明时代,随着运河开通和海运兴起,苏南太湖流域盛产的丝绸和稻米等商品运销国内外,家庭纺织手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有“日出万匹”之称。温州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在宋代和清末先后两次辟为对外商埠,是著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温州商人远涉重洋,手工艺人足迹遍国内。因此,这两个地区的人民从事商品生产和经商贸易的意识都很强,如温州钱库镇就有“十岁小儿会经商”之说。 2.苏南和温州都是人多地少,有着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苏南人均耕地0.8亩,

6、温州更少,耕地面积每人平均只有0.4亩多一点。人多地少的状况给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带来很大压力,迫使他们向非农经济寻找出路。,两种模式的差异比较,形成背景的差异。 工业化和市场化路径不同。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走的是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发展路径,历史上的积累和接受上海等地的辐射为苏南地区工业化的起步创造了良好条件。温州地区因缺乏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和技术,走的是私人资本经营的发展适路,采取走出去闯市场的办法,通过市场化来促进工业化。 资源组织方式不同。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的方式,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在温州地区,由于集体资源有限,人们通过市场自发组织资源的成本相对

7、较低,因而主要采取家庭工业的形式配置资源。他们很注意专业化市场的培育,其中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富积累主体和方式不同。在苏南,由乡镇集体支配资源,他们同时也是则富积累的主体。而在温州,由个人积累则富和支配资源,但他们也通过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只不过这种资源共享的前提是个人财富的积累。财富积累主体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激励效果,这正是苏南经济增长乏力,而温州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根本原因。 政府职能的定位和作用不同。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始政府超强干预模式”。温州模式被概括为“市场解决模式”“自发自生

8、的发展模式”和“自组织模式”,核心是自发和内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形成中,市场机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制度环境和公共产品上,管理职能相对弱化。,经济推动力不同。 投资、外贸、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苏州投资和出口的主体是外资企业。目前,世界500强企业有118家落户苏州,苏州已成为国际商家在中国大陆投资的首选城市之一。同时,由于国内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人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长期不足,大量外资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必然向海外寻求市场,从而扩大了出日贸易反过来,这此大量的出日又造成了贸易顺差,刺激资本市场对苏州投资的进步扩大。从具体的贸易模式看,苏州外资企业是

9、一种“子公司承接国外订单”、“两头在外”的模式,处在高新技术产业链中的低端,主要从事的是出日加工贸易。2007年苏州外贸依存度高达240%以上。 温州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依靠民间资本发展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温州的民营经济以小商品生产为主,但温州远离大城市消费市场,本地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温州人被迫走出去在境内外开办企业,构建商业网络,不断从世界各地为本地企业带来信息和订单,从而促进了温州民营资本的不断壮大和对外投资的日益扩大。与苏州比较而言,过去温州的出口贸易一直对经济拉动小够明显,但近几年来出日额有了很大提高。,制度变迁路径不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引导、控

10、制和调节作用,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制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制定的强制性执行的制度,另一种是市场自发创造的、民间遵守的行为力式和规章。两种制度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以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苏州制度变迁的路径明显带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苏洲模式是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温州制度变迁的路径则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温州模式是市场推动的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政府“无为而治”)。,两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两种模式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温州模式”现在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尽管有富裕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区域经济增长却因为缺少相应的专业人力资本而陷于迟滞,如产业升级困难

11、等。由于区域内极度缺乏各类专业人才,迫使许多温州企业要到外地寻找人才,甚至企业整体外迁,实质就是过去一贯不重视专业人力资本的培育而形成的后果。 而“苏南模式”所缺乏的是富裕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过度依赖外资所造成的经济安全性和单一性问题,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私营经济等解决。,发展趋势趋同性,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诸如资源约束、企业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下降、利润率递减、产业升级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反放缓的形势下,政府的招商引资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解决这此问题和困难,单一依靠政府和市场都会遭遇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

12、制约,因此,两种模式必须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苏州政府正在改变以前那种对企业的超强干预,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着力建立完备的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在继续引进外资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借鉴温州模式的经验,打造本地民营企业,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温州在继续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整体规划和战略引导,主动招商引资,个面吸引资本回流和外资进入,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从温州模式新温州模式 新温州模式的产生是对原温州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考虑到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原有模式中存在的小适应性。 国际化趋向。 在保持民营经济规模小变的情况

13、下,加大对外资引进的速度。 集团化趋向。新温州模式鼓励企业建立起符和国际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实现由家庭式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 改变投资趋向。资金投资由早期形成的专业市场转移到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为管理”趋向。政府转向“有为管理”,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宏观调控,在遵循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加强了在经济引导方而的积极作用。,从苏州模式新苏州模式 在新苏州模式中,政府更加明确了政府和市场的界限。 政府己经处在由原先的“强政府干预模式”到将来的“市场引导模式”的转换的过程中。政府逐渐退出了直接的市场干预,让由政府、企业家主导的市场转

14、变为由企业家主导的市场。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苏州开始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以减少有大量外向刑经济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当然,新苏州模式也利用了在苏的外资企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技巧来推动本地民营企业的技术升级,刺激本土企业的创新意识。 新苏州模式加强了第三产业的建设。如今的苏州正在解决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改变苏州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局面。,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对我国农村发展道路的指导意义,从外部条件和生成背景上来看,苏南模式生成的经济条件比较特殊,大城市工业带,发达的交通通讯,国家银行的资助,较高的农业积累,这些条件除了在大中城市附近的农村以外,一般农村并不具备。其次,农业所有制的基础

15、也起了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原来的公社、大队、生产队集体农业经营方式已被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家庭私人农业经营式所代替,农业的积累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民家庭中进行的。随着积累的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的私有化程度在提高。农业生产的这种所有制变化不可能不反映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道路选择上。温州模式生成的经济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一般。它一无国家投资,二无较多的农业积累,三无交通便利,四无有力的城市工业辐射,五无特殊物质资源。这种情况与我国大多数农村经济情况相似,更重要的它是在农利一实行家庭承包的经营方式以后出现的。因此,就外部经济条件来说,温州模式并无朴殊的限制,因而具有较为普遍的借鉴意义。

16、,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经济。 任何地区的成功经验都只能作为参考,苏州和温州的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区域内形成的,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他地区不宜照搬照。抄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要实事求是,将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与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相结合,培育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探寻最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很多是由于制度造成的苏州和温州从 政府和市场两个力面进行了制度创新,改革了旧的体制,力图实现“帕累托最优”,为了解决发展中不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苏州和温州两种模式正在走向融合。所以,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旧体制的束缚,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类资源、两种手段的作用。,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史深的植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